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才6岁就什么都跟大人对着干?

首页

才6岁就什么都跟大人对着干?

教育孩子之道 孩子特别叛逆,才6岁就什么都跟大人对着干,吵嘴,骂人,打人样样都来该怎么办呀,怎么也无法和他进行正常沟通,有时他比你还歪,谁能帮忙出点主义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13 00:03:16
      如果孩子偶尔淘气,不听大人的话,父母往往不以为然;如果孩子经常不听话,管不住,父母就会深感头疼。“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愈来愈严重,而且在父母不断唠叨下,孩子甚至产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说什么,也不管对自己有多大好处,一律是先否定再说。
       奇怪的是,每当父母把孩子如何顽固执拗的表现告诉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却很可能不认同;父母告诉其他和孩子接触过的熟人时,他们往往也会表示诧异:“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没有你说的那么捣乱啊!”当父母听到别人这样说时,真是既欣慰又困惑。 朋友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大班的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她热情、爱学习、容易相处、乐意照老师的要求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可是在家里,她总是闹别扭,特别是对爸爸说的话,她一般都要反对一下,让爸爸老大不痛快。同一个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评价,是孩子在父母和别人面前的表现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还是另有原因呢? 孩子为什么说“不”? 几年前,曾有一所小学做了一项“对爸爸妈妈哪些地方不够满意”的调查,调查结果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
      统计显示,孩子对爸妈不够满意的地方有58项之多,比如: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了解我的心;要求太严,标准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见;说话不算数;当我想做自己的事时,他们总不让;总在骂我的时候夸奖别人等等。 看了小学生们对自己爸妈的不满意,你有什么想法?第一,这是对小学生做的调查,与我这个幼儿家长何干;第二,就算有对上号的地方,恐怕你也不愿意把这样地父母形象何自己连接在一起。
      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做父母的都不是完人,上述孩子的不满意,在我们身上多少会有体现。别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其实,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但这些不满意已经在他的心理了,并且已反应在行为上。的确,孩子的这些不满意都可能成为向父母说“不”的理由。
       成人没有以身作则 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以往我们总是要问上一句“这孩子是怎么了?”习惯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实,有许多问题的产生根源是父母。孩子的某些叛逆心理和行为,可能恰恰是家庭教育弊端所致。 对孩子要求严格,却对自己要求松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愿听他们的话吗?即使爸妈说的条条是理,孩子依然不肯服从,孩子愈大,这种现象愈明显。
      比如,姗姗的爸爸就有这个问题,他不让姗姗在看电视时吃东西,可是自己却经常如此。姗姗有好几次忍不住给爸爸提意见,结果逢他看的高兴时,他就说下一次一定改;逢到他看的不高兴时,他不但不听,还发脾气,摆出家长的架子压人。起初,姗姗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不服,渐渐地,这种不满就扩散开来,爸爸说的话都不愿意听,姗姗的叛逆心理愈来愈严重。
       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 再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地成长,总是把孩子当小小孩子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地事情自己做”,孩子听了以后特别想做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一天,孩子提出晚饭后自己洗自己的碗。可是妈妈左思右想一番,还是以“万一碗摔碎了怎么办?”“碎片刺破手怎么办?”等理由拒绝了她。没有做成事情,孩子可不高兴了,睡觉时故意不肯上自己的小床,很晚了还赖在爸妈的大床上,惹的爸爸想要处罚她。 朋友一家到她小姨家做客,晚饭后孩子又提起洗碗的事,妈妈再次重复昨天的理由,没想到小姨却爽快的说:“想自己洗碗是好事啊!够不着水龙头,我给你垫个小凳子,万一碗摔坏了也没关系,小姨再买新的。
      ”小姨话刚说完,孩子就兴奋的大叫起来:“谢谢小姨。”接着,马上就去洗碗,而且洗的非常认真、仔细。 孩子都是好孩子 可见,父母确实要反过来想一想: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难道孩子天生就是一个不听话、爱捣乱的孩子吗?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处处和爸妈作对的人吗?其实应该说,孩子都是好孩子,而父母未必都是好家长。
       换个角度来说,父母喜欢乖孩子的真实理由是什么?我们不喜欢孩子和自己作对的目的何在?其实说穿了,还不是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自我意识萌发,独立性、自主性正蓬勃发展的孩子,是否有点太自私、也太短视了呢?。

