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整式的加减教案(集合20篇)

整式的加减教案(集合20篇)

給*** 22-11-08 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案(1)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本章由数到式,承前启后,既是有理数的概括与抽象,又是整式乘除和其他代数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律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5)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通过由数的加减过渡到整式的加减的过程,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1)重点:理解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运算。

(2)难点:准确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准确地处理去括号时的符号。

(四)单元教学思路及策略

(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

(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3)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抓住重难点、加强练习。

(五)学生学习易错点分析:

(1)忽视单项式的定义,误认为式子 是单项式。

(2)忽视单项式系数的定义,误认为 的系数是

(3)忽视单项式的次数的定义,误认为3a的次数是

(4)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 是单项式。

(5)忽视多项式的定义,误认为 的次数是

(6)忽视多项式的项的定义,误认为多项式 的项分别为 .

(7)把多项式的各项重新排列时,忽视要带它前面的符号。

(8)忽视同类项的定义,误认为2x3y4与-y4x3不是同类项。

(9)合并同类项时,误把字母的指数也相加。

(10) 去括号时符号的处理。

(11)两整式相减时,忽略加括号。

(六)教学建议:

(1)了解整式并学好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什么?

整式的加减法,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本章的重点,而同类项及其合并是以单项式为基础的,所以,单项式的概念或意义是完成合并的关键。

(2)单项式与多项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教材中先讲单项式、后讲多项式,然后概括为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对于单项式的系数,仅限于数字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这点务求仔细体会,切不可加以引申,而多项式没有系数;对于次数,单项式的次数指,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单项式)的次数,需要加以注意的问题是: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不要把常数 作为字母,单项式x的系数是1,且单独一个数(零次单项式)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对于0也是一个单项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应包含它前面得符号;单项式和多项式得分母中不能含有字母。

(3)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先把同类项分别作上记号,然后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合并,合并后把多项式按某一字母降幂或升幂排列;当多项式中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后为0;

(4)什么是合并同类项中要加以注意的“两同”?

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深入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又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教材中通过一个探究问题(三个填空题)的引入,进行比较、归纳,从而得出判断同类项的 “两同”标准: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至少有两个,单项式不叫同类项。

(5)其它注意事项:

①整式中,只含一项的是单项式,否则是多项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当然也不是单项式或多项式。

②单项式的次数是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

③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多项式中每一项的系数也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④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是“-”号的情形。

(七)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单项式

第2课时 多项式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

第4课时 整式的加减(2)------去括号

第5课时 整式的加减(3)------一般步骤

第6课时 整式的加减(4)------化简求值

第7课时 数学活动

第8课时 复习课


整式的加减教案(2)

一、导入

师:如果你有一罐硬币,分别为一角、五角、一元,你会怎么数?

生:一元的分一起,五角的一起,一角的一起等等。

师:这样是不是就比放在一块数方便多了,我们现在用的这个叫什么方法?

生:分类!

师:对,分类,提到生活中的钱大家都会分了。如果换成数学中的单项式,大家还会给它们分类吗?

二、教学过程

(板书:a3-2a4a33a)

师:我举个例子a3-2a4a33a,用硬币的思路,哪些属于同一面值的,应该把哪些看作一元的或5角的?

生:略

师:利用同样的方法,给下列单项式分类

(出示小黑板)

板书分出的类别

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分类?是不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点?那共同点是什么?

生: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师:对,像具有这样相同特点的单项式,我们就把它们称之为同类项!猜想一下同类项的概念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略

师:看课本P63中间(读出定义)学生画下来

练习同类项,老师在黑板上给出一个单项式,学生自己写两个以上的同类项,然后找几个学生读出自己写的,大家评论!

师:大家思考一下这些同类项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吗?

师:比如说,我们刚才提到的硬币,是不是一元的和一元的就属同类项了,五角的和五角的属于同类项。我左手拿一个一元硬币,右手拿三个一元硬币,他们能加起来吗?

板书1硬币+3硬币=4硬币

师:我们现在试一下把硬币换成字母会是什么效果

1x+3x=4x

师:怎么计算的?

生:(1+3)x

师:1x+3x=(1+3)x这种形式我们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分配律!(简单的再说一下分配律,反过来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加数的共同因素提取出来)

师:这里提到“共同因素”,作为同类项的几个单项式之间是不是都有共同因素,我们同样可以把它们提取出来,这样同类项之间就能进一步的运算了。我们把这样的运算叫做合并同类项

猜想合并同类项的定义,然后看课本P63下面,定义画下来

试做题7x2+2x+7+3x-8x2-6

师: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在这里可以用吗?

师: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

开始做题,做完题之后

注意:

(1)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的系数不变

(2)指出计算结果按某字母降幂(升幂)的形式排列

(3)一找,二搬,三并,四计算

讲解例题1

练习题第一题(学生写上黑板)

纠错(小黑板)

三、小结

1、什么是同类项?

2、几个常数项是不是同类项?

3、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

4、什么叫合并同类项?

5、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什么?

四、课下练习

P69习题1.2第一题


整式的加减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同类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及运用分配律,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学会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类比、思考、探索、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式加减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进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经历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难点】

灵活的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

通过例题的分析总结: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五)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式加减的合并同类项,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

作业:课本习题,预习下节课学习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略)


整式的加减教案(4)

知识与技能: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整式的加减实际就是合并同类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2、 了解同类项的定义及合并法则,且会运用此法则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3、 知道在求多项式的值时,一般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和法则,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受学数学是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化简代数式.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同类项,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在甲、乙两面墙壁上,各挖去一个圆形空洞安装窗花,其余部分刷油漆,请根据图中的尺寸,算出:(1)甲乙油漆面积的和.(2)甲比乙油漆面积大多少.

