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生物的新陈代谢

首页

生物的新陈代谢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高中生物生物的新陈代谢知识点,谢谢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0-01-05 16:56:09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只有少数酶是RNA。 
    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4、ATP(三磷酸腺苷,简式A-P~P~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是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主动运输)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大多数生物)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多数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方式,酵母菌等) C6H12O6——→2C3H6O3+能量(动物、乳酸菌,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等)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是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

    懒***

    2010-01-05 16:56:09

其他答案

    2009-12-31 10:13:55
  •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可细分为:
      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转变为自身物质。
      (同化作用)   自身的部分物质被氧化分解并排出代谢废物。(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变过程。   可细分为:   储存能量(同化作用)   释放能量(异化作用)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
         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左面的表解来概括: [编辑本段]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逐渐在新陈代谢的方式上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按照自然界中生物体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方式的不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同化作用的三种类型   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新陈代谢可以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三种。   自养型 绿色植物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
      少数种类的细菌,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并且依靠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例如,硝化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氨(NH3)转化成亚硝酸(HNO2)和硝酸(HNO3),并且利用这个氧化过程所释放出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
       总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   异养型 人和动物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像硝化细菌那样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它们只能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样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
      此外,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它们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属于异养型。总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   兼性营养型 有些生物(如红螺菌)在没有有机物的条件下能够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并以此合成有机物,从而满足自己的生长发育需要;在有现成的有机物的时候这些生物就会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满足自己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异化作用的三种类型 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种。   需氧型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生活在氧充足的环境中。它们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以便维持自身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
      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也叫做有氧呼吸型。   厌氧型 这一类型的生物有乳酸菌和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等少数动物,它们在缺氧的条件下,仍能够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也叫做无氧呼吸型。
         兼性厌氧型 这一类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把有机物彻底的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把有机物不彻底的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和水。典型的兼性厌氧型生物就是酵母菌。下面我就来给你们介绍一下酵母菌。   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通常分布在含糖量较高和偏酸性的环境中,如蔬菜、水果的表面和菜园、果园的土壤中。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酵母菌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熟知的酿酒、发面外,还能用于生产有机酸、提取多种酶等。   任何活着的生物都必须不断地吃进东西,不断地积累能量;还必须不断地排泄废物,不断地消耗能量。
      这种生物体内同外界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就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特征,它由两个相反而又同一的过程组成,一个是同化作用过程,另一个是异化作用的过程。   人和动物吃了外界的物质(食物)以后,通过消化、吸收,把可利用的物质转化、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把食物转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储存起来,这就是同化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从外界吸收进来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转化成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并把能量储存起来,也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是在同化作用进行的同时,生物体自身的物质不断地分解变化,并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去,供生命活动使用,同时把不需要和不能利用的物质排出体外。
         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在生长、发育和衰老阶段是不同的。幼婴儿、青少年正在长身体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物质来建造自身的机体,因此新陈代谢旺盛,同化作用占主导位置。到了老年、晚年,人体机能日趋退化,新陈代谢就逐渐缓慢,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主次关系也随之转化。
         动物冬眠时,虽然不吃不喝,但是新陈代谢并未停止,只不过变得非常缓慢。 。

    天***

    2009-12-31 10:13: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