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明朝驻守一般州府县镇的守城官兵的最高军衔是什么?一般怎么称呼?

首页

明朝驻守一般州府县镇的守城官兵的最高军衔是什么?一般怎么称呼?

明朝驻守一般州府县镇的守城官兵的最高军衔是什么?一般怎么称呼?明朝驻守一般州府县镇的守城官兵的最高军衔是什么?一般怎么称呼?明朝驻守一般州府县镇的守城官兵的最高军衔是什么?一般怎么称呼?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8-12-16 15:12:13
  •   要看这个地方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定
    为巩固边疆和内地的重要地区,明朝建国初期,即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便下诏实行卫所制。一般以5000人为一卫,长官为指挥使;1120人为一个千户所,长官为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长官为百户,百户之下,有总旗2,小旗10。
      每总旗辖5小旗,每小旗领军士10人。 明代基本上沿长城一线设防,东起辽东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的嘉峪关 历史上有名的"九镇"(又叫"边堡九镇")。"九镇"分别为:辽东镇 治所在今辽宁辽阳;蓟州镇,治所在今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宣府镇,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大同镇,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
      太原镇,治所在今山西偏关县;绥德镇,治所在今陕西绥德,后移至榆林;宁夏镇,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固原镇,治所在今甘肃张掖。"九镇"设置始于洪武时期,完成于嘉靖年间。"九镇"作为一个整体,前有外三卫:大宁卫,治宁城;开平卫,治多伦;东胜卫,治托克托。
      外三卫为九镇中坚部的外围要地。"九镇"后有内外三关:内三关为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屏障京师,防维边塞;外三关为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固山西而联全陕,以卫京师。"九镇"分地防御",各负责一个防区。"九镇"的重点在蓟州,并重辽东和宣府,"。"九镇"的实际兵额约40万  洪武年间,全国陆续设置了17个都司,3个行都司和1个留守司。
      全国共设内外卫所约329个,守卫千户所65个根据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在东北,明政府在黑龙江入海处的特林地方设奴尔干都司,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策河,南至日本海的地区。同时派军队戍守,定期轮换。驻军多时达3000人,少时不下500人。
       。

    暗***

    2008-12-16 15:12:13

  • 2008-12-16 13:29:20
  • 总兵  貌似  以前吴三桂就是镇守山海关的总兵

    嘻***

    2008-12-16 13:29: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