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食管常见疾病的超声内镜表现有哪些?

食管常见疾病的超声内镜表现有哪些?
我*** | 2017-05-16 17:07:24

好评回答

2017-05-16 17:22:24
安*** |2017-05-16 17:22:24 110 44 评论
具体如下:1) 早期食管癌EUS表现:早期食管癌超声常表现为局限于黏膜层(不超过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变,隆起型常见病变高于黏膜表面或局部黏膜增厚,溃疡型可见局部凹陷。微探头超声(miniprobesonography,MPS)检查可以清楚显示病灶浸润深度,对于微小病灶的发现具有很大意义,有报道称MPS对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为81%,高于普通超声内镜的56%。2) 进展期食管癌超声内镜下表现(1) 声像...

查看全部>>

具体如下:1) 早期食管癌EUS表现:早期食管癌超声常表现为局限于黏膜层(不超过黏膜下层)的低回声病变,隆起型常见病变高于黏膜表面或局部黏膜增厚,溃疡型可见局部凹陷。微探头超声(miniprobesonography,MPS)检查可以清楚显示病灶浸润深度,对于微小病灶的发现具有很大意义,有报道称MPS对早期食管癌诊断率为81%,高于普通超声内镜的56%。2) 进展期食管癌超声内镜下表现(1) 声像图特征:正常食管在超声内镜下可显示5层结构,而食管癌的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病灶取代了几层或全层,所以形成缺损、不规则、中断等。(2) 淋巴结转移的判断:转移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类圆形,5 mm以上,境界清楚,内部为低回声或不均匀。10 mm以上或多个融合的,转移的可能性更大。正常淋巴结常为扁平,5mm 以下,境界不清楚,有时在中央显示线状或圆形高回声,而因炎症增大淋巴结也显示类圆形的低回声,有时与转移阳性淋巴结鉴别有困难。(3) 临床意义:超声内镜对食管癌TNM分期提供很大帮助,同时在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治疗方案的制订、术式的选择、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食管癌的超声内镜图像根据癌肿的浸润深度分为:黏膜层癌、黏膜下层癌、固有肌层癌、外膜层癌、外膜外癌。超声内镜主要从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方面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恶性淋巴结多大于1 cm,呈圆形,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均匀。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判定主要来源于纵隔脏器是否被浸润,超声内镜可以清晰显示胸主动脉、气管、心包、下腔静脉等。3) 食管平滑肌瘤:超声内镜显示肿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呈低回声,质地均匀,边缘锐利。偶见起源于黏膜肌层。4) 食管平滑肌肉瘤:内镜下表现与平滑肌瘤相似。体积多较大,包膜完整性差,超声内镜显示其内部呈不均匀的低回声,所见壁多有“断壁征”,病灶周围还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5) 食管间质瘤:内镜下表现与平滑肌瘤相似。超声内镜下间质瘤可起源于固有肌层,多为低回声,有时可见完整包膜。6) 脂肪瘤:脂肪瘤亦为黏膜下肿瘤,内镜下可见黏膜隆起,常位于黏膜下层,呈密集的高回声,在食管黏膜下中回声水平最高。7) 食管囊肿:内镜下可见食管腔内光滑似腊肠样隆起,质地柔软,色泽正常,触之有波动感,多位于食管右侧壁,超声内镜表现为无回声隆起。8) 食管息肉:内镜所见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半球形隆起,可呈分叶状、乳头状或蕈状。表面光滑,有时呈细而均匀的颗粒,可为广基或有蒂。根据山田分型分为四型:I型,广基;n型,无蒂;DI型,亚蒂;IV型,有蒂。临床上诊断主要靠内镜检查和内镜下活组织检查。超声内镜声像图表现为起源于黏膜层的低回声病灶,突向腔内,无包膜。9) 孤立性静脉瘤: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的原因不明,上中段多见,可多发,一般在10mm以下。其声像图表现为黏膜或黏膜下层无回声区。就其声像图特征与食管囊肿很难区分,但静脉瘤在内镜下呈蓝紫色,可资鉴别。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