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麻烦大家提供一下关于养生的古诗,要求有作者名和所在的朝代

首页

麻烦大家提供一下关于养生的古诗,要求有作者名和所在的朝代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24 01:42:52
  •   1。曹操
    魏武帝曹操也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同时,这首诗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
    2。 苏东坡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翻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3。 龚廷贤
    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 ,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
      诗的全文如下:
    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
      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4。 白居易
    4。1 养生以动:白居易认为,活动养生十分有用,因此他很喜欢步行游览名胜。
      在一首《玉泉》诗中云: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仗,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
    诗句描述了白居易游览杭州西湖玉泉时的情景,可见他已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陶醉,达到了忘我境界。
      
    4。2 养生以静:白居易认为,静亦可养生。他在《消暑》诗中曰:
    何以尚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做回人间翁。
    酷暑苦夏,诗人自有对付它的妙法,即所谓“心静自然凉”。
      
    4。3 养生练功:白居易晚年常以练气功养生。他在一首《练功》诗中说: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扶。初似饮醇醪,又如蜇苦旁。
    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除。旷至忘所存,心与虚俱无。
    诗句生动描绘了练功时的场景。
      练功养生,诗人身心舒畅,简直如痴似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5。 《十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湎旨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注释)
    (1)不湎旨酒:不嗜酒之意。(2)服劳自动手:指经常小劳。(3)安步当车久:指以步代车。(4)清气通窗牖:是要室内空气一定流通。
      (5)沐日令颜黝:经常要沐浴日光。(6)太极朝朝走:指要天天打太极拳。(7)未作私利求:指排除杂念。(8)坦坦无忧愁:即乐观开朗。
    6。 袁枚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
      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防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作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
      ”并写到:“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7。 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8。 陶渊明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9。
       杜甫
    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
      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V***

    2018-10-24 01:42: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