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我嗳气有四个月了,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

大家好,我本身也是医学生,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用了很多药,都不见好转,不知道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没有,我先自述一下的症状:我嗳气4个月,没有胃疼等其他症状,体重,饮食,大小便都正常,嗳气以来很注意饮食,心情保持良好,吃西药大约20种,包括抑菌药,抑酸药,促动力药等等,最基本的和很好的药都吃过,中药也吃了很长时间,没有好转,医院也去了N家,包括省立医院,胃镜提示胃黏膜有轻度水肿,幽门菌检测两个加号,现在嗳气的频率是一分钟10次,被嗳气搞的很烦躁,我才24岁,请您帮我下,有好的治疗方法吗,谢谢
片*** | 2007-10-16 20:56:38

好评回答

2007-10-16 20:59:03
**** |2007-10-16 20:59:03 99 38 评论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呃逆,多因进食吞咽仓促、受凉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膈肌暂时性痉挛而产生。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

查看全部>>

嗳气,俗称“打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嗳气症状。呃逆,多因进食吞咽仓促、受凉或精神刺激等因素,引起膈肌暂时性痉挛而产生。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2.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3.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s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建议您你母亲最好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后合理对症用药,早日康复! 

问题回答补充: 

你确定是受凉引起的“胃子痛”吗?具体是那一个位置疼痛,由于你的叙述还是很简单,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不延误你就诊时间,建议你最好是去医院详细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你可先用下面单方试一下:生姜3片,桔皮半个,水适量,煎茶热服。)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07-10-17 19:22:40
  • 幽门螺旋杆菌++.要正规的进行三联抗菌疗法的.
    至于连续用药的时间,既然是医学生,应该不用多说了吧.
    坚持下去吧,而且平时还是要注意饮食和作息,心情的调适的.
    何*** | 2007-10-17 19:22:40 84 44 评论
    0/300
  • 2007-10-16 21:04:17
  • 嗳气,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证候。是患者将内郁之气嗳出,使气机得伸的一种病理过程。脾胃同居中州,脾以升为和,胃以降为顺,肝与脾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故嗳气的病变与肝、胃、脾等脏器有关。
    嗳气病位在胃,严格地说是在脾胃,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气滞胃腑、胃气上逆。然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较多,诸如食滞不化,寒气客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使中焦升降失常,则发生嗳气之变。这些不同的病...

    查看全部>>

    嗳气,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常见证候。是患者将内郁之气嗳出,使气机得伸的一种病理过程。脾胃同居中州,脾以升为和,胃以降为顺,肝与脾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故嗳气的病变与肝、胃、脾等脏器有关。
    嗳气病位在胃,严格地说是在脾胃,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气滞胃腑、胃气上逆。然导致胃气上逆的原因较多,诸如食滞不化,寒气客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使中焦升降失常,则发生嗳气之变。这些不同的病因中有虚证,也有实证,有寒证,亦有热证。寒热虚实之变当从病因、证候、嗳气的特征方面去鉴别。就病因病机而论,食滞、痰热肝郁为实,胃虚则属虚证。就嗳气而论,声高为实,声弱为虚。降逆是治疗胃气上逆的常规方法,但不是每个嗳气的病人都需要服用代赭石、旋复花之类。治疗取效的关键在于探求病因,从因而治,诸如消食、清热、疏肝、补胃等,解除致逆之因,则嗳气自除。
    总之,嗳气是发生在脾胃而又与机体多脏器有关的一种病证。由于病机之异,病变涉及的脏器不同,故而临床上需根据病情的特点不同,酌情选用宣、通、平、降、健脾诸法。
    “宣”能宣发肺气,以利腑气的通降,常用桔梗、杏仁。
    “降”能顺和胃气,常用陈皮、半夏以恢复胃气的通降功能。
    “通”能通腑导下,常用大黄、川朴等使腑通逆降。
    “平”则平肝敛降,重用白芍,以制肝气横逆,使中焦升降自主。
    “健脾”培中,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使升降协调,则诸证可除。
    如有脾胃虚寒所致者,又当温中降逆,可选理中汤加味。
    
    嗳气常见于胃病及脾胃薄弱的患者,中焦气滞,胸膈胀满,嗳出始舒,一般不作主证治疗,可于处方内酌加厚朴、陈皮、丁香、檀香、砂仁、藿香之类。如因脾阳虚弱,消化不良,食后嗳气频作,用健脾散。
    嗳气多与矢气并见,大概气滞于胃则多上出,气滞于肠则多下泄,用药当加分别。
    
    1.脾胃虚弱型嗳气
    [病因] 多由素体虚弱,或病后失调,脾胃气虚,纳运失常,胃气不和所致。
    [症状] 以嗳气断续,嗳声低弱,饮食不香为证候特征。伴有面色白或萎黄,呕泛清水,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治法] 补益脾胃。
    2.肝胃不和型嗳气
    [病因] 由于忧思恼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嗳气频作,嗳声响亮,胸胁不适,胁肋隐痛为证候特征。伴有腹胀,恶心、欲吐,精神抑郁,常因精神刺激诱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3.宿食停滞型嗳气
    [病因] 多由饮食不节,食滞胃脘,中焦气机受阻,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嗳气频作,嗳声闷浊,气味酸腐有臭为证候特征。伴有胸脘痞闷,饮食不香,大便有酸腐臭味,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4.痰热内结型嗳气
    [病因] 脾虚不运化水湿,聚湿生痰,热结于内所致。
    [症状] 以嗳声频作而响亮,咳吐粘稠痰涎为证候特征。伴有口渴欲饮,恶心欲呕,口苦口干,或大便秘结,或小溲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和胃降逆。
    我*** | 2007-10-16 21:04:17 102 4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医院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