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郑愁予错误教案(通用6篇)

郑愁予错误教案(通用6篇)

姜*** 23-02-15 教案

郑愁予错误教案(1)

游戏目标:

1、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细心做事的习惯。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游戏方法:

1、教师故意说一些错误的句子,让幼儿纠正:你们听听我的话有什么地方是有问题的?请你帮助我纠正。例:

(1)弟弟长大了,要吃奶。

(2)晚上,太阳出来了。

(3)夏天天气冷,要穿毛衣。

(4)船在天上飞。

2、教师让幼儿看一看有错误的图片,启发幼儿细心观察,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并帮助改正,还要说清楚错在哪儿。

3、教师把每一句话重复一次,稍停顿,然后请幼儿回答更正。

4、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设计语句。

活动反思:

该游戏目标实现的程度较好,内容适合程度较好,幼儿很感兴趣。通过语音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的敏感性。句子较短,孩子发现错误比较完整,如果是长句,则只能发现一两个错误。


郑愁予错误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教学过程:

一、师:(导入新课)

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在朗读时,最好找几位同学单独朗诵,整体朗诵没有氛围,无诗歌韵味,

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再用多媒体放中央电视台的《错误》朗诵。让学生感受名家朗诵的风范。

三、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为什么起的诗题是“错误”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里隐含的一个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长深远)。 终于,她听到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马蹄声,以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归来了。当打开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个过路人。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热烈鼓掌)

师:非常好。不错,这首诗是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写了一个遗憾的 过程。这很容易让人去描绘那时这样一幅幅画面。当他们双眼交错的一刹那,他们内心的琴弦是怎样被激荡起来的? 好,如果让你当导演,把这个相遇的过程拍一部小的电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会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生:(热烈讨论)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时间:黄昏时分,火红的夕阳正放射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慢慢向西天坠去。它的光辉照射着青石铺就的街道上。

地点:江南一小镇上。

人物:骑马的游子,女子。

过程:诗中的男主人公是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镇上,在街道的尽头,慢慢走过来一匹马,马上坐着一蓝衣青年。那就是“我”,诗中的主人公。走在青石的街道上,落山的夕阳照射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小镇上异常安静。“我”骑马踱在青石上,发出有节奏的“达达”声。起风了,“我”的发丝微微地飘扬了起来。 然后镜头转到小巷中长满藤萝爬山虎的青石墙。 看着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听到“我”在轻轻吟诵席慕容的“如果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镜头转到小巷尽头一处闺楼之中,梳妆台前坐着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绣,但眉头紧蹙,心不在焉。楼下传来小孩子嬉戏的声音,但她充耳不闻。 这时,自街道上由远而近传来达达的马蹄声。 略一迟疑,随即她又凝神细听,确实是达达的马蹄声。 一束灿烂的笑容自她脸上绽放开来。她放下手中的东西,冲到了窗前,推开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远远的,一个人向她走来。但,那张脸,却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人的。

(合)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词。当四目交错而过的那刻,影片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声。风起了,柳絮漫天飘洒起来。镜头慢慢向上拉升,雾色笼罩着小巷、小镇。

同学们都凝神静思了一会,热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补充一下。这时的“我”也可以牵着马。

另一生:结尾也可以响起江南小镇特有的街头叫卖声,让影片笼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围中。

师:太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本诗,在本课的开头我曾经说过:杨牧曾评价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也就是说他和中国的“外国诗人”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郑愁予不同,他的诗歌是中国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语言上还有哪些动人之处呢?

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

一生:文章标题是用“错误”起名,而且是“美丽的错误”。“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给人跌宕起伏的感觉。

(师补充: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又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有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成是它的中国性联想)。

一生:他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这些我们在古典诗词中见的较多。

(师补充:很好,举个例子。东风这一意象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所以讲郑具有很深的古典诗词的修养。)

停顿片刻,然后一生又问:诗中有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等待的季节漫长,莲花的开落也日复一日,时间在无声中流淌,作者在这里以音响的延伸来暗示容颜的逝去,体现了诗的渐进性和暗示性。这里,讲求的是诗句表达的一种节奏和韵味。在诗中还有几句也有这种效果,你们能找到吗?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师:很好。

一生:还有“达达”的马蹄声,这在中国文化里才有。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约定的。

(鼓掌!)

