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孙权劝学知识点(集合14篇)

孙权劝学知识点(集合14篇)

陈*** 23-03-27 知识点

孙权劝学知识点(1)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

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但当涉猎(应当)

见:

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

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

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倒装句 :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②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啊

(五)解释成语

吴下阿蒙: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孙权劝学知识点(2)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但当涉猎(应当)

见: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⑵文学常识

《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五、翻译下列各句 答案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5、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六、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

开卷有益

四、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孙权劝学知识点(3)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孙权劝学知识点(4)

《孙权劝学》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孙权劝学知识点(5)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孙权劝学知识点(6)

“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孙权劝学知识点(7)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__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__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孙权劝学知识点(8)

注释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今:现在

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辞:推托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但:只,仅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乃:于是,就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到达

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但:只,仅

孰若:谁比的上;谁像(我)

孰:谁

若:像

就:从事

遂:于是,就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何:为什么。

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始:开始

与:和

论议:谈论,商议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今:现在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复:再

即:就

拜:拜见

待:等待

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

邪(yé):通“耶”,语气词

乎:啊。表感叹语气

以:用

见事:认清事物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

一词多义

当: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词

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古义:到了……的时候。(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以及

古义:到。(及鲁肃过寻阳)

今义:经过

古义: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今义:更加

古义:只(但当涉猎)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古义:很

今义:与“小”相对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古义:从事(文中)

今义:就


孙权劝学知识点(9)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6) 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7) 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8)劝人要讲究策略。

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11)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知识点(10)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

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但当涉猎(应当)

见:

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

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

乃不知有汉(竟)

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倒装句 :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②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止语气,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啊

(五)解释成语

吴下阿蒙: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孙权劝学知识点(1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

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

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

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所见所语来写。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开卷有益。

文中的“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蒙乃始就学”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见往事耳 但当涉猎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过程给你什么启发?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孙权劝学知识点(12)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中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知识点(13)

《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文言文核心知识点梳理。欢迎阅读。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__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五)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史料整理改写而成的文章。

(六)鉴赏

文学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艺术特色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孙权劝学知识点(14)

《孙权劝学》文言文的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é 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2)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 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 词语解释:P106 注释4、5、9;P107 注释1-6、9、12、13、15

◇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 二至四

◇ 句子翻译:P107 课后练习 二

◇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 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 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作文第一次坐火车

四年级语文
今天,是我最兴奋的一天,因为我第一次坐慢火车。我和奶奶来到火车站,那儿人山人海,奶奶说:“你给我跟紧了!走丢了我可不管。”我紧跟着奶奶来到火车等候室。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我们的火车到站了。
展开详情

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不良的家庭教育很有可能导致青少年性格上的缺陷,下面给大家分享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1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
展开详情

微信签名句子

名人名言
1、若不是深爱着你,我又何必如此在意。2、幸福就是住在喜欢的人的心里。3、我的影子叠在你身上,你的眼里折射出温暖我的光。4、我愿与你安生行走,白首不离。5、我愿等你千年,只望换你回眸一笑。6、你是我生
展开详情

小学二年级英语优秀作文

二年级英语
Lastweekend,ItravelledinHongKong。HongKongisaverybeautifulmoderncity,it’stothesouthofGuangdong。Therea
展开详情

考试的启示作文600字

考试作文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经历了大大大小小许多考试。其中一次考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次考试让我体会到了“骄兵必败”的苦涩。在五年级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我学习非常认真,英语听写每次都是100分,总是得到老师表
展开详情

安全培训试题

试题
1、什么是安全检查?答案:安全检查又称安全生产检查,是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突出性的、专业性的或季节性的检查监督活动。检查的内容包括生产环境条件、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施
展开详情

选择人生中学生议论文600字相关范文

八年级语文
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无边的大海,小草拒绝了绿荫的庇护,把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向大地撇下点点星辉……放弃和拥有只是一念之差而已……如果在不该放弃的时候,你轻易的选择了
展开详情

乃哟乃教案(必备3篇)

教案
乃哟乃教案(1)教学内容:《乃哟乃》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在说一说、听一听、动一动、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2.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
展开详情

指南针教案(优质7篇)

