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19篇)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19篇)

男*** 23-06-14 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例11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先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练一练”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米分米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教学例11。

(1)挂图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板书: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内交流。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这个结论的?

引导学生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进行比较,并通过计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来看,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评析: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评析: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2、出示练习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班内交流: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而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说多少呢?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合前两题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再结合后两题说说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量。

5、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评析: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列表、单位换算、对比练习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教师正确处理了“扶”与“放”的尺度,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1dm3的盒子,

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

学生通过摆设,得出: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1排摆10个

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

1分米=(10)厘米

盒子里可以摆几层?

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装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

10×10×10=1000

根据1米=10分米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操作模型,认识和理解厘米3和分米3之间的进率。

结合厘米3、分米3与升、毫升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

1升=1000毫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

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一练

1、学生练习

2、反馈

计算1m3=Udm3

学生计算:

10×10×10=1000分米3

得出:1米3=1000分米3

学生分析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1、学生先填一填。

2、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2页练习七第5——10题。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三、学重点与难点:

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谁能说一说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它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1)300厘米=( )分米,4.6米=( )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4.6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4.6立方米=( )立方分米。

(2)92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9.8升=( )立方分米=( )毫升,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2、做练习七的第5题。

(1)学生看图算出两堆木块的体积。

(2)引导学生思考:每堆木块的体积与它右边的容器的容积有什么关系?再来进行推算。

3、做练习七的第6题。

(1)学生独立作业时,再三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2)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做练习七的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是引导学生注意每一个计算结果的单位写得是否正确。

5、做练习七的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6、做练习七的第9题。

学生读题后,先集体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7、做练习七的第10题。

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说说从里面量的数据和从外面量的数据分别有什么关系,然后再由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能力空间。

1、砌一道长24米,宽20米,高3米的砖墙,如果用每块体积的18立方分米的砖来砌,一共要这样的砖多少块?

2、每瓶药水50毫升,装瓶,一共有药水多少升?如果有4.5升药水,一共可以装多少瓶?

(五)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觉得那些地方值得我们引起注意?引导学生进行。

(六)作业。

1、课前思考:

(1)认真学习潘老师与孙老师的备课,与孙老师有同感,也想补充复名数改写。

(2)第二,在完成教材上内容的同时,可结合《天天练》上的习题进行讲评,因为教材上这课内容中单位换算的习题不多,在《天天练》倒有不少相应的实际问题中有这方面的训练。

(3)第三,在教学新授的同时,边利用自习课时间复习前面的知识,发现不少学生教材上的内容也有遗忘。

2、补充题:

3时20分=( )分,2.41吨=( )吨( )干克,3080克=( )千克( )克,5分40秒=( )秒。

3千克4克=( )千克,1840千克=( )吨( )千克,8.32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7.004 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学生对书上的练习掌握的不错,作业的反馈情况也比较理想,就是对于补充的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掌握的还不够。打算在自习课上再加强训练。

3、课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是一节练习课,针对体积单位换算和体积、表面积计算进行了综合练习,主要完成了教材上的练习。分析一下学生的练习情况:

(1)类似教材第32页上第7题这种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棱长求表面积和体积的题目,是最基本的,所以每位学生都能正确列出算式来计算表面积或体积,但计算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小数乘法错误就较多。

(2)教材第8、9、10题涉及到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大部分学生也能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但计算的正确率仍有待提高,还有少数学生不会分析题中要求解决的问题是计算表面积还是体积,以及如何根据题中的信息来正确列式。

(3)题目中如有些数据的单位名称不一致,学生往往置之不理,把它们当成单位是一样的来计算。

针对这些情况,在后面的单元复习课中要加强指导和相应的练习进行训练。

由于前面补充了不少长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习题,自认为教材上的习题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没有想到独立作业中,学生的正确率不高。

4、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有困难,个别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转化,独立思考根本不行。

(2)思考方法正确了,小数乘法计算不过关。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能力目标: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图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哪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体积单位有哪些?引出体积单位。

二、教学新知:

1、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

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即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2、用以上方式教学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即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 =1000分米3,1 m3 = 1000 dm3。

3、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单位

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长度

米、()、厘米

10

面积

米2、()、厘米2

体积

米3、()厘米3

4、课堂练习

(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

(2)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

(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50×20×1.5=1500(立方米)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③正方体体积=。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1.5米=15分米: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习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评价。今天学习的内容你学会了吗?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八的3、4、5题。

可以先复习一下平方之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师准备:

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3)做第30页的做一做。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

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36页的第2题,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做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25页例

9、 “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第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探索并掌握长方体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不断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成功体验,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1cm3小正方体拼摆成的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包装盒,多媒体课件;各小组准备1cm3的正方体和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出示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模型),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吗?