三、师:很好。大家谈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看一下郑愁予的个人简历。也是为本课做一个总结。

放上投影片,老师带领学生们看一遍。

四、总结扩展

《错误》这首诗共九行,、九十四个字,篇幅不长,但艺术上却很有特色。从结构上看,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层次分明。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然后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从横线来看,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正是因为“我’’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女子期盼的“容颜如莲花开落”,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最后两句本应该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所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在这里诗人用一个小倒装句。这样的安排,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落,因而更显得诗意盎然,在不协调中闪发出光彩。这首诗另一动人之处是其语言之美,特别是“美丽的错误’’数字。这句话原本就是矛盾,“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文字纯净是这首诗的另一个优点。《错误》至今仍能打动无数读者的心弦,最重要的因素不在于以词藻取胜,而是以它内在的情感打动人。这种情感不伪装、不雕饰,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意味不尽的艺术感染力。

(五)布置作业

选读郑愁予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郑愁予错误教案(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

教时:1课时。

重点与难点:同1、2点。

教法:边读边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先看两首词:

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唐词)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人。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陽光。②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③白蘋洲:长满了白色*蘋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两句,记一个怀人的女子早起用心梳洗后,倚着那面临江水的楼,切盼重逢。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眼前已是脉脉斜晖、悠悠绿水,江天极目,情何能已。故末句,提出肠断之意,余味隽永。倚楼望归舟,极尽惆怅之情。 “过尽”两句,寓情于景。此处一女子凝望之投入、凝恨之深重可见一斑,因而人称“千帆”二句“黯然魂消”也。

2、【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其中有几句“想佳人妆楼顒(yǒng仰慕)望(顒望: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不但“归楼顒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②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③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④ 苒苒物华休。⑤ 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⑥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⑦ 想佳人妆楼顒望,⑧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⑨ 争知我,⑩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⑾

【作者】柳永是宋仁宗朝进士,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一精力作词。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在世时不为人重,但因擅长填词,却深受歌妓们的欢迎和赏识,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是当时一大词家,他写下的几篇名阕,境界高绝,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千古传颂。如《雨霖铃》、《八声甘州》等,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所写内容不限于男一女风月,尤工羁旅行役,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有相当多的词篇抒写了与歌妓舞女的诚挚恋情,有部分作品反映了她们悲酸的生活和她们要求过合理生活的愿望。

【注释】①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词谱》以柳永为正体。九十七字,平韵。 ②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③凄紧:一作“凄惨”。 ④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翠:一作“绿”。 ⑤苒苒:茂盛的样子。一说,同“冉冉”,犹言 “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⑥渺邈:遥远。 ⑦淹留:久留。 ⑧顒望:凝望。一作“长望”。 ⑨天际识归舟: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⑩争:怎。 ⑾恁:如此,这般。凝愁:凝结不解的深愁。

【品评】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一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一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顒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 “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

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见课本注释①)

三、范读课文

四、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分析:一个柔一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

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陽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

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的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

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

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齐读。

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 惊喜

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 失望

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蘋洲”啊。

八、总结

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

明确: (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 (2) “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书:(美丽) (错误)

九、解决课后练习。

十、扩展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附:整体板书设计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蹄声)(过客)

等待 惊喜失望

(美丽)(错误)


郑愁予错误教案(4)

郑愁予的错误教案设计

导语:说起郑愁予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在当时诗坛的地位绝对是不可撼动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篇《错误》郑愁予 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整体感知:

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他的名作《错误》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这首诗写的是江南一个小镇上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一个遗憾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地鉴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并针对其中鲜明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懂得好的诗歌应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同时,让学生对郑的诗歌创作及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地点:

多媒体教室

方式:

以诵读和互动讨论为主

过程:

一:

师:(导入 新课)

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

先学生自由读全诗,然后教师范读。

师:请注意本诗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和书面化的词语,请同学们指出来。

生:柳絮(xu)、跫(qiong)音、春帏(wei)、窗扉(fei)

“如莲花的开落”、“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师:好的。请大家再齐读一遍。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生:齐读。

三: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为什么起的诗题是“错误”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里隐含的一个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长深远)。 终于,她听到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马蹄声,以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归来了。当打开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个过路人。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热烈鼓掌)

