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内分泌科

如何用好血糖生成指数让升糖速度慢下来?

如何用好血糖生成指数让升糖速度慢下来?
F*** | 2016-11-17 21:37:0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1-17 23:09:09
  • 记得有一次一位糖友问我,他说平时爱吃马铃薯,会变换着各种方式吃,有时候吃马铃薯泥,有时候烤着吃,有时候煮着吃,可是他发现,在测餐后 血糖的时候,即便量吃的一样多,血糖值也会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引出血糖生成指数(GI)这个概念了。最近20 年,关于GI的研究大大改变了我们对糖尿病饮食的认识。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自从认识到了 GI后,研究发现,白砂糖升高血...

    查看全部>>

    记得有一次一位糖友问我,他说平时爱吃马铃薯,会变换着各种方式吃,有时候吃马铃薯泥,有时候烤着吃,有时候煮着吃,可是他发现,在测餐后 血糖的时候,即便量吃的一样多,血糖值也会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引出血糖生成指数(GI)这个概念了。最近20 年,关于GI的研究大大改变了我们对糖尿病饮食的认识。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自从认识到了 GI后,研究发现,白砂糖升高血 糖的速度甚至比含同样糖类的米饭还要慢!1、葡萄糖GI为100,食物重量是前提:食物的GI数值是用人体试验的方法检测出来的。试验的人吃下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试验食物,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多次抽取血液,化验血糖,建立血糖应答曲线(时间为横轴、血糖水平为纵轴),通过计算曲线下的面积,并与含有等量碳水化合物(一般为葡萄糖)的标准食物的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进行相比,计算出最后的相对数值。它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对力。国内把葡萄糖的GI设定为100。 需要指出的是,得出血糖生成指数的前提是“吃同样多的食物”,食物重量是前提,不能只讲GI,忘了食物重量。2、GI越大,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越快:升糖指数主要影响进食后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其值越大,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越快,越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宜选择GI小的食物。通常,容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很容易被消化吸收,糖类便很快以葡萄糖的形式进入体内,这类食物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的GI要高。如全麦粉GI是 69.0,而白面包的是87.9,可以看出,面包吸收较快一些。所以选面包的话,全麦的比白面包好一些。3、选择GI较低的食物:一般,我们把GI小于55的称为低GI食物,55〜70之间的为中GI食物, 高于70的为高GI食物。平时吃的白米饭、白馒头、白米粥等,GI通常在 80〜90之间,这就是建议糖友们少吃这些食物的原因。谷类食物大多属于中高GI食物,但个别食物GI也较低,如玉米面粥GI 为50.9,玉米楂粥GI为51.8,黑米粥GI为42.3,全麦面条GI为37.0,这些均是粗粮食物,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多吃这些食物。除了主食外,我们看看其他食物的GI值。4、杂豆类食物GI通常都很低:扁豆、四季豆、绿豆、蚕豆等杂豆类食物,其所含淀粉不易糊化,且富含膳食纤维,属于低GI食物,升糖速度很慢,推荐糖友们用其代替部分的谷 类食用。5、大豆及豆制品也是低GI好食材:大豆包括黄豆、青豆、黑豆三类,作为营养十分丰富的食物,大豆及豆制品都是低GI的食材,而且是蛋白质、钙等营养素的优质来源,对预防糖尿病 并发症也有很好的效果,很适合糖尿病患者平时食用。6、低GI食物如鱼、肉、蛋类食物很“顶饿”:鱼虾、肉类和蛋类食物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本身含糖量很少(1%〜3%),搭配主食食用,不但能防止血糖升高速度过快,还能提 供更全面更优质的营养,是防治糖尿病以及并发症不可多得的优质食物。另外,鱼虾、肉类和蛋类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很“顶饿”,可以间接减少主食摄入量,延缓餐后血糖升高速度。因此,在糖尿病患者食谱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7、蔬菜类食物普遍属于低GI食物:蔬菜的GI数值大都在0〜45之间,是很好的低GI食物,而且富含矿物质、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很有帮助,可以说没有其他食物比蔬菜更接近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标了,而且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此,每日至少食用500克以上蔬菜,且叶菜类、嫩茎类每日都要食用,花菜类、瓜菜类以及菌藻类蔬菜等也要适量变换样式进食。8、水果类食物GI有高有低:水果的GI值相对“多样化”,所以有些水果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根据研究,香瓜、凤梨、木瓜等水果,GI值比白米饭还高,糖尿病患者 最好不要食用。而猕猴桃、香蕉、葡萄等水果GI值跟糙米饭差不多,含糖量较低(5.8%〜10.3%),每天食用100克左右即可,避免“大吃”。但是,像葡 萄柚、苹果、水梨、李子、櫻桃、柑橘类等水果,它们的GI值远低于白米饭, 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每天宜吃200克左右。
    厚*** | 2016-11-17 23:09:09 45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