明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演示:按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各含有的小正方体个数,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揭题:刚才,老师的这个长方体模型是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但生活中有很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是不能分割的。譬如,这个长方体的包装盒(出示),它的体积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个长方体中含有的1cm3小正方体的个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求这个物体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同时也为后面有序地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一些孕伏。]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启发:在三年级,我们学过长方形面积,还记得是怎样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吗?

学生回忆后,电脑演示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出示长方体直观图,讨论: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研究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可能想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可以把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棱长1厘米、1分米或1米的正方体,长方体中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就是它的体积。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看大屏幕,(多媒体演示)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增加或缩短,它的体积会怎样?如果改变它的宽或者高,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谈话:看来,同学们的猜想确实有道理。要研究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一些长方体作为研究对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摆出一些长方体。

明确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用若干个1cm3的正方体任意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上序号。

(2)观察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以及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完成记录表。

(3)填完表格后,同桌核对数据,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按要求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组织反馈。(指名汇报收集到的数据,并以其中的一个长方体为例,说说怎样看出它的长、宽、高的厘米数的。正方体的个数又是怎样数的,摆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根据表中数据,自己有什么发现。)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启发:同学们通过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活动,发现了长方体体积等于它长、宽、高的乘积。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它长、宽、高的乘积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探索长方形面积的经验,通过类比把探索平面图形面积的方法迁移到立体图形中来,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也是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的操作,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初步发现长方体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感悟归纳的思想方法。]

三、再次探索,验证规律

出示4×1×1的长方体图,谈话:这是一个长4cm、宽1cm、高1cm的长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学生可能想到用4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正好可以得到这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4cm3;也可能用“4×1×1”算出它的体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长方体上画出相应的分割线,确认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cm3。(见图1)

出示4×3×1的长方体图,谈话: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几cm?如果不用1cm3的小正方体,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吗?自己先在长方体上画一画,再和同学交流。

提问: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2)

明确:在这个长方体中,沿着长一排可以摆4个1cm3的小正方体,沿着宽可以摆3排,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4×3×1”来计算。

出示4×3×2的长方体图,谈话:我们再来看这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几cm?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中含有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吗?自己先试一试。

反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cm3?你是怎样想的?(学生的回答后,出示图3)

提问:如果用的小正方体来摆第3个长方体,沿着长一排可以摆几个?沿着宽可以摆几排?沿着高可以摆几层?它的体积可以怎样计算?

再问:如果有一个长方体,长5cm,宽4cm,高3cm,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要用多少个1cm3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cm3?

引导学生用示意图表示出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对三个长方体的探究,引导学生经历了“想象—画图—说理”的过程,使学生随着排数、层数的递增,清晰地体会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第4个长方体只给出了长、宽、高的数据,意在促使让学生依托已经获得的直观经验,将摆的过程内化为有序地算(数)的过程。至止,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已呼之欲出。]

四、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我们前面提出的猜想正确吗?

揭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指出:以后我们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讲解: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板书:V=abh。

和同桌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口算各题的得数,并交流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五、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试一试”。

出示长方体的包装盒,谈话:刚开始上课,我们还不能求这个包装盒的体积是多少,现在你能解决了吗?要求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有办法知道这些数据吗?

指导测量、记录数据后独立解答。

出示正方体的包装盒,这是一个棱长12cm的正方体纸盒,它的体积是多少cm3?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完成第26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每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或棱长)各是多少cm,再口算出它们的体积,并数一数每个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3.完成练习六第2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自由读题。

提问:计算冷藏车的容积,为什么要从里面量?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组织反馈。

六、全课小结,梳理学法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这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

七、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1题。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

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

2.学生实验:

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

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3.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介绍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厘米(cm)。

4.认识:1立方米、1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我们规定: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

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

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5.练习:

(1)完成P40“做一做”T1。

说一说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P40“做一做”T2。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

四、反馈检测

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课后反思:整节课中,我给予学生一个又一个实验研究平台,引导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中开展学习,在一次次猜想验证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培养了能力。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下册86-8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过程。

2.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3.在实验、观察、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两个玻璃杯、石头、土豆、手机、文具盒、鞋盒、长方体、正方体、粉笔、酸奶盒,正方体框架等。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是在认识了升和毫升及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设计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概念、恢复概念来源于现实,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目。

