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

首页

人生有三种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

人生有三种境界!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三句话怎么理解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33:10
  •   这是引用的我国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话。
    其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一种对象化的态度,认为此就是此,彼就是彼,彼此判然分明,僵硬对立,这是世俗的看法与境界。
    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就将彼此的二元对立给破冰了,强调了山水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即这个世界(景色、视域)是山与水共同构成的,其中彼此交融,缺一可,不是机械的组合,没有了山的水(单纯的水)不是山水中的水,没有水的山(单纯的山)不是山水中的山。
      这用于社会中的“我与你”的关系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是对第一种主客对立态度的否定,以否定形式表达一种主客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有很高深的超越智慧与辩证法思维。
    第三种思想不能针对第一种单看,而应置入整个体系中看或针对第二种态度来看,即第二种态度有可能会使人的自我(或者说山水的个性)消弭,如果停留在第二种认识(否定性认识)的话,就会丧失主体性与确定性,就会陷入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因此禅师进行了否定之否定,肯定了山水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与客观性,既防止了虚无与相对的产生,又因为已经经过了否定性认识的超越,不会在机械地坚持主客对立的观点。
      这种观点既与主客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相通,又坚持了对个性与自我的肯定,这确实是人生很高的境界。
    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对于人生,而且对于解决当今全球化与文化保守主义(本土化)的矛盾也很有启发,楼主有兴趣可以深入研究和探讨。
      
    如果楼主想了解更多关于这种境界的问题,可以参看日本当代禅学教授阿部正雄的《禅与西方思想》和北大教授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第一篇第九章《论境界》),那里的表述可能更系统也更生动。

    刘***

    2018-12-27 01:33: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