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1952年的个体经济主要来自建国初期的什么措施?

首页

1952年的个体经济主要来自建国初期的什么措施?

1952年的个体经济主要来自建国初期的什么措施?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5-23 16:53:58
  •   中国当代私营经济发展六十年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私营经济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消亡和再生之路,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从新民主主义经济下的“利用、限制、改造”到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再到1978年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再生和大发展,私营经济的命运是与中国共产党对国情和社会主义认识及不断深化密切相关的,私营经济消亡、再生和今天大发展的历史证明:私营经济是中国实现工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全文: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2007年底,中国的私营经济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历史阶段: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家对私营经济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并在1956年就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此后的20余年,私营经济在中国大陆基本上绝迹。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为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私营经济“春风吹又生”,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中一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回顾私营经济近60年的遭遇,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一、“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下的私营经济(1949-1952)如何正确对待城市私营经济,不仅是民主改革时期关系到革命能否胜利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新中国在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所必须正确解决的基本问题。正是由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了这个问题,才取得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巨大成就;而在1952年以后经济建设中的许多失误,也是由于对私营经济的错误认识所引发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的旧中国,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非常不平衡的经济落后大国。就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来说,现代工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遍布城乡的商业,由于战争和国民党政府长达13年的剧烈通货膨胀,变的畸形繁荣,市场秩序混乱。
      就所有制结构看,外国资本在战争中受到削弱,而官僚资本则迅速膨胀,控制了金融、重工业、交通运输和外贸,民营经济虽然有业多面广、与传统经济关系密切等特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受战争破坏、通货膨胀和官僚资本的挤压,在战后总体衰落,个别行业畸形繁荣,即所谓的“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不如囤,囤不如金”。
      [1]说明:(1)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31页。(2)资本估值不包括个体工商业。产业资本不包括工场手工业,故民营资本估值偏低。(3)东北的官营资本是指伪满洲国资本,其产业资本未包括由南满铁道会社托管的财产14706亿元。
      

    后***

    2018-05-23 16:53:5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经济研究 相关知识

  • 投资理财知识
  • 投资理财问题解决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