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医学:“实火”与“虚火”

中医上经常说的“实火”与“虚火”有什么区别?该如何解决?
不*** | 2007-12-30 14:17:40

好评回答

2007-12-30 14:20:56
1*** |2007-12-30 14:20:56 96 32 评论
根据阴阳五行及中医的理论,我们的祖先将世界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即世界上任何物质都可以用这五种元素进行划分。物种元素既互相产生、衍生,又相互相克。当然,所谓的金、木、水、火、土只是我们祖先对世界万物的一个综合性概括,其金、木、水、火、土并不只是限于上述单纯的五种物质,而应做一个广义宽泛的理解。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一个循环,其意思是说:金可以化成水,水可以滋...

查看全部>>

根据阴阳五行及中医的理论,我们的祖先将世界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即世界上任何物质都可以用这五种元素进行划分。物种元素既互相产生、衍生,又相互相克。当然,所谓的金、木、水、火、土只是我们祖先对世界万物的一个综合性概括,其金、木、水、火、土并不只是限于上述单纯的五种物质,而应做一个广义宽泛的理解。五行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一个循环,其意思是说:金可以化成水,水可以滋生树木,树木可以着火,火烧灭了就生成了土,土里面蕴藏着黄金;反之,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又一个循环,其基本意思是:金属的物质可以砍树木,树木可以长在土里,以制约土,土可以可以堵击大水,水又可以灭火,火可以将金属烧化烧成水。 

延伸到中医理论,祖先们将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归结到金、木、水、火、土五种物种上来。即:心对应火,肝对应木,脾对应土,肺对应金,肾对应水。原因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特性正好对应五个脏器的特性,援用五行理论的相生相克理论来治疗各种疾病。再结合到中医的七情上来,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怒对应的是肝,肝生火,所以最容易的表现就是肝火,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而什么克木呢?是金,金对应的脏器是肺,而肺对应的七情是忧和思,即所谓的“忧思”。所以,当一个人发怒愤怒的时候,最好劝他的办法就是让对方思考,或者是让对方想一些忧愁的东西,应该很容易让对方冷静下来,最起码是能制止他的发怒,其实就是中医理论所讲的这个道理。 

另外,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 
心火与肝火的症状: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心烦、口干、盗汗、睡眠不安等,喝;实火旺则表现为口腔溃疡、口干、尿黄、心烦易怒等。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肝火大”的体质还有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等症状。 


因此,你所说的上火为什么要口舌生疮,说的应该是心火,而不是肝火。 


最后解释下人为什么会生气,首先,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体,而且是有思维的高等生物体,这也是人类区分于其他低级生物的一个最本质的区别之一,有思维,有思想,有感知当然也就产生七情六欲,有了喜、怒、忧、思、悲、恐、惊;再者,从中医理论上来说,阴阳五行是相对的平衡的,而且是一个所谓的动态平衡,其实五种物质之间是在不停的运转及不停的在相互的转化的过程中的存在的,从西医的角度来说,人受到外界理化等因素,以及自身的某些生物电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身体分泌出不同的激素,以调解人类的躯体和神经,这都是导致人可能发怒的原因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7-12-31 10:13:34
  • 精微物质不足阴液亏虚产生阳热偏盛叫虚火。邪盛导致的火叫实火。
    l*** | 2007-12-31 10:13:34 61 41 评论
    0/300
  • 2007-12-30 20:14:20
  • 实 就是有余
    虚 就是不足
    阳有余 阴无以制阳 于是就产生了实火
    阴不足 阳相对亢盛 于是就产生了虚火
    中医讲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
    打个比方
    肾阴虚你可以用知柏地黄丸 滋阴降火
    胃火盛你可以用牛黄清胃丸 泻实火
    羽*** | 2007-12-30 20:14:20 87 34 评论
    0/300
  • 2007-12-30 19:32:56
  • 按病因病机不同:分为实火和虚火。 
    实火多由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机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燥、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

    查看全部>>

    按病因病机不同:分为实火和虚火。 
    实火多由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机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燥、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实火和虚火不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不同,而且治疗原则及具体治法也有所不同。如果不管上火是实是虚,而一律用同一方法清热败火,则有可能非但治病不成,反而加重病情。因此,上火时,首先分清实火还是虚火后,再决定治疗方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中医治疗上火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以,治疗前必须分清上火的原因。
      按中医分析,症状为燥热、盗汗、口热干燥不欲饮、心烦、失眠、耳鸣、头晕为虚火;有牙龈疼痛、喉痛、口腔内生疮、口渴欲饮、内热、大便干结症状的是为实火。上的是虚火,应该服用养阴清热的药物,或者平时多吃梨或西洋参补补阴;实火才能服用清热泻火的药。而牛黄类药物是清热泻火药,针对实火,如果虚火患者服用牛黄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虚,甚至伤阴。
    
    老*** | 2007-12-30 19:32:56 89 3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