(处理方式:①学生思考片刻 ②找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解答 ③教师汇总学生的解答)

板书:

(1)(2ab-πr2)+(ab-πr2)或(2ab+ab)-(πr2+πr2 )

(2) (2ab-πr2)-(ab-πr2)

(此时提问学生:这3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从本节课开始来学习:整式的加减.并板书)

二、探求新知

教师自问:如何计算(1)和(2)两个式子呢?

接着解答:本节课来学习合并同类项(此时板书课题——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的概念

观察多项式(2ab+ab)-(πr2+πr2 )中的项:2ab、ab 的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

③ 师生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同类项,此时板书:同类项的概念)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强调: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简称“两同”.

③系数可以不同 ④字母的顺序可以不同 简称“两不同”.

合起来简称为:“两同两不同”.

例如:2a与- a 4 b a2、与-2a2b (注意“两同两不同”.)

④温馨提示: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让学生列举.

2、找朋友

发给每组5位同学各一张小卡片(已写好多项式的项),教师手里留一张,当教师亮出自己的卡片,请好朋友(是同类项的为好朋友)上讲台,说一说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好朋友.

3、议一议

课本71页练习1(说明为什么)


整式的加减教案(5)

知 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 化简 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类比思想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时,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备 注 [活动1]

[活动2]

讲授新课

我们 知道,化简有括号的式子首先应去掉括号,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1)20(a+b)= -20(a+b)=

比较上面两式,你能发现 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去括号时要对括号里的每一项的符号都要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 后仍有几项。

学生尝试将引言中的题目解答。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教案设计四

一、温故互查(二人小组完成)

1、什么是同类项?如何合并同类项?

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a(b-c)=

3(x-1)=

-1×(x-1)=

-(x-1)=

如何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上面的括号?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二、设问导读

阅读教材P66——68完成下列问题:

在教材上, eq oac(○,1) 式合 eq oac(○,2) 式是怎样化简的?八花间过程补充完整。

eq oac(○,1) 100t+120()

=100t+120t+120×( )

=

eq oac(○,2) 100t-120()

=100t-120t-120×( )

=

复述教材去括号法则。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是 与 分别乘以(x-3)。

阅读例4和

在教材例4中(2)的第二个括号前的因数是 ,计算时应当注意什么?

在教材例5中,式子2(50+a)和2(50-a)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括号?不加行吗?

三、自我检测

判断下列各等式是否正确。

(1)2(3x+y)=6x+y ( ) (2)6(x-2)=6x-12 ( )

(3) -7(x+3)= -7x+21 ( ) (4)8(a+1)=8a+1 ( )

(5) -(a-10)= -a-10 ( ) (6) -a+b=-(b+a) ( )

(7)2-3x=-(3x-2)



整式的加减教案(6)

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

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阅读教材P62~65,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知识探究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自学反馈

若2x2yn与-3xmy4是同类项,则m=2,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否是同类项,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1)4与-12;(是)

(2)32与a2;(不是,原因略)

(3)2x与2x;(不是,原因略)

(4)3mn与3mnp;(不是,原因略)

(5)2πr与-3x;(不是,原因略)

(6)3a2b与(不是,原因略)

合并同类项.[来源]

(1)3x2-2xy+y2-x2+2xy;

(2)2a2b-3a2b+12a2b;

(3)a3-a2b+ab2+a2b-ab2+b3;

(4)4x2-8x+5-3x2+

解:(1)2x2+(2)(3)a3+(4)x2-2x+

(1)同类项与字母的顺序无关;(2)合并同类项中系数求和时注意符号问题.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合并同类项.

(1)4a2+3b2+2ab-4a2-3b2;

(2)3x-2x2+5+3x2-2x-5;

(3)a3+a2b+ab2-a2b-ab2-b3;

(4)6a2-5b2+2ab+

解:(1)(2)x2+(3)(4)

例2求多项式5x2+4x-6x2-x+2x2-3x-1的值,其中

解:原式当x=-3时,原式

先化简,再带值.

例3(1)水库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 h,每小时平均下降2 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 h,每小时平均上升 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2)某商店原有5袋大米,每袋大米为x 上午卖出3袋,下午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4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多少千克?

解:(1)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变化量记为正.第一天水位的变化量是-2a 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是

两天水位的总变化量(单位:cm)是

-2a+(-2+)

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为下降了

(2)把进货的数量记为正,售出的数量记为负.

进货后这个商店共有大米(单位:kg)

5x-3x+4x=(5-3+4)

活动2跟踪训练

已知-2an-1b4与a2bm+1是同类项,则

合并同类项.

(1)-ayb-4a2b+4ab2+2a2b;

(2)a2-2-3a+

解:(1)-2a2b+(2)

先化简,再求值:

13x3-2x2+23x3+3x2+5x-4x+7,其中

解:原式=x3+x2+x+当时,原式

活动3课堂小结

同类项:(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 一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第2课时去 括号

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阅读教材P65~67,思考下列问题:如何去掉括号,分几种情况?

