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合集14篇)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合集14篇)

冯*** 23-07-14 古诗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1)

学习古诗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学诗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受益无穷。

古文的名篇佳作,不仅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作为文学艺术范本,可以教会一代学子写文赋诗,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能力。

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以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能自然地运用出来。

背诵古诗文不仅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儿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

学习古诗文,尤其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字不虚设,一篇顶若干篇,优秀的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2)

一、白描: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是不是很直白的描述,将画面不加任何修饰的描绘出来,这就是白描啦!)

【例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析】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细描

二、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将人(作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做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描写的角度——正面、侧面】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对象。(通俗的说就是直接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写下来,就是正面描写)

【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侧面描写:通过他人感受和反馈来表现描写对象。

【例】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用船帆沉重来侧面描写天气的阴霭,用鸟儿飞的迟缓突出天色的错暗)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别人看到罗敷女的反应,来表现罗敷的美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通过蝉声的聒噪,来突出山林的安静。通过鸟儿的鸣叫,突出山的清幽)

【例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问的是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两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先把大概的答题轮廓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例2】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解】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问】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做这个题的时候还是要先看题目问的是什么~看到关键字“描写角度”,心里面就有底了,那答题轮廓就是我们的正侧描写啦,是不是看完了感觉so easy呢?接下来我们看看标答是怎么解释的呢~)

【答案】1、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例】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 。有时候描写一个人的状态的时候往往用简单的文字不足以刻画当时的状态,那么久通过他们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等来突出这时的状态会更加细致让人记忆深刻。)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例】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从几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

(此诗歌也要从题目来分析~问的是手法+角度,分析一下此篇文章是写景物的,所以呢,我们就要立刻想到这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呢?是用了视,听,味,嗅,触的哪一个角度呢,进行判断分析。让我们来看看标答吧!)

【答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手法)从衾枕冷的感觉、窗户明的视觉、折竹声的听觉,三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角度)。

小贴士

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往往综合运用。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

视觉上分为视角的变化,和颜色的对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视角变化)

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视角变化)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颜色对照)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颜色对照)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动静结合一般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哪里有动,哪里有静,具体分析一下,指出二者动静结合。)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更多例子: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万壑有声含晚籁,疏风无语立斜阳。

小贴士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手法指的就是在一首诗中既写动态,又写静态,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从考察角度看,动静手法常见如下几种:

① 动为静,以静写动

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② 静为动,以动写静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③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④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⑤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⑥以动衬动

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

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⑦动静互衬

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描写景物的方法——虚实结合】

实写:眼前真实之景

虚写:(下面判断是不是虚写的三个小技巧要记牢哦~)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已逝之景之境。

---设想的未来之境。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虚实对比的作用:

(1)虚实对比,突出主题

例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2)虚实相衬,烘托主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 虚实结合手法分析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

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

然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突出了诗歌怎样主题(或作者怎样情感)】

【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分析】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描写景物的方法——远近结合】

远近结合:一般用于多个静物陈列,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移步换景

【例】

秋日题窦员外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解】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简问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古诗词行文结构】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奠定基调、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照应等。

结尾:收束全篇、点明主旨、呼应。

(这个不光是在古诗歌里面有用哦,现代文中也同样适用呢~)

【例】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问】 开头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①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开头两句写了什么)②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描绘画面)③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作用)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3)

抒情诗中主人公形象

抒情诗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常见抒情主人公形象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揭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贯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见的思想感情

欢快、愉悦、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愁、寂寞、伤感、惆怅、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消极、积极、朴实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语言的特色

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生动、形象、沉郁顿挫、清新明快、平淡有趣、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自然宏丽、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含蓄隽永、朴实无华、淡雅含蓄、通俗生动、低回婉转、清而不淡,秀而不媚、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平淡无奇、质朴清新、词藻华丽、明白通畅、沉郁顿挫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4)

在小学和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会讲解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讲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这些方法可以和孩子的课外古文阅读相结合。

例如,王孟晗初中学完了课文《核舟记》,对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产生了很大兴趣,自己又找来了《梦溪笔谈》啃起来。这可是一部大书,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的一部关于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全书共有30卷,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

这部大书孟晗是如何啃的呢?他说:“我主要看的是故事、技艺、器用三部分,因为当时通过看故事能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包括祭祀、节庆等等。我的阅读方法就是首先结合注释,通读一遍,了解并总结一下主要内容,然后再关注文章中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若有不理解的会在一旁批注。”