师:非常好。不错,这首诗是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写了一个遗憾的 过程。这很容易让人去描绘那时这样一幅幅画面。当他们双眼交错的一刹那,他们内心的琴弦是怎样被激荡起来的? 好,如果让你当导演,把这个相遇的过程拍一部小的电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会怎么去安排呢? 可以不拘于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生:(热烈讨论)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时间:黄昏时分,火红的夕阳正放射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慢慢向西天坠去。它的光辉照射着青石铺就的街道上。

地点:江南一小镇上。

人物:骑马的游子,女子。

过程:诗中的男主人公是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镇上,在街道的尽头,慢慢走过来一匹马,马上坐着一蓝衣青年。那就是“我”,诗中的主人公。渐渐 落山的夕阳照射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小镇上异常安静。“我”骑马踱在青石上,发出有节奏的“达达”声。起风了,“我”的发丝微微地飘扬了起来。 然后镜头转到小巷中长满藤萝爬山虎的青石墙。 看着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听到“我”在轻轻吟诵席慕容的“如果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镜头转到小巷尽头一处闺楼之中,梳妆台前坐着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绣,但眉头紧蹙,心不在焉。楼下传来小孩子嬉戏的声音,但她充耳不闻。 这时,自街道上由远而近传来达达的马蹄声。 略一迟疑,随即她又凝神细听,确实是达达的马蹄声。 一束灿烂的笑容自她脸上绽放开来。她放下手中的东西,冲到了窗前,推开窗子,朝街道上望去。 远远的,一个人向她走来。但,那张脸,却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人的。

(合)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词。当四目交错而过的那刻,影片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声。风起了,柳絮漫天飘洒起来。镜头慢慢向上拉升,雾色笼罩着小巷、小镇。

同学们都凝神静思了一会,热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补充一下。这时的“我”也可以牵着马。

另一生:结尾也可以响起江南小镇特有的街头叫卖声,让影片笼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围中。

师:太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本诗,在本课的开头我曾经说过:杨牧曾评价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也就是说他和中国的“外国诗人”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郑愁予不同,他的诗歌是中国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语言上还有哪些动人之处呢?

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

一生:文章标题是用“错误”起名,而且是“美丽的错误”。“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给人跌宕起伏的感觉。

(师补充: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又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有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成是它的中国性联想)。

一生:他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这些我们在古典诗词中见的较多。

(师补充:很好,举个例子。东风这一意象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所以讲郑具有很深的古典诗词的修养。)

停顿片刻,然后一生又问:诗中有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为什么这么说呢?

师: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等待的季节漫长,莲花的开落也日复一日,时间在无声中流淌,作者在这里以音响的延伸来暗示容颜的逝去,体现了诗的渐进性和暗示性。这里,讲求的是诗句表达的一种节奏和韵味。在诗中还有几句也有这种效果,你们能找到吗?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师:很好。

一生:还有“达达”的马蹄声,这在中国文化里才有。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约定的。

(鼓掌!)

三:

师:很好。大家谈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看一下郑愁予的个人简历。也是为本课做一个总结。

放上投影片,老师带领学生们看一遍。

附:[郑愁予,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时期,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造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承袭古典诗词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韵,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郑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他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的,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郑愁予错误教案(5)

错误郑愁予教案

导语: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语文教案-郑愁予《错误》。他的名作《错误》被誉为“当代抒情诗的绝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错误郑愁予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一个小镇上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一个遗憾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兴趣盎然地鉴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并针对其中鲜明的意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懂得好的诗歌应给人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同时,让学生对郑的诗歌创作及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地点:多媒体教室

方式:以诵读和互动讨论为主

过程:

一:

师:(导入新课)

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

先学生自由读全诗,然后教师范读。

师:请注意本诗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和书面化的词语,请同学们指出来,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郑愁予《错误》》。

生:柳絮(xu)、跫(qiong)音、春帏(wei)、窗扉(fei)

“如莲花的开落”、“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师:好的。请大家再齐读一遍。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生:齐读。

三: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这首诗为什么起的诗题是“错误”呢?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这里隐含的一个小故事。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 “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长深远)。 终于,她听到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马蹄声,以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归来了。当打开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个过路人。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热烈鼓掌)

师:非常好。不错,这首诗是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写了一个遗憾的 过程。这很容易让人去描绘那时这样一幅幅画面。当他们双眼交错的一刹那,他们内心的琴弦是怎样被激荡起来的?


