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精编17篇)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精编17篇)

V*** 23-03-24 教学反思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

一、创造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这节课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际情境图,创设这个情境有五方面的考虑:一是使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

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由此引入比例意义的教学;

三是依据四面国旗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较多的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使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2)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

正比例意义的教学,研究的是数量关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如何使这个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又形象,本课进行了设计。

课始,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让数学从生活中来。通过教师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许多事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天气和穿衣、秋风和落叶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益等。进而让学生自己举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和学习中确实有许多事物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入相关联的量而且它们之间具有更强的规律性,这样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有效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最后,联系生活结束全课,让数学到生中去。在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中用教师口述,学生随机口答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情景,有效解决问题。先要求同学们有序的走出教室,每次出去两名同学,从而建立出去的人数和次数成正比例关系的条件。这样即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又使课堂教学形成最后的高潮。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3)

认识比例尺是在学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出示两幅比例尺不同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例6时,以“这里比例尺1:1000是什么意思”的提问引起学生猜想、议论。为后面学习计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打下知识准备。最后归纳出比例尺的概念。

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后,又引导学生学习了线段比例尺,让学生小组讨论,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和练习,对比例尺的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为后面的有关比例尺计算的实际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探究比例尺的实际应用时,时间比较紧张,学生虽基本完成了这个问题,但来不及反馈,导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还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4)

比例这节课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课时,一是概念课,一是比例基本性质课。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我却把它们整合成一节课,先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想一想本节教材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有的同学通过自学,发现本节内容,教材编者是向我们传递两个信息,一是比例的概念,也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比例。另一个信息就是告诉我们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教材没有用文字表达比例基本性质,而是通过一个比例式,让学生自己用数学语言总结比例基本性质。即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比例问题,如比例方程等。

本节课我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基本性质,以增进学生对比例基本性质有更深的理解。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很快掌握了比例与比之间的联系,还让学生明白比例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区别。结果学生在运用比例基本性质时,都能达到理解与掌握的程度。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5)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局部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同学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一、从观察中考虑

小同学学习数学是一个考虑的过程,“可以说,没有考虑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考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我出示书本例1的表格后,引导同学进行观察,并考虑:表格中的两种量怎样变化的?两种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同学在观察中考虑、在考虑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在合作交流中感悟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同学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同学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让同学采取同桌两人互相说说的方式自学“试一试”,在小组里进行合作讨论,做到:同学自身能学的自身学,自身能做的自身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多少倍。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是一定的”。尽管同学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同学的认知。

三、在生活中运用

归纳总结出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我布置了让同学说说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关系,并判断一些量是否成正比例,培养同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6)

《比例尺》一课是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以比、比例为知识基础。本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三大板块:一:设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上(出示两张中国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奥密吗?二、学习探索中国地图。请学生量出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为什么这几个比是一样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拓展题: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588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题可以依据比例尺一定写出比例计算。

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处理一个生成环节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尤为激励:在第三环节计算图上距离时,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两个城市的距离,与刚才这幅1:41880000的地图上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短一些,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长一些,这时教师适当地点拨:数据比较大,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学生讲出了1:10和1:100两个比例尺,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厘米,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在图上画的就越小。

本节课欠缺之处:

1、教师扶得比较多,学生的活动没有充分展开。

2、课时划分应该更细化,本节课应更侧重于认识比例尺,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上,课堂时间的'分配应该更优化。

3、学习探究环节应该考虑得更为细致,同一道探究题可以给同桌两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造成矛盾冲突,更为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4、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拓展题,教师逐一将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而没有很好地将这几种方法联系起来,应该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找到这几种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在基础之上加强拓展提升。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7)

《比例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尺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离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产生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进行两种比例尺的转化,并会根据给出的具体数据求比例尺。在设计本节课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在上课伊始,呈现了学生乘坐火车和小蚂蚁在地图上爬行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后,引导他们进行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这一环节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已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后面例题的学习做出很好的铺垫。

3、孩子的想法是获得知识的源泉。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熟练掌握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及会根据给出的具体数据求比例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如果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会更好。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会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8)

比例这部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上进行教学的,属于概念教学,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对应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例是在比的基础上讲解的,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相等,由于比的知识是上学期学的,这么长的.时间,学生的知识肯定有了一定的遗忘,所以在教学前,先带领学生回顾比的知识。什么叫比?关于比我们学过哪些知识?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等等,唤醒孩子的旧知,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这节课为学生提供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主人“光头强”的五个实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找相似,找比,求比值,组成比例。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两种形式的练习:首先是判断。其次是组比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三、拓展学生思路,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课题中通过“你能举出两个相等的比,使它们组成比例吗?”的提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问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的“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在这节课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对比例的认识还欠缺生活中的事例,学生动脑方面还不够。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9)