读完这部大部头,孟晗感觉收获颇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百科知识,极大地拓展了知识面,同时复习了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课外的文言文理解有很大帮助。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5)

谈起古诗文的学习,很多家长会想到给孩子报班。这或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不是最好的方法。我认为,孩子的古诗文学习,应该是润物细无声、水滴石穿的。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饭后、睡前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10分钟左右,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背一背古诗文,以此构成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爱上了读诗背诗,孩子开始在说话、写作文时用上了古诗中的句子。

王孟晗说,在学业压力大、学业负担重的初中,他还能保持很大的古文阅读量,秘诀就在于-----下午六点多放学,上晚自习到九点半,在此期间高效地写完作业,之后回到家就开始阅读,坚持每天有30分钟的阅读时间。看来,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是所有优秀学生的高效能习惯。

“作为一个国际班的同学,你花不少时间阅读这些有关古典文化的书,对自己的学业有什么帮助吗?”我问了一个很多家长认为很现实的问题。

孟晗说:“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母语文化了解得越多,了解得越透,才能形成自己庞大而深刻的认知体系,就好比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系,只有有了它的滋养,我们才能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凌空起舞,逆风飞翔。”

的确,一个人从小有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没有学过古诗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能到达的人生高度和专业成就。学习中国古诗文,是对孩子的成长根系最基础、最优质的浇灌。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6)

一、白描: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是不是很直白的描述,将画面不加任何修饰的描绘出来,这就是白描啦!)

【例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析】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

细描

二、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工笔细描的方法就是将人(作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等所感知的事物的形体、情态、声音、色彩、气味以及感受等细致地描写出来的一种方法。描写时常采用形容、修饰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细腻的笔法对描写对象从正面做充分且具体的描绘刻画)

【例】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种锦官城。

【析】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

【描写的角度——正面、侧面】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对象。(通俗的说就是直接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写下来,就是正面描写)

【例】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侧面描写:通过他人感受和反馈来表现描写对象。

【例】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用船帆沉重来侧面描写天气的阴霭,用鸟儿飞的迟缓突出天色的错暗)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通过别人看到罗敷女的反应,来表现罗敷的美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通过蝉声的聒噪,来突出山林的安静。通过鸟儿的鸣叫,突出山的清幽)

【例1】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问】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问的是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想到这两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先把大概的答题轮廓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例2】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解】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问】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

(做这个题的时候还是要先看题目问的是什么~看到关键字“描写角度”,心里面就有底了,那答题轮廓就是我们的正侧描写啦,是不是看完了感觉so easy呢?接下来我们看看标答是怎么解释的呢~)

【答案】1、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2、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例】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 。有时候描写一个人的状态的时候往往用简单的文字不足以刻画当时的状态,那么久通过他们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等来突出这时的状态会更加细致让人记忆深刻。)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例】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从几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

(此诗歌也要从题目来分析~问的是手法+角度,分析一下此篇文章是写景物的,所以呢,我们就要立刻想到这首诗歌是正面还是侧面描写呢?是用了视,听,味,嗅,触的哪一个角度呢,进行判断分析。让我们来看看标答吧!)

【答案】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手法)从衾枕冷的感觉、窗户明的视觉、折竹声的听觉,三个角度写夜间下雪的(角度)。

小贴士

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往往综合运用。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

视觉上分为视角的变化,和颜色的对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视角变化)

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视角变化)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颜色对照)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颜色对照)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问】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动静结合一般我们需要分析的是哪里有动,哪里有静,具体分析一下,指出二者动静结合。)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二者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更多例子: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万壑有声含晚籁,疏风无语立斜阳。

小贴士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手法指的就是在一首诗中既写动态,又写静态,两者互相映衬,形成一种情趣。在运用时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从考察角度看,动静手法常见如下几种:

① 动为静,以静写动

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② 静为动,以动写静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阔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③ 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④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⑤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⑥以动衬动

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

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⑦动静互衬

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二者相互衬托。

如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境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又闹又静,烘托出一片浓郁的“丰年”喜庆气氛。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全词挑选了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星斗、夜雨、茅店、溪桥等典型的农村景物,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相映,构成了一幅夜色清幽、气氛恬静,富有野趣、丰收在望,欢快活泼、优美动人的江南乡村月夜图。

