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精品4篇)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精品4篇)

z*** 23-04-09 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1)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的阅读答案附赏析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一、二句不妨设想为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请简要描述一下:

答:在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对岸,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那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与孤城遥遥相望的玉门关了。

②前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还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请简要说明一下:

答:边塞生活虽艰苦,思乡之情尤深重;但却磨灭不掉戍边将士心中那杀敌报国的雄心大志。景色的格调是: 迷茫、黯淡,悲壮、辽阔。

③请谈谈你对三、四句的理解:将士们身经百战,盔甲都已被磨破,但仍无法消磨掉他们心中那“不彻底消灭敌人决不归乡”的信念。

4、请将一、二句设想成次第展开的广阔画面。

[答案]:青海湖上空,浓云弥漫,绵延千里的雪花显得苍茫暗淡,越过雪山,是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走,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②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③ 穿金甲:磨穿铁甲。

④ 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赏析】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在同一幅画面上出现,这里不妨设想为次第展开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要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还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 “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2)

从军行七首其四诗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昌龄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④穿:磨破。

⑤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⑥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3)

从军行七首·其四_王昌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4)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及赏析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翻译

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短。

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注释

青海:青海湖

穿:磨穿

楼兰:汉西域国家。元封三年归汉,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这里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相关推荐

友善的故事(必备10篇)

故事
友善的故事(1)刘若宰,是明朝怀宁(今安徽怀宁县)人,祖籍山东水泊梁山。刘若宰出身于书香门第,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崇祯元年(公元628年),刘若宰中文科状元,后授翰林院修
展开详情

寒假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五年级语文
上上个月,我们全家去天竺山个私人鱼塘里钓鱼,听到这个消息,我以最快的速度,三下五除二的写完了作业,兴高采烈的跟着爸爸妈妈去钓鱼。到了鱼塘,我选中了一个绿色鱼竿,爸爸选中了一个蓝色的摇杆鱼竿(就是鱼竿右
展开详情

关于创新句子(甄选4篇)

句子
关于创新句子(1)1.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宋叔和2.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3.正确对待前人理论,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陈国达4.创新就是在生活中
展开详情

关于青春诗歌(必备15篇)

诗歌
关于青春诗歌(1)青春是什么?是活泼旺盛的生命力是永不言败的宣言书青春是什么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一颗沸腾的热血奔向未来的航程不管脚下的路是平坦还是泥泞都能留下一个永不退缩的背影我希望自己不会衰老心儿永
展开详情

2022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满分作文例析

高考辅导资料
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你是谁,读者,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头缠白布、身着素衣的老者向我走来,默默微笑着,“我无法从春天的财富里为你送来一朵鲜花,无法从远方的云彩里为你送来一缕金霞,打开门向四周看看,
展开详情

高中作文800字励志话题

高一语文
时光不停地流转,从我们的身旁跑过,从我们的头上飞去。匆匆的岁月中,我们会遗忘和忽略那些我们自以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事实上,很多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温暖而美好的阳光。每天,我们匆匆地起床洗漱。匆匆地吃饭、
展开详情

化学电源教案范文

高三化学
化学电源一、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分析教材及课标相关内容分析前一节已经学习了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碱性锌锰电池、蓄
展开详情

小学生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五年级英语
学好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是近些年来各大传统媒体或是网络平台都极力宣扬的教育理念之一,面对社会上的种.种现实问题,相信大部分人也都可以迅速意识到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口语的必要性。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如
展开详情

手工教案(精编16篇)

教案
手工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2、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3、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4、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活动准备:1、故事《小熊
展开详情

