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小孩子胃不好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女儿4岁半了,由于刚出生时被无知的奶奶喂了过量黄连,出现新生儿呕吐,而且洗胃也洗了4、5次,所以她的胃到现在一直不大好。不爱吃饭,饭量小。挑食,厌食,不喜欢吃蔬菜,是典型的小量肉食性动物。唉!最郁闷的是,有时吃的不对就会呕吐,而且吐出来的量看起来比吃下去的东西还多。到现在她只有98cm,24斤。而且她很“多愁善感”,时常会因为想起什么伤心事就嘤嘤的抽泣。到医院检查过,有点缺锌,有点多铅,但都没达到一定要采取什么措施的程度。医生说,只要他按时按量,营养搭配均衡就可以了。可是关键问题是她不爱吃饭啊,每次吃饭是我最犯愁的事。这样营养怎么能够啊。
请问,怎样才能调理好她的胃?让她饭量好起来,而且不呕吐。这种“硬伤”的问题,在饮食方面除了忌那些生冷辛辣的事物外,还应该注意哪些,比如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吃了好。
谢谢
a*** | 2007-08-20 19:24:13

好评回答

2007-08-20 19:27:39
j*** |2007-08-20 19:27:39 69 6 评论
如何保养胃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病情一般者,可采用少渣半流饮食,一日五餐。进入恢复期时,可食用少渣软饭,以一日四餐为宜。如热量摄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方法补充,如牛奶1杯加饼干2片、麦乳精1杯、煮鸡蛋等。 
(2)防止贫血或营养不良。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缺铁性贫血,饮食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要充足、均衡。对出现贫血或营养不良者,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

查看全部>>

如何保养胃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病情一般者,可采用少渣半流饮食,一日五餐。进入恢复期时,可食用少渣软饭,以一日四餐为宜。如热量摄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方法补充,如牛奶1杯加饼干2片、麦乳精1杯、煮鸡蛋等。 
(2)防止贫血或营养不良。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缺铁性贫血,饮食中热能和各种营养素要充足、均衡。对出现贫血或营养不良者,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鱼、鸡、肝、腰等内脏,并注意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补充,包括维生素B12和叶酸,适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茄子、红枣、绿叶菜,以提供维生素C,帮助铁的吸收。 
(3)调适胃酸分泌。胃炎患者宜食肉纤维短而柔软的肉类,如鱼、虾、鸡肉、嫩牛肉、瘦猪肉等。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少,应给予上述鱼汤、鸡汤、肉汤及蘑菇汤等富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浓汤,米粥,带酸味的食品,带香味的调味品及适量的糖醋食物。伴有高酸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则与之相反,应避免食用富含氮浸出物的原汁浓汤,而采用煮过的鱼、虾、鸡肉、瘦肉类等来烹调菜肴,如蒸鱼块、烩鱼片、熘鸡脯丸子、肉末蛋羹等,以减少胃受刺激的胃酸分泌;多饮用牛奶、豆浆、烤面包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中和胃酸。 
(4)食物选择以清淡、少油腻、少刺激性、易消化为主。油腻食物如肥肉、奶油、油煎食物会延缓胃的排空,易增加胀满感。烈酒、辣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 不宜食用。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辣、过咸、过冷、过热及过分 
粗糙的食物。如凉拌荤素菜、酸辣白菜、糖醋藕片等,主食可采用细 面条、面片、馒头、花卷、发糕、包子、馄饨、面包、大米饭等。切 
忌吃不发酵的面食,如家常烙饼、馅儿饼、水饺等。还有粗粮粗做与 难消化的食品,如玉米饼、糯米饭、年糕等,这些食品在胃内停留时 间长,会加重胃肠负担。 
(5)食物的制作要细、碎、软、烂。烹调方法中多采用蒸、煮炖、烩、煨等,以保护胃黏膜。多食不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嫩黄瓜、西红柿(去皮籽)、去皮嫩茄子、冬瓜、嫩白菜、菠菜叶、土 豆、胡萝卜等,烹制时应切细丝、小丁、薄片、煮熟,有的制成泥, 
如土豆泥等,以易于消化;水果要成熟的,食时要去皮籽,如香蕉、 苹果、梨等,并应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为什么胃病患者不宜饮浓茶和咖啡? 
茶叶与咖啡中含有茶碱、咖啡因。咖啡因类物质能刺激胃的腺体, 使胃酸及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分泌增加。当胃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损害,出现各种病变,如胃炎、胃溃疡时,浓茶、浓咖啡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可直接加重胃病,降低胃药的疗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慢性胃炎患者为什么不宜大量喝啤酒?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量喝啤酒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已患慢性胃炎又可加重或促使病情反复。胃黏膜可合成一种叫前列腺素E的物质,前列腺素E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而缺乏前列腺素E,可引起胃黏膜损害。饮啤酒,可抑制或减少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E。慢性胃炎病人大量饮用啤酒后,病人比较普遍地感到上腹胀满,烧灼感加重, 嗳气频繁,食欲减退,就是胃黏膜受损的表现。 

如何保养你的胃 

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一日三餐所有的食物都要通过胃来进行消化,如果胃受到了伤害,人体所需的营养的吸收利用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保养好我们的胃非常重要。 