【描写景物的方法——虚实结合】

实写:眼前真实之景

虚写:(下面判断是不是虚写的三个小技巧要记牢哦~)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已逝之景之境。

---设想的未来之境。

虚实结合是古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诗的“虚”,指未来的、已逝的、抽象的、主观的、对方的;“实”指的是眼见的、具体的、已知的、客观的、当前的

虚实对比的作用:

(1)虚实对比,突出主题

例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

当年桥头车水马龙,巷口繁华富庶、热闹非凡,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虚实对比突出表现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2)虚实相衬,烘托主题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实写赤壁雄伟壮阔的景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下片联想(虚写)三国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史实,把雄奇的江山胜景与雄姿英发的英雄结合起来,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 虚实结合手法分析思路:

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

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

然后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丰富了诗歌内容,拓展了诗歌意境,突出了诗歌怎样主题(或作者怎样情感)】

【例】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分析】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 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与实结合,以虚写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实写,写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巴山的孤寂;后两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想像有一天与妻子相聚,一定会共剪烛花,谈论今日自己独在巴山的感受。诗人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描写景物的方法——远近结合】

远近结合:一般用于多个静物陈列,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移步换景

【例】

秋日题窦员外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解】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问】简问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古诗词行文结构】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奠定基调、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照应等。

结尾:收束全篇、点明主旨、呼应。

(这个不光是在古诗歌里面有用哦,现代文中也同样适用呢~)

【例】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问】 开头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案】①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开头两句写了什么)②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描绘画面)③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作用)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7)

一、形象意境类

形象意境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对诗歌意境的体味。

【设问方式】

形象画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物有什么特点?

意象意境: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直接点明某意象,要求简要赏析。

【背景知识】

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意象是寓“意”之“象”,是诗歌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

意境——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常见意境特点术语:繁华热闹、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等。

【答题模式】

形象画面分析:特征+形象画面定位

意象意境解说:意境描摹+特点概括(或效果简析)。即先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境描摹出来,再概括情境特点(如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等),或者对意境的作用效果加以简单解说。

二、情感主旨类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三个方面:对所抒感情的理解,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对诗歌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

情感——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趣(思想感情有何变化)?或要求分析诗句蕴含了作者何种心情。

主旨——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旨是什么)?或就主旨句、关键词语发问,要求解析情感主旨。

【背景知识】

对古典诗歌常见的5种情感类型应该熟知:

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答题模式】

情感:诗句内容概括+情感特征。

主旨:诗歌具体内容+情感特征或诗歌主题

三、表达技巧类

表达技巧类题型特别要注意审题。首先揣摩命题意图,区分鉴赏要求。表达技巧有四个层面: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思路结构。题干要求从什么角度鉴赏,这一点首先必须了然于心。一般说来,修辞手法着眼于诗歌小处(某个词句)设题,表现手法着眼诗歌大处(上下联甚至全诗)设题,思路结构着眼于整体设题。答题时术语必须准确,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解说内容,分析情感或表达效果。

【设问方式】

手法类: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直接就某一诗句提出具体的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要求作分析。变体——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思路类: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背景知识】

要准确答题,必须掌握以下常见术语:

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表达方式指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等,主要指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其中描写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抒情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答题模式】

准确术语+诗句内容+情感效果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8)

抒情诗中主人公形象

抒情诗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常见抒情主人公形象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揭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贯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常见的思想感情

欢快、愉悦、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愁、寂寞、伤感、惆怅、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消极、积极、朴实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语言的特色

质朴、淡雅、自然、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雄浑、准确、生动、形象、沉郁顿挫、清新明快、平淡有趣、浓墨重彩、艳丽多彩、含蓄蕴藉、富有哲理、淋漓尽致、简洁巧妙、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自然宏丽、音节和谐流畅、语极工整、含蓄隽永、朴实无华、淡雅含蓄、通俗生动、低回婉转、清而不淡,秀而不媚、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炼、平淡无奇、质朴清新、词藻华丽、明白通畅、沉郁顿挫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9)

一、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

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

4、答题模式: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②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③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10)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会全诗型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11)

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要特别讲究鉴赏的方法,下面是一些赏析方法的归纳总结。

1.联系内容进行赏析。

表达技巧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必须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应当结合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和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重点评析其作用和效果。

