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心理科

关于默读的疑问

默读的时候大脑里会出现类似声音的现象,关于这种声音有很多种叫法,有的叫内部语言
中国有种快速阅读的理论,把这种现象叫做音读
有两种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第一种: 是快速阅读的理论,把这种现象叫做音读。他说这种现象的基础是 : 语言中枢 把信号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的。 默读是一种自己念给自己听的过程
第二种理论 是 大脑联想的 ,大脑从记忆中提取的。

我不知道那个对,第一种 从失读症患者可以看出人的默读能力与语言中枢有关。但是语言中枢不能发出声音,只能是信号,这种有声音的感觉,只能是听觉中枢形成的,也就是说听觉中枢产生了听觉,那不就能证明了语言中枢发出的声音信号和外界真实得声音读耳膜产生的冲动的信号 是一样的吗????而且有个穿送的过程,从语言中枢传送到了听觉中枢。这个过程是合理的吗?近来还有国外说 默读的时候 喉咙从语言中枢接受着和出声读一样的信号。可以根据这种信号知道这个人判断这个人在想什么
这种理论是不是在判定人想的声音都是语言中枢发出的呢?有个陌生的字你想了办法想出来了,其实质是语言中枢读出来的|???
还有一种想法是大脑联想出来的,大脑从记忆中提取的。我也有些疑问。关于大脑想象有中;理论说是人们想象事物时,其实是用各种“类别”的“感子”(感觉到最小微粒)在“组合”,并   “模拟”事物的。那么这种声音也是这种感子组成的呢吗???
第三:这种默读的是两者组合的吗,有谁能解释吗,球专家 关于默读的真实生理过程是什么
1*** | 2011-09-28 20:02:04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7-01-18 17:14:01
  • 浅谈如何让默读更有效
    如何让默读更有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各学段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要求分别是这样表述的:“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从“学习”到“初步学会”再到“有一定的速度”,这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各学段对...

    查看全部>>

    浅谈如何让默读更有效
    如何让默读更有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各学段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要求分别是这样表述的:“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从“学习”到“初步学会”再到“有一定的速度”,这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各学段对默读的要求,切勿随意拔高或降低。
    有关研究表明,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小声朗读、无声默读两个发展阶段。对于低年级学生,应从二年级开始默读训练,可以由教师轻声朗读。学生不跟着朗读,只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看课文。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默读的速度与朗读接近,所以教师轻声带读,学生跟着默读,是与学生理解课文的速度相适应的。到了中年级,应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到了高年级,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速度,一般来说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训练时要根据课文字数的多少向学生提出阅读的大概时间,同时要重视技能训练。如:眼停的时间次数要逐步减少;防止出现回视;扫视的宽度逐渐扩大,速度加快;按句默读,提高默读速度。每节课都要像朗读一样,设计默读的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让默读落到实处。
    二、加强方法指导,培养默读习惯。
    我们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之前,要让学生明确如何默读,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还可以做旁批。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在这些方法中,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是最为有效的办法。因为这样做能让学生的阅读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三、正确解决好几个问题,保证默读高效。
    (一)保证默读时间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默读一篇四年级的达八百字左右的课文,不到两分钟就要求学生停下来了。而按照课标要求四年级的学生最少要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往往要更多时间。如果不给足时间,蜻蜓点水,怎能让学生回答问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从何谈起?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文的长短,学生的实际,设计好默读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默读训练更为扎实、有效。
    (二)正确处理朗读与默读的关系。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同样,当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之后,如果不进行默读训练,也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那么,什么时候该朗读,什么时用默读,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年段而定:低年级朗读多些,中高年级默读逐渐增多,朗读相对减少。二是根据文体来定:文艺作品朗读应多些,常识性文章默读要多些。总之,朗读与默读应根据实际交替使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科学评价默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默读时,既要关注到有没有出声读,有没有指读,有没有按要求动笔批注等有关默读方法、默读习惯的问题,也要关注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是否思考了问题,有没有按时读完规定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举手,也可以抽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检测,查看默读情况。总之,要让默读讲方法,有速度,求效果。
    (四)落实读后检查
    默读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由于默读时学生不读出声音,别人看不出,听不到,很大程度上是个别活动,内心活动。因此指导默读时要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要及时进行检查,以逐步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保证默读质量。如要求学生默读准备回答问题、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准备分析文中的重点难点;准备讨论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准备有表情的朗读;准备复述课文……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就可防止学生漫不经心,匆匆过目、不求其解地读,有利于学生养成边默读边分析思考的习惯,增强默读的指向性,提高默读质量。老师还可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或者启发学生质疑等等,以进一步提高默读效果。
    四、加强课外阅读,发展默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也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阅读,才能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崔峦老师说:“无论从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来说,还是从给每个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来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读写,是我们的份内之事。”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每天有阅读量,每周有阅读量,每月有阅读量,每学期同样有阅读量的要求。阅读的时间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调配。也正如崔峦老师所说:“时间从阅读课中省一点儿,自习课、活动课借一点儿,一周能安排两三节就安排两三节,至少一节总可以吧!集中这一、二、三节课读课外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做一些推荐图书,指导阅读,组织交流的工作。可不定期地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或推介读物,或进行阅读指导,或进行展示交流,召开班级读书会。在小学阶段,如果使自己的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做到 ‘ 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样,学生的默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就会水到渠成,迅速提高。
    总之,默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阅读能力。加强默读训练是课标的要求,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扎扎实实地加强默读训练,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赵*** | 2017-01-18 17:14:01 1339 763 评论
    0/300
  • 2017-01-18 17:07:01
  • 眼睛随着心读而一起顺着字词溜着,较为快速的,同时思考句子的内容,同时心理也不读出声.
    漂*** | 2017-01-18 17:07:01 1307 766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