比例这部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上进行教学的,属于概念教学,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对应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例是在比的基础上讲解的,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相等,由于比的知识是上学期学的,这么长的时间,学生的'知识肯定有了一定的遗忘,所以在教学前,先带领学生回顾比的知识。什么叫比?关于比我们学过哪些知识?什么是比值?怎样求比值?等等,唤醒孩子的旧知,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又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这节课为学生提供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主人“光头强”的五个实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发现,找相似,找比,求比值,组成比例。

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揭示比例的意义。在此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

解比值相等时组成比例的核心,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为强化理解在这时我安排了两种形式的练习:首先是判断。其次是组比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比与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并揭示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它们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三、拓展学生思路,培养自主探究意识。课题中通过“你能举出两个相等的比,使它们组成比例吗?”的提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问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的“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在这节课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对比例的认识还欠缺生活中的事例,学生动脑方面还不够。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求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

(1)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作业设计等)

一、生活原型再现

师:(出示孙楠同学的照片)你们认识他吗?他是谁?

生:孙楠。

师:怎么可能呢?照片上的人这么小,怎么会是他呢?

生:是缩小了……

师:如果孙楠的眼睛不缩小,鼻子和嘴巴缩小了,那会怎么样?

生:不像他了,像丑八怪……

师:那怎样才能像他呢?

生:都要缩小。

师:一起缩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缩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缩小10倍,像他吗?

生:不像,要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创设情境,以疑激思

同学们都喜欢足球,踢足球要讲究战术,要研究战术需要设计足球场的平面图,下面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出足球场的平面图。

出示:足球场:长 95米,宽60米。 学生作图。

三、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讨论,引出学习要求。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2)画出足球场的平面图;

(3)写上图上的长和宽的长度;

(4)分别写出图上长、宽与实际长、宽的比,并化简。

根据要求个人作图,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你是怎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选择你们组认为最好的,贴在黑板上。

2、学生小组学习。

3、学生汇报设计思路。

生1: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0倍,图上的长就是9.5厘米,宽就是6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足球场的平面图。……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9.5厘米:95米=9.5:9500=1:1000

6厘米:60米=6:6000=1:1000

(2) 19厘米:95米=19:9500=1:500

12厘米:60米=12:6000=1:500

4、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1:500的比例尺,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

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倍;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500;

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米,

介绍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让学生掌握两种比例尺各自的特点。

四、加深理解,拓展应用。

(1)在咱学校校园的平面图上,用15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60米,你能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吗?

(2)辨析:比例尺是一把尺吗?

(3)比例尺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地图上或平面图上)

(4)出示山东省主要城市位置图。

师:在这张地图上,你去过什么地方?

师:今年暑假老师准备去泰安登泰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烟台到泰安有多远吗?需要什么条件?

生:比例尺。出示比例尺 1∶8000000

生:图上距离。

师:给你一把尺子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解决。

交流:

生1:在这幅地图上,我用尺子量得烟台到泰安的距离是5.5 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千米,5.5×80=440千米。

生2:根据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0倍,可以用

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千米

生3:根据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8000000,也可以用

5.5÷1/8000000=5.5×8000000=44000000厘米=440米

生4:老师,也可以用方程来解。

解:设烟台到泰安的距离是x厘米。

1:8000000=5.5:x

x=44000000

44000000厘米=440千米

师:那老师如果乘坐每小时100千米的汽车,几小时就能到达?

生:4.4小时

师:可是老师以前去过泰安,是需要8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时,学生都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经过片刻的等待,终于有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我们量出的图上距离是直线的,而实际的路线不可能是直的,汽车要走许多许多弯路的。”

忽有一学生喊到:“老师,如果我们通过飞机来计算,那肯定是准确的,因为飞机可是走直线的吧!”……

五、反思体验 拓展完善

1、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六、作业设计

自主练习:2、3

教学后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上完课,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经历了实践与理论的深思与探索,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学习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才感到亲切,学得主动。通过课前展示学生的照片,学生对照片上的人是按倍数缩小了这种生活常识有了深刻的体验,再让学生来画足球场的平面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

