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洛阳所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

首页

洛阳所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

洛阳所经历的历史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09 10:21:35
  •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洛阳一带劳动、生息。远古传说中, 有一个“河图洛书”的故事,说的是伏羲氏从黄河里得到一张画有八卦的图, 能预知先兆,推算吉凶;大禹在治理洛水时,得到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上 面以九为最大数,他就把天下分为九州。另外,还有黄帝、尧、舜曾在洛水 一带活动的传说。
      这些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洛水一带就存在着文 化相当发达的氏族部落。从考古发 看,大约在六七千年前,洛阳一带就已 进入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在五千年前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形成,当时伊、洛、 鳇、涧两岸,散布着许多原始部落。洛阳城市的真正兴起,始于周公营建洛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 西周。周武王曾打算迁都洛阳,但由于他很快就死了,没有如愿。年幼的周 成王即位后,政权由周公掌管。不久发生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朝贵族叛乱,周公经过三年东征,镇压了武庚叛乱。此时,他更加意识到洛阳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于是他请求周成王迁都洛阳,得到成王的同意。他派人把九鼎(一种象征王权的重器)从商朝旧都殷(今河南安阳)迁到洛阳,作为定都的前奏。周公和召公动用了大批奴隶经过艰苦的劳动,很快营建好了洛邑。自此,西周有了两个都城,西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边的洛邑称为成周。
      事实上,周公营建的洛邑有两座城池:西面的一座叫王城,方圆有30里,建筑井然有序,四面各有3门,共12座门,城内有经纬道各9条,王宫筑在中央大道上。左边是宗庙,用来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神坛,供王登基典礼和祭祀天地神灵之用。前边是朝会群臣诸侯的殿堂,后边是商业市场。
      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有了较合理的布局。全国解放后,为了保护古代遗址,在这里开辟了一个王城公园。东面一座叫成周城,略小于王城,又名下都,位于王城以东十多公里的地方。史书上有“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的记载。春秋的时候,周敬王曾逃到这里避难,并加以扩建。
      后来成周城曾是东汉、曹魏、西魏、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这是正式在洛阳建 都的第一个王朝。东周时代的洛阳,有“天下名都”之称。这里住着许多手 工业奴隶,设有许多宫、私作坊,手工业相当发达。近年来在洛阳一带就发 现了制陶、石料、骨料、铸铜等作坊遗址。
      作为西周陪都和东周都城,洛阳 揭开了其城市发展历史的序幕,而且为古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 基础。秦朝时,统治者在洛阳置三川郡。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初期,曾在洛 阳建都五个月。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军曾先后占据洛阳,洛阳还一度 做过更始政权的都城。
      直到东汉时,洛阳才又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首都。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后,首先兴修水利,在京城 挖了一条阳渠,又派人整治了汴河。这样,洛阳的漕运便与鸿沟水系相连。 江淮地区的粮食可以沿河直送京都,使东汉王朝有了较稳定的经济基础。
      东 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这座古城有12座城门,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南北二宫,皆金碧辉煌。宫城以外,有纵横24条大街,每街都 设有两个街亭,负责管理。明堂、辟雍、灵台,是当时洛阳城郊的三大重要 建筑,分别作为祭祀祖先、皇帝行礼和观察天象之用,规模宏大,雄伟而又 庄严。
      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城市有三个交易市场,“牛马车 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当时洛阳设有东观、白虎观、平乐 观、兰台、石室等藏书馆和研究机构,城南设有最高学府——太学,学生多 达三万多人,里面讲堂宽阔,仅学生宿舍就有一千余间。
      东汉末年,战乱不 断,洛阳被董卓焚烧,东汉以来经营一百五十多年的一代名城被毁于一旦。曹魏、西晋都以洛阳为都。魏晋洛阳城是在东汉都城的废墟上兴建起来 的。经过魏晋统治者的多次整修和扩建,洛阳又恢复了昔日的盛况。当时城 内的主要建筑有宫城和金墉城,人口也逐渐增加到11。
       44万户。西晋统一全 国后,经济有所发展,京都洛阳物质丰富,商业发达,富商大贾很多,连一 些官僚贵族也经营商业。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之中,洛阳又一次遭到 毁灭性的破坏。494年,统一了北方的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 同)迁到洛阳。
      北魏时的洛阳城,是在魏晋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规模比魏 晋时更大,史书称其“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宫殿集中建在旧城中部稍 偏西北的地方。宫城以外修建了 322街坊、220里弄,全城有10。 9万多户。 有三个热闹的市场,其中四通市是国际贸易市场,这里住着万余家从中亚细 亚以及大秦国来的商人。
      北魏盛行佛教,洛阳佛寺林立,多达一千三百多所。 位于宫前御道西的永宁寺和东汉时创建的白马寺最为著名。永宁寺内有一座 高达60丈的佛塔,几十里外都能看见。位于洛阳城南25里的龙门石窟也是 北魏时开创的,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诸朝, 相继大规模营造长达五百多年。
      龙门石窟艺术绚丽夺目,是我国三大石窟艺 术宝库之一。但魏孝文帝死后不久,北魏王朝瓦解,兴隆了四十多年的洛阳 再次遭到践踏而变为废墟。隋唐两代,我国的首都是长安,但洛阳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隋炀帝派 杨素和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征夫二百万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正 式完工。
      隋代东都是洛阳历史上最宏伟壮丽的一页。城郭周长五十多里,由 宫城、皇城、东城、含嘉城、圆璧城、外郭城等组成,城内有十3个里坊, 纵横各10条大街,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 商旅,珍奇山积”。城西建有西苑,周围二百里。
      显仁宫富丽堂皇。据记载, 当时洛阳的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以上。隋代东都是南北大运河的中枢,北通涿 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粮食、丝缃和各种物资可以通过水上从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源源不断地运到咨阳。洛阳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繁华都市。
      唐初以洛阳为行宫。自唐太宗起,洛阳先后被称为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等,皇帝常来比居住。唐代有六个皇帝曾先后移都洛阳,历时四十多年。女皇武则天在洛阳居住的时间最长,唐玄宗也曾居住十年之久。可见唐朝是以长安、洛阳两京并重的。唐时的洛阳,在隋代东都的基础上曾设了许多壮丽奇伟的建筑,比较著名的有上阳宫、上林苑、明堂、铜铁天枢等。
      唐代诗人王建是这样赞美胜似仙境的上阳宫的:“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明堂又叫万象神或通天宫,是武则天朝会群臣之地。武则天还在城南和城北分别修建了兴泰 宫和避暑宫,用以游玩赏乐。唐代洛阳商业贸易极其发达,城市内有南、西、 北三个贸易市场,特别是北市,聚集了中外的富商大贾,商船、车马众多, 时常阻塞道路。
      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为时短暂的政权。其中前三个王朝都曾先后在 洛阳建都,后两个王朝也曾把洛阳作为陪都。北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 赵匡胤对洛阳的宫室、城郭、漕渠都多次进行修葺,因而北宋时的洛阳仍然 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这个时候的洛阳尽管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没有先前那样 重要,但却是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金代和元代,洛阳遭到了严重破坏,隋唐以来的城郭宫室已难觅其迹。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把他的儿子朱彝分封到洛阳,称为伊王,同时,在城 东北部兴建规模宏大的伊王府。
      后来朱元璋又把福王朱常询封到这里,迁封 伊王于汝州。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攻占洛阳。洛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 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 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自古以来,墨客骚人云集,有 “诗都”之称。
      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 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 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得助于洛阳这块 沃土。
      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三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 《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 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 的名篇;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 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胡***

    2016-08-09 10:21: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