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原子结构教案(热门14篇)

原子结构教案(热门14篇)

E*** 23-04-02 教案

原子结构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eq o(sup 6( A),sdo 2(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导入新课】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利用Flash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示意图

现象:

(1)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 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板书】

【媒体显示】

【思考、讨论】

【 归纳小结】

【归纳板书】

【迁移与应用】

一.原子核 核素

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10-31

×10-27

×10-27

相对质量

电量(C)

×10-19

×10-19

电荷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果用 eq o(sup 6( A),sdo 2( Z)) 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 eq o(sup 6( A),sdo 2( Z)) X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 eq o(sup 5(37),sdo 2(17)) 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 a ,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所含质子数=A-n 所含中子数=A-Z?

所含电子数=Z+n 所带电荷数=n?

【回顾】

【质疑】

【媒体显示】

【比较】

【质疑】

【板书】

【迁移与应用】

【媒体显示】

【拓展与提高】

【总结比较】

【课外拓展】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比较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的结构图,填写下表,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结构教案(2)

●教学目标

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

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

[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

[教师打开贺卡]

[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

[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拆开看看!

[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

[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

[板书]一、原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投影展示表5-1]

表5-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10-31 ×10-27 ×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

[生]不会.

[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

[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

[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

[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

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 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问题探究]“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生]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

[师]为了熟记 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

[投影练习]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 X表示为 ①O 8 ? 18 ? ②Al ? 14 27 ? ③Ar 18 22 ? ? ④Cl ? ? ? Cl ⑤H ? ? ? H [答案]①10 O②13 Al③40 Ar④171835⑤10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书]原子 X

[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 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

[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

[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师]回答得很好.即:

[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

[投影]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_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_电荷.

[答案]阳正<负

[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

粒子符号 质子数 电子数 ①S2- ? ? ②Xn+ x ? ③Ym- ? y ④NH ? ? ⑤OH- ?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答案]①1618②x-n③y-m④1110⑤910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

[作业]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

课本第94页,二、1、

●参考练习

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所含质子数=A-n 所含中子数=A-Z

所含电子数=Z+n 所带电荷数=n

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n

+a-n +a+n

参考答案:(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原子结构

原子 X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学说明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另外,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原子结构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关系做标题更为合适.此处,采取了前者.

第二课时

[引言]从上一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原子核相对于原子很小,即在原子内部,原子核外,有一个偌大的空间供电子运动,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与宏观物体是否相同?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师]请大家观察以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并注意它们的运行轨迹是否确定.

[电脑演示以下运动]物质的自由落体运动;火车的运动;炮弹的抛物线运动;天体的运行;氢原子的一个电子在核外闪烁运动.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跟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有什么不同?

[生]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固定的方向,电子没有.

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确定的路线,电子没有.

[讲述]正如大家所述,宏观物体的运动,如天体的运行、导弹的发射、车辆的行驶等,它们都有确定的轨道,我们可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准确地测出它们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可以描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

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跟普通物体不同.它们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我们不能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让我们先来研究氢原子核外唯一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特点.

[电脑显示]氢原子核外一个电子的运动示意图(由慢到快)

[师]我们看到,当电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时,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团云雾,我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形成的云雾之意.

[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怎么能形成一团云雾呢?

[启发]这是由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太快(×106 m·s-1),使我们眼花缭乱的结果.

[问]大家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生]快速进退录像带时,与此情景有点相似.

武打影片里,形容剑舞得快时,舞剑人的周围常是一团剑影.

科幻动画片里,飞牒的运行及争斗场面.

风车快速旋转时的现象.

[师]好,大家的联想很丰富.以上场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快.电子的运动速度更快得多.因此,在核的周围形成带负电的电子云便好理解了.由于电子难以捕捉,又没有确定的轨道,我们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投影展示](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电子云示意图)

[讲述]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表示电子曾在那里出现过一次.黑点多的地方——也即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多,反之,出现的机会少.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的地方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少,在离核近的地方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

因此,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是:

[板书并讲述]运动速度快,没有确定的轨道,可用电子云形象地表示.

[问题探究]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生]这是从不同角度考查对电子云的理解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可用电子云来描述,小黑点的疏密程度与电子出现机会多少相对应,C是正确的,而B是错误的.电子云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形式,并非真有带负电的云雾包围着原子核,因此,不可能用高速照相机拍摄下来,因而A和D都错.

[过渡]在氢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讲,电子运动时是否会在原子内打架?它们有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板书]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排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通常,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这相当于看足球比赛,观众中坐在最外面的人往往是活动余地最大的(能量高),而里面的人往往是活动余地较小的(相当于能量低的电子);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座位分为甲、乙、丙、丁等不同的区域.同样,我们可以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按能量由低到高,分为1、2、3、4……等不同的电子层,并分别用符号K、L、M、N……来表示.

[讲解并板书]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用n表示)1、2、3、4……

电子层符号 K、L、M、N……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师]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科学研究证明,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L层,等等.那么,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电子的分层排布遵循什么规律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研究一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

[投影]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氦 He 2 ? ? ? ? ? 10 氖 Ne 2 8 ? ? ? ? 18 氩 Ar 2 8 8 ? ? ? 36 氪 Kr 2 8 18 8 ? ? 54 氙 Xe 2 8 18 18 8 ?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中数据,能找出一些什么规律呢?