教案
指南针教案(1)学习目标: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预习内容:预习教材。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
展开详情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之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从而找到聊以自我安慰的事情。”这是《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一句经典话语,总是在我消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小飞侠彼得潘》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个人事迹材料 《春光美》周海亮阅读答案 人生的纽扣阅读题答案 安全知识作文400字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自荐信 2022年读匆匆有感范文 2022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扩展阅读七法 初一上册政治月考试卷 安全知识作文 临床医学实习个人小结 大年初一烧香的意义 童话故事读后感400字(优选5篇) s版小升初语文必背字词句段 小刺猬的故事(汇总15篇) 基督山伯爵读书笔记500字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模板 科技活动教案(精品7篇) 规划课题开题报告(集锦3篇) 情感句子大全(汇总5篇)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范文800字 免费教案网(精编4篇) 教师节的礼物 《人生》读书笔记范文 关于安全的名言警句摘抄(通用180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 许褚 《骆驼祥子》的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小学生写考试的作文400字 四年级学生写景优秀模板作文 汉语拼音aoe教学反思(集锦7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暑假奇遇读后感范文300字 谈礼貌教学反思(集合19篇) 斑羚飞渡读书笔记400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新年谜语(实用5篇) 交通安全知识顺口溜集锦 大学生寒假打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考冲刺时评作文 初中物理题初二学习方法与关键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一生物学习八个方法 睡觉前故事(集锦19篇) 五一劳动节的作文_七年级学生优秀作文 播音专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中高二作文畅想800字 坚持梦想议论文(热门5篇) 奔跑500字话题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400字 2022天津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 最美初中学生事迹材料 教师节的礼物 皮皮鲁传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期末考试优秀作文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汇集17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读王子与贫儿有感范文500字 水浒传读书笔记范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测试题 感恩课教案(热门6篇) 《福建土楼:聚族而居的“活标本”》阅读答案(汇总5篇) 三年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必备19篇) 军训会操范文 f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优选17篇) 高三语文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整理总结 高一英语的语法知识点 想一想摆一摆教学反思(优选19篇) 高三地理考高分的学习技巧(优选6篇) 社会正能量的高三作文范文 学校劳动实践心得体会 早上好的句子(精品15篇)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模板 暖心的经典语录(精选130句) 文成公主进藏读后感 读青鸟有感范文 大班教育笔记 小学生竞选事迹材料 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 孤独的小熊教学反思(合集3篇) 我的校园故事征文(集锦15篇) 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高二英语作文范文2022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范文 麦琪的礼物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摊丁入亩 18班军训班级口号 期末考试总结作文 初一军训的感受作文大全 祖国大家庭教案(集锦7篇) 比较的句子(汇总16篇) 2022年夏天的校园作文 寒假实践心得1500字 钓鱼的启示的教学反思(集锦17篇) 彩色的梦教学设计(优选19篇) 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草房子读书笔记 父爱昼夜无眠阅读答案(推荐5篇) 句子分类(集合7篇) 小学生爱国作文400字 电销实习生个人实习周记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模板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心得范文500字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考试有感作文 徐志摩诗歌精选(必备6篇) 高中英语必修三复习知识点(集合5篇) 英语作文万能句子(汇编18篇) 领导军训总结会议演讲稿 高一新生军训800字作文范文 高考第一轮复习做笔记的技巧 大学英语作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课程 励志名言警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与记忆方法 母爱无声为题的初中作文600字 关于心情的诗句(汇集6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甄选16篇) 中考作文 宽容议论文高二 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范文1000字 教学设计特色(精选11篇) 英语学习复习计划 春天来了三年级作文 成长的烦恼的3分钟演讲稿 浪淘沙教学设计(汇编4篇) 悄悄话教案(热门15篇) 六年级作文:我和我的小伙伴作文450字 选择所需要的作文初中范文 瀛洲生态公园 《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 关于数控课考试题目汇总附考试说明 林徽因散文(汇编8篇) 高二物理要怎么学才提高成绩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 2022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初中音乐教学重点技巧(汇总4篇) 勾股定理逆定理教学反思(优选5篇) 形容工作忙碌的句子(集合10篇) 书写青春华章征文(汇编3篇) 2022年广东中考作文 认识公顷说课稿(推荐3篇) 小学六年级写春节的作文 数学二年级教学方法与措施与学重点简便运算归类方法 高考冲刺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读后感高二1000字范文 北京五一出行通知 长度单位说课稿(实用4篇) 高二地理快速提分技巧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2022 关于名人名言作文 迈向成功励志名言 罗斯福名言(通用12篇) 有关人生的格言 高三励志签名简短的精选 2022年基督山伯爵读书心得 学会感恩600字精彩作文 国防的名言(汇总4篇) 有关大学英语专业求职信范文 文学的名人名言 星期日的安排教学反思(合集3篇) 高一有关宪法的作文 描写母亲河的相关文章500字范文 学会承担责任500字话题作文 大雪节气教案(精选9篇) 汽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罗斯福名言(推荐10篇) 2022年镜花缘读后感范文500字 学高和身正800字议论文 意大利语 健康教育教案(甄选18篇) 号称第一军训口号来了 高中中国地理常识 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范文 庆国庆主题班会(合集5篇) 嘀哩嘀哩教学反思(热门8篇)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400字 八大山人纪念馆 军训生活开幕式演讲稿范文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新疆民街民俗博物馆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2抗击疫情作文 开学第一课日记(汇编20篇)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汇集4篇) 小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高中新生军训感悟小结 励志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考试的作文 英语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精选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汇集3篇) 初一英语知识点人教版2022 家庭教育讲座的观后感 遵守规则的初中话题作文范文 诗词简介(推荐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