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以观沧海”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场?

首页

以观沧海”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场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20 15:27:38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观沧海   观沧海诗意图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星汉:银河。   幸:庆幸。   至:极。   幸甚至哉:真是幸运极了啊。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   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   海:渤海   若:如同   沧:通“苍”,青绿色。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匿名用户

    2019-04-20 15:27:38

  • 2019-04-20 15:17:52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毛***

    2019-04-20 15:17:52

其他答案

    2019-04-20 15:05:33
  • 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N***

    2019-04-20 15:05: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恋爱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