[学生甲]K层、L层、M层最多能排布的电子数目是2、8、

[学生乙]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目最多只有8个(氦原子是2个).

[学生丙]原子最外电子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最多只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规律和在初中学习的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讨论并填写课本91页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问题探究]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所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板书]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师]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套用.

知道了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的排布规律以后,我们就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请大家说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原子结构教案(3)

知识技能 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

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过程

方法 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 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问】物理课中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板书】原子的构成

(讲解)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带电情况

【提问】

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

【投影】激趣:显示一组数据对比。

EMBED 【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指导阅读〕54页

【提问】

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1、分层排布

【多媒体显示并讲述】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播放动画】

排出钠原子核外的电子的示意图,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表示。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以钠原子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

【多媒体显示并提问】

指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投影】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在图中能找到哪些规律

【归纳、小结】

一般情况下,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阅读教材】熟记重点

【填表】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原子结构教案(4)

●教学目标

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

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

[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

[教师打开贺卡]

[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

[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拆开看看!

[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

[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

[板书]一、原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投影展示表5-1]

表5-1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10-31 ×10-27 ×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

[生]不会.

[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

[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

[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

[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

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 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问题探究]“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生]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

[师]为了熟记 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

[投影练习]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 X表示为 ①O 8 ? 18 ? ②Al ? 14 27 ? ③Ar 18 22 ? ? ④Cl ? ? ? Cl ⑤H ? ? ? H [答案]①10 O②13 Al③40 Ar④171835⑤10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书]原子 X

[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 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

[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

[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师]回答得很好.即:

[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

[投影]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_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_电荷.

[答案]阳正<负

[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

粒子符号 质子数 电子数 ①S2- ? ? ②Xn+ x ? ③Ym- ? y ④NH ? ? ⑤OH- ?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答案]①1618②x-n③y-m④1110⑤910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

[作业]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

课本第94页,二、1、

●参考练习

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所含质子数=A-n 所含中子数=A-Z

所含电子数=Z+n 所带电荷数=n

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n

+a-n +a+n

参考答案:(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原子结构

原子 X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学说明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另外,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原子结构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关系做标题更为合适.此处,采取了前者.

第二课时

[引言]从上一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原子核相对于原子很小,即在原子内部,原子核外,有一个偌大的空间供电子运动,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与宏观物体是否相同?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师]请大家观察以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并注意它们的运行轨迹是否确定.

[电脑演示以下运动]物质的自由落体运动;火车的运动;炮弹的抛物线运动;天体的运行;氢原子的一个电子在核外闪烁运动.

[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跟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有什么不同?

[生]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固定的方向,电子没有.

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确定的路线,电子没有.

[讲述]正如大家所述,宏观物体的运动,如天体的运行、导弹的发射、车辆的行驶等,它们都有确定的轨道,我们可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准确地测出它们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可以描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

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跟普通物体不同.它们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我们不能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让我们先来研究氢原子核外唯一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特点.

[电脑显示]氢原子核外一个电子的运动示意图(由慢到快)

[师]我们看到,当电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时,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团云雾,我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形成的云雾之意.

[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怎么能形成一团云雾呢?

[启发]这是由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太快(×106 m·s-1),使我们眼花缭乱的结果.

[问]大家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生]快速进退录像带时,与此情景有点相似.

武打影片里,形容剑舞得快时,舞剑人的周围常是一团剑影.

科幻动画片里,飞牒的运行及争斗场面.

风车快速旋转时的现象.

[师]好,大家的联想很丰富.以上场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快.电子的运动速度更快得多.因此,在核的周围形成带负电的电子云便好理解了.由于电子难以捕捉,又没有确定的轨道,我们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投影展示](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电子云示意图)

[讲述]图中的每一个小黑点表示电子曾在那里出现过一次.黑点多的地方——也即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表明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多,反之,出现的机会少.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离核远的地方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少,在离核近的地方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多.

因此,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是:

[板书并讲述]运动速度快,没有确定的轨道,可用电子云形象地表示.

[问题探究]电子云是笼罩在原子核外的云雾;小黑点多的区域表示电子多;小黑点疏的区域表示电子出现的机会少;电子云是用高速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生]这是从不同角度考查对电子云的理解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可用电子云来描述,小黑点的疏密程度与电子出现机会多少相对应,C是正确的,而B是错误的.电子云是一种形象的描述形式,并非真有带负电的云雾包围着原子核,因此,不可能用高速照相机拍摄下来,因而A和D都错.

[过渡]在氢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讲,电子运动时是否会在原子内打架?它们有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的知识.

[板书]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讲解]科学研究证明,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排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一定规律.通常,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这相当于看足球比赛,观众中坐在最外面的人往往是活动余地最大的(能量高),而里面的人往往是活动余地较小的(相当于能量低的电子);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座位分为甲、乙、丙、丁等不同的区域.同样,我们可以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按能量由低到高,分为1、2、3、4……等不同的电子层,并分别用符号K、L、M、N……来表示.

[讲解并板书]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用n表示)1、2、3、4……

电子层符号 K、L、M、N……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师]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科学研究证明,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L层,等等.那么,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电子的分层排布遵循什么规律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研究一下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的情况.

[投影]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O P 2 氦 He 2 ? ? ? ? ? 10 氖 Ne 2 8 ? ? ? ? 18 氩 Ar 2 8 8 ? ? ? 36 氪 Kr 2 8 18 8 ? ? 54 氙 Xe 2 8 18 18 8 ?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中数据,能找出一些什么规律呢?

