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气管插管及拔管的时机是什么?

气管插管及拔管的时机是什么?
唐*** | 2018-04-05 03:49:55

好评回答

2018-04-05 06:20:27
蒋*** |2018-04-05 06:20:27 86 33 评论
拔管时机:(1) 应在医护人员较充足时进行。(2) 镇静、镇痛药和肌松药的作用己消失。(3) 在严密观察和监测下拔管。当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不再存在时,就有指征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与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类似。(1)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己去除:当上呼吸道梗阻的病因缓解后,可考虑拔管,但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再次重新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中枢神经功...

查看全部>>

拔管时机:(1) 应在医护人员较充足时进行。(2) 镇静、镇痛药和肌松药的作用己消失。(3) 在严密观察和监测下拔管。当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不再存在时,就有指征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与建立人工气道的指征类似。(1)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己去除:当上呼吸道梗阻的病因缓解后,可考虑拔管,但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再次重新出现上呼吸道梗阻的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中枢神经功能改善将使上呼吸道梗阻改善。(2) 气道保护性反射恢复:气道保护性反射受影响的顺序,从重到轻依次为咽、喉、气管及隆突反射,因此,评价气管保护性反射是否恢复,可观察咽反射是否恢复。带管情况下,如果患者存在吞咽反射(咽反射的表现),则喉、气管及隆突反射应当是正常的,此时拔管可能是安全的。(3) 具有呼吸道清洁能力:是否需要气道抽吸以清除分泌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患者咳嗽能力决定的。对患者咳嗽能力的评价可通过观察患者肺活量、最大吸气负压及意识水平来决定^如果患者的肺活量接近正常,而且患者能够合作,则拔除人工气道后,患者大多具有气道清洁能力。(4) 己撤离呼吸机:如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机械通气。则在撤离呼吸机后,可考虑保持人工气道。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