1.创设引入概念,设疑激趣。

2.引导学生探究,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重视体积、体积单位概念的建立。首先利用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验,把土豆和一块小石块放入同样高水的两个杯中通过直观的水面上升高度不同的情况,由学生已有的"土豆占的地方大"生活经验,发展为"土豆占的空间大"接着让学生描述手机、铅笔盒、鞋盒等熟悉的物品,哪个占的空间大,把学生对物品大小的经验和占空间的大小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占空间大小的含义",然后再揭示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在教学1立方米时,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1立方厘米大小,并找出生活中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品。认识1立方分米时,用手比一比1立方分米有多大:认识1立方米时,用棱长1米长的正方体框架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等。通过观察、描述、想象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体积概念及体积单位的构建过程。

3.注重渗透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如实验法,拼摆法,比较法。

4.重视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强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

5.充分运用学具、小实验操作以及巧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建立清晰表象,从而理解新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获取新知的乐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1小实验。

1.1.1取两个同样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把一个土豆和一块小石块分别放入两个杯中。

(1)让学生猜一猜:把土豆和小石头分别放入两个水杯后,水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可能会说两个杯内的水面都升高,放土豆的杯内的水面上升的高)

(2)找学生完成实验,并让学生说说观察到的结果。

1.1.2讨论:

(1)两个杯子内的水面为什么都会升高?

(2)放土豆的杯内水面上升的高,说明什么?

1.1.3全班研讨:

(1)两个杯内的水面为什么都会升高?

(2)放土豆的杯子内水面上升的高,说明什么?

重点得出:土豆和小石头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把它们分别放到水里后,下面的水被挤上去,水面就会升高。土豆占的空间大,所以放土豆的杯子内的水面升的高。

2.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2.1认识体积:

1.比较手机、文具盒、鞋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再让学生说说周围的物体哪个占空间大,哪个占的空间小。

2.汇报交流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充分感知每一个物体所占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得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比较手机、文具盒、鞋盒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

4.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长方体,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体积,观察交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会认为1号长方体大或2号长方体体积大或两个长方体的大小,不能只凭感觉,要看哪个长方体用的小正方体的数目多,从而导出体积单位。

2.2认识体积单位。

2.2.1教学1立方厘米。

(1)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最小的正方体,并量一量它的棱长大约是多少厘米?从而揭示1立方厘米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cm3。

(2)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让学生充分感知1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生操作,用学具中1立方厘米正方体搭成不同的立方体图形,并说出所搭立体图形的体积。

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4)估测一根粉笔的体积。

2.2.2教学1立方分米。

(1)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较大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从而让学生自己推导出1立方分米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

(2)用手"比一比"1立方分米有多大,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分米的观念。

(3)找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品。

(4)学生操作,用学具中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搭成不同的立方体图形,并说出所搭立体图形的体积。

(5)估测酸奶箱子的体积。

2.2.3教学1立方米。

(1)让学生类推1立方米的概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m3。

(2)用手比一比"1立方米"有多大。

(3)出示棱长1米的正方体框架,搭出1立方米的空间,并让学生实际钻一钻看最多能容纳几名同学,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米的观念。

3.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下面的立体图形是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成的。

2.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体积单位。

一个铅笔盒的体积约是480()

一台电视机体积约是48()

一台电冰箱的体积约是1.5()

3.下面说法对吗,说说理由。

(1)一台电脑所占的空间约是15立方米。

(2)红红口渴了,一口气喝了200立方米的水。

(3)植树活动中,小明和小刚干劲可足了,一次就抬了6立方厘米的土。

(4)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后,体积没变。

4.自主反思,深入体验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19页例12、“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具:课件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请画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上.”

学生6人一组,回忆并再次经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推导过程.

(2)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可请1~2名学生代表他们的小组上台述说,并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示意图──将边长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画上10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展示出来.

二、探究新知

1、推导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猜猜看,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你们能应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

要求每个小组将推出来的结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表示出来.

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索、推导.教师巡视各组情况并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在1平方分米的纸上画出100个小格,然后贴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盒块的6个面上.这样,就得到一个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数学模型。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进行展示。

(2)展示推导过程

请1~2名学生上台述说他们的推导过程:正方体棱长1分米,也就是10厘米,体积就是(10×10×10)立方厘米.并将他们做好的模型进行展示.

(3)全班归纳总结:教师用课件动态展示将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分割成1000个棱长1立方厘米的过程,并在示意图下醒目地写上: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或写在黑板上)

3.推导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提问:“不用操作,你能想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2)学生独立思考.可提示:在脑子里想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再将这个正方体分割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想想可分割多少个?

(3)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教师用课件显示出来(或写在黑板上)。

4.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

(2)引导学生观察: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并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想好后在书上填空。

5.构建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计量系统.