郑愁予错误教案(6)

郑愁予《错误》教案设计

一. 教学理念

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是钱梦龙老师提出来的:“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运用这个思想,我尝试建构教师“启发式提问——学生想象、联想——合作探究——得出结论”教学步骤。最后进行知识的控固和加深。在这节课中,我们凭借诗中的古典意象,引出些古诗词,运用一定的教法,学法,以达到学生品味意境的目的。同时利用探讨,研究,点拨,让学生自主发言等,达到真正的理解“美丽的错误”的涵义。

二.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错误》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中国当代诗三首》中的第 一首。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教学重点是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错误》是郑愁予的名作,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全诗共九行三节。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莲花的开落”这一意象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第二节的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第三节写“我”从想象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

学习《错误》一诗重点要领悟诗中主人公的感情,正确理解“美丽的错误”这一诗眼的意思;同时要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根据上述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朗读并背诵。

2.理解生动,鲜明的意象。

说明: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的过程,语文的积累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文化常识的积累;语言材料的积累;人生阅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只有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通过吸收内化而学以致用。

能力目标:1. 感知,分析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

2.领悟诗中主人公的感情,正确理解“美丽的错误”的涵义。

3.品味诗中古典的意境美。

情感目标:1. 陶冶学生情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

说明:语文学习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态度价值观,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领悟诗中女子的情感,正确理解“美丽的错误”的涵义。同时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 难点: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在诗中所表现的意境美。

三.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现当代诗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对诗歌的研读有待加强。这单元已经学习了毛泽东的词,中国现代诗三首,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现代诗歌进行阅读和鉴赏,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四. 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学理念和学情,制定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 教法:

诵读法:培养学声的语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学生对诗有各自的理解,我选用抽个别同学起来诵读,老师和同学双方进行评价,再放标准的朗读带。

讲授法:本诗中采用了大量古典诗词的意象,作为高一的学生,再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问题探究法:主要体现在对“莲花的开落”“美丽的错误”的理解中。

2.学法

1. 诵读吟咏法。

2. 联想、想象法。

3. 问题探究法

说明:学法的制定,主要是在教法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教学环境和条件,本课的重难点而设立,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诵读吟咏,问题探究等学习方法。

五. 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通常犯的“错误”为什么不用“美丽”形容?

今天学的诗《错误》和这个错误用什么区别?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性,用问题法导入,开始就直接提出本课的重点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思考,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作者简介

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有必要介绍作者,但只是简要的介绍,根据他诗中的两种不同的气质,指出郑愁予是“浪子诗人”,进行语文积累。由于他诗中常用古典意象,又叫“中国的中国诗人”。并让学生在此诗中总结。对难点在一定意义上有所突破。

3. 朗诵

抽一个学生起来诵读,我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得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4.听朗读带

请学生带着问题听:“这首诗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的过程,我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性,也有利于节约时间。

5.新课研讨:

这步主要在于学生的研讨和想象,由此我设立如下问题。

(1)诗中包含了那些事物?

(2)“莲花的开落”应怎样理解?

(3)诗中包含的意象有那些?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4)怎样理解“美丽的错误”?

这三个问题建立在对整体文章的把握上,第一个问题中,我之所以不用意象来提问,是想让学生分清表现在诗中的事物和意象,理解意象是作者寄托了感情的事物。第二个问题,在于学生的讨论,采用问题探究法。既展现女子等待之久,相思无尽,也有可能是女子的感情变化。问题三是对于意象的理解,为本诗的难点,由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朗读,联系自身想象完成,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由利于本单元的作文教学。最后一个问题是根据本文的重难点而设立,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议较多。老师不宜介绍太多争论话题,也不应禁锢学生思想。让学生自主讨论,老师引导,共同一起完成。

6.解答:

其目的在于回顾开头提出的问题,对两种错误进行解答,深化重难点。同时对“中国的中国诗人”进行讲解,由文本分析过渡到对风格特点的分析。在思维的连贯中引出下一点。

7.讨论总结。

对诗的结构,风格,语言进行总结。这些已经在新课研讨中出现,但在最后加以总结,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主题突出。