[学生甲]K层、L层、M层最多能排布的电子数目是2、8、

[学生乙]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最外层中的电子数目最多只有8个(氦原子是2个).

[学生丙]原子最外电子层中有8个电子(最外层为K层时,最多只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结构.

[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规律和在初中学习的部分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讨论并填写课本91页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问题探究]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所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板书]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师]以上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套用.

知道了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的排布规律以后,我们就可以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请大家说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原子结构教案(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将会了解原子结构的发展史。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会知道原子的行星模型结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活动——(粒子散射实验的探究过程,你将会初步学会“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探究途径和建立模型研究微观结构的方法。

2、通过学习化学史和化学哲学思想,你将会学会信息处理的方法,并通过思考、合作与交流,理性认识原子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这节课感知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差异,你会建立基本的物质观、微粒观和原子观。

2、通过科学探究和科学建模体验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法,你将会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求实、不断突破的思想。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会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古代庄子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 原子的行星模型结构特点

学习难点 建立物质观、微粒观、原子观;理解(粒子散射实验并认识原子的行星模型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播放PPT两个和尚的对话,创设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化学情景。

[思考与交流] 活动一

1、聆听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对话,他们的对话中包含哪些观点?

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投影]观看视频,了解西方从德国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到道尔顿,再到汤姆生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三

一、教学基本要求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特征;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等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的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熟悉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

电子原子结构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会由原子序数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掌握元素周期系和各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特征;根据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能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有效核电荷、屏蔽效应的概念;熟悉原子半径、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主要氧化值等周期性变化规律,以了解元素的有关性质。

二、学时分配:

讲 授 内 容 学时数()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多电子原子结构

三、教学内容

§引言

从19世纪末,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科学手段的加强,在电子、放射性和x射线等发现后,人们对原子内部的较复杂结构的认识越来越清楚。1911年卢瑟福(Rutherford E)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在一般化学反应中,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只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结构和电子运动的规律,特别是原子外电子层结构,就成为化学领域中重要问题之一。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运动状态的研究以及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建立,是从对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认识开始的。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光压、光电效应则表现出光的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表示为λ= h/p= h /mυ

式中,m是粒子的质量,υ是粒子运动速度 p是粒子的动量。

1924年,法国理论物理学家德布罗依(de Broglie L V)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大胆假设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现象。他认为不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有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7年,德布罗依的大胆假设就由戴维逊(Davisson C J)和盖革(Geiger H)的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图8-1是电子衍射实验的示意图。当经过电位差加速的电子束A入射到镍单晶B上,观察散射电子束的强度和散射角的关系,结果得到完全类似于单色光通过小圆孔那样得到的衍射图像,如图所示。这表明电子确实具有波动性。电子衍射实验证明德布罗依关于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假设是正确的。

图8-1电子衍射实验

电子的粒子性只需通过下面实验即可证实:阴极射线管内两极之间装一个可旋转的小飞轮,当阴极射线打在小飞轮上,小飞轮即可旋转,说明电子是有质量、有动量的粒子,亦即具有粒子性。

微观离子运动的统计性

在经典力学中,一个宏观粒子在任一瞬间的位置和动量是可以同时准确测定的。例如发出一颗炮弹,若知道它的质量、初速及起始位置,根据经典力学,就能准确地知道某一时刻炮弹的位置、速度(或动量)。换言之,它的运动轨道是可测知的。而对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则不同,现在已证明:由于它们运动规律的统计性.我们不能像在经典力学中那样来描述它们的运动状态,即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它们的速度和空间位置。

1927年海森伯(Heisenberg W)提出了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ΔxΔP=h

Δx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度, ΔP 为粒子动量的不确定度。

由此可见,对于宏观物体可同时准确测定位置和动量(或速度),即不确定原理对宏观物体实际上不起作用,而该原理却很好地反映了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表明具有波动性的微观粒子与服从经典力学的宏观粒子有完全不同的特点。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一、 波函数?和电子云

波函数

1926年,薛定谔根据波粒二象性的概念提出了一个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

当将这个方程用于氢原子时,求解这个方程,就能把氢原子系统的波函数?和能量E求出来。r是核与电子的距离,代入上式,得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分布图——波函数的空间图像。但求解过程很复杂,下面只介绍求解得到的一些基本概念。

电子云

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设想核的位置固定,而电子并不是沿固定的轨道运动,由于不确定关系,也不可能同时测定电子的位置和速度。但我们可以用统计的方法来判断电子在核外空间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概率)是多少。设想有一个高速照相机能摄取电子在某一瞬间的位置。然后在不同瞬间拍摄成千上万张照片,若分别观察每一张照片,则它们的位置各不相同,似无规律可言,但如果把所有的照片叠合在一起看,就明显地发现电子的运动具有统计规律性,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是在核外的一个球形空间。如用小黑点表示一张照片上电子的位置,如叠合起来就如图8-2所示。

离核愈近处,黑点愈密,它如同带负电的云一样,把原子核包围起来,这种想像中的图形就叫做电子云,图(a)电子在核附近出现的概率密度最大。概率密度随r的增加而减少。图(b)是一系列的同心球面,一个球面代表一个等

密度面,在一个等密度面上概率密度相等。图 中的数字表示概率密度的相对大小,同样离核愈近,概率密度愈大,其值规定为1。图(c)是电子云的界面图,它表示在界面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如95%以上)。

概率密度代表单位体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

二、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像

图8-2 电子云和界面图

电子运动的状态由波函数ψ来描述,|ψ|2则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密度。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它们的ψ各不相同,其|ψ|2 也不同。

在波函数ψ(r、?、?)=R(r)Θ(?)Φ(?)中,R(r)与r有关,可以用以讨论径向的分布;其他两个函数与电子出现在什么角度(?和?)有关,将两个函数可以合并起来,用以讨论角度分布。

即令:Θ(?)Φ(?)=Y(?、?)

