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可服中药的方法正确吗?

中药人人会服,可服中药的方法正确吗?
终*** | 2018-05-22 19:17:3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5-22 19:26:37
  • 药温度  服用汤药应遵从“寒病热治,热病寒治”之原则。  凡平和补益药应温服。  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应冷服,实热证、躁狂不安者用药亦宜冷服。  发散风寒、通脉类汤药应热服。  成药则按照包装上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服用,比如颗粒剂多用开水冲服。  时间选择  中药汤剂多于饭前或饭后服用,具体时间颇有讲究。  饭前服  指饭前30~60分钟服。治疗肝肾虚症、肠胃病及心腹以下疾病的汤药应在胃排空的状...

    查看全部>>

    药温度  服用汤药应遵从“寒病热治,热病寒治”之原则。  凡平和补益药应温服。  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应冷服,实热证、躁狂不安者用药亦宜冷服。  发散风寒、通脉类汤药应热服。  成药则按照包装上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服用,比如颗粒剂多用开水冲服。  时间选择  中药汤剂多于饭前或饭后服用,具体时间颇有讲究。  饭前服  指饭前30~60分钟服。治疗肝肾虚症、肠胃病及心腹以下疾病的汤药应在胃排空的状态下服用,可使药液尽快经胃入肠,利于药效物质的吸收。  饭后服  指饭后15~30分钟服。如发汗药应于饭后服用,以防出汗过多致虚脱(服用发汗解表药要避风保温,使全身微微发汗,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毒性较大的药物亦应于饭后服用,以免吸收太快发生毒副作用。对胃肠有较大刺激者也是饭后服。  饭间服  指在两餐之间服用,多指治疗脾胃疾患的药物,以避免食物对药物产生影响。  空腹服  凡滋补类汤、膏,宜早晚空腹时服用,利于充分吸收。泻药、驱虫药及治疗四肢血脉疾病者,也宜空腹服用,使药物保持较高浓度,快速发挥药效。  睡前服  凡具有补心脾、镇静安神等功效的汤药,宜在睡前15~30分钟服用。  晚间服  治疗五更泻者。  隔夜服  如驱虫药睡前服用一剂,次日早晨空腹再服一剂,以便将虫杀死排出体外。  急证用药不拘时间,煎好就可服用。  如何冲服  贵重或芳香性的中药,如山参、麝香、沉香等,常冲服。即先将药粉置杯中,再将煎好的汤药趁热冲入,温浸片刻后再服用。  大黄、番泻叶等清热泻下药,可另泡,服中药时兑入汤剂服下。  而芒硝、元明粉及一些汁类中药,如竹沥、藕汁、姜汁、甘蔗汁、益母草汁、萝卜汁等,可兑入煎好的汤剂中一同服下。  朱砂、珍珠、琥珀等药末撒在舌头上,用温水冲下。  三七粉、羚羊角粉等,置小勺中,用温水搅成糊状,以温水冲服,可避免黏喉。  阿胶、龟胶、鹿胶等先破碎,再加开水或黄酒烊化,水冲服或冲入药汁服。  注意事项  服用中药汤液在遵医嘱的同时还应注意:  不要大量服用中药粉末  其一,中药中多含菌、虫及虫卵,常规制粉而未灭菌者,多服反而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其二,人体胃肠道难以将大量粉末中的药效成分理想地溶解出来并加以吸收。其三,中药粉末可黏附在咽喉部、刺激患者胃肠,致咳嗽、胃痛、胃胀、泻下等,大量服用尤甚。但对一些贵重药,如山参、三七、羚羊角粉等,为避免损失可粉碎至较高细度入药。此外,建议患者将中药粉末经家用微波炉处理0.5~1分钟,以杀灭细菌及虫卵。  服药食忌  服药期间不宜食用高脂肪、腥燥陈臭之物,不宜多食大葱、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服发汗药禁生冷,调理脾胃药忌油腻,消肿理气药禁豆类,止咳平喘药禁食鱼腥。此外,服药期间要讲究精神卫生,避免情绪波动,大起大落。
    傅*** | 2018-05-22 19:26:37 1 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