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2013?青岛一模)如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

首页

(2013?青岛一模)如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

(2013?青岛一模)如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节维持______.
(2)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______.该实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是______.
(3)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__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机制为______调节.
(4)测试实验中,若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______的功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2-08 01:35:16
  •   (1)寒冷时,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炎热时,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不同温度下,不同感受器的敏感程度不同,但都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恒定.
    (2)两个曲线交点是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敏感度都很低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与大鼠的正常体温相等.皮肤冷却处理时,处理温度逐渐降低,相当于环境温度由与大鼠正常体温相等开始降.由曲线图可知,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先增大后减小.
    (3)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寒冷时,既有神经系统的控制,又有相关激素的参与.因此,寒冷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主要是通过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的.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阻止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有两种途径:①在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前,药物将神经递质分解掉;②药物抑制了受体的功能,使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题干中“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说明最可能是药物抑制了受体的功能.
    故答案为:
    (1)稳态(或体温的恒定)
    (2)大鼠的正常体温    先增大后减小
    (3)下丘脑    神经-体液
    (4)突触后膜(或受体)。
      

    风***

    2019-02-08 01:35: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