Y(?、?)称为角度波函数,于是波函数ψ可以写为

ψ(r、?、?)= R(r)Y(?、?)

下面分别讨论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波函数ψ的角度部分是Y(?、?)。若以Y(?、?)对?、? ,作图则得到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若以Y2(?、?)对?、? 作图,得到电子云的分布图(即概率密度的分布图)。

ψ的角度分布图

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的具体作法是:从球极坐标原点出发,引出各条方向为 ?、? 的直线,取它们的长度等于相应的Y(?、?) 值,将所有这些直线的端点连起来,在空间形成的曲面即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因为Y(?、?) 只与l、m有关,与n无关。

|ψ|2的角度分布图

如前所述,把|ψ|2在空间中的分布叫做电子云,它形象地表示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大小。

把波函数的角度部分Y(?、?)取平方后Y2(?、?)对(?、?) 作图就得到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与相应的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是相似的,但有区别:

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中Y有正负,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Y2则无正负。

而且由于Y(?、?)<1,取平方后其值更小,所以电子云角度分布图稍“瘦长”些。图8-3是 s、p、d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图8-3 s、p、d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三、 四个量子数

要描述原子中各电子的运动状态,需用四个参数确定。

主量子数 n

主量子数 (主电子层数) n=1, 2, 3, 4, 5, 6,7,…

电子层符号: K,L,M,N,O,P….

物理意义:主量子数n是描述电子离核的远近程度的参数,电子运动的能量主要由主量子数n来决定,n值越大,电子的能量越高。

角量子数 l

角量子数 l 的取值为0,1,2,3…,(n-1),

在光谱学上分别以 s,p,d,f,…表示。

意义:角量子数 l是描述电子云形状。

当n相同时 ,不同的 l 值(即不同的电子云形状)对能量值也稍有影响,且与 l值成正比,例如:当主量子数同为n时,有如下的关系:Ens

磁量子数m

磁量子数m的量子化条件是取值0,±1,± 2,± 3…±l。

磁量子数表示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一种伸展方向。l=0时,m只取一个值,即m=0,表示亚层只有一个轨道。当l=1时,m=0,± 1,px、py和pz这三种不同伸展方向的轨道能量是相同的

自旋量子数ms

电子除绕核运动外,其自身还做自旋运动。为了描述核外电子自旋状态,引入第四个量子数—自旋量子数ms,根据量子力学的计算规定:ms只可能取+1/2和-1/2,用以表示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通常用正反两个箭头?和?来表示。

综上所述,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角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磁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或原子轨道的数目;自旋量子数电子运动的自旋状态。也就是说,电子在核外运动的状态可以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

例已知核外某电子的四个量子数n=2 l=1 m=-1 ms=+1/2

则这是指第二电子层、p亚层2Px 2Py轨道上自旋方向以+1/2为特征的那一个电子。

§多电子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的周期性

一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在原子轨道的能级图上出现能级交错的原因,来源于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下面分别介绍。

屏蔽效应

氢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这个电子仅受到原子核的作用,氢原子的波动方程可精确求解。但是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一个电子不仅受到带Z个电荷的原子核的吸引,而且还受到(Z-1)个电子的排斥。故至今尚未能对除氢原子或类氢原子以外的微观粒子运动方程精确求解,因此对多电子原子系统是采取近似的方法。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电荷对某个电子的吸引力,因其它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而被削弱的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令 Z’=Z - ?i,其中Z’是有效核电荷数。?i 为屏蔽常数。

?i 就是电子i受其他电子排斥而在核的吸引上要把核的正电荷扣除的部分。

钻穿效应

由图8-4中可知不同电子在离核r处球面上出现的概率大小不同。对于n较大的电子(例如3s,3p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地方离核较远,但在离核较近的地方有小峰,表明在离核较近的地方电子也有出现的可能.也就是说外层电子可能钻到内层出现在离核较近的地方,这种现象叫做钻穿效应。

图8-4 4s,3d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

二. 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对元素性质周期律的分析,归纳出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的排布应遵从以下三条原则,即泡利(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Hund)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指出: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2个电子同时存在,称为泡利不相容原理。换言之,每一种运动状态的电于只能有1个,在同一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由于每个电子层中原子轨道的总数是n2个,因此各电子层中电子的最大容量是2n2个。

能量最低原理

在不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电子在个轨道上的排布方式应使整个原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即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称为能量最低原理。

洪特规则

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即等价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可能以自旋相同的方向分占不同的轨道,因为这样的排布方式总能量最低,称为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对于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分布为半充满(p3、d5、f7)、全充满(p6、d10、f14)和全空(p0、d0、f0)时,电子云分布呈球状,原子结构较稳定。

