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首页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9-20 09:16:18
  •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运用重要性概念的目的,我的理解是:1。在审计的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重要性被看做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报或漏报的限度。
      白话就是:你不能审计的时候,芝麻绿豆点的事都要查出来,你要根据公司的情况,确定一个值,比如,3万以下的小误差就不管了,是可以容忍的误差范围。2。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做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的程序。
      因为重要性水平是要站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察的,而且它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性质,而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坏境和注册会计师的经验,这个重要性可能在评价审计结果的时候会被重新确定。白话就是:当审计快完事了,你回顾下这个过程,也许会发现最初确定的重要性不是很恰当,要修正下。
      以上是我的理解,专业的解释部分是书上的。有其他看法的朋友请指正。

    D***

    2017-09-20 09:16:18

  • 2017-09-20 09:16:18
  •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不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和判断的错报及漏报的最大限额。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重要性实质上强调了一个“度”,在审计报告中,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或不正确的存在,但是要以这个“度”为界。如果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就可认为重要,否则就不重要。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审计重要性水平是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是一个数量门槛或金额临界点。
      审计实务中运用重要性原则,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防范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的恰当判断对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有重大帮助作用。在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审计部分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水平的设定、重要性的判断有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是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被审计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经济事项日渐频繁,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使用审计抽样愈加普遍,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可容忍错报,在审计抽样确定样本规模及评价抽样结果时显得异常重要。
      重要性概念为解决审计人员的抽样决策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三是有利于降低审计成本。由于审计费用预算与时间预算方面的考虑,审计人员必须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重要性原则的正确运用,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缩小测试范围,使审计人员把审计重点放在那些对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方面。
      

    单***

    2017-09-20 09:16: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