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饲养蚰子

首页

如何饲养蚰子

买了一只回来,想养好,谁养过?
交流一下
喂点啥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08-06-11 16:32:02
  •   蝈蝈、蟋蟀、油葫芦,是中国的三大鸣虫,人们把它们当宠物养,就是喜欢它们的叫声。蝈蝈在咱们这里叫蚰子,一般生活在豆子和红薯地里。 
    遛鸟要有鸟笼,把鹌鹑要有鹌鹑布袋,玩儿蚰子也得先给它们弄个安身的东西。蚰子笼儿是用高粱杆儿做的,适合蚰子群居;蚰子葫芦有用真葫芦做的,但技术含量不高,咱们这里是用高粱杆的蔑子编的,透气性好,椭圆形,两端各有一个小口,用柔软的细蔑子十字交叉封口,一个蚰子葫芦里一般只养一只蚰子,
    逮蚰子是非常有趣的事。
      蚰子哨必不可少,它是用竹筷子做的,筷子上端是方的,下端的圆的,从分界线处截断,选择上端最坚硬的棱,刻出一排牙子,用下端来回拉牙子,就发出急促的“嘀嘀嘀嘀”声,恰似蚰子叫。雄蚰子才回叫,它发声不是用嘴,而是振翅歌唱,是吸引异性的手段,叫得腔儿越大,就表明它传种接代的基础越扎实。
      一只蚰子一叫,情敌马上反击,都想用最嘹亮的歌声把雌蚰子搞到手。当然,站得越高,声音就传得越远,这些发情的蠢歌手往往高踞在作物顶端忘乎所以地歌唱,这样刚好把自己出卖给逮蚰子的人。 人的智商毕竟高一些,否则蚰子还养俩人玩儿呢。一到地里,拿出蚰子哨拉几下,蚰子声就会此起彼伏。
      选定一个目标,要蹑手蹑脚地过去,因为蚰子一旦听到大动静,就会把爱情抛到第二位,噌地跳下去,连蹦带跳地逃个没影儿,保命是最本能。 即使蚰子近在咫尺,也不容易被发现,它有保护色。蚰子的颜色大致分四种:青色、纯绿色、绛紫色和枯草色,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颜色找地方躲避天敌,但躲不过人,人的眼睛非常厉害,透过现象看本质都可以,立在豆棵枝头上的蚰子还能瞧不见?发情期的蚰子非常愚蠢,明明看见人过来逮它,它却自以为是,仗着自己有保护色,和人玩瞒天过海的游戏,正是这小聪明决定了它今后的命运。
       看见蚰子了,怎样逮住它是关键,要用双手去捂,但出手的力度和速度要把握好。出手慢了,蚰子就会在你接近它的瞬间醒悟而弹走;下手轻了,蚰子在手心里就有了回旋的余地,它们可不仅仅是吃素的昆虫,两颗尖利的大牙足以咬开你手上的皮肤,虽然没有毒,但弄个小口子、放你几滴血是不成问题的;相反,如果下手过重,蚰子虽然跑不掉,但你一松手,就会发现蚰子的腿一伸一伸地抽搐,逮个死蚰子回去是听不到声儿的。
      所以下手时的缓急轻重要好好斟酌。捂住了蚰子,要一点一点地放手,最好用左手中指和食指把它控制在手心里,右手解放出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它的脖颈,往蚰子笼儿里一放就大功告成。 刚逮回去的蚰子野性十足,绝食一两天很正常,如果把几只放在一个笼儿里,它们处于发情期,一个比一个脾气大,稍不如意,就拉开架势决斗,争驸马似的,欲把对方置于死地,大腿被咬掉最常见。
       绛紫色的蚰子又叫“铁蝈蝈”,它的外表虽然没有其它蚰子清新靓丽,但是动作敏捷,好斗而不冒失,养熟后声音还洪亮,往往被主人选为上品而入住雅间——蚰子葫芦。 饿了两天之后,蚰子们终于明白被召集在一起不是选驸马,于是泄了气,该吃就吃,该叫就叫,虽招引不来雌蚰子,但唱着情歌回味一下从前的美好时光也挺有诗意。
       养蚰子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它们不像狗,丢给它一块骨头就摇尾巴,踢它一脚就叫唤,非常配合。如果想在人前炫耀蚰子,丢人的机会比较多,拉蚰子哨引逗,它心烦得要命,根本不予以理睬;拿好东西喂它,它吃,吃过了让它叫,它不;来硬的更不行。倒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似乎忘记了囚徒的痛苦,扯起嗓子给你唱西部情歌,搅得你成宿睡不塌实。
       深秋之后,天气凉了,养在笼里的蚰子就会变得消极,火暴的叫声变得松弛,“嘀、嘀、嘀、嘀”,非常凄凉,仿佛是在为自己唱挽歌,它们大多活不过霜降。而那些被主人看好的蚰子,则住在舒适的蚰子葫芦里,被主人揣在怀里暖着养。男人的内衣口袋里装个蚰子葫芦,像长了单个的乳房一样难看,可是,连过去的王公大臣都爱这样子。
       养蚰子高手能把蚰子养到下雪,冰天雪地里,听见蚰子在怀里唱几句,是非常惬意的。 。

