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消化内科

如何使用灸法治疗小儿泄泻?

如何使用灸法治疗小儿泄泻?
张*** | 2016-12-13 22:56:22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2-13 23:15:22
  •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加一定药物配方制成的艾柱或艾 条,点燃后在体表一定腧穴上熏灼,或借艾火热力,通过经络传  导,温通气血,调整机体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的一种外治法。一般临床上对小儿艾灸时间宜短不宜长,艾火接触皮肤宜远 不宜近。民间医生常用隔姜或其他间隔物温灸,主要是防止皮肤  烫伤,且可祛寒活血,增强温灸治疗作用。凡小儿热厥、外伤出血等,不宜艾灸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灸 法如下:(1) 可取足外...

    查看全部>>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加一定药物配方制成的艾柱或艾 条,点燃后在体表一定腧穴上熏灼,或借艾火热力,通过经络传  导,温通气血,调整机体功能,达到治病、保健的一种外治法。一般临床上对小儿艾灸时间宜短不宜长,艾火接触皮肤宜远 不宜近。民间医生常用隔姜或其他间隔物温灸,主要是防止皮肤  烫伤,且可祛寒活血,增强温灸治疗作用。凡小儿热厥、外伤出血等,不宜艾灸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灸 法如下:(1) 可取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交界处,以艾条温和灸 两侧穴位,各10~15分钟,每日灸2〜3次,用于治疗各种泄泻。(2) 艾灸长强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长强穴(尾骨尖 端下方,尾骨末端与肛门之间),约距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 使患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5〜7分钟,以至 皮肤红晕为度。(3) 隔姜灸脐中,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 〜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上,将艾 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姜片,距姜片大约l~2cm,灸脐中,每次 灸5分钟以上,常用于治疗因风寒而致的腹泻。脐中灸后应外贴一小块胶布,避免胳中感伤风寒。腹部遇 热、遇痛不宜灸脐中。(4) 贴药灸:选用活血通络之中药的新鲜切片覆盖,或将一 定配方的药物研细末调敷于患儿某部位或穴位上,然后温灸贴药 处。用于治疗小儿泄泻伴五迟症、小儿麻痹、遗尿等症。贴药灸以肤热为度,一天一次。(5) 灸八髎穴:用艾条温灸小儿八體穴,可用于治疗小儿泄 泻伴脱肛、下肢痿痹等症。在温灸前可点揉各穴,每次温灸2分 钟以上,若小儿便血鲜红,或损伤破皮,不宜温灸此穴。
    将*** | 2016-12-13 23:15:22 46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