相关推荐

伤心的签名

名人名言
1、可惜时光之里山南水北,我多想拥抱你。2、我们曾经羡煞旁人的幸福,随着雪花的飞舞,融化在了苍白的微笑里。3、我穿上最美的外套,却从未等到你的拥抱。4、悲伤、寂寞、心痛,这就是我的现状,但是我却安于现
展开详情

硬笔书法教学计划(实用20篇)

教学计划
硬笔书法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为培养造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坚持对学生进行书法训练,引领学生走进书法文化,体会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提高书法
展开详情

现实表现评语(甄选6篇)

评语
现实表现评语(1)1、xx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服从整体安排,爱岗敬业,业务知识扎实,业务水平优秀,与北区各位经理相处融洽,树立榜样,胜任北区大区经理工作;人品端正、做事塌实、行为规范、对待所负责区
展开详情

高三叙事作文

高三语文
一块石头,风水师会认为它是聚集了万物精华的灵石,建筑师会认为它是一块毫不起眼的材料,设计师认为它是一种装饰,而雕刻家却使它成为了一座天使.天使代表着爱.小孩子的爱是最纯真的,他们爱天地万物,爱忠直的大
展开详情

有创意的期末评语(必备3篇)

评语
有创意的期末评语(1)1、孩子,交换苹果,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交换思想,脑里却会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思想。试一试吧,积极思考发言、到同学们中间去,多与大家交流,沟通,那样你会学到许多许多,老师希望你自
展开详情

12月四级真题答案

阅读答案
PartⅠWritingTheChallengesofStudyingAbroad①Asisuniversallyacknowledged,itisbynomeanseasytostudyabroad
展开详情

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顺口溜

安全知识
孩子,上学,学知识,长能力。要学好文化知识,健康和安全也很重要。这种病是由口腔引起的,食物质量是第一位的。食物的选择要谨慎,三不需要注意食物。苏丹红和挂白都是有害的东西。看清楚厂家的交货期,不要超过保
展开详情

实践课心得体会范文

实践心得
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
展开详情

幼儿社会领域教案(集锦17篇)

教案
幼儿社会领域教案(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国庆节的气氛、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2、让幼儿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初步了解国庆节来历。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祝福。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5、
展开详情

