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六国论的疑问!

首页

关于六国论的疑问!

六国论中,关于燕国灭亡表示了是荆柯的刺秦行动加速了灭亡.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刺秦的话,燕国还会坚持一阵.但是,小弟认为,刺秦只是给了秦始皇一个借口罢了,没有刺秦,燕国灭亡也是必然.
大家分析分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13 09:23:58
    同意你的观点.国家大事怎么可能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而定呢.当时战乱纷纭,刺客大行其道,大家都习以为常,更何况秦王并不昏庸,孙子兵法里说"兵者,国之大也,死生之地,存亡之大,不可不察"倘若不是早有存心,怎会贸然发动战争呢.

    1***

    2018-02-13 09:23:58

其他答案

    2018-02-13 19:23:58
  •    我认为不对,道理很容易想:当时灭攻燕国时,魏国还在,楚国也在,秦国没有考虑其他原因,没估计楚魏齐三国,而直接攻打燕国,并且打败了燕和赵的联盟,和荆轲刺秦是有直接关系的。
       当时荆轲几乎成功,赢政是捡一条命,不难想象的到有多愤怒,换成任何人一定会火冒三丈,秦当时也有这个能力,而且关乎到国家的尊严。假想:如果有一个国家对我们现在的的领导人做这样的事,即使距离再远,也绝对让他付出惨重代价,不会善罢甘休的。

    1***

    2018-02-13 19:23:58

  • 2018-02-13 18:23:58
  • 你如果说的是苏洵的《六国论》的话,你理解错了。首先这篇文章属于文学作品,是苏洵的一家之言。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在第一段提出这个观点后,又把其分解为两个分论点。接下来在第二段里采用例证法论述了“赂秦力奎破灭之道”,第三段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这里作者举燕国的例子时,把自己的观点加进去,目的是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

    回***

    2018-02-13 18:23:58

  • 2018-02-13 15:23:58
  • 为什么要刺啊,铤而走险,蚁蜉撼树.里的梁朝伟不就选择了不杀王吗?他在沙漠上刻下天下二字.更绝的是李连杰居然去受死,万箭穿心,我看到那个空出人形的箭簇板非常感撼,眼泪哗哗滴.还有红衣张曼玉把红衣梁朝伟刺死那块也是眼泪花花滴.白衣不躲剑受死那块倒觉不如,矫情的狠,绿衣那块就更不如了,假模假式的.黄叶打斗则象沙尘暴,叶子就象树上掉下一地的头屑想吐.

    1***

    2018-02-13 15:23:58

  • 2018-02-13 13:23:58
  • 当然,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统一六国是历史的必然,其实不一定是秦,如果别的君主够英明,他也可以的.历史只不过是选择了当时的最强者秦王罢了
    

    小***

    2018-02-13 13:23:58

  • 2018-02-13 11:23:58
  • 秦从孝公之时,已有一统天下之心,远交近攻,连横,均为秦之国策,能不能统一,只不过在于七国实力的对比上。秦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富民强,商鞅虽死,其法仍为秦国延用,重农重战的国策经过百余年的积累,到达赢政时代,其国力已经成为七雄之首,秦并六国,最大的障碍是赵魏韩三国,赢政时期,真正的障碍已经只有赵国,而白起长平大败赵国,事实上统一已经势不可免,荆轲刺不刺秦都不可免燕国被灭的结局,只不过刺秦使其加速灭忘而已。燕国当时已经没有什么实力可以坚持,什么时候被灭主要取决与秦赵韩魏的军事力量对比,一名话,假若赵韩魏其中一国的军事实力能与秦相抗衡,哪么荆轲刺不刺秦燕国都不会被秦灭。

    鸿***

    2018-02-13 11:23:58

  • 2018-02-13 10:23:58
  • 在下同意阁下的观点,秦始皇这么一个深谋远虑的人,岂会贸然进兵,
    一定事先经过部署计划才会付之于行动的,从最初的"远交近攻"决定
    性计策就可看出.

    晚***

    2018-02-13 10:23:58

  • 2018-02-13 10:23:58
  • 说实在的  你的话就是废话  >的观点就是秦始皇就是在等借口----荆苛刺秦  如果不是去刺秦 秦始皇怎么有借口去攻打燕国了  他没借口必定会把攻打燕国的时间推迟  从燕国这边来说也就可以坚持一阵子 
    你把文章理解错了 你可能是这样理解的:荆苛不刺秦 燕国就不会灭亡.联系上下文 文章的意思是如果荆苛不刺秦 燕国不会马上被灭 就有时间去联合其他还没灭的国家 就等于后文说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与秦,刺客不行,良将尤在……”六国与秦的斗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龙***

    2018-02-13 10:23:58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