知识探究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正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负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自学反馈

去括号:

(1)-(-a+b)+(-c+d)=a-b-c+d;

(2)x-3(y-1)=x-3y+3;

(3)-2(-y+8x)

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a-(-b+c-d)=a+b+c-d;(不正确)a+b-c+d;

(2)a+(b-c-d)=a+b+c+d;(不正确)a+b-c-d;

(3)-(a-b)+(c-d)=-a-b+c-d;(不正确)-a+b+

化简a+b+(a-b)的最后结果是(C)

+

去括号有两种情况最容易出错:(1)当括号前面含有因数时,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因数要与括号里面的各项都相乘,不要漏乘;(2)当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里面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活动1小组讨论

例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x-(3x-2)+(2x+3);

(2)(3a2+a-5)-(4-a+7a2);

(3)(2m-3)+m-(3m-2);

(4)3(4x-2y)-3(-y+8x).

解:(1) (2)-4a2+(3)(4)[来源:学_科_网]

活动2跟踪训练

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C)

(2a-1)=a2-2a-1

+(-2a-3)=a2-2a+3

[5b-(2c-1)]=3a-5b+2c-1

(a+b)+(c-d)=-a-b-c+d

当a=5时,则(a2-a)-(a2-2a+1)的值为(A)

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1)-(5m+n)-7(m-3n);

(2)-2(xy-3y2)-[2y2-(5xy+x2)+2xy].

解:(1)-12m+(2)xy+4y2+

活动3课堂小结

去括号法则.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

进一步熟悉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运算.

掌握整式加减运 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能进行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准确处理括号问题.

阅读教材P67~69,思考下列问题.

如何进行整式的运算.

知识探究

整式加减混合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自学反馈

化简下列各题:

(1)-3(2x-y)-2(4x+12y)+2 009;

(2)-[2m-3(m-n+1)-2]

解:(1)-14x+2y+(2)m-3n+

去一层括号合并一次同类项,不要只去括 号,到最后一次合并同类项,那样式子做起来比较复杂.

活动1小组讨论

计算:

(1)3(ab-2c)-5(-ab-c);

(2)2x2-3[3x-2(-x2+2x-1)-4].

解:(1)(2)-4x2+3x+

先化简,再求值:-3[y-(3x2-3xy)]-[y+2(4x2-4xy)],其中x=-3,

解:原式当x=-3,y=13时,原式

活动2跟踪训练

化简求值.

(1)2x2-[x2-2(x2-3x-1)-3(x2-1-2x)],其中x=12;

(2)2(ab2-2a2b)-3(ab2-a2b)+(2ab2-2a2b),其中a=2,

解:(1)原式当x=12时,原式

(2)原式当a=2,b=1时,原式

已知M=3x2-2xy+y2,N=2x2+xy-3y2,求:

(1)M-N;(2)M+

解:(1)x2-3xy+(2)

活动3课堂小结

整式加减混合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整式的加减教案(7)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五、新授。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100t+120()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100t+120t+120()=220t-60


整式的加减教案(8)

教学目标: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创设问题情境

(1)5个人+8个人=;?

(2)5只羊+8只羊=;?

(3)5个人+8只羊

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类型相同的式子归为一类.

8x2y, -mn2, 5a, -x2y, 7mn2,, 9a, -, 0, ,,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出来.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

二、讲授新课

同类项的定义:

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

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2)2ab与-5ab是同类项. ()

(3)3x2y与-yx2是同类项.()

(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

(5)23与32是同类项.()

【例2】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2y+1+3y-2x-5;

(2)3x2y-2xy2+

【例3】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例4】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 (s+t)-(s-t)-(s+t)+(s-t);

(2)2(s-t)+3(s-t)2-5(s-t)-8(s-t)2+

课堂练习: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三、课时小结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几个单项式是否是同类项.

这堂课运用到分类思想和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同类项的用途是为了简化多项式,为下一课的合并同类项打下基础.

四、课堂作业

若2amb2m+3n与a2n-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与 n的值分别是.?

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的: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地合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

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

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二、讲授新课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板书:合并同类项.)

例题:

【例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

【例2】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2)3x+2y=5xy;

(3)7x2-3x2=4; (4)

【例3】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2a2b-3a2b+;

(2)a3-a2b+ab2+a2b-ab2+b3;

(3)5(x+y)3-2(x-y)4-2(x+y)3+(y-x)

(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各同类项,会减少运算错误,当然熟练后可以不再标出.其中第(3)题应把(x+y)、(x-y)看作一个整体,特别注意(x-y)2n=(y-x)2n,n为正整数.)

【例4】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课堂练习:课本P65练习第1,2,3题.

三、课时小结

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地合并同类项,以防止出现类似2x2+3x2=5x4的错误.

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四、课堂作业

课本P69习题的第1题.

第3课时去括号

教学目标: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经历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应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整式的加减教案(9)

设计理念

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第71~73页).

学情分析

七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学生主要通过对教学中生活情景的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几个问题的分析、探讨、相互交流,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提高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认识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练习中巩固和熟悉合并同类项的技能。最后,通过回顾与反思以及谈感受谈收获,把所学知识升华成理性认识。

教材分析

合并同类项是一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字母表示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以及代数式求值的基础上对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如何进行合并的探索、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以后学习解方程、整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又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同类项的定义,并能识别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能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

(3)知道在求多项式的值时,一般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创新素质目标:

(1)通过由数的加减推广到同类项的合并,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个性品质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的意识,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

(2)通过合并同类项,学生们能明显地感觉到数学的形式美、简洁美,感悟到学数学是美的享受,爱学、乐学数学.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合并同类项,化简代数式.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同类项,正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问题:在甲、乙两面墙壁上,各挖去一个圆形空洞安装窗花,其余部分刷油漆,请根据图中的尺寸,算出:(1)甲乙油漆面积的和.(2)甲比乙油漆面积大多少.