2.答题思路要清晰。

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中,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在辨识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这一答题思路。具体说来,有以下步骤: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4)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同时,要注意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可以参照以下示例: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3.掌握常见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鉴赏诗词表达技巧的目的不在于辨识诗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对一些常见的技巧,我们平时就要归纳出它的作用和效果。下面就是对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的一个归纳总结。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词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点化(化用)――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词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诗词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为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更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诗词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词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诗中有画――就是在写景诗词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着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词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又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12)

如何鉴赏评价古典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呢?可从下面几点开掘。

1. 认清作者。通过了解作者的独特人生经历和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帮助理解作品内容。

2. 审准标题,读通注释。通过审题,达到了解诗词大意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目的。要充分利用注释说明交待的写作背景、作者经历及重点词语的含义等语言信息。

3. 把握意境,品味语言。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诗词的意境,才能准确地把握诗词的形象和作家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同时,对作品中言近而旨远、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词语要仔细品味、认真把握。

4.掌握设题方式和解题思路。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的设题方式是: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的一般思路是:

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掌握古诗词中表达情感的术语。

(1)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等等。

更多的常见术语归类见下表:

归类

具体表述

举例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牧的《过华清宫》

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曹操的《龟虽寿》 陆游的《书愤》 王昌龄的《从军行》

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

陆游的《示儿》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屈原的《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13)

1.要善于“炼字”

古诗词特别注重语言的精练和凝缩,一个字词的意象含义往往十分丰富,所以,我们要善于从一些关键的字词中分析出隐藏着的丰富含义,这也就是古典诗词中经常提到的“炼字”。如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与南山相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淡的隐逸生活。如果换成“望”则表示诗人主动去看,那就索然无味了。又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天空延伸,表达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情。

又如对下面这首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分析。

观猎

王 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到的将军打猎的情景。“风劲角弓鸣”,写风用“劲”,可见风之猛之烈。能在劲风中射猎,这是何等身手!第二句点出主人公和射猎的地点。次联“疾”“轻”用得俱妙。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特别迅疾。诗人用“疾”而不用“锐”,突出发现猎物之迅速;一个“轻”字表现猎骑迅速追踪而至,而绝无滞碍。这“疾”“轻”二字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那射猎的场面、骑猎的乐趣、将军的英姿,如在眼前。第三联写猎罢还归。“忽过”“还归”,看似寻常,但它们前呼后应,则见返回营地之疾速,给人以瞬息千里之感,更真切地表现出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尾联以写景作结,但所写并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行猎之处的远景“千里暮云平”。这样写,不但首尾呼应,而且形成对照。出猎时风起云涌,回归时风平云定,这与出猎时的紧张、回归时的踌躇满志完全相称。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解题模式:(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要善于“品风格”

由于诗人的风格和诗词要表达的内容的不同,诗词的语言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品味。下面对一些常见的风格进行解说。

(1)含蓄。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常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情致。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

(3)绚丽。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中。

(5)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用尽量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丰富的、生动的意韵。

(6)豪迈。用语慷慨激昂,充满激情。

就古诗词语言的个人风格来讲,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孟)郊寒(贾)岛瘦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等等。

如何解答品风格型试题?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具体的答题步骤如下: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14)

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三部曲:了解背景、分析语言,再造想像,把握意象、洞察心胸。下面予以具体分析。

1.通过背景了解,把握形象的理解方向。

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

生活背景: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思想倾向及其创作风格可以使我们在对诗歌的理解上走一条捷径。

时代背景: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创作背景:许多古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或者,有时候命题者也会利用注解的形式提供一个创作背景的介绍,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认真分析这些创作背景,有助于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2.通过语言分析,把握形象的外形与内涵。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而且跳跃性强,所以在鉴赏诗歌时,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我们还要把握外在形象后面所诉言外之意 ,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描绘的“孤帆”“远影”这一系列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驻足远望,久久不肯离去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诗歌语言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诗中常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雨以及月露风云等,我们要善于对这些诗歌形象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归纳总结。

3.通过再造想像,填补形象的空白。

诗歌言简意赅、讲究含蓄美、不直露的语言特点,要求我们鉴赏时应通过想像,把作品留下的空白补充完整,使之成为完整的形象、情节或意境。

例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有人认为这首词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就是作者省略了一些引发读者想像的情节:词人为什么嗜酒,竟至一夜之后,残酒还未消尽?酒醒之后作者并未起身云花园,那么她又是怎样的情态?急切地询问了一些什么?这些问题都应启发学生通过想像,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慵懒情态,窥见诗人惜春的心情。

