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帮忙解答一道毛邓三的材料分析题

首页

帮忙解答一道毛邓三的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之争与“WTO规则有关”,“入市”实际上是当年“入世”的遗留问题。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施用海说,中国当年为加入世贸组织,签署了四个附加的条款,包括: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定,期限15年;“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期限12年;“纺织品限制措施”,期限8年;还有一个就是过渡性报告审议机制。  
  “这些条款的基本思想是一个,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对待你时采用歧视性手段。”
  这种歧视性手段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在倾销案中核定成本时,以非市场经济国家定价受政府干预为理由,不拿该产品国内价来衡定,而是选取一个他们认为与中国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为替代。
    “如果你被认为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就可以不选替代国,直接看你的出口产品是否低于国内价格即可。”施用海说。  
    糟糕的是,中国将要因此束手束脚长达15年。另一方面,不仅美国,所有WTO成员国都可以此来应对“中国制造”浪潮的席卷。与中国有着巨额商贸往来的欧盟、日本、澳大利亚频频动用此条款,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也开始运用这个武器对付中国。
    但入世后中国加快了开放和改革的步伐,市场经济框架已全面建立,就不该再受到“非市场经济”的歧视性对待。  
    所以中国政府近几年正以一种罕见的、密集的高调姿态进行此项活动。

材料二:2004年4月14日,中新两国官员在北京就《中国—新西兰贸易与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一致。《框架》协议主要包括新西兰正式承认中国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新双方将开展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行性研究并尽快进行谈判以及双方在具有突出潜力的领域开展合作的具体举措等内容。新西兰同时也同意,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关于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条款等对新西兰不适用。
    新西兰成为第一个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此后,包括澳大利亚、瑞士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76个国家已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新西兰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具有示范性作用。在坚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努力必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承认。
西方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吗?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50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1-04 22:32:00
      中国现在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绝对的新生产物,关于它的利与弊,从开始各派就争论不休,一开始主要存在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到后来则主要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和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争,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这里不对任何一方的理论作批评还是赞扬,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国家正在走着一条复合型的、新的经济道路,所以是正在摸索着前进。我这里只谈我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所谓市场经济即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实质就是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并且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的一种经济手段。
      明白这一点就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它的自由表现与几乎一切的社会资源都是通过市场来进行分配的,美国们能够这样是因为他们有很完善的社会保障,这是基础。他们的自由市场经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私有制、按资分配。
      当然他们也有宏观调控,也有政府干预,不过那只是出现在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时(比如战争、内乱等)。以上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共性特点,他们每一个国家也各有自己的不同,比如美国的垄断主导型、法国的计划指导型(也就是说是有计划的,国家的宏观调控机构是健全的)、德国的国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即自由竞争、但国家适度调节;大力发展社会保障、维护因自由竞争而容易丢失的社会公正)、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导演,有经济计划、有产业政策、有财政货币政策等)。
       我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借鉴和结合了德国的国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生成了一种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种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是和资本主义相似的。
      一句话就给出了一个结论。 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他自身的独特特点。首先他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质量上的主体,而非书量上的主体);其次他是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第三他的国家宏观调控更加有力。这就是我们借鉴别人的但同时要适合自己的独到之处。
       认识了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抑制不住要将我的所识说的更明白一些。 一、 传统的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盲目发展=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有计划的、按分配的=共同富裕。这种理论存在严重的时代性、片面性、自我清高性,是很不对的。
      你说人家自由竞争、盲目发展会导致两极分化,可是,人家现在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两极分化(虽说有些新生的资本主义国家很是差劲,那也只能怪自己没有冷静下来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而是盲目的照抄照搬所致,这丝毫不影响“人家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两极分化这个问题”的定论);你说我们是有计划、按比例的进行共同富裕,可是现在看起来是基本不成功的,而且我们现在也在搞——市场经济。
       二、 在国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通职工都有企业的股份,大老板的股份也仅占总体的1%-3%而已,这实际上是人民的资本主义,人民资源股份化。难道不是吗?何况我们现在也实行公有制形式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并且国有资本将从主要的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退出。
       三、 我们还要重新认识一下社会主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不等于经济公有制。当然,我们现在搞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前文提过,它是一个正在实践中接受经验的实验模式,其前景如何有待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不能现在就定论成与否,但是,就这些年而言,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很不错的。
      。 四、 我们还要纠正一个概念:没有真正的全民所有制。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全民所有制是人为的构造出来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其何国家所有制(即国营、国有)不是同一个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合于我们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借鉴了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既有经验,又融合了我们自己的原有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它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检验,说明它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现阶段发展之需的。
       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不适合我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成功,我们选择了中间。

    小***

    2009-01-04 22:32: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