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兔破伤风相关问答

  • 问: 什么是兔破伤风?

    答:兔破伤风俗称"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弓丨起的兔的一种急性、毒素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兔破伤风有何流行病学特点?

    答:各品种、年龄的兔对本菌都有易感性,创伤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剪毛、咬伤、剌伤、分娩、手术以及注射时不注意消毒,常可污染本菌芽孢而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兔破伤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答:全身肌肉颜色变浅,胸腔狭小,腹腔紧缩。心脏体积增大,心肌松软。胃和大结肠内有少量肉容物,小肠、盲肠和直肠空虚。其沲内脏和淋巴结无明显变化。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诊断兔破伤风?

    答:病兔有剪毛、咬伤肩伤、分娩、断脐,手术和注射时不注意清毒的病史。根据牙关紧闭、四肢强直、角弓反张、全身性痉挛等典型挺状可做出初步诊断。实验室诊断可用脓液涂片镜徐,可观察到革兰氏阳性的小杆菌,然后进歩做生化鉴定即可确诊。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如何预防兔破伤风?

    答:兔舍、兔笼和用具要保持清洁卫生,严禁有外霉的铁钉和铁丝,使用设计合理的耳标,避免发生各种外伤。发生外伤要及时进行外科处理。法射、断胳和手术时要严格消毒,剪毛时避兔损伤皮肤。也可使用伤风类毒素进行免疫。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兔破伤风有什么临床症状?

    答:病兔食欲减退,甚至食欲废绝。双耳,头颈和前肢僵硬V~被和腰背部无力,牙关紧闭,四肢强査,角弓反张,全身性痉挛,体温不高,常急速死亡。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怎样治疗兔破伤风?

    答:将病兔放入安静、清洁的兔舍、寻找伤口,切开患部,清除坏死组织,用2%髙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消毒患部。肌内注射抗硖伤风血清,每兔每次1万~2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3天,以中和毒素。镇静可用2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0.1~0.15毫升,每日2次。解痉可角25%硫酸镁注射液,...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兔破伤风病原有何特征特性?

    答:破伤风梭菌属厌氧芽孢梭菌属,专性厌氧。该菌长2~5微米、宽0.3~0.5微米,周身有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呈阳性,但在繁殖过程中由伤口涂片检坷变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破伤风梭菌在厌氧环境下繁殖,形成繁殖体并产生毒素,但易被消毒剂和煮沸杀死。当环境条件不利时,则形成芽抱,位于菌体一端,形似鼓槌状。破伤风...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推荐

  • 问: 兔破伤风的流行特点以及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什么?

    答: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所致的一种兔的急 性、中毒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施肥的土壤和尘 土中,在潮湿的淤泥和健康的人畜粪便中也常见到。该菌为 厌氧菌,能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细菌 在动物体内产生溶解于水的外毒素,即引起破伤风症候群的 痉挛毒素和引起溶血的溶血毒素。外伤...

    农业科学 1个回答

  • 问: 不知道这两者对小孩有没有影响?

    答:你打针的时候有问过医生可以打的吗?如果不知道的话你孕检就要特别注意了啊

    答:目前研究表明,合格的狂犬病疫苗不会对孕妇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胎儿。首先,狂犬病疫苗为灭活病毒疫苗,灭活病毒不能通过胎盘屏障,不会导致胎儿出现异常;其次,目前国内外开展的研究均未发现狂犬病疫苗引起流产、早产或致畸现象 孕妇是可以注射破伤风疫苗的,受伤后就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感染,不影响孩子...

    外伤科 2个回答

  • 问: 破伤风 得了破伤风应该注意什么

    答:破伤风仅需按照检查框限血液常规检查即可。  诊断依据: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什么是破伤风,破伤风严重?

    答:你好: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疾病,破伤风可以导致全身肌肉抽搐和严重的肺部感染。

    外伤科 1个回答

  • 问: 破伤风

    答:可以.但是很麻烦...

    答:当然可以治疗啦! 破伤风虽然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但是只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绝大多数病人还是可以治好的。这些措施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外伤科 2个回答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