三、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近似能级图

原子轨道的能量主要与主量子数有关,对多电子原子来说,原子轨道的能级还和角量子数及原子序数有关。图8-5为Pauling近似能级图。该图反映核外电子填入轨道的最后顺序。

近似能级图是按原子轨道能量高低的顺序排列的,能量相近的能级划为一组放在一个方框中称为能级组。不同能级组之间的能量差较大,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别较小。图中共列出6组,它们依次是:

第一能级组:1s

第二能级组:2s,2p

第三能级组:3s,3p

第四能级组:4s,3d,4p

第五能级组:5s,4d,5p

第六能级组:6s,4f,5d,6p

第七能级组:7s,5f,6d,7p…

图8-5 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每一个小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s亚层只有一个原子轨道,p亚层中有3个能量相等的原子轨道。在量子力学中把能量基本相同的状态叫做简并状态。所以p轨道是三重简并的,这3个原子轨道能量基本相同,只是空间取向不同,所以又称它们是等价轨道。同样d亚层的5个d轨道是五重简并的,f亚层的7个f轨道是七重简并的。图8-5反映出:

主量子数n相同,角量子数l不同者,它们的能量有微小的差别,l 值越大,能量也越大,即Ens

若角量子数相同,其能级次序则由主量子数决定 ,n 越大能量越高,例:如E2p

若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 l 同时变动时,能量次序就比较复杂。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第三层以上的电子层中,如E4s

核外电子的能级次序,直接关系到核外电子的排布次序,因此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总结归纳出一个近似公式,利用(n+)值的大小,来计算各原于轨道的相对次序,并将所得值的整数部分相同者,作为一个能级组。



原子结构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eq o(sup 6( A),sdo 2(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上网查阅, eq o(sup 5(14),sdo 2( 6)) C在考古上的应用;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搜集有关原子结构模型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提问】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什么?

【学生回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引出课题】这一节就从探讨原子的结构开始我们的学习。

【点评】开头简洁,直截了当,由初中相关知识提出问题,过渡到原子结构的学习。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

【媒体显示】利用Flash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示意图 现象:

【观察、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 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 粒子散射的实验现象,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并由代表发言。

【归纳、小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点评】通过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的介绍,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模型,使学生实现一种科学探究的体验;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一种方法:通过粒子撞击实验,研究微观世界的规律,使人类获得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认识一个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质疑】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那么,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板书】一.原子核 核素

原子核的构成,

【媒体显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阅读】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10-31 ×10-27 ×10-27 相对质量 电量(C) ×10-19 ×10-19 0 电荷 -1 +1 0 【思考、讨论并提问】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归纳小结】

如果用 eq o(sup 6( A),sdo 2( Z)) 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 eq o(sup 6( A),sdo 2( Z)) X

【迁移与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Cl-37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 a ,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回顾】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疑】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媒体显示】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比较】三种氢原子结构的异同。

【质疑】它们是不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核素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迁移与应用】请你描述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与元素、核素间的关系。

请你描述元素、核素、同位素间的关系.

【媒体显示】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关系:

【拓展与提高】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O3 、O4 (B)H2、D2、T2 (C)H2O、D2O、 T2O (D) eq o(sup 5(40),sdo 2(20)) Ca 和 eq o(sup 5(42),sdo 2(20)) C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

(B)不同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必定不同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凡是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必定属于同一元素

【交流与研讨】

生物体在生命存续期间保留的一种碳原子----碳-14会在其死亡后衰变,测量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遗物里碳-14的数量,可以推断出它的存在年代。根据课本内容与网上资料:阐述C-14在考古上的应用;列举核素、同位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点评】通过上网搜集资料,然后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简介】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诊断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疾病的治疗

未来的能添一一一核聚变能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结构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什么是分子?

什么是原子?

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展示氧化汞分解的动画)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

? 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结构。

认真聆听老师讲解。 一、原子的构成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

那原子是否像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呢?

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

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

根据动画,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吗?

教师讲解:对,确实是这样。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

猜想:原子不能分。学生发挥想象说: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观看原子构成的动画,小组交流后汇报。

原子原来不是一个实心球,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

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的精神,体验探究学习过程。

问题激疑。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知原子可以再分。

? 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播放原子弹爆炸的图片:


原子结构教案(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 eq o(sup 6( A),sdo 2(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导入新课】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那么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构成的呢?

利用Flash动画演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示意图

现象:

(1)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有少数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的 粒子几乎象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原因是什么?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板书】

【媒体显示】

【思考、讨论】

【 归纳小结】

【归纳板书】

【迁移与应用】

一.原子核 核素

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表中所列数据讨论:

微粒

电子

质子

中子

质量(kg)

×10-31

×10-27

×10-27

相对质量

电量(C)

×10-19

×10-19

电荷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为什么?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分别取其近似整数值,那么,原子的相对质量在数值上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1、数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电性关系:

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如果用 eq o(sup 6( A),sdo 2( Z)) X的形式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那么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原子 eq o(sup 6( A),sdo 2( Z)) X

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 eq o(sup 5(37),sdo 2(17)) Cl符号表示某种原子,请你谈谈图中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某二价阳离子含有10个电子,12个中子,求质量数。

元素R的一个原子,质量数为 a ,其阴离子Rn-有b个电子,求中子数。

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所含质子数=A-n 所含中子数=A-Z?

