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五虎大将为什么没有魏延?谁能介绍下魏延这个人

首页

五虎大将为什么没有魏延?谁能介绍下魏延这个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13 14:23:07
          >中有个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好象在那个时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就是并列的;至于五虎大将,我没找到相关说法,不过>最后有个
        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其他的把若干人合并在一起写传的也是在结尾一起总结,比如 评曰:“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
      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庞?U不惮伏剑,而诚感邻国。阎温向城大呼,齐解、路之烈焉。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没有提五虎大将,不过在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中勉强有个魏国五虎大将的说法 评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闻。或注记有遗漏,未知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可能后人感觉关张马黄赵放在最前面提,并且一起提,还受了这个的误导,就有了署国五虎大将的说法了。 有关魏延的记载如下: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请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 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忿,有如水火。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
      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给延曰:“当为郡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
      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 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参考文献资料: 。

    黄***

    2019-02-13 14:23:07

其他答案

    2019-02-13 14:40:31
  • 这个问题很好
    五虎的关张是刘的兄弟没有他们就没有刘备基业他们的位置太正常了。
    马是名门之后,武艺也不必多说。赵是四弟。这四个人关也认为正常。五虎的黄,他的功劳和魏差不多。怎样权衡呢?刘的选择是对的。因为黄不是主动投刘的,而魏是。在那个年代自然认为魏没气节。而诸葛不喜欢这样有自己主见的将军。
    虽然没有五虎的位置但是他做了汉中太守也算是刘会用人,魏也没怨言了。

    潘***

    2019-02-13 14:40:31

  • 2019-02-13 14:29:13
  • 没看到《三国演义》里怎么写的吗??
    一开始诸葛亮就说此人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
    如果再封他做五虎上将的话那不是引火自焚吗???诸葛亮和刘备可不是杀B啊~!!!

    一***

    2019-02-13 14:29:13

  • 2019-02-13 14:22:29
  • 那要问罗贯中啦,他写《三国演义》时一看《三国志》里魏延因谋反被杀,觉得不能列入五虎将中,只好换一个老黄忠进去。

    在***

    2019-02-13 14:22:29

  • 2019-02-13 14:14:41
  • 魏延字文长,是义阳人。演义中说他面如重枣,差撮美髯就是关公。一开始他叛原主助刘备入城,结果刘备不入,他闹了个两头不是人,结果又开始流亡,后在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做一刀牌校尉。关公进攻长沙与黄忠交战,两人惺惺相惜,由此被韩玄怀疑而要斩黄忠。关键时刻魏延挺身而出,砍了刀斧手,又入帐杀了韩玄,提玄头投降刘备。不过这一叛乱行为却又被诸葛亮看作是人品不好,而又“观魏延脑后有反骨”,留之终为后患而要杀魏延,刘备苦劝方才告免。不过诸葛亮一直对他有所防备,不仅不让他居上位,还不采纳他的建议。或许就是因此魏延才没进入五虎上将之列。后来的锦囊杀魏延也能看出这人确实有反叛之心和能力。不过魏延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将,他文武双全,不仅刀法过人,还有一套自己在战略战术上的独到见解。

    没***

    2019-02-13 14:14: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