(1)让学生说一说,到目前为止,所学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各有哪些,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表面大小的;体积单位是用来计量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

(2)提问:“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同吗?”学生回答后将书上第31页上的表格填完整,集体订正。

三、练习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指名说说换算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三类单位的进率各有什么特点?

3、完成练习四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说说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将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相邻的低级单位的名数的`一般方法(师板书):

高级单位的名数×1000=相邻的低级单位的名数

4、完成练习四第11、12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忆时可按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顺序来叙述。

本节课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会应用体积之间的进率进行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五、作业

练习四第13、14题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

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

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

2、学生实验:

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

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出示两个长方体: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

3、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介绍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厘米(cm)。

4、认识:1立方米、1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我们规定: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

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

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5、练习:

(1)完成P40“做一做”T1。

说一说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P40“做一做”T2。

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进而使学生深化对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意思的理解。

三、反馈检测

1、一块砖的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厚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课后反思:整节课中,我给予学生一个又一个实验研究平台,引导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中开展学习,在一次次猜想验证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培养了能力。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本教学设计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体积的概念,同时借助学生所熟悉的物体,感知物体体积的大小,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掌握新知。

2.在实践中掌握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

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设计首先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建立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表象,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充分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1cm3、1dm3、1m3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体积的概念

1.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是什么吗?(是乌鸦)据动物行为学专家研究,乌鸦是除人类以外具有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乌鸦喝水”的故事就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指名看图讲故事。

(2)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预设

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3)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建立体积概念的表象。

2.实验证明。

教师演示: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让学生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并提问:为什么会这样?

3.揭示体积。

(1)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提问:这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一样吗?哪个占的空间大些?怎样用实验证明呢?

预设

生:把两个石头浸没在装有同样多的水的杯子中,水面上升多的占的空间大,水面上升少的占的空间小。

师:那你做一个实验给大家看看好吗?

(2)试一试。

找一名学生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两个石头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创设矛盾情境,引出体积单位

1.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

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的大小,下面有两个长方体,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

学生出现争论。(有的说能,有的说不好比较)

师:到底谁大谁小?为什么?(课件展示将它们分成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预设

因为左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6个小正方体,而右边的长方体被平均分成了15个小正方体,而且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左边的长方体比右边的长方体大。

师:为什么要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分成的每个小正方体的大小相同,这样就好比较了)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1)提出自学要求。

师: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学生阅读后汇报。

①1立方厘米有多大?怎样记住它?请具体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出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立方厘米作单位?(1立方厘米约一个手指尖的大小)

②1立方分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其大小)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请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分米的大小。(1立方分米约一个粉笔盒的大小)

③1立方米有多大?什么样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看一看,具体感受一下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有多大,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

(3)再次感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一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大小,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

教法:谈话法、实验法

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索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

1、导入:课件出示:乌鸦喝水图片,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石头占了一定的空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2、出示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自主学习(5分)

自学内容:认真看课本27页至28页,边看边画出重点。

自学思考:

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

2、什么叫做体积?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4、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

三、合作交流:(8分)

1、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米的物体是()。

2、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四、质疑探究(5分)

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是度量什么的?

2、练习:

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

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五、小结检测(10分)

(一)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检测:

1、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2、选择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a、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

c、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②动手摆一摆:

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六、堂清(10分)

1、填空:()叫做体积。

2、填合适的单位:

一块橡皮擦的面积有6()

教室的门面积约是2()

操场的面积约是8000()

操场一周是400()

一个书包的体积大约是16.5();

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300();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4)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常兴中心小学张敏乾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情感目标: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比较物体的长度或面积的大小。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3、比较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大小,怎样准确描述他们的大小,引出提价单位。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

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

2、学生制作体积单位。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4、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

1升=1分米3 1L=1 dm3 1毫升=1厘米3 1ML=1 cm3

三、课堂练习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

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第3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 dm3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 m3 1升=1分米3 1L=1 dm3 1毫升=1厘米3 1ML=1 cm3 MSN(中国大学网)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5)

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书27、2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认识体积单位。

2、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法:自学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 自主探索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

1、我们学过的常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各有哪些?

2、导入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体积和体积单。

3、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

(2)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就是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习内容:数学书27、28页。

2、学习时间:5分钟

3、学习方法:边看边画重点,看后填写自学提示。

4、自学提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和( ),可以分别写成()、()和()。

(3)棱长是1㎝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dm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

5、跟踪练习:

(1)用体积概念解释乌鸦为什么能喝到瓶子里面的水?