    空***

    2019-04-13 00:03:16

其他答案

    2019-04-12 23:41:51
  •   如果你家孩子偶尔淘气,不听大人的话,父母开始的时候往往不以为然;如果孩子经常不听话,管不住,父母就会深感头疼。“不幸”的是,许多父母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的增长,孩子不听话的行为愈来愈严重,而且在父母不断唠叨下,孩子甚至产生了叛逆的心理,不管父母说什么,也不管对自己有多大好处,一律是先否定再说。
      六岁的宝宝这种表现属于比较任性,任性是孩子性格中容易发生的不良倾向,表现为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听劝告。 我曾经看过一本心理学书,上面就有写着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不妨试试吧,会有效的 。 首先,你学着他的样子去做 ,让他来评判好与坏。
       最主要是使孩子在避免任性之时又不失个性 这里的个性,是指有主见,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合理 行为。而任性,也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可是,却被 俗称为“无理取闹”。就是说,任性的本质是“元理”,即坚持 的不是合理的。有道理的,如有的小孩不让妈妈做饭而要陪他 玩;妈妈做好了饭菜不吃,非要去买零食吃不可。
      任性的外在 表现是“取闹”,即蛮不讲理,常见的有哭闹。吵闹。在地上 打滚,强拉着别人、甚至打人等。因此,区分孩子是有个性还 是任性的标准在一个“理”字,坚持的是合理。有理又讲理 的,是有个性的表现,而坚持的是不合理、没道理又不讲理 的,是任性的表现。
       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既不任性,又有个性呢?关键在于 长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1。在态度上应该既尊重孩子又不迁就孩子 有位上小学的小男孩,在某商店里注视了一辆带铁轨的玩 具小火车很久后叫他爸爸买,爸爸对他说:“这火车太贵了, 爸爸没那么多钱买,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好吗?”孩子立即说: “那您有了钱要帮我买。
      ”说着跟爸爸走开了,周围的人对这小 孩赞不绝口,都说他大通憎达理了。有人间他爸爸是怎样培养 出来的,当爸爸的回答很简单:“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 们之间就相互尊重,孩子对的,我尊重他的意见;孩子错了,我决不会迁就他,会找理由说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这是习 惯。
      ” 因此,只有 得到尊重又不受迁就的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2。与孩子平等对话,了解孩子要求的真正原因,才能判 别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才能掌握好区分任性与个性的界限。 3。让孩子明白,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限制的,谁都不能 随心所欲。 现在有很多家长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 独立意识,如要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等,经常 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是很好的现象。
      但要注意一些条件限制, 如给孩子的选择只能在几套方案中选,超过了条件限制便难以 满足要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 够得到满足的,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金***

    2019-04-12 23:41:51

  • 2019-04-12 23:26:43
  •   亲,六岁的宝宝这种表现属于比较任性,任性是孩子性格中容易发生的不良倾向,表现为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听劝告。 有一本畅销书《孩子任性怎么办》亲不妨要以看一看,或许能有怕帮助。    产生任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孩子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不善于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
      尤其是3—4岁后的孩子,由于活动能力比3岁前大有进步,于是在活动中追求自主,力图表达自己的意志,进入了所谓“第一反抗期”时期,常常不肯按家长的意图办事。二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明明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迁就答应,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一旦有不顺心的事,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直到家长让步为止。孩子很快发现,只要自己坚持,家长总会让步。于是,养成了任性的性格特征。 因此,从一开始,家长就应该坚持热爱但不溺爱、遇事要与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懂得办事要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已经形成任性性格的孩子,家长要善于调控和引导。在预测到孩子可能要任性时,主动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处于任性发作中的孩子,可以暂时不予理睬,只要不发生安全上的问题,可以让他独处一下,先让他冷静下来,然后给他讲道理。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孩子发生任性行为,应严肃地予以制止,将孩子带离现场,并宣布中止活动,待孩子平静下来后,再继续活动。
       由于孩子任性的表现干差万别,因此解决任性的方法也要根据因人因时因事加以实施,宗旨在于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约束,增加其心理自控能力,可参照以下几种方法: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
      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在商场里玩得很上瘾。母亲急着赶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亲说,“我们回家吧。”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他可能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妈妈领着他坐公共汽车回家。 2、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
      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应明确表示饭菜准备好了,就不应该随便更换。如果孩子继续闹,可以让他饿一顿,等他感到饥饿时,自然会找食物吃。 3、有时可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他就会停止。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 当然,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还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繁***

    2019-04-12 23:26: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宝宝相关知识

  • 新生
  • 婴儿
  • 幼儿
  • 学龄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