胃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呢?我们人体所摄入的食物不是直接进入胃而到各个脏器,所以单讲胃是不全面的。 

人体所摄入的食物,首先要通过我们的牙齿进行处理,那么,如果食物被牙齿咀嚼的不够碎的话,会给胃很大的压力,长期就会引起胃部疾病,因此牙齿和口腔健康很关键。 

其实胃是一个运动系统,骨骼的运动需要骨骼肌来完成,那么,胃部的运动是通过平滑肌来完成的,我们把胃的运动看成是一个搅拌器,通过胃酸的参与就可以把食物搅成食泥,这个时候在胃里就可以直接吸收一些东西,比如:水、酒精,可以直接在胃里就被吸收了,直接进入血液,所以喝酒对胃的伤害非常巨大,酒在胃里直接被吸收了,直接进入血液,然后进入肝脏,可以说过量的饮酒对身体和胃有莫大的伤害。 

当然听进去的人,就会注意,听不进去的人,会找很多借口,安慰自己的 

食物通胃的消化,大部分营养再进入十二指肠后,才被人体吸收,那么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到我们胃的功能呢? 

首先,胃不是特别怕化学反应,因为胃本身就是酸性的环境,但特别怕物理性的强刺激,比如,猛的一拳,你就会感觉胃痉挛疼痛,或者强冷、强热很多胃癌都是在夏季的时候,因为热,然后喝特别冷的东西进去,这样强冷的刺激对胃的伤害特别大,所以建议在夏季也不要喝冰水,何一些温水,对身体最有好处,象早晨喝一些温水就非常好。另一个物理刺激就是饮食不够规律,很大程度就是吃零食。什么样的营养素,不需要酶的参与,维生素还好一些,但你要吃解馋的东西,你肯定会吃含脂肪类的,含碳水化合物的,这一类的东西一定要酶的参与,才能消化,这种食物要有酶才能释放。比如单位让你加班你会不会生产力下降,会呀,那你干吗老让你的胃加班呢?正常班你很习惯,我们一日三餐也是一样,我们的胃环境也会知道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休息。要是不吃正餐,一会儿一个香蕉,一会一个面包,一会儿磕瓜子,你的嘴就不闲着,反正你就老加班,你要老让胃加班,它就该治你了,它可以罢工,让你食欲不振,也可以让你疼,恶心,反酸水等等,很多时候给你一个信号,大部分人都知道胃在什么位置,你可能疼过,比如说脾在什么位置你可能就不知道了,对不对,因为你还没有找到,但是胃很容易找到,疼,它的疼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因为你造成的。 

再有就是从营养摄入上对胃的保护,我们都知道,肌肉组织96%是蛋白质构成,我们说了收缩蛋白,它会调节节律性收缩,尤其是对胃壁平滑肌,胃里是酸性环境,要是胃酸吐出来,除了胃疼,还会感觉很难受,那么为什么胃里会适应酸性环境,原因是一层胃粘膜的保护,胃粘膜除了会分泌一些粘液,还会分泌一些蛋白质类的其他成分,作成一道胃粘膜屏障,这个胃粘膜就会保护胃溶物的存入,避免它直接刺激到胃壁,因为消化食物需要酸性物质。 

但人一定要有新陈代谢,胃粘膜的代谢比皮肤的代谢还要快,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如果身体内蛋白质不够充足的话,就容易得胃病。比如我们今天摄入了40g蛋白质,到身体里它找最重要的地方去补充,谁最重要?谁干活最多,它就找谁,哪个地方出向问题,蛋白质就先给他,为什么一般蛋白质缺乏你就会没劲,浑身无力,然后指甲起棱,月牙消失,头发不那么有弹性,然后有的长头发还会分叉,这就是一个信号,它认为这些地方是次重要的,指甲、头发是次重要的,它可以先不给他,古语有句话:发为血之余,这句话很有道理,其实就是全身的蛋白质都给足了,其余的才会想起头发,如果你有一头乌黑发亮的本色头发,就是全身各个脏器的蛋白质都充分,看一个人蛋白质是否充分,往那一站,弯腰驼背,脸上皮肉松弛,没有弹性,这个人一定蛋白质缺乏,只是他之所以现在还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是因为蛋白质维系在重要的地方了,从头发、指甲、皮肤再往后数,就会认为胃粘膜是次要的,相对于修复肝脏,肾脏,相对于修建一些抗体,激素是次要的,相对于修复红细胞、白细胞是次要的,这些都往后排,要进一步就轮道胃了,胃粘膜不修复,他就会脱落就会变得薄弱,病菌就看地很准,随时随地都在侵蚀,有一个薄弱地方,马上就进去,所以蛋白质很重要,需要通过一日三餐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的摄入。 

那么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怎样?这里提供部分食物的蛋白质海量,供参考: 

一个鸡蛋6克,肉类约10%(牛肉的蛋白好些,猪肉的最差),牛奶100克含3.5-3.6克左右,豆制品100克含7.8克 

成人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的计算: 

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1.18克左右; 

小孩对蛋白质的需要多些:每公斤体重需蛋白质3.2克左右; 

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饮食习惯计算一下自己每日的蛋白质摄入是否足量;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人体中有29种氨基酸,其中21种人体可以自行合成,9种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称为必须氨基酸,含有9种必须氨基酸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儿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