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食物为什么会相克

首页

食物为什么会相克

食物为什么会相克,饮食禁忌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7 10:31:25
      为什么食物会相克相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说法的起源:
        
     
        食物相克,一说是古代中医流传下来,一说是起源于近代的民间。
        关于古代中医流传的说法近年来一边被中医方面专家认可,并大解食物相克表;另一方面又被其他一部分中医学家驳斥,说中医历史里没有出现过食物相克的言论,这点上我刊无从考证求真。
       查阅资料,浙江省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教授曾介绍,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理论。老祖宗曾给我们留下了“十八反歌”和“十八畏歌”,依次记载十八种相克的食物。我们平常吃的食物既然也算药,吃的时候当然要讲究搭配。 根据药食同源理论,每种天然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性与味,在中医上叫“四气五味”,“气”指的是药性,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五味指的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功效就不同。例如寒性食物加上甜味食物,就有甘寒养阴的功效,苦寒搭配则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食物相克也是如此,一些食物一道吃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有些相克的“冤家食物”都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
      但也并非所有的食物相克都有严重后果,这也是有个体差异的。 而另一个说法——起源于民间,近年来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比如在近代中国某处的一个偏远的村落,某天一个村民不巧吃了柿子,又碰巧吃了凉红薯,继而上吐下泻,所以乡村医生很快能得出柿子和红薯不能同食的结论。
      民间一部分食物相克的说法已为医学界所认同。 有专家认为,对于一般人群来说,真正的食物相克有三种情况:一是两种食物在吸收和代谢过程中发生互相排斥作用。二是两种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三是从中医上食物的“四气五味”角度来说,如果两种大寒食物同食就会把人吃倒,大热食物吃多了就会上火,只有四气食物搭配着吃,才不致使人寒热失衡。
       提倡食物的合理搭配 很多人在这两年都见过不同版本的食物相克表,多则百余条,少也有几十条,条条标注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吃,会导致什么恶劣后果。比如洋葱和蜂蜜一起食用,严重可导致失明,看起来实在触目惊心。我认为食物相克有一定道理,老祖宗5000年来遗留给我们的未必都是糟粕,它自然有存在的意义。
      大部分的食物在转化和协同作用中是对健康有利的,而确实也存在很多食物同食即可产生互相抗拒的状况,多少都会影响到饮食健康。 常规几种相克情况的分析: 1。磷钙相克 目前人们经常采用的牛奶加汉堡包或三明治配膳就十分不恰当。
      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有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被吸收,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 2。草酸与钙相克 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是因为菠菜中含有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为人体吸收。又如含钙丰富的海带、发菜不宜与花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后者含草酸较多,两者混合食用则使钙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3。纤维素与锌相克 牡蚜等海生软体动物含锌非常丰富,不宜与蚕豆、玉米制品或黑面包同吃,因后者是高纤维食品,两者同吃能使锌的吸收减少65%-100%。 4。纤维素、草酸与铁相克 动物肝类、蛋黄、大豆等食物均含有丰富的铁质,不宜与含纤维素多的芹菜、萝卜、甘薯同吃,也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蔬菜如菠菜同吃。
      因为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铁的吸收。 此外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更有许多抵抗现象存在。这些抵抗现象,往往通过含有互相抵抗元素的食物的吸收相互代谢,造成这些元素的积蓄或缺乏而表现出来,如锌与铝、锌与铁、锌与钙等。
      总的来说,食物相克是指食物之间(包括各种营养素、化学成分)存在着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搭配不当,会引起中毒反应。这种反应大多呈慢性过程,往往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降低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从而导致营养缺乏、代谢失常,久而产生疾病。
      人们在安排膳食中应该趋利避劣,提倡合理搭配,避免食物相克,提高食物营养素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这样对维持身体健康的新陈代谢的意义是非常长远的。 何教授分析了几种食物相克言论的错误之处: 一是存在明显的错误,如羊肝与红豆同食会引起中毒;马肉和驴肉不能同食,否则会得伤寒等。
      洋葱和蜂蜜,吃了会瞎,一看就不对,从成分和食物特性,二者结合,都绝对没有能导致失明的杀伤力,所以绝对是无稽之谈。 二是看起来很有道理,但经不住仔细推敲。如鸡蛋与豆浆相克,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这个解释听起来很有道理,因为大豆中确实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不仅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腹胀、腹痛与腹泻。但是,胰蛋白酶抑制剂不太耐热,只要加热时间足够,就会被破坏。相反,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混合食用,有助于产生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能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可减少蛋白质被分解、代谢为能量的量,减少含氮物质的产生,降低了肾脏的负担,对机体有利。
       还比如牛奶与果汁相克,果汁属于酸性饮料,能使蛋白质凝结成块影响吸收,降低牛奶的营养。如今市场上出现的把牛奶和果汁混合的饮料的存在就正好使这一条不攻自破。实际上,凝块是食物内部膨胀的结果,食物膨胀后会产生很多细微的孔洞,这些孔洞能够使分解蛋白质的酶进入其内部,从而增加了酶与蛋白质的作用面积,使食物更容易消化与吸收。
       。

    捡***

    2018-04-07 10:31: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