(处理方式:①学生思考片刻 ②找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解答 ③教师汇总学生的解答)

板书:

(1)(2ab-πr2)+(ab-πr2)或(2ab+ab)-(πr2+πr2 )

(2) (2ab-πr2)-(ab-πr2)

(此时提问学生:这3个式子都是什么式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从本节课开始来学习:整式的加减.并板书)

二、探求新知

教师自问:如何计算(1)和(2)两个式子呢?

接着解答:本节课来学习合并同类项(此时板书课题——合并同类项)

1、同类项的概念

观察多项式(2ab+ab)-(πr2+πr2 )中的项:2ab、ab 的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

③ 师生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同类项,此时板书:同类项的概念)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强调: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简称“两同”.



整式的加减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同类项。

过程方法: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简单同类项的合并。

情感态度:运用类比的数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探究能力,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学难点 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互动交流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鹿与鹿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什么不把老虎与鹿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超市里又为什么把各种物品摆放在不同的柜台上?这些说明什么常识道理?

【问题2】青藏铁路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用时间的 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 小时,你能用含 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学生活动: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存在于生活中。

在具体情境中用整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思考并回答: 100 +252t

【问题3】式子100 +252 能化简吗?依据是什么?

探究1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探究2

(1) ( )

(2) ( )

(3) ( )

学生活动: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提问,想一想:上面三个多项式有哪些单项式组成?

每个多项式中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运算吗?

观察多项式中各项的特点,得出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玩一玩:找同类项朋友

方法:1、现在,黑板上有16张写有单项式的卡片;

2、同学们把认为是同类项的卡片用数字序号 找出来;

3、请其他同学做裁判,看看他们有没有找错朋友。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找出答案,明确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叫学生回答,确认。

【问题4】

试一试:试着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这个多项式中含有哪些项?

各项的系数是多少?

那些项可以合并成一项?为什么?

类比有理数的运算,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法则: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1) 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 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3) 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下,师生合作得出结论,共同归纳总结。

练一练: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叫个别同学回答。 提出问题3,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解决探究

独立完成探究1中的(1),并对(2)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对探究1和探究2的探讨,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学生接受同类项的定义不是很难,但是做到判断无误却很困难,需要通过练习,反复强调同类项判断标准,使学生通过甄别、比较,逐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程度.

提出问题4,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得出合并同类项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 ;

(2) ;

(3) .

解(1)

(2)

(3)

【例2 】 (1) 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其中 ;

(2) 求多项式 的值,其中 ,b=2,c=-3的值。解:(1)

(2)

【例3 】(1) 水库中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下降2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小时,每小时平均上升,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整式的加减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做几个题目.

教师读题,指名回答.

(1)5个人+8个人=;?

(2)5只羊+8只羊

师: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8x2y,-mn2,5a,-x2y,7mn2,,9a,-,0,,,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对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给予肯定.

二、讲授新课

同类项的定义: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

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三、例题讲解

教师读题,指名回答.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2)2ab与-5ab是同类项.()

(3)3x2y与-yx2是同类项.()

(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5)23与32是同类项.()

(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例2】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2y+1+3y-2x-5;

(2)3x2y-2xy2+

【答案】(1)3x与-2x是同类项,-2y与3y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

(2)3x2y与-yx2是同类项,-2xy2与xy2是同类项.

【例4】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答案】要使3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所以当k=2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例5】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s+t)-(s-t)-(s+t)+(s-t);

(2)2(s-t)+3(s-t)2-5(s-t)-8(s-t)2+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给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做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

四、课堂练习

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答案】改变2ab2c3的系数即可,与其本身也是同类项.

五、课堂小结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

第2课时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过程与方法】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渗透分类和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合并同类项.

【难点】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为了搞好班会活动,李明和张强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面抄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面抄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面抄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面抄和多少支水笔?

(2)若设软面抄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二、讲授新课

合并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讨论问题(2)可根据购买的时间次序列出代数式,也可根据购买物品的种类列出代数式,再运用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将它们合并起来,化简整个多项式,所得结果都为(21x+25y)元.

由此可得: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三、例题讲解

【例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答案】原式=3x2y+5x2y-4xy2+2xy2+5-3=(3+5)x2y+(-4+2)xy2+(5-3)=8x2y-2xy2+

根据以上合并同类项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归纳,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指数保持不变.

【例2】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1)2x2+3x2=5x4;(2)3x+2y=5xy;

(3)7x2-3x2=4; (4)

(通过这一组题的训练,进一步熟悉法则)

【例3】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

【答案】3x2+4x-2x2-x+x2-3x-1=(3-2+1)x2+(4-1-3)x-1=2x2-1,当x=-3时,原式=2×(-3)

试一试:把x=-3直接代入例4这个多项式,可以求出它的值吗?与上面的解法比较一下,哪个解法更简便?

(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在求多项式的值时,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课堂练习.

课本P71练习第1~4题.

【答案】略

四、课堂小结

要牢记法则,熟练正确的合并同类项,以防止2x2+3x2=5x4的错误.

从实际问题中类比概括得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合并同类项.

第3课时去括号、添括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去括号和添括号的必要性,能运用运算律去括号和添括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双方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和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和添括号法则.

【难点】当括号前是“-”号时的去括号和添括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还记得我们前面用火柴棒摆的正方形吗?记录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棒的根数.

若第一个正方形摆4根,以后每个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4+3(n-1).?

若每个正方形上方摆1根,下方摆1根,中间摆1根,还需加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n+n+(n+1).?

若每个正方形都摆4根,除第1个外,其余的都多1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4n-(n-1).?