(2)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m、1dm、1cm。

(3)书上28页第2题。

三、合作交流:(8分)

1、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一个仓库的体积是12( );

一堆沙的体积是1.9();

微波炉的体积约是45( );

一箱纯奶的体积越是8( );

一瓶墨水体积是约60();

2、练习

书32页4题。

四、质疑探究(10分)

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2、跟踪练习:

(1)书28页做一做第1题。

(2)说一说:

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 )单位;

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五、小结检测(10分)

(一)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检测

1、我会填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和( ),可以分别写成()、()和()。

(3)棱长是1㎝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

2、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填空。

(1)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

(2)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 20 ( );

(3)五年级语文课本的体积约是297( );

(4)一个蓄水池的体积是4.2()。

3、我是小法官

(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体积单位大于面积单位 。(3)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也是1厘米。

4、书上1、3题。

5、小明数学日记。

我们的教室占地面积约是60()。我的身高只有1.4( ),所以被安排在第一桌,离老师的讲台最近,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个体积为1()的粉笔盒,里面放了不少粉笔,一支粉笔的体积约为7( ),粉笔盒的旁边是一瓶体积为50()的红墨水盒。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面积是4()的黑板,黑板旁边还有我的最爱:一台体积是200()的电视机!

六、堂清(5分)

选择适当的体积单位填空。

(1)一块橡皮体积大约是6()

(2)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200( );

(3)一本大字典的体积大约是2( );

(4)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120();

(5)一个书包的体积大约是16.5 ();

(6)运货集装箱的体积大约是40( );

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m dmcm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6)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例11让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首先出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标注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标注为10厘米。先让学生依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判断它们的体积是否相等,再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它们的体积。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教材则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练一练”让学生初步尝试应用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不同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

2.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会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引出课题: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评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朴实、自然,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教学例11。

(1) 挂图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一个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2) 提问: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正方体棱长的关系作出判断,即:1分米=10厘米,两个正方体的棱长相等,体积就相等。)

(3) 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1立方分米)

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板书:1000立方厘米)

(4) 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板书:=)

(5) 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板书: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班内交流。如果有学生直接说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得这个结论的?

引导学生把棱长1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分米的正方体进行比较,并通过计算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小结: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来看,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评析: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时,及时引导学生回顾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与过程,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三、巩固深化

1、 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评析: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虽然是新知,但是学生已有面积单位名数的改写作基础,独立解答这类新知并不困难,因此这一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尝试了几题的基础上概括出解题的一般方法。】

2、 出示练习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班内交流:说说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

而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你能说说它们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分别说多少呢?

3、 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 出示练习七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结合前两题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量,再结合后两题说说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量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量。

5、 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评析: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识结构和发展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通过列表、单位换算、对比练习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一步掌握体积单位的换算方法,同时沟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这些单位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堂课,教师正确处理了“扶”与“放”的尺度,设计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能力。】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7)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师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知道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课前调查:

1、目的:

(1)通过课前调查,使教师进一步掌握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学习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通过课前调查,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和感知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对象:依据目的,课前调查的对象为两方面。

一是教学者教师,二是教学主体学生。

3、内容:

(1)教师的课前调查

1、大纲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调查,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很多学生在课前调查中要求通过自己动手作实验和自己动手作体积单位来自学本节课。教师也顺应学生的要求,例如让学生讲故事导入,设计了实验内容和自学内容。以开放的课堂形式,极大地解放了学生手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1、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最后教材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2、目标:通过《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教学。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过程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认识体积的含义。

2、掌握体积单位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二、 教学重点:

掌握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难点:

如何计量出物体的体积数。

四、 教学准备:

烧杯、石块、体积单位、课件。

五、 教学策略:

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验法和自学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

(二)揭题:

师:你知道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的吗?这蕴涵了什么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出示课题)

(三)新授:

1、建立体积概念。

师出示实验一,把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明:物体 占空间]{板书}。

师再出示实验二,把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分别放入盛有高度相同水的两个烧杯中,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请生读题,分组操作。

师:通过这个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水面上升的高度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大的物体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的空间小)。[说明:通过2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物演示:火柴盒、铅笔盒、书包。

师:观察这三个物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大?哪个所占的空间比较小?

书包与讲桌相比,谁占的空间比较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占空间有大小:{板书}。

生概括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案例生齐读。

师:桌上这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你知道体积比书包大的物体吗?你知道体积比火柴盒小的物体吗?[说明:体积的意义十分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里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物体占有空间。再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形成空间有大小的鲜明表象,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便于建立体积的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师出示图,请生比一比谁的体积大?[说明:教师通过两个长方体体积大小的比较,学生发现不好比较,从而指出计量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从而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

师:为了更准确的比较图中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把它们切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只要数一数,每个长方体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就能准确地比出它们的大小。

请生数一数,告诉老师谁的体积比较大?