(2)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让学生在画足球场的交流互动中,体验探究比例尺的产生过程,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理解是多方位的,个性化的。有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才有了后面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的表达。

(3)让学生密切联系了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本节课从让学生设计足球场平面图,到让学生计算老师到泰安的实际距离及需要的时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贯穿了整个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1)

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建筑上混凝土的配置、医药上药水的配置、科技上图纸的绘画等都要用到比例,但是学生所能体会的只是一个比,所以课中安排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比例?”学生举例后,由学生就提出“按药粉与水的比为1∶100”中“1∶100” 只是一个比,而非比例,这时引导学生讨论,当要配置的药水的重量发生变化的时候所需要的药粉和水的重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药粉和水的比总是1∶100,所以这个比例就是“药粉∶水=1∶100”,这就是一个比例,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按比例配置”中的“比例”意义,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学数学用数学。

反思这节课,突出了常态下如何扎实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好一节课的内容,使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数学学习是有用的,它能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学生掌握知识、课堂参与情况来看,整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结构上,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2)

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拓宽教材”。教材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一个文本,我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了再思考、再开发和再创造,用活、用实教材。这节课中在四面国旗的尺寸中找比组成比例,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国旗长与宽的比,两两可以组成比例。

同样国旗宽与长的比,两两也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每两面国旗的长之比与它们的宽之比也可以组成比例,课题中通过“你还能找出其它的比吗?”的提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在练习中要根据给出的4个数据,组比例,隐含着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问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的“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3)

一、创造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这节课为学生提供四个实际情境图,创设这个情境有五方面的考虑:一是使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

二是“四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由此引入比例意义的教学;

三是依据四面国旗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较多的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使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4)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这样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我们熟悉的教室,并且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画法,把教室的8米画成了8厘米,6米画成了6厘米,另一种是8米画成了4厘米,6米画成了3厘米。然后在实物投影上进行了对比,说出了图形的大小变了,但是形状没变,无论怎么画,我们的教室还是原来的样子,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了比例尺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了比例尺的定义。

从上可知,学生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挖掘知识的生活原型和适当创设探究内容的情景,就能激起他们探寻真知的强烈欲望。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我考虑到比例尺的概念和怎样求比例尺这一部分知识较简单,况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安排学生自学教材53页和54页上面的内容,自学后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在重点处加以点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知道了怎样求比例尺,认识了数值比例尺和

线段比例尺。张瑞豪还自己总结出了求比例尺的.注意事项。通过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比教师直接讲授效果好。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5)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正比例的意义,整个单元是在学生具有比的知识,认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积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本单元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不安排应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它的设计和教学很关键。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量的理解。教学难点是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关键是重视不同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本节课的优点:

1、整合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需要。

我把“摞数学书”设为例题教学,在情境中进行教学。而不是采用传统的路程速度的问题去教学。这样孩子兴趣很浓,容易在轻松中突破难点。为了不脱离书本,我把书上的例题设为了副例题,在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成正比例的量之后,较为自主地进行小组探究,得出结论。

2、利用教学情境,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我从生活情景入手,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通过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创造性的思考、个性化地学习。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实践经验和主动构建之上,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让学生拥有自行探索、自行创造的机会。“有趣”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的也是最牢固的。为此我设计了多个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趣盎然,同时也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很快的.进入了学习状态。

3、引入操作活动

我组织学生对数学书进行研究,相关联两个量的关系便丰富地呈现出来: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就越厚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就越重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的价格就越高

▲书的本数越多,叠成的书的张数就越多

▲书的厚度、重量、价格、总张数随着书的本数的增多而增多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加明确本课的概念。

4、从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得出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5.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6、坚持数学是美丽的。

从课件的设计到课堂的教学,我都力求让孩子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美丽的,不是枯燥的。

(二)本节课的不足:

1.没能给每个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

在小组合作这种有效教育的新学习方式下,我看到了优秀生的长足发展。比如在这节课当中,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起到了灵魂作用。但是,我也看到了有个别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他们变成了“边缘人”。

2.评价学生的方式过于单一、不及时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长大,但是竞争意识还是有的,教师应及时的表扬或指出不足,这样对孩子长远的发展和帮助是巨大的。本节课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不及时,学生积极性不大。

(三)小结:

如果这节课让我重上一次的话,我会扬长避短,更好地把握课堂和学生。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6)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教学反思

【1】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这一部分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我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一、从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我出示书本例1的表格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表格中的两种量怎样变化的?两种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在合作交流中感悟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让学生采取同桌两人互相说说的方式自学“试一试”,在小组里进行合作讨论,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多少倍,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多少倍。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是一定的”。尽管学生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

