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君不才,取而代之”。

首页

“如君不才,取而代之”。

刘备白地诚拖孤对亮说这句话的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20 22:25:25
    字面上的意思是如果皇帝(阿斗)没用,你(诸葛亮)就可以取而代之,当皇帝。
    其实就是在查看诸葛亮有没有谋反之心,诸葛亮听了汗流浃背赶紧向表明忠心,如果他同意刘备的说法,估计立马就被砍了

    1***

    2007-08-20 22:25:25

其他答案

    2007-09-03 11:40:12
  • 不错,楼上看法独到。当然多数人会说刘备这种想法荒谬所以不可能,但刘备当时已经行将就木了,不会有那么周密的思维。

    z***

    2007-09-03 11:40:12

  • 2007-08-25 20:35:09
  • 枭雄嘛 ~~~ 这个也难讲 !  试探? 还是出自内心?
    我的想法应该是刘备自己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乱***

    2007-08-25 20:35:09

  • 2007-08-23 17:24:07
  •   综合以上朋友的回答
    刘备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意思就是:一种,你可以做蜀汉的皇帝,不过在不是很有可能,因为江山是刘备自个打下来的啊,在那个不讲道理的年代,你要我的江山也可以啊,我的江山是达下来的,你要可以自己带兵打啊,有本事你就自己打,打下了就拿去啊,想兵不血刃就没门,我刘备打下来的江山就是要我们姓刘的继承,凭什么给你?对啊,打蜀汉是诸葛亮的主意,不过光一张嘴皮子有什么用,说说就可以把江山说下来吗?还有就是诸葛亮是什么人?每自比管仲乐毅,什么意思?就是要出将入相,没有要做一方霸主的意思,还有;隆中对是怎么说的:"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是帮助刘备打天下,打天下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匡扶汉室罢了,后来刘备野心大了,想要割据一方的时候,君臣关系离心离德后,诸葛亮是怎样的?沉默,不说话,任刘备胡来,最后兵败,所以诸葛亮不是那种想要篡位的人,刘备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 如果不是要诸葛亮即位,那可能是说如果刘禅不可辅,可以从他的其他两个儿子中选一个,这个比较实际,既然让诸葛亮如此大的权利,后面诸葛亮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也是说得过去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康熙皇帝说的,三国时代的 那些人都不讲真话,刘备此言是"套话耳",最后两个字评价"鄙哉",想是以为戳穿了我们的"Uncle Liu"很"happy"吧,不过知道真相的只有刘皇叔了,我们也只是猜测,不过人之将死,说话是比较仓促的,尤其是刘备,是在败退途中,仓皇似过街老鼠,提心吊胆的,那有工夫来酝酿试探一下诸葛亮,照理说,他赶快把后事了断了就可以上路了,又岂会猜忌顾命大臣,托孤人选都是选好的,该不了的了,因此刘备不会找诸葛亮说套话,不会猜忌,更没有藏刀斧手的必要了。
      

    幸***

    2007-08-23 17:24:07

  • 2007-08-22 15:15:13
  • 字面上的意思是如果皇帝(阿斗)没用,你(诸葛亮)就可以取而代之,当皇帝。 
    其实就是在查看诸葛亮有没有谋反之心,诸葛亮听了汗流浃背赶紧向表明忠心,如果他同意刘备的说法,估计立马就被砍了 
    

    东***

    2007-08-22 15:15:13

  • 2007-08-21 15:11:31
  • 这句话,易中天人为有两中意思来理解..如君不才,取而代之.
    第一中理解是:如果刘禅将来没有秉国之志,你可以取而代之.你为王.
    第二中理解是:如果刘禅将来没有秉国之志,你自己可以从几个儿子另选人才来做王.
     这两中说法,易中天先生人为第二中意思更能让人接受,因为自刘备称帝,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他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上,存在一些分歧.易中天先生称为非常君臣.刘备的临终托孤.诸葛亮并不是第一人选.当时,法正等已死.也只剩下诸葛亮最有才能,很显然,刘备并不是很希望由诸葛亮来接替他.他这么一说,也是他的聪明之处,让诸葛亮对他更加的感恩.从三顾茅庐,再到如君不才,取而代之.其实是为了让诸葛亮永远忠于自己辛苦打下的王朝,要他尽全力去辅佐刘禅罢了.

    2007-08-21 15:11:31

  • 2007-08-21 12:26:23
  • 刘备这是背水一战,以退为进,这是刘的常用伎俩,上面的楼主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龙***

    2007-08-21 12:26:23

  • 2007-08-21 11:31:47
  • 如果刘禅不能胜任君主这个职位,您就从我其他几个儿子里挑一个来当

    赵***

    2007-08-21 11:31:47

  • 2007-08-21 11:11:18
  • 楼上的这种解释我认为不是太现实。因为刘备的另几个儿子的威望不高,如果取刘禅而代之,很容易造成国家内部的战争。
    刘备的意思有两个:
    1.刘备在试探诸葛亮的忠心。
    2.刘备深知诸葛亮是个重情义的人,是不会答应的。他同时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让诸葛亮更感激他,更用心辅佐刘禅。
    诸葛亮真要取而代之,在世人的眼中就是对君主的不忠,对朋友的不义。那么,他就会失去军心,民心。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刘禅不能胜任君主这个职位,你就取而代之。
    

    回***

    2007-08-21 11:11:18

  • 2007-08-21 10:44:06
  •   我相信易中天的说法.那时没先例,再说刘备不是华盛顿,诸葛亮也不是亚当斯."如君不才,取而代之"的意思是:如果阿斗没用,你可以废了他,从我其他儿子里面再立一个.毕竟刘备不是只有阿斗一个儿子.
      不信你可以再看一遍他讲的.

    o***

    2007-08-21 10:44:06

  • 2007-08-21 02:42:32
  • 这是刘备怕诸葛亮夺他儿子之位。

    大***

    2007-08-21 02:42:32

  • 2007-08-20 22:55:24
  • 君对臣的客气话,不必当真。

    萧***

    2007-08-20 22:55: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