难忘的六一儿童节600字六年级作文

六年级语文
六月一日不是儿童节吗?在这里怎么成了快乐节呢?大多数人会这样问。因为六月一日是个令人快乐的日子,所以我给六月一日取了一个小节日名:快乐节。不过六月一日真正的节日名还是儿童节。每年的六月一日这一天下午,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期末考试400字作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高一写物作文800字 英语名言警句励志简短(甄选4篇) 关于描写秋天的作文整理 关于夏天的景色的文章600字范文 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快乐元宵节周记满分作文【500】字 2020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 幼儿优秀教案(精编15篇) 对大学生军训的认识及收获 定语从句语法知识点 遇见中考作文 开发孩子智力的小学数学智力题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吃货句子(精编16篇) 关于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汪国真经典语录 第一次参加军训作文800字 炮手教案(优质8篇) 高智商的智力题 高考英语全真模拟书面表达:黄金模板借鉴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日月潭话题作文 凄美的爱情故事(汇集4篇) 英语作文书信范文(集锦4篇) 激励名言名句大全(甄选4篇) 考试是一种享受作文 黄鹤楼的故事 做三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题 行善的名言(优选8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1000字范文 恐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品6篇) 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精品3篇) 八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复习提纲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范文 二年级的秋游作文怎么写 阅读自然400字小学作文 呐喊读书笔记 森林报读后感范文500字 三年级语文作文写作要重视习作批改与修改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书笔记 护理专业基础知识试题 紫藤萝瀑布读书笔记 教师节庆典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汉字的魅力550字七年级作文 幸福中考满分作文700字 公司给实习生的评语 橘子说明文(精编8篇)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读后感范文 有你很幸福500字小学作文 防盗防骗主题班会(汇集6篇) 垃圾分类签名活动总结 写苹果的说明文(通用5篇) 以考试的作文 黄山奇松说课稿(汇编20篇) 员工年底评语(集合5篇) 万圣节的故事(合集17篇) 高三政治必修1-4知识点整理 汉字的魅力650字优秀范文 政府实习工作报告 毕业告别签名文案(精选190句) 语文答题技巧实用类文本 难忘的一次考试作文 幸福的颜色600字精彩范文 丁克舅舅读书笔记 高考数学题型特点和答题技巧 读古诗有感(优选5篇) 以终身学习为话题的初三英语作文 2022年读《昆虫记》有感范文 初一军训日记500字 《边城》读书笔记 年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优质17篇)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技巧 摇篮曲教学设计(优选16篇) 秋季开学安全第一课讲稿(汇集14篇) 精灵鼠小弟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描写哥哥的优秀作文大全 考试之后作文 《和时间赛跑》读后感700字范文 坚持的励志故事(汇编13篇) 2022大一新生军训口号 读珍珠鸟有感范文300字 有趣的脸教案(实用6篇) 英语必修五知识点总结(集合4篇)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300字 初三物理怎么学?如何培养物理思维呢? 卡普里岛教案(汇总5篇)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5以内的序数说课稿(集合7篇) 西林壁课后训练题 小学追及问题练习题 六级真题(热门17篇) 《三字经》读书笔记600字 关于成败的名言(热门4篇) 为我们服务的人教学设计(通用3篇) 2022年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500字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集合9篇) 教师节活动方案 2022年五一劳动节演讲稿 乌塔四年级读书笔记400字 如何学好初一政治 世界经典寓言故事(汇总3篇) 提高高一物理分数的小技巧 高二作文以反省为题优秀范文 宽容是一种美德650字优秀范文 中国名著读书笔记600字 中考作文 2022激励自己中考的座右铭,决战中考,改变命运 考试的作文 戴娇倩 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答案(优质5篇) 中考政治主观题分类答题技巧及模板 为富不忘报桑梓阅读答案 四字开头成语(汇编16篇)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不忘初心青春4分钟演讲稿_五四优秀演讲稿 关于专注的议论文(精选4篇) 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 煤矿事迹材料 个人暑期实践心得 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简单小技巧 安全小知识顺口溜(精选80句) 体育中考作文 学会吃苦议论文中学生范文 2022关于高中新生军训优秀作文1000字 眼界500字满分作文 关于山羊的小学生日记 诚信名人名言大全 感受幸福550字六年级作文 关于我的笔记本作文 幼师实践心得900字 音乐萤火虫教案(实用10篇) 小马过河故事(汇集5篇) 高二物理成绩差应该怎么学的窍门 高考的物理学习方法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二数学提分 数字的故事(通用4篇) 人与自然作文600字(汇编17篇) 珍惜青春600字精彩作文 带有火字的成语(优质3篇) 高三化学基础知识 抖音里的唯美句子(必备3篇) 有关于口腔的复习题 彩虹色的花教学设计(精品3篇) 拔苗助长教案(合集8篇)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2022高三数学复习计划总结 木兰湖风景区 继续努力的句子(集合6篇) 高考英语省略知识点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知识点大全 孔乙己读后感800字范文 感恩祖国500字小学作文 高考必背古诗文必修一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笔记 抖音爱情句子(合集7篇)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心得总结 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制度(推荐11篇) 老山界优秀教案(甄选7篇) 白居易的诗句(推荐7篇) 关于科普知识作文300字 经典民间历史故事大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答案 父与子的阅读题答案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合集3篇) 2022描写高中生活作文范文 高一物理必修1考点分类讲解(优选8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考试反思作文 窗外的世界500字初中作文 给予树读后感 分数知识点总结(热门6篇) 春节贴对联时间(集锦13篇) 减法教学反思(精编16篇)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小学生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 南方的冬天阅读答案(热门3篇) 文明学生的简短事迹材料 活出精彩为题500字初中作文 查理九世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中考满分作文 教师节的礼物 归一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知足常乐500字八年级作文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到三 初一政治欢乐的青春节拍练习题 守护诚信800字初中生作文 养老院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清平乐村居教案(热门15篇) 《爱的教育》1000字读书笔记 大学志愿者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有关中考作文400字 高三地理复习学习方法 英语个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