    甜***

    2008-06-11 16:32:02

  • 2008-06-10 16:02:06
  •   如何饲养蚰子。
    一、饲养前的准备。 
    将准备好的养虫笼和扎盘,用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净药液,保证清洁无菌后备用。养虫房地面、墙壁、门窗和屋顶等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养虫房的加温设施消毒后安装好备用。根据蝈蝈出孵的时间,提前加温使养虫房内温湿度达到出孵若虫的要求。
       二、温度与通风管理。 新孵出的蝈蝈若虫对温度要求很严格。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三龄以上的若虫对温度变化适应生增强,一般掌握在25-28℃。温度高一些,蜕皮间隔较短,发育较快,但体质不甚健壮;温度低一些,蜕皮间隔期长,发育稍慢,抗寒能力强,体质健壮,即所谓:“热蜕”和“冷蜕”。
      应选择“冷蜕”管理。昼夜温度变化要尽量大一些,可掌握在5℃左右。蝈蝈若虫喜干燥,除了为降温少量喷水之外,一般不必喷水。 蝈蝈若虫怕闷热,要配合暖房降温,定时通风,应选在每天中午前后温度最高时开窗通风。在室内温度没有降到最低限时,通风时间尽量延长。
      暖房内空气要达到清新,防止烟、酒、香料、化妆品等异味侵入,以防止对若虫造成影响。 三、饲料和喂食。 喂养蝈蝈的饲料主要有三大类,即黄豆(青豆)、羊肝、胡萝卜。黄豆含植物蛋白质很高,每百克中含36克以上,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胡萝卜营养齐全,所含粗纤维有极好的利便作用,对若虫是不可缺少的。
      以黄豆2份,胡萝卜2份,羊肝1份,干酵母1小袋的比例配合,用绞肉机绞成泥状。喂食时以新鲜的菜叶切成块状,将绞好的饲料涂在上面,置于罐中,每罐可多放几块,上下都有,使若虫均可食到。因为若虫食量小,饲料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每天的食料要保持新鲜,现做现喂,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每天1次即可,2次更好。
       四、换笼和大鞘期管理。 随着若虫蜕皮次数的增加,体态愈来愈大,要及时由小笼转到大笼,防止若虫因在小笼里活动不开,而影响蜕皮、运动和生长发育。笼子里面要放用高粱秆破成的糜子,供若虫栖息跳跃。 蝈蝈的最后一次蜕皮俗称为“大鞘”,大鞘期的饲养罐高应为蝈蝈体长的2-3倍,使蜕出的新体有较大的周旋余地。
      平时放入罐中的树枝、高粱秆之类要全部拿出,罐内重新放入用高粱秆内瓤做成的丁字架或三角架,架的顶部要稍低于罐口,以供蜕皮之用。蜕皮时蝈蝈爬到支架高处,倒挂于高粱秆内瓤下,爪花可抓入瓤内,非常牢靠。用纱笼饲养的蝈蝈则不必搭架,蝈蝈抓住笼壁就很结实,一般不会掉下来。
      
      蜕皮时头朝下倒挂,靠重力新将体蜕出鞘外。蜕皮时忌惊吓,不可有大的响声和震动,以免蝈蝈掉下来。个别情况如掉下来,后肢摔弯,可在5分钟内将弯曲腿节慢慢理直,稍待片刻,肢体硬化,便无“残废”之忧。蝈蝈蜕皮完成后,肢体很软,不可惊动,让其自然活动,几个小时后肢体即完全硬化。

    谢***

    2008-06-10 16:02:0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