4.把握意象的指向,领悟言外的诗情。

古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从而使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的物象、形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的客观物象,它既是变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如何从意象入手,来把握诗的思想内容及感情,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诗歌鉴赏中应引导学生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上阕中“骤雨初歇”的情景:寒蝉在雨后秋风中凌切的叫声。雨后的长亭,烟波波暮霭,这种冷色调的景物,让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渲染了一种与情人离别的低沉哀伤的情感。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景物,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萧索清冷的画面,烘托了一种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5.从意境洞察心胸。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了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的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涵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诗歌中的意境往往是诗人心灵的折射,是诗人思想感情和创作风格的再现,把握了诗歌的意境,有助于了解作家的风格及创作倾向。

相关推荐

苹果的故事(汇总16篇)

故事
苹果的故事(1)我读了《苹果树上的外婆》这篇国际大奖小书,里头的基本内容是: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没有,这令他很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突然从天而降,来到安迪一家的苹果树上,外婆和他一起
展开详情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而城乡差距更是这之中的焦点问题,减免农业税,农村医疗等国家惠农政策,“三下乡”活动又是另一
展开详情

结婚句子(推荐15篇)

句子
结婚句子(1)1)大红喜字帖窗前,大红灯笼悬门旁。新郎胸戴大红花,唢呐鞭炮迎新娘。红彤地毯铺门前,郎抱新娘进新房。亲朋好友前来贺,欢声笑语闹洞房。祝贺新人一生缘,年年岁岁相随伴。恩爱一世白头老,夫妻和
展开详情

高中物理能量量子化教案设计

高三物理
新课标要求内容标准(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展开详情

京华烟云读书笔记

九年级语文
花两个星期读完了《京华烟云》,的确是好书,对于我高一的阅读水平恐怕是个挑战。读完了,第一感觉是,书中故事娓娓道来,平淡如水,但是蕴藏着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尤其原文以英文著成,不啻是向外国打开一面解
展开详情

父亲的远行的阅读答案(精编6篇)

考试资料
父亲的远行的阅读答案(1)说是远行,目的地其实就在市区,与家相距不超过100公里,可父亲没有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了,所以说“远行”也没有错。我说我一个人能行的,我都19岁了。父亲非不听,一定要送我去。从
展开详情

中考满分作文

考试作文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题记在老师和父母的眼里,我聪明、头脑灵活。但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不细心,经常丢三落四。对我这个缺点,妈妈不知说了多少次,可是她说归说,我就是没想过要改。我觉得,这不是什么
展开详情

儿童简短故事大全(精编10篇)

故事
儿童简短故事大全(1)猴子的心河边有一棵大树,树枝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里。有一只猴子很喜欢这棵树,整天在树上跳呀、唱呀。饿了,就摘树上的果子吃。有一天,猴子把一只果子扔进水里,正巧被住在河里的鳄鱼一口
展开详情

数学日记范文五年级

备考资料
每当我走进校园,眼前就会出现十分醒目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那就是“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总也离不开数学,如果不学习数学,就会闹出许许多多的笑话。就拿我两年前发生的一
展开详情