三、在生活中运用

归纳总结出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一些正比例关系,并判断一些量是否成正比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2】

前几天,以鼓楼杭老师《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设计为蓝本,加上自己的理解与调整,我上了《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这课。上完之后,我和我的学生感觉都很棒。在此,感谢杭老师精彩的预案,并希望她能“佳作”频频,多给我们提供借鉴的机会。同时,感谢ME网罗了这么多的教学精英,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她的设计】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这节课,我很欣赏杭老师设计中的以下特色:

一、趣字当头,乐在其中。

本课的设计非常注重趣味性,多处设置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儿歌等:为理解“关联”而设置的课前热身“听指令做动作”、为新课即兴提供正比例素材的“剪刀石头布”游戏、伴随着“数青蛙”的儿歌进行的数青蛙活动等,使学生乐在其中,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

二、从“关联”切入,有效突破认知难点。

两个量要成正比例,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一个量的变化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②两个量想对应的比值一定。在这两个正比例的本质属性中,认知难点是认识相关联的量。而本课就是从“关联”切入的,先设计一个“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关联”,再顺水推舟地把这种生活中的“关联”迁移到数学上。在认识“相关联的量”时,为学生提供了多个表格素材“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每天读的页数与需要天数”等,使学生充分理解与认识了“怎样的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

三、提供多种素材,使“正比例”的本质自然凸显。

在探究发现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成正比例的量”的素材:“剪刀石头布”游戏中即兴产生的表格、教材例题1的表格等,使学生累积与体验了大量的“成正比例关系”的内在规律,使“成正比例的量”的本质属性自然地凸显在学生眼前

待到“观察比较、归纳概念”时,本质属性则是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四、练习新颖且丰满。

本课的练习很新颖,除了肩负巩固新知的作用外,还承载了很多独到的内涵,就像作家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般,很丰满。如:

“生活中的正比例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了解生活中变量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习到现在,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全班的人数一定,满意与较满意的人数成正比例吗?”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的意识。

“数学周记”那题,把原来的一个判断题“人的年龄与体重成正比例。()”转变成以学生数学周记的形式呈现。既让学生萌发了寻找生活中正比例关系的欲望,又给我们提供了本课作业的新方向——数学周记。

“正比例的`名言欣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比例,又勉励了学生,教育了学生。

【3】

我在执教本课时,对杭老师的设计作了某些小小的调整:

1、“数青蛙活动”置后。

杭老师的“数青蛙活动”是设置在“认识相关联的量”的第三部分并贯穿到“归纳概念”环节的。但我认为“数青蛙活动”中形成的“成正比例的量”有太多组了,有点纷繁复杂,不利于放置在认识本质属性的环节。所以我把数青蛙活动放置在后面的巩固练习中处理。

2、观察表格中,增加一问,使认识更深刻。

在认识“相关联的量”中观察表格一环,除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表中有哪两个量?这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在这两问之后增加这样一问“从表格中,你能找到一些不变的东西吗?”,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到这些量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变化,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在变化,又可为学生后续发现“成正比例的量”中相对应的比值不变埋下伏笔。

3、课容量较大,适当删减了一些内容。

为了节约时间,“数学书的研究”换成了“购买QQ糖的情况表”,名言欣赏从4句缩减成了1句并放在课尾(毕竟是数学课)。

4、课后作业增加了题为“生活中的正比例”的数学周记一篇。

【总而言之】

当然,本课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引导发现、归纳概括环节变数很大,要随时跟着学生的节拍不断调整预案、引领生成。

上这样的课,很有挑战性!

【4】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而不是单调的、枯燥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

正比例意义的教学,研究的是数量关系中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如何使这个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又形象,本课进行了设计。

课始,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导入,让数学从生活中来。通过教师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许多事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如天气和穿衣、秋风和落叶以及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益等。进而让学生自己举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和学习中确实有许多事物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从而非常自然地引入相关联的量而且它们之间具有更强的规律性,这样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有效地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最后,联系生活结束全课,让数学到生活中去。在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地体会

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教学中用教师口述,学生随机口答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情景,有效解决问题。先要求同学们有序的走出教室,每次出去两名同学,从而建立出去的人数和次数成正比例关系的条件。这样即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又使课堂教学形成最后的高潮。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17)