若先摆1根,再每个正方形摆3根,则n个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为1+

搭n个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的根数,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所用火柴棒的根数相等吗?

生:相等.

师:那么我们怎样说明它们相等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评:4+3(n-1)用乘法的分配律把3乘到括号里,再合并得3n+1;4n-(n-1)可看成4n与-(n-1)的和,而-(n-1)可看成n-1的相反数,即为1-n,所以4n-(n-1)等于4n+1-n=3n+

活动一去括号

师:在代数式里,如果遇到括号,那么该如何去括号呢?

我们再看看以前做过的习题.


整式的加减教案(12)

第9课 3.4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3、  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4、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5、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学生自学后,教师按以下提示点拔即可)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提示: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练习:P167  1、2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口述: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练习:P167  3

例3。(P166例3)(学生自学后,完成练习,教师矫正练习错误)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最好由学生归纳)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视时间是否足够而定)

四、小结(用投影仪板演)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可适当减少些)

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教案(13)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及其有关概念,准确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次数;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规律,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顾与思考,帮助学生梳理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通过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复习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顾本章内容,建立以下知识结构图:     二、回顾与反思   1.什么叫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试判断下列各式: , , , , x2+3xy2-1,-5a2b,-x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   思路点拨: ,-5a2b,-x是单项式, , x2+3xy2-1是多项式,以上单项式、多项式都是整式.   2.什么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什么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   指出“1”中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思路点拨: 的系数是 ,次数为1;-5a2b的系数-5,次数是3;-x的系数是-1,次数是1; 的项是 x和- y,次数是1;2x2+3xy2-1的.项是2x,3xy2和-1,次数是3.   3.什么叫做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什么?   如果2xmy3与-5ynx2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那么m+n的值是多少?   思路点拨:和仍为单项式,说明这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所有m=2,n=3,因此m+n=5.   4.怎样去括号?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符号变化有什么规律?   三、范例学习   例1.计算:   (1)3(xy2-x2y)-2(xy+xy2)+3x2y.   (2)5a2-[a2+(5a2-2a)-2(a2-3a)].   思路点拨:整式加减运算,有括号时,应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多种括号时,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再去大括号.   解:(1)原式=3xy2-3x2y-2xy-2xy2+3x2y   =(3-2)xy2+(-3+3)x2y-2xy   =xy2-2xy   (2)原式=5a2-[a2+5a2-2a-2a2+6a]   =5a2-a2-5a2+2a+2a2-6a  (或者先合并中括号内的同类项)   =a2-4a   例2.长方形的长为2xcm,宽为4cm,梯形的上底长为xcm,下底长为上底长的3倍,高为5cm,两者谁的面积大?大多少?   思路点拨: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长方形的面积为8xcm2,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得S梯形= (x+3x)=10xcm2,因为x是正数,所以10x>8x,10x-8x=2x,因此,梯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大2xcm2.   例3.视堂第1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第2排有多少个座位?第3排呢?用m表示第n排座位数,m是多少?当a=20,n=19时,计算m的值.   思路点拨:第1排有a个座位,第二排有(a+1)个座位,第3排有a+1+1=a+2(个)座位,第4排有(a+3)个座位,所以第n排有[a+(n-1)]个座位,即m=a+n-1,当a=20,n=19时,m=38.   例4.用式子表示十位上的数是a,个位上的数是b的两位数,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交换位置,计算所得的数与原数的和,这个数能被11整除吗?   思路点拨:十位上的数a表示a个10,个位上的数b表示b个1,所以这个两位数表示为10a+b,交换位置后的两位数表示为10b+a,因此它们的和=(10b+a)+(10a+b)=11a+11b=11(a+b),因为a,b都是正整数,所以a+b为正整数,所以11(a+b)能被11整式.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75页复习题2第1、3、5、6题.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6页复习题2第2、4(1)(2)(4)(8)、11、12、13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单项式- 的次数是_______,系数是_______.   2.多项式x3-3x2y+2x2-5是_____次_______项式.   3.已知3xny与- x3y2m是同类项,则n=________,m=_________.   二、解答题.   4.计算.   (1)5x4+(3x2y-10)-(3x2y-x4+1);   (2)2a2-[ (ab+a2)+8ab)].   5.化先简后求值. (1) (-4x2+2x-8)- (x-2),其中x= . (2)2(a2b+ab2)-[2(a2b-1)+2ab2]-2ab,其中a=-2,b=2.   6.综合应用. (1)有一根竹竿长a米,一条绳子长(a+2b)米,(b>a),将绳子对折后,它比竹竿长多少米?   (2)某公园的成人票价是15元,儿童买半票,甲旅行团有x(名)成年人和y(名)儿童;乙旅行团的成人数是甲旅行团的2倍,儿童数比甲旅行团的2倍少8人,这两个旅行团的门票费用总和各是多少?