如何学好初一政治

七年级政治
在听课过程记下必备知识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课堂笔记好处是多方面的。第一,有助于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第二,有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集合8篇) 小学生动物搞笑幽默笑话 宽容是一种美德650字优秀范文 校园食品安全教案(精编3篇) 中秋征文800(推荐7篇) 小鹿斑比四年级读书心得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爱之链说课稿(热门12篇) 有关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古朗月行教学反思(优选8篇) 炼丹湖 说不出的悲伤阅读答案 怕痒树紫薇阅读答案(精编5篇)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重点 九年级英语重点知识点 写作教学策略(实用5篇)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介绍分享 实用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业务实习工作总结 高一必修二语文古诗词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范文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 关于考试的作文【精】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心得体会范文 不忘初心青春4分钟演讲稿_五四优秀演讲稿 考试的启示作文 清明节的小学生短篇作文怎么写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说课稿(精选8篇) 伟大的悲剧读书笔记 考试之前作文300字 高一描写竹子的800字范文 考试反思作文 大学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高二语文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期末练习试题 韩国留学签证材料 牢记消防安全知识顺口溜 学会吃苦议论文中学生范文 平板教学心得体会(实用5篇) 听故事大全(优选19篇)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考点整理 原电池教学反思(集锦3篇) 十五灯谜大全及答案(集锦5篇) 种花教案(优选17篇) 家庭教育作文600字 诚信800字小学话题作文 汉字故事有哪些(集合3篇) 动能和势能教案(甄选16篇) 童趣阅读答案(实用18篇) 初二数学单元的知识点 期中考试总结作文300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高二数学提分 正能量名言名句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关于寓言的成语(汇编20篇) 最美的风景650字优秀范文 关于大学专业面试自我介绍模板 教师节快乐祝福语 100以内加减法教学设计(集锦7篇)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精编14篇) 单位给予实习生的评语 法院毕业实习单位鉴定评语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笔记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的21个热门知识点 关于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精品10篇) 考试的作文 查理九世读后感范文300字 可贵的沉默读后感800字范文 长度单位的教学反思(实用18篇) 描写意境的句子(实用6篇) 母亲的微笑500字作文 四年级语文补充习题 扇子阅读答案(精品7篇) 《论语》读书笔记范文 以考试的作文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00字(实用5篇) 教师节感想 哲学名言(通用19篇)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优选19篇) 儿童读物《森林报》读后感 2022年中考应试小技巧 那一次我流泪了中考作文 高中化学必修一常考知识点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南浦别举例子作用 2022高中化学离子晶体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窗外的世界500字初中作文 给予树读后感 班主任名言(合集8篇) 「策划方案」教师节活动策划 2022上海奉贤区与松江区公办初中对口入学方式 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试题(精选4篇) 小学生一年级我的家乡作文 心情不好的签名 关于年的成语(汇总4篇) 实用的中考作文 归一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知足常乐500字八年级作文 双曲线习题(集合3篇) 中考作文 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反思(甄选15篇) 高中军训总结600字 数学6年级上册课本(优质7篇) 《巴黎不堵车的秘诀》阅读答案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大学生军训日记600字 登飞来峰教学设计(推荐12篇) 有关中考作文400字 关于相信未来的小升初作文 小熊不刷牙教案(热门10篇) 高考地理大题题型回答小技巧 高一学习计划准高一必看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笔记 血战湘江观后感 高三语文复习计划总结 幸福生活话题作文初中范文 春泛若耶溪阅读答案(推荐3篇) f计算公式(汇总19篇) 五年级语文部编版知识点梳理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汇编5篇) 开学第一课开头(合集3篇) 高中语文考试阅读题答题技巧 干部评语大全(精选4篇) 过成语(精选7篇) 高考数学学习方法 高二议论文800字范文 家庭教育读书心得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优选11篇) 关于名人名言作文 语文四年级下册专项训练(句子)附答案 励志文章 高一生物解题方法2022 平移和旋转说课稿(推荐20篇)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那一次考试作文 动物教案(集锦20篇) 各国的圣诞节习俗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600字 山海经读后感范文 2013年考研成绩公布时间 教师节师德演讲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点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 孤独名言(通用10篇) 深夜伤感的句子(推荐10篇)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2022高中满分议论文作文800字 小学生造句笑话大全,作文评语 谈谈服饰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范文 高考倒计时30天理科学习技巧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苏教版 护理专业实习报告 对鲜花教案(热门3篇) 励志个性签名集锦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心得 期末考试的作文 南京一年级期中试卷语文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热门15篇) 关于学习方法演讲稿 关于遗憾的议论文(甄选5篇) 统计知识试题(精编6篇) 中考语文满分作文 初三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做题方法 答案作文600字(汇总12篇)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优选5篇) 你教会了我中考优秀作文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 实用的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美术教师实习报告例子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大全 干部培训军训有感 冬奥会开幕Ceremony warms up cold night英语作文 开题报告评议(实用3篇) 高一演讲稿范文800字2022 乡下人家优秀教案(集合10篇) 合欢树的读书笔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后感 2022年寒假读《爱的教育》有感 英语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七夕节古诗大全(精品3篇) 长沙过贾谊宅优秀教案(精选3篇) 标兵词语解释 纸的发明教学反思(汇编20篇) 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三的成语大全(汇编7篇) 小学语文期末复习方法指导 期中考试的作文 我眼中的秋天550字六年级作文 描写泉水的相关作文 新时代好少年热爱生活爱护环境事迹材料 高三关于幸福的议论文 六年级爱国作文800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技巧 《给孩子当下的幸福》读书笔记 鸟鸣涧赏析(汇集8篇)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重点总结 励志个性座右铭 羊皮卷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