学生汇报(注意让学生说出数的方法)。

师:像计量长度需要长度单位,计量面积需要面积单位,我们计量体积也需要有体积单位。为了更准确地计量出物体体积的大小,我们可以像图中这样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请生读一读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出示自学要求,自学课文15页内容。

自学体积单位。用看一看(它是什么形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摸一摸(它有多大)、说一说(它的定义)、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可以用这个体积单位来计量)的方法,小组之间开展讨论和交流。

请生分小组自学体积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上台汇报自学成果。[说明:教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开展讨论和交流,并让学生自我展示自学成果,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

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且知道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各有多大?

今后,我们在计量物体的体积时,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合适的体积单位。

3练习:

(1)哪个是长度单位,哪个是面积单位,哪个是体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

1厘米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说明: 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强化对长度、面积、和体积计量单位的认识,更好地构建认知结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 ),体积是1( )。

(2)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

(3)一台电视机的体积约是120( )。

(4)一辆冷藏汽车冷冻箱的体积约是9( )

⒋教学计量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出示图。师:已知每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这个长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构成的?它含有多少个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请生说一说。

师(小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学生操作:

请你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还能摆成其它形状吗?它们的体积又是多少?[说明:这里的操作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认识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二是可以通过摆小正方体看体积,为后面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准备。]

(四)、课堂总结:

师:学习了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板书设计: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8)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后教学的。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体积、容积单位。教材先呈现了长度单位1厘米,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和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并指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然后教材安排了做一做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再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把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后面在认识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容积单位。教材的的编写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意图:一是把体积单位与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联系起来,体会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对这三种单位有一个直观的区别;二是注重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三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我的教学设计也围绕着这三方面来进行,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我把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分开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体积单位。

学生分析:

小学生思维是具象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发展期。因此,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是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的相关概念与关系的获得也是以操作为基础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几何,到五年级他们对几何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并不陌生,并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经验,但本班学生对操作活动中的自律性还不是很强,教学中应注意对操作活动时纪律的控制。

教学目标:

1、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表象。

2、知道物体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3、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类比、举例、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通过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能联系已有知识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清楚各自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学生准备棱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米尺1根。

教学媒体: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单位:

老师身高155( ) 教室的面积为48( )

游泳池水深2( )占地面积250( )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单位,它们是什么单位同学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1厘米的长度 1平方厘米的大小。

2、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物体的体积,你们还记得什么是体积吗?那么体积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二、教学新课

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认识1立方厘米

(1)出示1立方厘米模型:这就是1立方厘米,让学生拿出自己做的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看看和老师的1立方厘米是否一样大。

(2)分组观察﹑探究交流,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操作要求:

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

量一量:1立方厘米正方体棱长是多少?

说一说:什么是1立方厘米?

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有多大,把它印在头脑里。

举一举:生活中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厘米(如蚕豆﹑玻珠、手指末节等)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

(3)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板书记法。

2、认识1立方分米

(1)出示1立方分米模型,告诉学生这就是1立方分米。

(2)学生拿出学具分组观察、探究、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看(大小) 量(长短) 说 (概念) 想(有多大)

举一举:(粉笔盒、菠萝等)

拼 (体积)

(3)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3、认识1立方米

(1)根据以上的体积单位推测,什么样的体积是1立方米(板书)

(2)我用三把米尺在墙角搭了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正方体框架,让学生估一估能容纳多少个学生,然后试一试。

(3)8个学生一组,用米尺搭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看一看,把一立方米的大小印在头脑里。

(4)哪些物体体积约为1立方米?(太阳能水塔、讲台等)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不同

(1)课件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旁边出示1立方厘米的图形。

(2)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同。

(3)小结:长度单位表示距离大小,面积单位表示表面大小,体积单位表示空间大小。

三、巩固练习,提升理解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填在括号里。

(1)五(1)班教室占有空间约是150( )。

(2)一个成人鞋盒体积约是6( )。

(3)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4)一把椅子高90( )。

(5)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是2( )。

3、连线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为 40立方厘米

书包的体积 0.3立方米

碳素墨水盒的体积 20立方分米

4、说说身边物体的体积

四、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小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心理特点方面手,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

教学初我让学生通过填单位回顾旧知,知道测量长度需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需要用面积单位。然后自然而然就引出测量体积就需要体积单位了。并在教学完体积单位后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进行了比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到内在含义真正理解体积单位。

2、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注重学生实践体验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比较感知的是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并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欲,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

3、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个例子等学习活动,并学习1立方厘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1立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1立方分米,最后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4、注意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