整式的加减教案(14)

整式的加减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及项; 2.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会把某一多项式按某一字母进行升幂或降幂排列; 3.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4.会去括号和添括号; 5.熟练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结合知识要点进行基础训练。 教学难点:立足基础训练,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过程: 1 学生练习,回顾知识点: (1)整式的分类:单项式、多项式、整式 (2)单项式的系数、次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不能写成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   字母的书写次序要按英文次序 (3)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项称为同类项。注意两相同两无关; (5)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6)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 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括号前面带系数的,按乘法分配律计算。 (7)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8)整式的加减步骤: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注意:用多项式进行列式时,要用括号把它括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 (9)求代数式的值:如果能化简,就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代入数字求值时,分数、负数的乘方要加括号;切记要先代入后计算。 (10)升幂与降幂的排列: 2  课堂训练 1.单项式-x 2a+1y3与2x3yb+1合并后结果为x3y3,则a+b= . 2.单项式5x2y、3y2x、-4xy2、yx2的和为 。 3.3b3-(2ab2+4a2b-a3)=3b3+a3-(  )。 4.若x2+xy=3,-xy+y2=5,则x2+y2=  , x2+2xy-y2=  , 5.如果m是三次多项式,n是三次多项式,则m+n的次数是( ) A. 六次  B. 不高于三次  C. 三次 D. 不低于三次 6.  化简求值: (1)(x-2y)-2(2y-x) (2)(4a+3a2-3-3a3)-(-a+4a3)  其中a= -2     (3)若A=4a3b-5b2,B= -3a2b2+2b2且A+B+C=0,求C。     3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整式的加减教案(1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整式的加减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对本章内容的认识更全面、更系统化。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基本技能(主要是计算)的掌握。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本章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基础知识的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主要概念:

(1)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

(2)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积极回答所提问题,通过几名同学的回答,复习单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定义,多项式的定义以及多项式的项、同类项、次数、升降幂排列等定义。

(3)什么叫整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用投影演示:

整式

2.主要法则:

①提问: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重要的`法则?分别如何叙述?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整式的加减

二、讲授新课:

1.例题:

例1:找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

4xy, , ,x2+x+ ,0, ,m,―2.01×105

解:单项式有4xy, ,0,m,―2.01×105;多项式有 ;

整式有4xy, ,0,m,-2.01×105, 。

此题由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通过此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定义的理解。

例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次数:ab,―x2, xy5, 。

解:ab:系数是1,次数是2; ―x2:系数是―1,次数是2;

xy5:系数是 ,次数是6; :系数是― ,次数是9。

此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及时强调“系数”及“次数”定义中应注意的问题:系数应包括前面的“+”号或“―”号,次数是“指数之和”。

例3:指出多项式a3―a2b―ab2+b3―1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常数项各是什么?

解:是三次五项式,最高次项有:a3、―a2b、―ab2、b3,常数项是―1。

例4:化简,并将结果按x的降幂排列:

(1)(2x4―5x2―4x+1)―(3x3―5x2―3x);        (2)―[―(―x+ )]―(x―1);

(3)―3( x2―2xy+y2)+ (2x2―xy―2y2)。

解:(1)原式=2x4―3x2―x+1; (2)原式=―2x+ ; (3)原式=― x2+ xy―4y2。

通过此题强调:(1)去括号(包括去多重括号)的问题;(2)数字与多项式相乘时分配律的使用问题。

例5:化简、求值:5ab―2[3ab―(4ab2+ ab)]―5ab2,其中a= ,b=― 。

解:化简的结果是:3ab2,求值的结果是 。

例6:一个多项式加上―2x3+4x2y+5y3后,得x3―x2y+3y3,求这个多项式,并求当x=― ,y= 时,这个多项式的值。

解:此多项式为3x3―5x2y―2y3;值为― 。

3.课堂练习:

课本p76―77:1,2, 3⑴⑶⑸,4⑴⑶⑸⑺,5,7

四、课堂作业:

课本76―77:3⑵⑷⑹,4⑵⑷⑹⑻,6,8,9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①本节是全章的复习课。首先是复习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则。在上节课所留复习作业的基础上,一上课,就进行课堂提问,“关于单项式,你都知道什么”,“关于多项式,你又知道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既可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又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把他们所知道的有关内容都说出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多个侧面地回答,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重视,又可培养他们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

②对于应该强调的问题,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效果不大。因此,在复习了本章的主要知识后,出了一组练习,通过具体的题目,强调有关的问题,将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学习效果会更好。


整式的加减教案(17)

一、知识目标: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其结果仍然是整式;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目标: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培养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为生活而服务的辩证观点;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结果总是比原来简洁,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

教材处理与数学方法

1.调动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行归纳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3.利用不同记号标出各同类项,有助学生合并同类项。

4.让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体会到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已经学过的去括号法则与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将新知转化为旧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5.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辅导,把共性问题与典型题目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纠错能力。

四、(一)复习旧知识

1、合并同类项定义、法则;

2、去括号法则。

3、 基础训练

计算

(1)(2x-3y)-(5x+4y)

(2) -3ab-4a2+3 a2 -(-2ab)

(3) (3 a2 -ab+7)-(-4 a2+2ab+7)

(4) (-x+2x2+5)+(4x2-3-6x)

4、列式计算

(1) 2x2-3x+1与-3x2+5x-7 的和;

(2)-x2+3xy-2y2 与-2x2+4xy-y2 的差;

(3)一个多项式加上5x2+4x-1 得-8x2+6x+2 ,求这个多项式;

5、求值:2a2-b2+(2b2-a2)-(a2+2b2), 其中a=1/3,b=3.

