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最早的楹联是什么时候?楹联是?

首页

最早的楹联是什么时候?楹联是?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02 01:41:29
  •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孕育在“骈语”和“律句”之中,形成在“骈文”和“律诗”之后,独立在“骈文”和“律诗”之外;又与“书法艺术”相表里,发达在“骈文”和“律诗”之上。
      楹联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文学品牌,最具有中国特色,不能翻译,也不能改写,更不能移植。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在岁除之日写了“新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桃符联语,挂在宫中迎春祈福,后人始将此引为对联的初例,距今已逾千年历史了。
      自明代起,使用对联的风习渐盛,与新年节序有着渊源关系的春联也因此逐渐突破了原属的范围,或题泳山川名胜,或歌颂风物岁时,或抒发情怀心意,成为广泛应用的文体表现形式。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韵味无穷,篆隶楷草行诸体,或以雄沉劲健、雍容端朴见长,或以俊秀潇洒、温婉流丽为胜,皆给人陶然兴会的雅逸美感。
      对联则字句凝练,整齐精严,联语字数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诗及八言文句体为常见,内容涵盖丰富,几诗词、格言、警句、谚语乃至白话文皆可,典丽琳琅,文采映耀,实为照 人眼目、字字珠玑的篇章。因此,将书法与对联融为一体,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诗情哲理,词句之间赏观佳书的风神韵致,诚然是人文艺术的完美体现。
      古往今来,书家乐以此酬应赠答,文人好将此雅悬斋壁,当是其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令人为之钟情而历久不衰。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楹联拾趣
      彦涛
      进入腊月,年根儿就近了,千家万户又该旧桃换新符了。古时候,人们在大门上挂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为可以驱邪逐祟,到除夕那天,再把春联贴在上面,因此就把桃符借指春联。
      
      楹联亦称楹贴、对子、对联,由上、下联组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或挂或贴在木头上、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字的多寡没有定规,对仗工整即可。春联只是楹联的一种,此外,结婚时贴的叫婚联,祝寿时贴的叫寿联,哀悼死者的叫挽联,等等,不一而足。
      
      据清朝纪晓岚说,中国最早的楹联是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自个儿卧室门的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见《蜀杌》。近来,又有人认为作于唐朝中期的敦煌桃符题词才是中国迄今发现保存最早的楹联。
      根据修辞手法,楹联有多重数字联、颜色方位联、多重谐音联、多重双关联、同偏旁联、多重拆合字联、拈连联(即移接联)、回文联、字面矛盾联及转品联等,巧妙新奇,堪称巧联妙对。
      要是巧妙到无人对得出下联或上联,古人就将这种难以成双的楹联称为"绝对"或"悬联"。相传,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年少时乘船离开江州(今九江市)去苏杭游玩,船家素闻其乃当地才子,便吟一上联试其才气:"驾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位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此联有一到十数字,还有地名,使黄庭坚不仅当时没对出,成名多年后依然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且至今也无人能续。也是北宋,神宗时宰相王安石曾三难苏东坡,其一便是出了三句上联求偶"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那年正逢闰八月,而且正月和腊月两次立春,故有第一句上联;苏州金闾门外到虎丘山下这段长七里的路,当地人称之为"山塘",中间恰有个地名叫"三里半",第二联就巧在此;第三联也奇巧,因江苏镇江古名铁瓮城,临长江,有金山、银山(亦名焦山)和玉山(又名北固山),联中有金、银、玉,名副其实的"三宝地"。
      纵使苏东坡奇才盖世,苦思冥想良久,终不能成对。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却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京中名流江亢虎于现在南二环边的陶然亭(亦名江亭)公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当时曾有人撰一上联求对"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可至今无人能续。
      在广东郁南县曾有一个叫白花的才女,出一上联"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求对,前两个"安"乃地名,中间两个"安"却是人名,而后两个"安"则出于《论语》中孔子的名言,贴切至极,可惜至今仍是绝对。她还出了一下联"蜂巢枫树结,风吹枫叶掩蜂门"求上联,也是久悬无果。
      
      有的绝对年深日久了,还真有才子给续上了。从前,在四川泸州白塔街,有个黄铁匠掌炉的铁匠铺,有人以黄铁匠打铁为题撰一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嵌入七种颜色四个方位,非常绝妙,多少年来一直无人能续下联。
      如今,有人对出"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以六种味觉加一个"凉"字对上联七种颜色,以妻子儿孙对北南东西,虽略显逊色,但对仗工整,意境相似,都表现了最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所以,笔者以为此绝句可以"摘悬"了。
      有人给王安石的"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续了个"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绝句的续联用词牵强,意境相去甚远。著名唐诗"烟锁池塘柳",其偏旁含金木水火土五行,自明朝以来,续联颇多,如"冀粟陈献忠"、"灯垂锦槛波"、"钟沉台榭灯"、"炮架镇江城"、"炮镇海城楼"等。
      笔者以为,诸联中同偏旁的要求虽达到了,但意境相差太远,除末联外,其余未免有狗尾续貂之嫌。
      在实际运用中,楹联是不加标点的,断句不同,意思也不同,甚至相反,也会生出许多诙谐幽默的趣事儿。从前,"扬州八怪"之一的祝枝山曾给一个嗜财如命的富绅写了一副春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富绅读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很高兴,于是付了不菲的润资。设宴款待后还亲自送祝枝山出村。谁知刚进家门便听门外有人高声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富绅气得七窍生烟,却有苦难言,只好自认倒霉。这种事儿,祝枝山干了不止一回。他为了教训一个刻薄吝啬的富翁,给其新宅题了一副楹联。
      他边吟边写:"此屋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富翁听了颇为得意,来宾们却个个窃笑。因为不断句的话,这分明就是"此屋安能久住?主人好不悲伤!"
      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多年名落孙山的举子,特到钱塘江畔六合塔,登塔凝望,在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上书一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不想却留下了一句至今无人能对的绝对。
      有人将好、配、何、问四字拆出一千古绝对:"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楹联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堪称:联海无涯,博大精深。

    放***

    2018-12-02 01:41:2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