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唐代“一字师”指的是谁?

首页

唐代“一字师”指的是谁?

唐代“一字师”指的是谁?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18 15:47:27
  •   晚唐期间,湖南一位自号衡岳沙门的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 携去江西宜春的仰山,向诗友郑谷求教。诗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 ‘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罢就 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听他这么一说,又见他这么一改,深为 佩服,不觉下拜,惊叹改用“一”字之妙,即称郑谷为“一字师”。
      从此,郑 谷这个“一字师”的盛名便在士大夫中广为传扬,有关史籍也先后载入, 一直流传至今。郑谷(公元849—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今宜春)人。其父郑 史,其兄郑启,均为唐代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7岁便能诗,“自骑竹之 年则有赋咏”。郑谷一生做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
      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300多首。郑谷所作的一首七律《鹧鸪》,脍炙人口,风靡一时。因而他又有“郑鹧鸪”之称。历代骚人墨客对郑谷的“一字师”和这首《鹧鸪》诗,均极为推重。有诗云:“早梅一字师,齐己谢不逮。
      
      ”有诗云:“一字之师齐己拜,早梅开后独踟蹰。”有诗云:“一卷云台刚读罢,耳边疑听鹧鸪声。”有诗云,读书堂侧老松枯,故址荒凉唱鹧鸪。”在清代纪晓岚等人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也有一说,谓郑诗“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而“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l***

    2016-09-18 15:47:2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