所含电子数=Z+n 所带电荷数=n?

【回顾】

【质疑】

【媒体显示】

【比较】

【质疑】

【板书】

【迁移与应用】

【媒体显示】

【拓展与提高】

【总结比较】

【课外拓展】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中子数是否也相同呢?

比较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的结构图,填写下表,回答问题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结构教案(9)

知识技能 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

使学生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过程

方法 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

态度 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通过模拟微观粒子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问】物理课中了解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

【板书】原子的构成

(讲解)原子内部各粒子的带电情况

【提问】

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

【投影】激趣:显示一组数据对比。

EMBED 【归纳、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指导阅读〕54页

【提问】

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板书】1、分层排布

【多媒体显示并讲述】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

【播放动画】

排出钠原子核外的电子的示意图,并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加以表示。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以钠原子为例,讲解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

【多媒体显示并提问】

指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各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投影】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在图中能找到哪些规律

【归纳、小结】

一般情况下,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阅读教材】熟记重点

【填表】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原子结构教案(10)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

教法建议

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 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1. 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进行新课

(1)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

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原因

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得失电子的微观图景,并进一步归纳出结论: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为什么带正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探究活动

上物理课时,老师精心准备的静电仪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常常效果不明显,而满教室静观实验的学生却被自己的衣服不时电一下.因为学生的运动衣裤或其他外衣面料常常用尼龙织物的,比较结实,里面再穿件毛衣比较保暖.查一下起电顺序表就会发现,羊毛(羊皮)排最前面,尼龙排后,这是最容易起电的一套配置.每个人穿戴一套天然的静电起电设备.人的一举一动都造成摩擦,起电过程一刻也不停止.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人穿不起毛衣,也没有这些化纤织物,棉布对棉布当然摩擦不出电来.

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

手握金属棒用丝绸摩擦能不能带电?

化纤衣服面料中加一些金属线有什么用?

物理教案-摩擦起电的原因 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教案(11)

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二)教具

挂图,投影仪,玻璃棒一根,丝绸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两块,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演示: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将玻璃棒置于碎纸屑附近,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屑的现象。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答: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丝绸带了电,也会吸引轻小物体。

演示:将摩擦玻璃棒后的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

答: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提问4:想一想丝绸会带什么电荷?

2.引入新课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要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需要知道一些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

3.进行新课

(l)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点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哪位同学说一说水分子又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呢?

分子和原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不但用眼睛看不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看不到。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经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

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往下分。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由原子的核式结构可知,物质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指导同学看课本“原子结构”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

(2)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由上面讨论可知,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与它相摩擦的另一物体上,这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那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而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4)讨论与练习:(投影片)

①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带电吗?

答: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多,得到电子的机会少;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少,得到电子的机会多;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一般来说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通过摩擦可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但是,若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都较强,就很不容易使它们通过摩擦发生电子的得失,因此它们就很难带上电。

②玻璃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实验: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后,去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玻璃棒与橡胶棒互相排斥,说明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排出几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起电的序列:兽皮一羊皮一石英一玻璃一丝绢一木条一胶木一松香一硫磺。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

③有人说:带电体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灭了,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中和现象的实质,也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 ]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答:说法A和D正确。)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认真看本节教材。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小纸筒(图1)。小纸筒先被吸过来,这是因为______的缘故。当小纸筒与玻璃棒相触后,立刻又远离玻璃棒,这是因为______。

3.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

A.甲带正电,乙带等量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等量正电;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

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示例


原子结构教案(12)

高中必修一化学《原子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

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

[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

[教师打开贺卡]

[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

[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

[生]拆开看看!

[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

[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

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

[板书]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

[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 。

[板书]一、原子结构

原子

[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投影展示表5—1]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电子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

[生]不会。

[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

[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

[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

[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

[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

[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

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

[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

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

[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 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8 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

[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

[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

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 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 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问题探究]“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生]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具体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

[师]为了熟记 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

[投影练习]

粒子符号 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 X表示为

①O 8 18

②Al 14 27

③Ar 18 22

④Cl Cl

⑤H H

[答案]①10 O ②13 Al ③40 Ar ④17 18 35 ⑤1 0 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板书] 原子 X

[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 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

[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

[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

[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

[师]回答得很好。即:

[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

[投影]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 离子,带 电荷。

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 电荷。

[答案]1.阳 正 2.< 负

[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

[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

粒子符号 质子数 电子数

①S2-

②Xn+ x

③Ym- y

④NH

⑤OH-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

[答案]①16 18 ②x-n ③y-m ④11 10 ⑤9 10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

[作业]1.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

2.课本第94页,二、1、2。

●参考练习

1.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n

2.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A-a+n B.A-a-n

C.A+a-n D.A+a+n

参考答案:1.BC(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

2.B

●板书设计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原子结构

原子 X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教学说明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另外,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原子结构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关系做标题更为合适。此处,采取了前者。


原子结构教案(13)

《原子结构》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原子结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各种媒体资料,建立原子及电子得失的微观图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得失及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对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结构上二者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整体。

教法建议

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以下几点: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关于摩擦起电的'原因,可以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时,应抓住以下四点: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二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一个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确立电子可以转移,从而使物体可以带两种电荷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

1、 在复习上一节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演示: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提问4: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2、进行新课

(1)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简单介绍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并举例说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径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约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

