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大甸子墓地的埋葬制度是怎样的?

首页

大甸子墓地的埋葬制度是怎样的?

大甸子墓地的埋葬制度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06 08:52:42
  •   大甸子墓地不同墓之间在埋葬制度上有一定的区别,并因此代表不同的 等级和规格。以随葬陶器为标志,普通的成人墓通常只有一组鬲、罐、尊等 器物组合,而一些大墓墓圹本身宽阔,随葬品也更丰富,随葬的鬲、罐、尊组合器有两组或三组,表现了不同的礼遇。仿铜器特征的陶鬻、爵和岙等酒器只存在于全部墓地中的十几座内,在大多数墓中根本不见,显然是作为一种奢侈品与地位身份的标志。
      它们与中原地区的铜器除了质料以外在形式上没有任何区别,表明中原文化对北方地区的强烈影响。彩绘纹饰都是用红、白两色绘于烧制完成的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为朱砂和氧化铁,白色颜料为碳酸钙,可能是用毛笔绘制。陶器底色均为黑色,多数是先画白色主纹,再以红色勾勒或填涂余地,红白两色间留出均匀线状的黑底色,衬托得红白两色分外鲜明,具有浓烈的时代特色。
      纹饰均依据器物的不同部位分为主要画面与边缘画面,主要画面施中心纹样,边缘画面用辅助纹样。为适应画面特殊形状有的也作方形的单元结构,纹样的基本元素是“C”形和“S”形的卷云纹。以此构成各种不同的单元内容,多数为二方连续的构图。有少数单独设计的兽面纹图案,双目对称,形似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这些彩色图案是夏家店墓中最精彩的部分。虽然是绘制在陶器表面,但 由于色彩搭配合理,构图精巧,手法熟练,所以器物整体看起来非常大气,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当之无愧的礼器。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纹饰与比它 略晚的商代青铜器表面常用的夔纹、兽面纹和饕餮纹等在形式和构图原理方 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以青铜器本身的地位而言,施用这样的纹饰并不奇怪, 而在陶器表面作这样的处理却实属罕见,更耐人寻味的是大甸子本身的时代 要早于商代青铜器使用这些纹饰的年代,可见不是这些陶器仿铜器花纹,而 是晚期的青铜器模仿这些陶器装饰。
      这些情况说明中国青铜器极盛时期的施 纹程式和某些图案结构早在商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并达到了成熟的地步。以大 甸子为代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对商代青铜器制作工艺影响是相当大的,这种 彩色花纹也就成为了商代铜器花纹的先驱。大甸子墓地不是孤立存在,在它的西南还保留了一处南北长350米、东 西宽200米的圆角长方形夯土城址,面积约7万平方米,城外围绕宽十多米 的护城壕沟,是一处由土筑城墙、环壕聚落和墓地组成的大型低台地遗址。
       类似的遗址在夏家店下层文化中还很普遍,在赤峰附近英金河沿岸和敖汉旗、辽宁阜新等地都发现了许多砌有石围墙的城址遗址。它们多分布在依山傍水、 视野开阔的河边台地上,大小不一,从一两万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不仅有 城墙,而且挖有城壕。在一定区域内小型多,中型少,大型的只有一两处, 形成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聚落形式。
      大甸子遗址从各种情况上分析应是该文化 的一处中心聚落,对于探索我国北方地区由氏族部落向早期都邑酋邦制国家 转变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李***

    2016-08-06 08:52: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