比例的认识教学反思

比例这节课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课时,一是概念课,一是比例基本性质课。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我却把它们整合成一节课,先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想一想本节教材向我们传递了什么信息。有的'同学通过自学,发现本节内容,教材编者是向我们传递两个信息,一是比例的概念,也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比例。另一个信息就是告诉我们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教材没有用文字表达比例基本性质,而是通过一个比例式,让学生自己用数学语言总结比例基本性质。即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比例问题,如比例方程等。

本节课我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基本性质,以增进学生对比例基本性质有更深的理解。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很快掌握了比例与比之间的联系,还让学生明白比例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区别。结果学生在运用比例基本性质时,都能达到理解与掌握的程度。

相关推荐

苹果的故事(优选17篇)

故事
苹果的故事(1)今天,我读了《三个苹果的故事》。它的主要内容是从前有一对夫妇,生了三个可爱的儿子。突然有一天,那位青年的妻子病了,只想要个苹果,闻一闻苹果的香气也就满足了。青年为了妻子,5天5夜去找个
展开详情

孔乙己续写范文

七年级语文
可是,人生总有意外——那是一个下着雪的上午,乡试的榜单贴了出来。大家都去围观,小店就留下我一个人——唉,自从孔乙己死了之后,我的日子一直就这样平淡无聊。突然,我听到店外敲锣打鼓的声音,我立即振作了起来
展开详情

高一新生军训作文

军训专题
饭前一支歌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踏着整齐的步伐,甩着有力的臂膀,高声欢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窃喜军训让我痛并快乐着,我学会了好多军旅歌曲,一首首动人的旋律召唤着我爱国的热情,军训让我明白了大学生肩
展开详情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实践心得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了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回到学校,深入基层,深入Xx镇,我们翘首期盼一次新的体验与收获!我们是朝气蓬勃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身为未来的铁塔牌法律人,我们更是中国
展开详情

带有风字的成语(甄选5篇)

成语
带有风字的成语(1)和风细雨[héfēngxìyǔ]和煦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在批评中摆事实,讲道理,方式缓和,不粗暴。风和日丽[fēnghérìlì]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春风化雨[chūn
展开详情

窗外的风景550字七年级作文

七年级语文
打开窗户,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生机盎然的春天,也有人看到的是树叶凋零的秋天。我看到的是什么?我或许看到的是重重困难,是民间疾苦;亦或是花团锦簇,是生机勃勃。这并不取决于窗户后面
展开详情

小学五年级数学口算专项训练简便运算.方程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
÷9÷100=÷÷÷9=÷6÷50÷÷4÷100=÷÷6=÷÷÷÷3=1÷÷18÷1÷÷5=÷7=÷÷2=÷3÷÷×25÷÷28÷9××8=÷5=÷8=÷10=÷7=÷8=42÷100=÷3=8÷5=
展开详情

霸气十足的句子(优质7篇)

句子
霸气十足的句子(1)你的半步,我的天涯。厮守终生,不离不弃。途有好伴,不觉路远。素时景年,一世疏离。爱情无价,千情刻真。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时光停滞,岁月静好。前尘回眸,我心未改。
展开详情

船长说课稿(合集7篇)

说课稿
船长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船长》是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课文叙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时,镇定自若,指挥60名船员安然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
展开详情