提问: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物质的原子结构。

(2)摩擦起电的原因

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得失电子的微观图景,并进一步归纳出结论: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为什么带正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探究活动

上物理课时,老师精心准备的静电仪器,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常常效果不明显,而满教室静观实验的学生却被自己的衣服不时电一下。因为学生的运动衣裤或其他外衣面料常常用尼龙织物的,比较结实,里面再穿件毛衣比较保暖。查一下起电顺序表就会发现,羊毛(羊皮)排最前面,尼龙排后,这是最容易起电的一套配置。每个人穿戴一套天然的静电起电设备。人的一举一动都造成摩擦,起电过程一刻也不停止。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人穿不起毛衣,也没有这些化纤织物,棉布对棉布当然摩擦不出电来。

为什么面粉厂车间总要洒水以保持空气潮湿?

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

手握金属棒用丝绸摩擦能不能带电?

化纤衣服面料中加一些金属线有什么用?


原子结构教案(14)

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物理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二)教具

挂图,投影仪,玻璃棒一根,丝绸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两块,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演示: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将玻璃棒置于碎纸屑附近,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屑的现象。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答: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丝绸带了电,也会吸引轻小物体。

演示:将摩擦玻璃棒后的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

答: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提问4:想一想丝绸会带什么电荷?

2、引入新课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要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需要知道一些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点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哪位同学说一说水分子又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呢?

分子和原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不但用眼睛看不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看不到。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经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

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往下分。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由原子的核式结构可知,物质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指导同学看课本“原子结构”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

(2)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由上面讨论可知,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与它相摩擦的另一物体上,这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那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而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4)讨论与练习:(投影片)

①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带电吗?

答: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多,得到电子的机会少;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少,得到电子的机会多;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一般来说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通过摩擦可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但是,若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都较强,就很不容易使它们通过摩擦发生电子的得失,因此它们就很难带上电。

②玻璃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实验: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后,去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玻璃棒与橡胶棒互相排斥,说明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排出几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起电的序列:兽皮一羊皮一石英一玻璃一丝绢一木条一胶木一松香一硫磺。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

③有人说:带电体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灭了,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中和现象的实质,也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答:说法A和D正确。)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认真看本节教材。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小纸筒(图1)。小纸筒先被吸过来,这是因为______的缘故。当小纸筒与玻璃棒相触后,立刻又远离玻璃棒,这是因为______。

3、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A、甲带正电,乙带等量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等量正电;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

相关推荐

土建资料员工作职责是什么(优选4篇)

考试资料
土建资料员工作职责是什么(1)1、熟悉施工图纸,筹划工程资料分类,挂点负责工程资料及内业资料编制的统筹与管理;2、督促劳务/资料分包单位按计划整理、汇编工程竣工资料,并配合项目部协调其他单位,做好工程
展开详情

有关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

高三语文
高中作文如何准确审题立意(1)对于文字性材料,不仅要看正文,还要附加说明,如解说文字、出处、写作时间等。(2)对于事实性材料,则要抓信事实性材料的主旨;(3)对于理论性材料,就要住关键的词句;(4)对
展开详情

春节对联内容大全(热门5篇)

春节对联
春节对联内容大全(1)上联:呀呀学语幼儿活泼可爱下联:默默耕耘园丁辛勤育苗上联:今朝花朵娇美下联:明天栋梁参天上联:祖国蓓蕾幼儿不幼稚下联:社会花朵宠爱不溺爱上联:儿童乐园无限好下联:祖国花朵别样红上
展开详情

关于期中考试的作文300字

考试作文
星期五的上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颁奖仪式,这次主要颁奖给“学习标兵”和进步巨大的“进步之星”。校长开始报名字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终于到五年级了,当我的名字从校长嘴中脱口而出时,我激动万
展开详情

以炒菜为题的小学生作文

四年级语文
今天下午老师布置了一项奇怪的作业——炒菜,而且必须是西红柿炒鸡蛋。我想:炒菜一定很简单,真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回家。放学了,我一看是小姨来接我,就对她说:“小姨,今天的才我来炒!”小姨爽快地答应了说:
展开详情

歌唱活动教案(热门20篇)

教案
歌唱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倾听、歌唱、游戏等形式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2、初步学唱歌曲《五只小青蛙》,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衬词0x|xxx0|的节奏。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
展开详情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集锦5篇)

教案
詹天佑教案第二课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自主、合作的气氛,让
展开详情

我喜欢的季节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普通话考试
我喜欢夏天,夏天是充满热情的、是充满乐趣的,是休闲的。夏天我可以吃西瓜和冰激凌,冰激凌的美味让我回味无穷。西瓜一切开,汁溅到到我脸上,一舔甜丝丝的,看着那红红的瓜瓤让人直流口水。可以去河里捉小鱼、龙虾
展开详情

认识米教学反思(合集16篇)

教学反思
认识米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
展开详情

超甜故事(必备20篇)

