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把中药放冷了喝就没有药效了么


      		
1*** | 2008-06-16 15:36:01

好评回答

2008-06-16 16:29:02
2*** |2008-06-16 16:29:02 2294 1199 评论
药理学研究最近发现:改变汤药的温度,就能减少汤药的苦味。正常人口腔内温度为36.2℃~37.2℃,舌根下高于舌面0.5℃。而味觉器官即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周围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其感觉最灵敏,也就是说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而汤药的温度高于38℃,或低于35℃时,则味觉神经感觉不太灵敏,这时苦味就会减弱,不太苦口,有利于吞咽。更何况中医还认为,中药温服药效最好。...

查看全部>>

药理学研究最近发现:改变汤药的温度,就能减少汤药的苦味。正常人口腔内温度为36.2℃~37.2℃,舌根下高于舌面0.5℃。而味觉器官即味觉神经纤维大多分布于舌面,当汤药温度与舌周围温度相近时,味觉神经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其感觉最灵敏,也就是说此时喝汤药味道最苦。而汤药的温度高于38℃,或低于35℃时,则味觉神经感觉不太灵敏,这时苦味就会减弱,不太苦口,有利于吞咽。更何况中医还认为,中药温服药效最好。

  因此,专家认为,口服大多数中药汤剂时,温度以30℃~35℃为最佳,苦味最淡。若冷服,则易引起胃肠道刺激反应,导致呕吐、腹痛等,此时可用生姜擦舌头,或热服生姜汤,即可解除。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08-06-17 08:35:09
  • 应该说中药煎剂是冷服或热服应根据病情、药性、季节、以及体质等多方面来决定,不应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属于温中散寒、补益虚弱的药剂(即用于治疗脏腑虚寒、体质虚弱的温热药及补药)应趁热或将药温热后服用。如艾附暖宫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四逆汤、小建中汤及附子、甘姜、肉桂、小茴香、人参、杜仲、鹿茸、狗脊等中药均宜温热服用,这样能更好的增强这些方药的治疗效果。
    一些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剂(即治疗脏腑...

    查看全部>>

    应该说中药煎剂是冷服或热服应根据病情、药性、季节、以及体质等多方面来决定,不应一概而论。
    一般情况下,属于温中散寒、补益虚弱的药剂(即用于治疗脏腑虚寒、体质虚弱的温热药及补药)应趁热或将药温热后服用。如艾附暖宫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四逆汤、小建中汤及附子、甘姜、肉桂、小茴香、人参、杜仲、鹿茸、狗脊等中药均宜温热服用,这样能更好的增强这些方药的治疗效果。
    一些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剂(即治疗脏腑实热、热入营血,高热惊厥、中暑的药剂)如清营汤、白虎汤、清胃散、导赤散、清瘟败毒饮、化斑汤、六一散等及中药生石膏、知母、栀子、龙胆草、大黄、芒硝、寒水石、冰片、牡丹皮、黄柏等中药宜冷服,这样可以增强药物的清热降火、解毒通利等功能。但对一些高热而导至津液耗损、极度虚弱及休克等病人,应根据情况温服中药煎剂。
    此外,还应根据服药季节及患者体质状况决定。如寒冷季节、老年人、儿童及孕妇和久病体衰的病人宜将药液温服。反之则影响不大。对于一些理血活血、舒肝解郁、驱湿除风、通络、驱虫、除积等方药冷服及热眼对疗效无明显影响,可根据病情自行选择。
    
    U*** | 2008-06-17 08:35:09 2293 1201 评论
    0/300
  • 2008-06-16 15:56:57
  • 乱讲
    那是哄小孩的吧
    还要含一颗冰糖在嘴里效果更好
    中药的药效和温度没有必然联系
    l*** | 2008-06-16 15:56:57 2263 1207 评论
    0/300
  • 2008-06-16 15:42:01
  • 怎么没有效?骗人的.
    药物成分溶在水里,只是温度的改变,不会让成分跑到哪去的!!!
    
    趁热喝是为了适宜人的体温,让胃舒服,以便于人体吸收.
    
    很少一部分药有恢发性,需要迅速的喝,以免有效成分散发,但这些药是极极极极少数的.!!!
    h*** | 2008-06-16 15:42:01 2276 1204 评论
    0/300
  • 2008-06-16 15:40:44
  • 中药要趁热喝,效果才最好
    李*** | 2008-06-16 15:40:44 2259 120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医疗健康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