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细辛的发展前景与趋势是怎样的?

首页

细辛的发展前景与趋势是怎样的?

细辛的发展前景与趋势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8 10:02:43
       1。细辛的栽培历史与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细辛属植物种类较多,具有30种,4变种,1变型, 约占世界细辛属植物种类的50%。在这35个品种类型中,其 主要栽培品种为北细辛、汉城细辛和华细辛,同时亦是细辛药 材主要来源品种,其余为地方习惯用药品种,有待深入开发利 用。
      细辛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被列为 上品,此后历代本草均有收录。应用最早的品种为华细辛,其 次是北细辛和汉城细辛。19世纪以前,用药来源完全靠采挖 野生细辛。人工栽培细辛始于20世纪中前期,至今已有70年 左右的栽培历史。人工栽培初期只靠采挖野生细辛根部,在林下防风栽植, 尚处雏形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吉林、辽宁 等省的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始辽细辛的人工栽培试验, 王铁生等进行了“细辛繁殖方法研究”;车长吉开展了 “细辛 种子萌发的初步观察”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摸清了细辛种子具 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特性,试验总结出完成形态后熟和生理 后熟所需的温湿度条件,研究出播种育苗和移栽方法,为细辛 种子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解决了辽细辛人工栽培中只靠根茎 繁殖的一大难题,这些成果的运用和推广,从而提高了辽细辛 繁殖系数,加快了人工栽培辽细辛的步伐。至60年代末期人工栽培辽细辛进入大面积生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可 为市场提供了部分栽培商品。进人80年代,人工栽培辽细辛 已普及东北3省,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
      5万亩至2。5万亩, 已成为细辛商品的主要来源。华细辛正式载于国家药典1977 年版后,在进行大量开发野生资源的同时也进行了人工栽培。 华细辛野生资源相对集中,易于采收,加之中药材市场开放, 在价格的影响下,收购量大幅度上升,1983年达19万千克, 占全国细辛总量的58%。
      到9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种养业的 发展,粮食价格上调且产量高,由于种植细辛生产周期长,生 长速度慢,价格偏低;而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高于种植细辛, 使细辛种植产业受到很大冲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但年收 购量仍维持在30万千克左右。此期间,中医药事业得到发展, 出口量增加,使细辛年需求量达60万〜70万千克,供求差距 拉大。
      由于货源紧缺,价格逐渐上调。这种波浪式的发展趋势 也正是多年生中药材的生产特点。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生产者要多了解市场信息,稳步发展。另外,政府有关部门也 要根据中药材市场趋势变化情况为农民作好导向。细辛人工栽 培经历了 70多年的生产实践,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人,使 细辛人工栽培从选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 收加工等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栽培技术,栽培方式由传统的林 下种植转移到山地、农田种植,且发展到无土栽培。
      北细辛主 产区吉林省于2000年在吉林省通化县建立了“北细辛无公害 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全国细辛产业全面实现规范化种植 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三个主栽 品种种植面积达10万亩左右,为主产区农村形成了一个支产业,但华细辛栽培规模非常小。
      • 2。细辛产业化发展前景与趋势•(1)细辛产业结构调整细辛是我国常用中药材,种植细辛也是山区半山区发展 多种经营的好项目,同时又是细辛主产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 农民收人的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细辛产业 确实为振兴山区经济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 和发展,世界各国对药品都提出高标准,特别对中成药和中药 材中对人体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等)含量 要求标准更高。世界卫生组织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 药品(含药材)生产中提出一个基本要求,凡是进人市场流 通领域的药品必须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标准,称 为“八字方针”。
      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药品生产中原料的来 源及在其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于是制定出GAP、 GEP、GLP、GCP、GMP、GUP、GSP等一系歹丨J的质量管理规 范。我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药品研制生产、销售、使用 过程中提出制定了 GAP、GPP、GLP、GCP、GMP、GSP等 现代化质量管理规范。
      在这些规范中最重要的是“中药材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GAP),因其被称为中成药生产的第一车间, 原料药材必须先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标准,才能生 产出高质量的中成药。因此过去旧的生产管理模式,已远远适 应不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其主要原因:一是农 户耕地面积有限,按GAP选地标准要求,符合标准用地受到 局限;二是无法达到规范化施肥施药标准,可控性差;三是在 合理采收年限,最佳采收时期方面无法达到统一标准,细辛中有效成分含量高低不匀,难以达到有效、稳定的标准。因此, 转变旧的经营机制,建立最佳经营模式是保证生产优质中药材 的有效措施之一。