故事
超甜故事(1)一天晚上,小哪咤在书房写作业。看着作业本上那十几项作业,他心里直犯愁。如果作业做不完,明天早上肯定过不了关。可是…可是他很瞌睡……只见他双目无神,头一低,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突然,他感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史玉柱经典语录 励志人生格言大全 神奇的校车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优秀团员个人事迹材料 暑期工厂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的英语演讲稿范文 高中化学化学键知识点 江苏版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英语语法填空题答题技巧 劳动节劳动最光荣话题作文 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推荐8篇) 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有感300字 共产儿童团歌教学设计(甄选4篇) 参观实习报告总结 大学军训生活感想心得 英语单词顺口溜 英文好句子(集锦5篇) 家长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稿 形容孤独的诗句(汇总3篇)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00字 冬至有什么忌讳和讲究 考试总结作文 高二物理磁场电磁感应电流知识与公式教学 高三感恩作文800字2022 大学生优秀英语作文 往后余生的句子(推荐10篇) 雪孩子读书笔记范文 德育开题报告(合集5篇) 放飞梦想500字小学作文 赚钱的句子(汇总11篇) 高三数学学习方法有哪些_数学学习方法(优选15篇) 一年级英语复习计划总结范文 学习英语策划方案 高二孝顺议论文800字2022 火锅故事(汇编3篇) 化学初三教材梳理:化学方程式 距离产生美500字小学作文 2022年笑猫日记读后感范文 生命生命优秀教学设计(必备15篇) 教师经验与心得体会 西厢记读书笔记 公共场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学校阅读题及答案 与青春在一起600字精彩作文 高校新生军训方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精编15篇) 海鸥乔纳森读书心得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名句 期中考试的作文400字 关于超级好玩的智力题有哪些 小学生简单字谜及答案大全 溺水知识资料(合集5篇) 走过那一个拐角600字精彩作文 考试以后作文 安全知识作文 关于考场上的作文 小学二年级数学单元知识点 考研英语长难句基础翻译练习(六十五) 选对方向600字七年级精彩作文 普通话考试作文-初二-记叙文 夷陵广场作文 五四青年节的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卢沟桥烽火教案(实用15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黄道婆教学反思(集锦5篇) 年新年对联(通用18篇) 故乡习题(集锦8篇) 高三数学的学习妙法总结 八年级生物中考复习计划 五年级读书笔记100字 描写凄凉的句子(通用3篇) 关于学习的名言 高二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00字 泉城教学反思(甄选16篇) 关于中学数学怎么教 童年读后感500字范文 中外数学家的数学小故事 技术能手事迹材料 关于2022清明节的小学作文 《神秘岛》读书笔记 语文议论文范文2022高中作文 五年级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心存感恩650字优秀范文 狼图腾读书心得体会800字范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策划方案」教师节活动策划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我是中国人诗歌朗诵(汇集7篇) 9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优质17篇) 赵州桥练习题(精选6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情景默写 正能量分享句子(精编19篇) 节约的名言警句 关于玫瑰花朵数的含义 2022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高频词汇500词 精灵鼠小弟读后感范文300字 食品卫生安全班会教案(集合6篇) 教案反思(必备16篇) 苦斋记文言文阅读答案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军训新生感想心得范文 心态决定命运读后感范文 教师节送什么礼物好 科幻作文400字四年级_科幻作文 8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热门8篇) 磁铁教案(精选18篇) 体育教学计划(热门20篇) 欣赏大自然作文(必备6篇) 包容800字话题作文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热门5篇)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作文 室内设计实习周记 新生军训口号霸气押韵2022 高一复活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黄山奇石说课稿(合集17篇) 中考百日宣誓作文 文赋读书笔记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合集3篇) 高一作文范文美与丑800字 著作名人传的读书笔记 丑小鸭童话故事(集合10篇) 小学期中考试作文400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成人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考试的日子作文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关于关爱他人的名言(热门5篇) 大学第一天军训的日记范文 五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社会实践心得【精】 五年级小学生英语优秀作文 红楼梦读书笔记 不挤不抢好朋友教案(合集6篇) 毕业季主题活动策划(实用20篇) 学生的实践心得体会 119消防安全教育演讲题目(精编8篇)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津 圆圆的沙粒教学反思(汇总7篇) 小学英语单词表(单词) 优秀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我们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合集3篇) 杨修之死说课稿(优质7篇) 中华少年读后感 快乐钥匙600字优选范文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晚安的句子(汇编18篇) 关于考试的作文 难忘的日子中考作文600字 防溺水安全知识 小兔子找太阳课件(集锦5篇) 英语学习暑假计划 心情不好烦躁签名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案(推荐8篇)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精编4篇) 古诗的知识(集锦16篇) 成都一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初中生军训个人感悟 考试之后作文 我的新学校 2022个人顶岗实习周记 去年的树读后感500字范文 小学六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点 诗词大会开场白(甄选13篇) 初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安全小知识广播稿 2022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安全培训试题 关于考试后作文 帮妈妈做家务记事作文 乌鸦喝水的教案(精品19篇) 感恩的心高三演讲稿202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爱国的名言警句 五年级学生的读书笔记 小学阅读笔记 音乐春天教案(汇编18篇) 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忘成语(精选3篇) 2022中考语文考试易错拼音300个 朋友之间的故事(优质6篇) 2022高考英语拿高分的秘诀大全 考试之后作文 赞美国庆的诗句(合集3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三政治之经济生活知识 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下册 小雨沙沙美术教案(精品3篇) 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集锦15篇)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说课稿(实用10篇) 致橡树教学反思(精选3篇) 安全知识作文600字 加拿大会计专业排名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四种总结 下学期英语学习计划 上清溪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简报 俗世奇人读书心得300字范文 长征读后感范文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