《小妇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今天把《小妇人》读完了,最深的感受就是: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幸福就是亲情,友谊,健康,劳动和心灵的安宁,有它时,人们只觉得平常,但失去它,或许才会发现,那是用世间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平凡,伟大!每天晚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钱教案(集合17篇) 600字军训总结报告 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集锦19篇) 读后感800字高三2022 生活的名言警句 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周记 初中物理要点大全与学习方法 学习英语的好处 形容寂寞的句子(优选3篇) 高三语文成绩提分技巧 硕士导师评语(汇总13篇)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简短的座右铭 高效率学习技巧—高中语文(甄选5篇) 文艺悲伤的签名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欣赏自我800字优秀作文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 学好高中历史的四个关键 真正的朋友600字精彩作文 谈“人文教育” 一次失败的考试作文 我的幸运一天教学反思(集合5篇)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集锦3篇) 沈从文的散文(精编4篇) 最新征文(优质17篇) 以正能量为题高三作文范文 高三数学与高分技巧,学渣也能逆袭! 带薪实习工作总结 春天的成语四字成语(甄选15篇) 滑滑梯教案反思(必备6篇)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服饰普通话范文 我和我的老师中考优秀作文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8 三大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政治试题 狼王梦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登岳阳楼赏析(必备14篇) 「2009国庆节搞笑短信大全 迎接考试的作文 高二生物必修知识点归纳 2022年五一劳动节游记作文八年级范文 藏书票教学设计(汇编4篇) 大学生优秀班干部事迹材料 美术线描教案(优选15篇) 2020年二级建造师房建的考试题库及答案 卫生主题班会教案(精品16篇) 2022年成人高考英语科目考试技巧 关于雾霾的小学四年级作文 大学生个人军训感悟范文 熟悉的地方普通话考试范文 初三英语作文与技巧 语文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阿甘正传读书笔记 初中期中考试作文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犰狳 政治学习方法 出租屋燃气使用安全常识 彩墨游戏教学反思(汇总8篇) 地理教案高中教学范文 有关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斑羚飞渡读后感高二 我的学习方法作文300字 员工综合评语(集合16篇) 开题报告综述(集锦8篇) 泼水节话题作文 生活在幸福中500字小学作文 益智区教案(实用3篇) 高考语文作文必备素材大全 描写一月的句子(优质3篇) 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长古诗(集锦18篇)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六章) 小学作文 韩国留学签证申请流程 认识自己课件(精编6篇) 关于自尊自爱的名言(合集3篇) 会计学基础试题(热门3篇) 高考政治题答题怎么找准“题眼”的关键 新学期学习计划300字(精选20篇) 班主任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六年级下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军号声声阅读题答案 有关写小学毕业考试作文400字 实用的名人名言作文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高二语文复习满分攻略 高考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 幼儿绘画作品评语(合集4篇) 高考满分作文 海滨小城的教学反思(必备6篇)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2022 高一政治学习方法指导 美术教案《海底世界》(集合20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范文 大学生军训的感想 七律长征读后感 小熊长大了教案(热门8篇) 期中考的作文300字 保险公司毕业实习报告 长征读后感范文 快速阅读原理之速读的含义和原理技巧(通用4篇) 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历史成语大全(汇集17篇) 高考必备英语词组有哪些 高一数学备考复习攻略 军训生活高中生心得 师说知识点(精选18篇) 关爱动物作文500字 初二了英语差,有什么好方法?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女神艺术特色与文体恰当 2022年军训个人总结 考试以后作文500字 谦让的名言(热门6篇) 帮助人的谚语(推荐3篇)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践的心得 三年级的写景作文怎么写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00字 郑振铎猫的说课稿(汇编3篇) 关于欲望的名言(甄选7篇) 清晨的句子(集锦19篇) 特色评语(推荐5篇) 初一语文课文知识点人教版 高一新生军训体会 双城记读书笔记800字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 小学50字幽默笑话大全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以一件委屈的事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朋友普通话考试作文范文 酸甜苦辣的考试作文 暗含表白的句子(必备3篇) 皮皮鲁传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英语语法易错点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00字 英语四六级考试技巧(推荐9篇) 思修实践整理心得体会 军训趣事作文500字 大学英语演讲稿 留学新西兰注意事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关于数学的故事(合集20篇) 高中政治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挑战自己的励志名言警句 2022建筑设计实习心得体会总结 成长的滋味800字精彩作文 高三以落后就要挨打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故事表演(汇编20篇) 1000字读后感高二范文 小学期中考试作文300字 勤能补拙800字优秀范文 家长给孩子假期评语(甄选3篇) 一百条裙子的读书笔记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预防传染病安全教育教案(集锦6篇) 公务员考试公文写作(必备3篇) 手抄报 国庆节 2022年初一英语辅导知识点 瓦尔登湖读书笔记 鲶鱼效应 银行十佳柜员事迹材料 慈母情深公开课教学设计(集锦3篇) 如何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勤俭节约的句子(合集15篇) 紧张的考试作文 美丽的菊花教案(实用17篇) 高二政治九大题型答题技巧 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 雨声550字七年级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武汉一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纪念五四精神演讲稿_五四精神传承有我演讲稿范文 与春天约会650字优秀范文 有关考试后作文 二年级英语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爱成语(实用4篇) 高一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 高一边城读后感800字 秋天的落叶教案(热门16篇) 新初三暑期怎样学习初三物理 2022初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泥人张阅读答案(精选7篇) 《蝙蝠鼠中仙》阅读题及答案(通用4篇) 风筝美术教案(精选20篇) 专升本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范文 2022年青鸟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萨博 好人榜事迹材料 周长教学反思(必备19篇) 一厘米教案(集合4篇) 西湖的绿阅读答案(集锦3篇) 繁星春水500字读书笔记 大二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交通安全知识国旗下精彩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