在让学生感受每个体积单位有多大时,我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学生有的提到我的一个指头头大约是1立方厘米,我随机抓住这一教学资源,追问道:你们每个手指大约又是多少立方厘米呢?在例举1立方分米时,学生说粉笔盒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有一次我买的烤红薯大约1立方分米等等。在感受1立方米有多大时,我用三把米尺在墙角搭了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正方体框架,并让学生估一估能容纳多少名同学,然后亲自让同学们站到里边看一看,然后分组搭1立方米的框架。通过例举与体验,不但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每个体积单位大小的建立。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19)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

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

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手机 影碟机 电视

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概念)

三、列出体积单位。

1、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体积相近的长方体。(单凭观察,难以比较)

2、用多媒体将它们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后,学生很快就确切的说出:左边的长方体体积大于右边的长方体体积。(因为左边长方体有16 个小长方体,而右边的只有15 个)

说明:所以要比较物体的体积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体积单位。我们知道长度单位是用线段表示的,面积单位是用正方形来表示的`,那么体积单位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用正方体来表示)。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板书)

四、认识体积单位。

1、“请你猜一猜1cm3、ldm3 、1m3,是多大的正方体?”

讨论后让生看着实物共同小结:

棱长是Icm 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 (手指尖);

棱长是ldm 的正方体,体积是ldm3(粉笔盒);

棱长是l m 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一台洗衣机)。

2、“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 个1cm3 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4cm3 )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 个体积是1Cm3 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五、课题练习:(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借助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让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教学中,我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关推荐

公需科目快速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语文进入初三,学习任务加重,时间特别紧张。因此把握中考命题规律十分重要,掌握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决胜于中考。综合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无外乎三大板块: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1、积累与应
展开详情

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实践出真理。大学第二个暑期到了,我很荣幸在青岛邦尼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找到一份别墅工程改造的工作。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打工了且和自己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我又显得一无所能,但我想通过这次
展开详情

小石潭记说课稿(推荐16篇)

说课稿
小石潭记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借景抒情散文。可安排一至二课时进行教学。课文作者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
展开详情

七年级下册生物提纲苏教版

备考资料
一.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在中考复习中,生物还是要回归教材,回归到基础知识上来。一般老师在组织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之后随着习题的增多和复习内容综合性的加强,
展开详情

诊所社会实践活动心得

实践心得
一的暑假,我在阳朔人民医院开始了为期2个星期的内科护理的践习生活。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践习开始第一天,我是打扫下周围的`卫生,有空就站在工作护士的旁边看他们帮病人打针的方式和技巧,
展开详情

高中语文总复习满分攻略

高二语文
系统学习法如果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那么我们会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出一个合理的知识框架,这一点对于任何学科都适用,但是如果想要将语文知识系统的学习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位同学应该要坐好准备,而且对
展开详情

关于会计实习论文范文

实习专题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越错越烦,越烦越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去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
展开详情

羊城

全科知识
羊城,广州市的别称。根据五羊的传说而得名的。除了羊城之外,广州还被称作穗城、穗垣、仙城、花城。目录传说产生千年文脉民俗风情收缩展开传说五羊城来源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别名。比如广州吧,就有五羊、五羊
展开详情

小升初专家指导:家庭作业的10个建议与培养孩子的数学智能

小考辅导
1、读有数字故事给孩子听。在孩子尚未能说话之前,父母就已可以读书给他听。在为孩子做数学智能提升时,父母读给孩子的书本没关系选用一些带有数字的故事。例如“小明的猫生了五只小猫,有两只是黑色的,一只是白色
展开详情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集锦16篇)