五年级作文:考试之后

考试作文
紧张的毕业考试终于结束了,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老天爷呀,我们终于解放了!看,我们班的数学冠军陈立竣洋洋得意地在教室里蹦来跳去!小淘气鬼于超则垂头丧气地坐在座位上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教师节的礼物 征服阅读答案(合集4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生活的名言警句 初中地理知识点提纲 优秀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阅读哈姆雷特读书笔记 国学弟子规教案(精品4篇) 圆柱和圆锥应用题 读书笔记作文 50米跑教学反思(推荐16篇)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九年级英语作文80词 一句话座右铭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集合3篇) 开火车教案(推荐19篇) 关于数学的故事(合集17篇) 禅意的句子(合集5篇) 考研复试英语的自我介绍 谈谈美食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田中耕一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题答案 关于端午的故事(集锦17篇) 高二经典英语作文范文 一天的食物教学反思(合集7篇) 幽默英语小故事(甄选19篇) 成长的烦恼600字小学作文 小学生课间游戏作文400字 霸气的生活语录(精选175句) 高一地理复习技巧 辛弃疾鹧鸪天赏析(集锦4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六年级作文《让自己跑起来》 有深意的故事(甄选3篇) 暑期个人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大学生教育实习心得范文 吃惊的成语(集合4篇) 五一劳动节游记作文高分范文 女王的故事(集锦4篇) 描写自己的句子(合集16篇)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我的未来作文初中范文 温馨的小故事(精品15篇) 【热门】考试以后作文 2022年寒假读《乌塔》有感 夏天的作文_2022年夏天主题作文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推荐】 元旦晚会诗歌朗诵稿(实用7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试题 溶解度课件(甄选3篇) 儿童经典睡前故事(汇编19篇) 八年级学习计划范文大全 暑期实践心得 熟悉的地方普通话考试范文 名人传好句摘抄(通用7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检测试题 家庭教育宣传观后感 学习方法 高中英语单词表必修二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韵母教案(汇编19篇) 严格保密承诺书参考范例素材最全(集锦4篇) 高三英语口语学习技巧分享阅读(热门4篇) 儿童启蒙故事(集合13篇) 三年级小学生春游作文范文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高二 2022年淘气包马小跳读书笔记500字 立德树人家校共育家庭教育观后感 小学语文如何复习的方法 关于清明节的小学优秀作文 高三作文痕迹800字范文 关于描写西湖的诗句(合集3篇) 马歇尔 高考英语基础写作技巧 科普知识读后感 人教版高二化学重难点 考试中作文 三年级数学的学习做题方法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提纲 关于青春励志的诗歌朗诵(精选3篇) 狼王梦读书心得 生活美好的句子(甄选18篇) 关于宽容的名言名句(集合4篇) 关于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 感恩老师作文800字高一作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范文 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关于考试风波作文 乡村振兴实践心得体会 高一英语学习方法经验分享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优秀议论文 新初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与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方法 趣味物品猜谜游戏大全及答案 咏鹅音乐教学反思(合集7篇) 高考状元学习策略 怀念家乡600字精彩作文 有关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经验交流会心得体会 小学四年级语文的知识点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安排 四年级学生如何写写景作文 挂职挂心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出国留学自我介绍 道成语(集锦14篇) 防溺水安全知识范文 飘读书笔记 背水一战的故事(汇编7篇)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优选16篇) 2022年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连减教学设计(精选20篇)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范文 考试分数作文 《生命安全高于天》读书笔记 海蒂的五年级读书笔记 关于小满的古诗(合集16篇) 关于安全消防知识作文 酸甜苦辣的考试作文 友情的名言佳句(实用4篇) 我想诗歌(优质16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2022 皮皮鲁传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必备3篇) 小鸡的故事(通用3篇) 关于中考作文 思修实践整理心得体会 寒假的实践心得 洞茶阅读答案(实用8篇) 动能和势能说课稿(甄选6篇) 高考生物必知的18个高频考点 实用的安全知识作文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感悟300字 小猪唏哩呼噜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汇编4篇) 护士实习单位评语 202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种族歧视的议论文初中优秀范文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高二作文家训勤俭节约范文 写人作文的评语(通用6篇) 数学课堂管理方法 爱迪生救妈妈读后感 难忘的旅行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成功的议论文高一800字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6-10课) 2022年读青鸟有感范文500字 2022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设计 滥竽充数教学反思(优质10篇) 高中政治大题解题思路 小学生1-3年级日记200字1 成长的味道500字五年级作文 《家庭教育》读后感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反思(优选11篇)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三学习地理的方法大全 四营四连军训口号 2022高二作文亲情700字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500字 狼图腾读后感800字 成熟低调有内涵的签名(精选110个)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考试成绩作文 个人座右铭 教学计划安排表(推荐5篇) 高中政治重要知识点分类总结 科学课教案(必备17篇) 2022高考文综历史易错点 牛的谚语(推荐8篇) 比较大小教学反思(优选18篇) 留学自我介绍范文 文明教师事迹材料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 草古诗(热门20篇) 我的学习生活普通话考试范文 语文学习方法 斑羚飞渡读后感500字范文 学生实习电子工艺报告总结 300字童话故事(精编18篇) 蚯蚓教案(必备19篇) 钓鱼课件(集锦20篇) 关于足球的句子(精选6篇) 感恩老师作文800字高一 考试进行曲作文 《忽然七日》的读书笔记 优秀高三作文范文学生800字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史记的读书笔记范文 北师大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集合3篇) 多边形练习题(集锦4篇) 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圆柱和圆锥教学反思(推荐20篇) 高三生物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詹天佑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总结 初一政治上册的知识点 关于时间名人名言大全(优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