五、归纳小结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式的加减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式加减的结果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单项式或多项式)。结果更简单,体现我们数学中的简洁美。

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过渡中,有其奥妙学法教法值得反思。

六、随堂练习:课本70页练习

七、布置作业:课本71页5,6题。


整式的加减教案(1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3、 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4、 练习题:(用投影仪显示、学生完成)

5、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学生自学后,教师按以下提示点拔即可)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提示: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练习:P167 1、2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口述: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练习:P167 3

例3。(P166例3)(学生自学后,完成练习,教师矫正练习错误)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最好由学生归纳)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视时间是否足够而定)

四、小结(用投影仪板演)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可适当减少些)


整式的加减教案(19)

整式的加减教案模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 明其中 的算理,发 展有条理的思考及其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 规律的问 题,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

通过 对整式加减的学习,深入体会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为后面学习方程(组)、不等式及函数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我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于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反之,它又服务于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式加减的运算。

难点:探索规律的猜想。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摆第1个“小屋子”需要5枚棋子,摆第2个需要 枚棋 子,摆 第3个需要 枚棋子。

按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下去。

(1)摆第10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 枚棋子

(2)摆第n个这样的“小屋子”需要多少枚棋子?你是如何得到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 题吗?小组讨论。

Ⅱ.根据现实情景,讲授新课

例题讲解:

练习:1、计算:

(1)(11x3-2x2)+2(x3-x2) (2)(3a2+2a-6)-3(a2-1)

(3)x-(1-2x+x2)+(-1-x2) (4)(8x -3x2)-5x-2(3x-2x2)

2、已知:A=x3-x2-1,B=x2-2,计算:(1)B-A (2)A-3B

Ⅲ.做一做

P11 随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要善于在图形变化中发现规律,能熟练的对整式加减进行运算。

Ⅴ.课后作业

P12习题1.3:1(2)、(3)、(6),2。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整式的加减(2)

一、旅游中发现的几何体

二、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

VI.教学后记


整式的加减教案(20)

整式的加减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去括号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满了探索与创造,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去括号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点是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活思维

1.根据题意,列代数式

① 周三下午,校阅览室内起初有a 名同学.后来某班级组织同学阅读,第一批来了b 位同学,第二批来了c 位同学.则阅览室内共有多少同学?你能用两个代数式表示吗?

② 若阅览室内原有 a名同学,后来有些同学因上课要离开,第一批走了b 位同学,第二批走了c 位同学.试用两种方式写出阅览室内还剩下的同学数.

(点评: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积极探索,活跃思维

1.观察上面①中的两个代数式,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一样吗?②中的两个代数式呢?试用数学语言表示你的发现.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周围还有没有与问题①和②相仿的.问题,把它提出来.(点评:在得出a+(b+c) =a+b+c和 a-(b+c) =a-b-c后,并不是按惯例马上就引导推出去括号的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并理解去括号法则.)

例如本章引言中的问题:

(1)+120(t-0.5)=+120t-60

(2)-120(t-0.5)=-120t+60

3.再请大家观察 a+(b+c) =a+b+c和a-(b+c) =a-b-c 这两个式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4.由上面的分析探索,体会应该如何去括号?试用文字语言表达你的结论.

(点评: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新知的产生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概括: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三.典型例题,知识迁移

例题1

(1)a+(b-c) (2)a-(b-c)

(3)a+(-b-c) (4)a-(-b-c)

(点评: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例题2.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 -2b).

(点评:应用新知——去括号,同时复习旧知——合并同类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后面“整式的加减”埋下伏笔.突出学生自主学习.)

例题3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注意: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解:(1)2小时后两船相距:

2(50+a)+2(50-a)=100+2a+100-2a=200(千米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2(50+a)-2(50-a)=100+2a-100+2a=4a(千米)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练习:课本67页1,2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设计

课本第70页 1、 2.2 3,4,5?? 2、选做课本70页 2.2? 7,8

课后反思

去括号这节内容,看似容易,实际上是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整式的加减与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容易搞错的地方就是括号和符号.在去括号这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决不能疏忽大意.

相关推荐

三年级谚语

三年级语文
知识是光,无知是黑暗。知识无底,学海无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心灵的良药。勤劳是最好的品德。越学习,越会发现自己无知。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谁要有知识,就得多请教。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想。灯
展开详情

快乐的舞蹈美术教案(甄选7篇)

教案
快乐的舞蹈美术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
展开详情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
一、用心读题,认真填写。1、张军要写500个大字,他每天写X个,500X表示()。2、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3、2个b相乘写成(),2个b相加写成()。4、一个数除以a,商4余b
展开详情

高二语文基础重要知识点

高二语文
一、文言实词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
展开详情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考试作文
初三的生活,是一杯苦咖啡,浓浓的苦,浸漫在初三的每个角落里。夜已经深了,但灯却一直亮着。三个月的初中生活,已将我置身于身心疲惫之中。初三,一段真正磨炼意志的日子——没有假期,没有休息,只有学习。唉,面
展开详情

信息经济学

全科知识
目录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基本信息书名:信息经济学作 者:陈建斌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7月1日ISBN:9787302229087开本:16开定价:28.00元内容简介《信息经济
展开详情

初一的军训感言500字以上

军训专题
有的同学说:“军训?太辛苦了!”还有的同学说:“真是太好了!军训既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又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我则暗自期待军训能早些开始,让我也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感觉吧!军训终于开始了。我们认识了韩教官
展开详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书笔记

九年级语文
“天亮了,在这凄凉和悲伤的早晨,一对忠贞的恋人,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两个家族世仇的和解。”这段文字相信大家不太陌生,它就是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著名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尾部分。蒙太古•罗
展开详情

2022高三优秀范文月光

高三语文
月亮该是一个铜钱大的红黄的纸晕,像云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题记“月是故乡明”,漂泊无定的杜甫在思乡时说下这一名句。唐朝的月明,可寂寞梧桐深秋,月似一个勾,此刻的月寂寞而空洞,这是李煜心中最
展开详情

零阅读答案(实用3篇)