教学设计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客、何”2个生字,会写“音、客、何”3个生字。2、情感目标:理解领悟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力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三年级学生的语文作文学习方法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 高三下学期历史知识点归纳 友谊的名人名言集锦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个人事迹材料 六年级爱国作文800字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 父亲节的诗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集合3篇) 关于酶的高中生物知识点 期中考试的初三作文 秋天的雨优秀教案(优质15篇) 低年级识字教学心得体会(汇总6篇) 明朝那些事读书心得800字 高中语文如何考高分(必备6篇) 开天辟地教案设计(优选4篇) 读后感高一800字2022 《淘气包马小跳》读书笔记 给宝宝洗澡教案(精选6篇) 关于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 高二政治答题规范方法七步 7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集15篇) 读老舍《骆驼祥子》有感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优选6篇)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精品8篇) 历史主观题答题模板(优选3篇) 鲁滨逊漂流记的初中读书笔记 关于母亲河的话题作文 经典的励志名言 雪花飘飘500字小学作文 幸福的理解500字优秀范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及答案 亲情的故事(通用16篇) 带有雪字的成语(实用7篇) 高考区域地理如何掌握,24个出题点,你掌握住了吗? 大学军训日记范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慈母情深读后感 好句加赏析(通用4篇) 关于表妹生日送什么花好 摆渡人读书笔记500字 交通安全知识顺口溜 大学英语心得体会 查理九世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实践的心得体会 考试总结作文 关于低碳生活的英语作文(甄选3篇) 嘉峪关作文 《第七条猎狗》读书笔记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甄选17篇) 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设计(集锦4篇) 冬天写景作文600字(汇集16篇)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集合5篇) 珍惜现在的名言(合集6篇) 关于广场的小学作文 居里夫人读书笔记500字 陆游诗词(热门3篇) 关于少年的句子(精编8篇) 优秀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及技巧2022 柴达木盆地 2022高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悄悄话教案(热门15篇) 孟子名言大全(热门4篇)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选题(推荐3篇) 上级给下级的评语(精编4篇) 那一次考试作文 四年级读书计划 机械实习日记总结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梳理 厨房里的危险教案(汇编8篇) 2022年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 关于中考作文 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500字范文 王子与贫儿读后感读书笔记 期中考试作文 科普知识作文600字 提袋的设计教学反思(汇编4篇) 注册会计师工作职责 高考生物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安全知识作文 余光中的诗歌(合集4篇) 一次难忘的考试作文【热】 高中政治意识的知识点大全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读后感 体育游戏揪尾巴教案(热门10篇)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优选10篇) 英语动物谜语(精品6篇) 中国商朝历史人物故事 哲理故事及感悟(热门6篇) 高一新生军训心得 最新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及答案 开学第一课板报内容(集合5篇) 高一生物复习规划 如何教一年级孩子写好观察春天的日记 最后一课读后感500字范文 2022高考冲刺语文易错成语大全 提高初二数学的学习口诀 孟郊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绕口令大全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成长的蜕变600字精彩作文 四年级查理九世读书心得感悟范文300字 小升初语文试题模拟卷 成长的烦恼600字小学作文 晨间活动教案(推荐9篇) 三年级考试作文300字 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练习与六年级英语阅读书单 读书感悟的名言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成语寓意 大学英语作文 法律主题班会(精编7篇) 语文试卷带答案 关于我的读书故事作文(精品3篇) 安全知识教育观后有感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劳动最光荣小学生优秀作文500字 大一新生军训日志800字大全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推荐】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甄选7篇) 化学故事(优选4篇) 计算机硬件实习生工作体会 富含人生哲理的句子(集锦8篇) 500字想象作文大全(甄选3篇)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与5大套路 高二英语知识点总结 许三观卖血记读书心得500字 开学第一课300字观后感(必备17篇) 学习方法 我的好妈妈教案(通用20篇) 一次考试高三作文 三年级小学生春游作文范文 哄女朋友的爱情故事(实用8篇) 实习班主任个人工作报告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 二十四节气 2022八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记一次考试作文300字 高一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 庆祝五四青年节演讲稿范文800字 2022中考备考初三生如何避免“熬夜”? 扇形练习题(汇总3篇) 大学军训自我鉴定2022范文 郑振铎猫说课稿(精选3篇) 综合实践听课心得体会 关于红楼梦的阅读笔记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反思(必备6篇) 关于减肥的句子(精编4篇) 我的教学故事 高中英语听力考试技巧有哪些(精品5篇) 2022小升初英语70个必背重点句型 挫折的中考作文 2022中考生物必考知识点 关于母校的诗歌(汇总6篇) 成人高考自我鉴定范文 古诗词背诵(集合19篇) 《教学机智》读书笔记 关于春天的诗歌(实用17篇) 语文课评语(实用6篇) 有关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小小设计师教学反思(优质5篇) 显卡及显示器故障处理技巧大全(甄选4篇) 何炅经典语录 关于秀孝顺为题的议论文相关范文 面具美术教案(精品17篇) 恐怖的鬼故事(精编15篇)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物业员工集体军训心得体会 学习英语心得体会 小学三年级《昆虫记》读书笔记 幸福从未走远800字话题作文 和成语(精选17篇)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 描写清明节扫墓见闻的小学生作文怎么写 2022年广东中考作文 整式的教案(合集15篇) 考试风波作文 高中细胞的组成知识点总结 论青年与老年阅读题答案 写好高中英语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使用(集合8篇) 写青春的诗歌(甄选4篇)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轻放阅读答案(甄选15篇)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大学生军训个人鉴定200字范文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汇集18篇) 感恩祖国500字小学作文 未成年人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笔记 可贵的沉默读后感800字范文 查理九世读后感范文300字 高一离骚的读后感800字 写作抓住细节教案(通用3篇) 中学生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