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近代的白话文反而半文不白

首页

为什么近代的白话文反而半文不白

文学家里以鲁迅为代表,政治家里蒋介石算一个,虽然使用白话文,但读起来比古典白话小说还难。其实,明清时代所用的语言跟现在的汉语已经非常非常接近,甚至没有差别。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白话那么生涩?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3-04 01:22:13
    这个问题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有识之士寻求救亡图存之道有关,于是白话文运动开始了,后来的白话文却越来越欧化,意合的汉字形式上被形合的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所左右。鲁迅、蒋介石等人虽然提倡白话文,但毕竟具有很扎实的古文功底,古文依靠意境和语义逻辑的文字与西方形式化的句式一结合,就显得生涩、别扭。

    i***

    2010-03-04 01:22:13

其他答案

    2010-02-28 18:41:30
  • 白话文并不是老百姓聊天时候说的“大白话”,后者是纯粹口语化的东西,而白话文是一种用于书面,用于正规的文学写作的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不失雅驯。
    要做到这个要求并不容易,因为文言文太脱离民众,而“大白话”又太过鄙俚无文,无法直接端上台盘。
    北方的作家如老舍、萧红解决这个问题相对容易一些,把“大白话”稍微包装处理一下就好。问题是当时的文化精英大半来自南方,吴侬软语直接写出来谁看得懂?所以这些人几乎是在用一种新创的语言写作。部分是生涩的普通话,还要搭配上好多来自西方的音译词和直接照搬自日文的新名词。
    

    贫***

    2010-02-28 18:41: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