考试资料
零阅读答案(1)20XX年6月30日,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和德国磁浮铁路国际公司总经理Wahl先生在德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磁浮国际公司(TRI)共同开展上海市磁浮列车示范运营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大雪节气吃什么 查理九世读后感范文300字 期中考试作文 参观实践基地心得体会 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 羚羊木雕教学反思(集合15篇) 愉快的教师节 2022高考语文知识要点总结 古对今课件(集合3篇) 防震教案(精编18篇) 初级中学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集锦16篇)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 十佳优秀学生事迹材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所有古诗词及翻译 高二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家长对孩子的期末评语(精选19篇) 大学英语作文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津 红楼梦读书笔记 2022高中冲刺地理知识点复习 相遇句子(通用18篇) 《登高》阅读答案 高三学好语文的窍门有哪些 汽修顶岗实习周记 高中数学竞赛考试技巧(精品4篇) 期末考试的反思五年级作文 有关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海底两万里知识点(精品3篇) 学生校园安全知识 高考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万能答题模板 经典神话故事(推荐15篇) 高考状元们的复习方法揭秘 难忘的儿童节作文500字 先进教师事迹材料 孔子拜师读后感范文 古诗十首(汇总14篇) 认识天气教案(甄选3篇)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案(汇总7篇) 享受幸福为题的初中作文1000字 初中语文试卷 环保主题班会主持词(优选20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Ⅱ(带答案)及第四单元 家庭教育作文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和意思 八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 考试感想作文300字 反省600字范文 励志文章:只要自己不放弃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关于高考英语作文 努力奋斗的小故事(合集5篇) 沉着应考诚信考试国旗下讲话发言稿(精选4篇) 学生军训感想感言小结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阅读答案(精选7篇) 怎么写设计师个人实习工作总结 议论文高二范文800字 学生学习英语的培养与激发 高一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范文 12月四级真题答案 学生入学军训感想作文 研究生开题报告格式(合集3篇) 关于日子的中考话题作文 中国文学类书籍读书笔记 小学生关于清明的400字作文 高三作文800字议论文范文 预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7篇)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笔记 故事散文(必备15篇) 中考英语作文 读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有感 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 大一新生军训自我鉴定 2022年笑猫日记读书笔记800字 服装设计实习报告范文 自信名言名句大全(精选8篇) 三个人一双眼睛读后感 初中政治优秀学习方法 英语作文大全200字(优质9篇) 感人亲情故事(精编20篇)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推荐3篇) 感动话题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以爱国为话题的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 销售的小故事(实用20篇) 2022年笑猫日记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婚姻的经典语录 形容好心情的句子(实用5篇) 经典励志小故事大道理(集合6篇)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汇总18篇) 秋天的颜色诗歌(汇集3篇) 高三优秀作文学生800字 电气的认识实习报告 己亥杂诗赏析(实用5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模板 人民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 高二语文总复习知识点 怎样学好高中英语方法与经验分享 留学新西兰注意事项 高一化学必背的方程式 正能量的人生格言 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汇总20篇) 幼儿讲述活动教案(集锦5篇) 水浒传读书笔记精选范文 最美好的时刻阅读答案 九年级上册英语复习知识点(汇集7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方法演讲稿 安徒生童话读书笔记范文 历年高考英语作文整理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交通运输教案(精编4篇) 初中数学八年级重点 初中生作文我们的青春故事精彩范文 名人名言作文 黄碧云经典语录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生字表 森林报读后感范文500字 高一优秀作文之师生情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的方法 顽皮的杜鹃教案(实用16篇) 《大学生》阅读答案 成语故事叶公好龙(热门5篇) 我的妈妈满分作文800字 汽车开来了教案(汇总7篇) 复活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大学英语作文闯红灯的后果 高二物理知识点:电学基础知识 有你很幸福500字小学作文 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得体会 2022七年级历史寒假生活指导答案 北海道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 好书推荐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00字 体育基础知识试题库 昆虫记阅读笔记100字 关于微笑的故事(精编3篇) 小学二年级描写亲情的作文 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生命生命读后感优秀范文 校园里的春天500字小学作文 2022年读《昆虫记》有感范文 高一英语作文关于疫情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精编5篇) 军犬黑子读后感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书笔记 2022感谢痛苦高一作文800字 暑假参加实践心得体会 小兵张嘎读书笔记范文 气氛军训拉歌口号来了 生命的意义作文 春暖花开500字初中作文 高考各科备考策略 假期实践劳动心得体会 高二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分数除法练习题(热门6篇) 天真妈妈读后感范文 学会谅解阅读答案(精品3篇) 家里失火自救方法 4年级上册语文练习题(推荐19篇) 马年对联(集合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古文励志名言 护士实践学习心得体会 摇篮曲音乐教案(精品15篇) 考试后的感想优秀作文 美术课堂教学反思(汇集17篇) 企业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方案 实践心得作文 小学五年级期中考试优秀作文 幼儿园中班教育笔记 哲理小故事(优选17篇) 笨狼的故事(必备17篇)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反思(汇编16篇) 幻城读书笔记 中国名著读书笔记600字 关心的成语(汇总7篇) 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作文提高方法 高一读书笔记200字 引路人800字范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幼儿园毕业实习报告 行道树读后感500字范文 小鹿斑比四年级读书心得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中考作文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下册 记忆深处的声音650字优秀范文 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650字优秀范文 高三英语励志演讲稿三分钟 霸王龙的故事(推荐3篇) 质量教案设计(实用5篇) 活出精彩600字四年级作文 怀念的考试作文 好饿的毛毛虫绘本教案(汇编3篇) 业务实习心得体会 2022年匆匆读书笔记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