      多年来,中药材的生产从有序到无序,又从 无序到有序的变革过程中,出现过许多经营模式。诸如国营中 药材种植养殖场;集体中药材种植养殖场;一家一户分散的 种、养;公司加农户的种、养;政府组织农户的种、养;科技 单位加农户的种、养;群众性学术组织加农户的种、养等等。
       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公司租赁土 地,雇用农工或农民以土地人股参与经营的的模式,是当前受 到肯定的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有效经营保障体系。(2)细辛生产规范化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材的生产管理比较滞后,市场上的 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连年下降,掺杂造假等现象越来越严 重,已影响到中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鉴于这种局面,我国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于二十世纪末开始着手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于2002年3月18日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 范(试行)》经国家药品监督局局务会议通过,于2002年6月 1日发布实施。从此,中药材生产步入了规范化轨道。
      细辛生产中也存在种植场地选择不合理,受周围污染源 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过高,种植品种混 杂,施肥种类和方法不当,使用高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田 间管理不规范,采收年限和时期不合理,加:OC藏方法不当等 很多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和原因最后导致一些细辛药材中农药 残留和重金属含量髙,有效成分含量低,药材质量下降。
      此 外,在细辛药材商品中也存在用易混淆品种(毛果菜、辽宁菜等)参杂造假现象。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立项,结合 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建设,于2000年在吉 林省通化县建立了“东北细辛无公害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 制定出东北细辛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通过基地示 范作用和以操作规程作指导,辐射带动全省细辛产地实行规范 化种植。
      我国细辛品种较多,分布区域较广。各地可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细辛种植品种,根据不同品种的生 长发育特性,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制定能够适用于指导本地 区细辛生产的“细辛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建立能够指导本地区的细辛规范生产技术示范基地,以操作规 程和通过基地示范作用,来推动和指导全国细辛产业实现规范 化种植。
      (3 )细辛的发展前景细辛为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除了用 于中医用方剂的配伍外,还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近年来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细辛在化工业方面应用也逐渐广 泛。常用于耙向药物、日用品、香精、杀虫剂、绿色农药等的 产品开发。
      目前,市面上已经销售含有细辛提取物的全效牙 膏、香皂、消毒型洗手液,如Xylin全效牙膏、时珍牙膏、时 珍香皂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无污染的杀虫 剂、农药等的需求越来越多。细辛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 价值,还具有杀虫和广谱抗菌作用,细辛挥发油对人参黑斑 病菌、人参根疫病菌、腐皮镰孢菌、番茄灰霉菌、白菜叶斑 病菌、葡萄孢霉菌等16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细辛常用于制造防虫墙壁涂森(防白蚁等),很多产区还用干 燥细辛做地板下夹层防虫原料。细辛挥发油用于植物源绿色农 药的开发,也逐渐进入研发与生产阶段。还可以利用细辛味辛 的特性制成卫生香、卫生球、防蚊卫生油等产品。细辛挥发油 成分甲基丁香酚是很好的食品添加剂,常用于面包、饮料等的 制作与保鲜。
      为此,细辛在医药、防寒、防虫、日用化工、轻 工业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国细辛品种较多,且分布 范围较广,可开发利用的细辛品种多,如短尾细辛所含甲基丁 香酚高于华细辛,且挥发油含量亦高,民间药用认为该种的镇 痛效果明显;金耳环为广东治跌打损伤的著名成药“跌打万花 油”的主要原料之一;揽香脂素是细辛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据 杨春澍测定,花叶尾花细辛、单叶细辛、小叶马蹄香、青城细 辛、福建细辛、杜衡、灯笼细辛、大叶马蹄香、鼎湖细辛和红 金耳环所含的榄香脂素均远远高于辽细辛、华细辛、和汉城细 辛,非常有开发前景。
      东北、西北、四川等地区适宜种植细辛 的场地很多,各地可根据本地的生态条件选种适宜品种。此 外,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也开发细辛精油产品,并从我国 源源不断进口细辛药材。可见,细辛在满足国内医药市场和 卫生轻工业市场需求的同时,又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具 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潜力。在三种细辛正品中,北细辛马兜 铃酸含量非常少甚至没有,其毒副作用非常小甚至没有,国 际上也认可北细辛根为安全药材,因此,北细辛的出口量非 常大。鉴于细辛的国内和国际需求日益增长,细辛的发展前景 将十分广阔,种植细辛效益也将越来越可观。
      我国东北长白山区是北细辛、汉城细辛的集中栽培地, 又是人参的重要产地,起挖人参的休闲地在参后还林尚未成林 期间又可种植细辛,充分利用土地。更具前景的是在保护生态 平衡的同时利用林下地仿生栽培、果树行间栽培,实行林药、 果药兼作,立体经营。生产潜力很大。
      

    M***

    2018-04-08 10:02: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