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希望大家不要再炒作那些捐款数字了?

首页

希望大家不要再炒作那些捐款数字了?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鲁国人在外地为奴,有人肯出钱帮他们赎身的所花费用,可以凭借收据到鲁国财政部报销。这项政策推行以来,数以千记的鲁国人得以返乡。 

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个大款,有一次帮一个鲁国奴隶赎身之后,当众撕毁了收据,表示不要国家来报销这笔款子,我子贡自掏腰包了。 

结果回国之后,孔子表示要将子贡逐出师门,为什么呢,子曰:贡的做法,看似仁,其实是将一项仁政逼入了死地。因为你财大气粗擅自提高仁的标准,那以后的人就会以去领报销款为羞,但是自身又无法承受这笔支出,只好干脆不去帮奴隶赎身了。果然从此以后,帮鲁国奴隶赎身的人越来越少,最终这项政策在操作上已经被废弃了。 

我只想说:面对灾难,捐款捐物,本是善举,个人根据自身能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是个自愿的事情。 

但是擅自提高善举的门槛,列举出名伶巨贾谁谁谁还没捐款,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以言辞加以扫射,真的有必要吗?危急时刻,一粥一饭都是莫大的恩情。而作为我们,最主要的是尽到自己的心力。有心为灾区做点什么比什么都好,捐钱,捐物,献血都可以,只有这些才是对灾区人民有用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5-20 14:21:29
      是的,做了就肯定是好的,只是有多好而已。
    每个人原本的道德标准就不一样,
    我认为这次赈灾得捐自己半年工资的才算大方才算有爱心才算好,
    你可能认为能捐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就很好了。
    不管如何,我始终认为不应该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打击别人的善举,
    毕竟人家又没做坏事。
       有朋友得了绝症住院了。 同事邻居朋友们热心都来探望他, 还送东西送红包资助一下, 我先算上一算。 我自己很够义气, 我和他也不算很要好,也就一般同事, 我工资才1500也给了200元,还买了点水果。 那家伙可真小气,都做大老板了,才给个2000元红包,真过分! 按他的资产,2000元算个毛啊。
       以他的身家,以他俩的关系, 咋说也得五千八千才能拿得出手嘛。 我来帮他算算,他今年光买套房子就多少多少, 去年帮她老婆买辆汽车又多少多少多少, 不说其它,就说他的公文包, 据说就得三五千…… 才2000块钱?他也好意思往外拿! 真是为富不仁啊。
      越有钱越小气! 而且他咋说也算是咱以前的老领导, 有榜样作用,他出多少,大家伙儿都看着他呢。 你瞧,另一个下海做生意的老领导老刘就不一样, 人家多地道,一出手就5000,那才有点人味儿, 按说公司开的还没那谁谁谁的大呢, 瞧瞧人家。
       那家伙也太过分了, 按我说,他至少也应该和老刘一样,也5000, 少了你说你得过去吗? …… 恩,我再仔细算算, 应该至少7000以上,他的公司比老刘公司至少大50%, 没7000其实就是很过分的。 至于5000算勉强吧, 3000以下都要打屁股,令我等不齿!! 哥们你说是不? 咱可是实在人, 说的都是实在话,有良心的话,有道德水准的话。
       以事论事,讨论的只是一个人的良心问题, 对金钱的态度问题,对朋友的态度问题, 钱又不是给我的,我又不占这便宜, 咱是非很分明的嘛。 呵呵,以上是我身边个别朋友常抱怨的话。 。

    好***

    2008-05-20 14:21:29

其他答案

    2008-05-20 15:35:01
  • 我不管别人捐款多少
    我只想知道每一个捐款人的心里
    是不是充满了悲伤
    是不是深深怜惜那些永远睡去的稚嫩美好的生命
    是不是深深怜惜那些永远掩埋在废墟黑暗中的灵魂
    是不是深深怜惜那些永远失去至爱的同胞手足
    是不是深深怜惜那些永远失去安恬梦境的人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不是这场灾难
    让你从此更珍惜今天的所有
    是不是这场灾难
    让你将亲人的概念
    延伸得更深更广
    是不是这场灾难
    将你的心门震开
    更无私更坦荡更宽容
    灾难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援助”各人有自己的的理解和做法
    让我们看得更全面一点
    看得更远一点
    同时
    从内心
    做好我们自己
    

    暗***

    2008-05-20 15:35:01

  • 2008-05-20 15:17:42
  • ............................
    今天,女儿也去捐款了
    她问我多少合适
    我说:爸爸妈妈都捐了,是用自己的工资,你自己也有存钱罐的,不论多少,你自己看着办吧
    女儿数了半天,一共不到10元,捐了5元

    在***

    2008-05-20 15:17:42

  • 2008-05-20 14:43:58
  • 这典故哪找的,很不错!
    不要管别人怎么做,做什么,做好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

    希***

    2008-05-20 14:43:58

  • 2008-05-20 14:38:50
  • 有的时候现实是很残酷的。是不一样的。
    现在有2种观点都是错的。
    一种是单位里,打着自愿的旗号,却至少要捐100,呵呵自相矛盾。
    另一种是,大家都在捐钱,可以有些捐的少了,大家都骂说捐少了,或者没捐。
    哎,你能说他们错了吗?单位错了?那些捐少了的错了?没捐的就更错了?
    在这里我们讲实道理一点,他们其实都没错。可是现实里呢?一大堆的人都在说他们不对,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  悲哀......

    1***

    2008-05-20 14:38:50

  • 2008-05-20 14:06:23
  • 只希望不仅仅只是心灵的一次强烈震撼,而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让善意之心长久的驻扎心间,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实实在在的作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的事情。

    楚***

    2008-05-20 14:06:23

  • 2008-05-20 13:34:29
  • 罗列出来的原因,我想最初的愿望是想用名人的力量号召他人吧~不过,事事都有相对的那一面,献与不献,献多少的问题上,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微妙关系,导致了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上,也得去考虑一些世俗的“无意义”的存在因素。
    这个世界中,一定意义上,都是俗人,并无完人!但只希望,不要俗得太过火就好!
    如果说,你真想捐钱助人却碍于某个方面的因素的话,作无名善人也是一个好的方式!必竟,你过了你自己的道德观!
    

    小***

    2008-05-20 13:34:29

  • 2008-05-20 12:46:58
  • 这个典故讲的好!
    顶一下!
     

    1***

    2008-05-20 12:46: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