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儿科

两岁2个月了怎么还不说话 我家宝宝两岁2个月了?

两岁2个月了怎么还不说话 我家宝宝两岁2个月了,为什么还不好好说话?
黄*** | 2016-04-12 14:31:10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2016-04-12 14:31:10
  • 孩子说话晚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担心。  虽然孩子说话比别的孩子晚一些,不证明他语言、思维能力的低下,作为家长,要看护他的时候,多和他说话,聊天,语气要亲切,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比如小诗歌什么的都可以,别看他现在不会说,但他已经记在心里,等他回说话的的时候,回给你一个惊奇,平时你给他讲的一些东西,他回脱口而出。只有楼上所说的孩子晚说话,孩子聪明是一种误导,没有根据,我朋友的小孩,一周半才会讲话,当时...

    查看全部>>

    孩子说话晚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担心。  虽然孩子说话比别的孩子晚一些,不证明他语言、思维能力的低下,作为家长,要看护他的时候,多和他说话,聊天,语气要亲切,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比如小诗歌什么的都可以,别看他现在不会说,但他已经记在心里,等他回说话的的时候,回给你一个惊奇,平时你给他讲的一些东西,他回脱口而出。只有楼上所说的孩子晚说话,孩子聪明是一种误导,没有根据,我朋友的小孩,一周半才会讲话,当时家人特别着急,去咨询过多个地方,指导孩子会叫第一声爸爸、妈妈再停止。目前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很聪明、伶俐、智商也不错。  尊贵的楼主:不要着急,不久的未来,孩子便会用那稚嫩的童音叫你爸爸、妈妈。
    继*** | 2016-04-12 14:31:10 66 20 评论
    0/300
  • 2016-04-12 14:31:10
  •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方式。当人们考查一个婴儿的智力情况时,语言能力是其中五大领域之一。所以,语言和智力有关系。但是是否说话晚的孩子智力就差呢?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地下结论了。      在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到八九个月时,就能叫“爸”、“妈”,到1.5岁左右,就可以说简短的话了,可是有些孩子一直到2、3岁才开始呀呀学语,家长的心里很烦闷,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会不会是哑巴》是不是说话迟的孩子智力差? ...

    查看全部>>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方式。当人们考查一个婴儿的智力情况时,语言能力是其中五大领域之一。所以,语言和智力有关系。但是是否说话晚的孩子智力就差呢?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地下结论了。      在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到八九个月时,就能叫“爸”、“妈”,到1.5岁左右,就可以说简短的话了,可是有些孩子一直到2、3岁才开始呀呀学语,家长的心里很烦闷,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会不会是哑巴》是不是说话迟的孩子智力差?  有些老人可能说这样大智若愚或包公再世,传说包公5岁才开口说话。对于包公几岁会说话无可考证,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说话迟的孩子原因很多:      有些是和家族的遗传有关,上辈人说话迟,他们的孩子有的也学话迟。他们虽然一时还不会说话,可是心里明白,智力发育也并不差。      有些孩子性格羞怯沉静,常常由于害羞或害怕及其他特殊的心理羞于启齿,懒于开口,这样学说话自然也比较迟了。    有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较忙,照料孩子的成人缺乏教养孩子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对孩子生活上照料,很少和他们说话交流,造成说话迟。      听力障碍。如果孩子存在较严重的听力障碍,那么孩子就难以同一般孩子一样发展语言能力,因为他们听不清周围的语言世界中的一切声音。对这种孩子,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可能存在的听力缺陷,那么由于与外界不能互相沟通,语言发展迟,智力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如果及早地发现了孩子听力存在的问题,给孩子戴上合适的助听器,那么孩子的语言能力就能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发展。      还有较少数的孩子曾经受到脑伤,患有脑病的他们不仅说话迟,智力水平也很差,有的孩子耳朵患有疾病,尤其是对高音听不清楚,医学上叫高音性耳聋,他们开始说话较迟,而且说起话来,好象唱歌吟诗似的,以上情况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前三种情况,小孩子智力发育并不差,家长不必着急,可采取多创造条件和他交谈方法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毕竟是智力的一个飞跃,因此提前教孩子说话好。那么怎样进行这一工作呢?      孩子一出生就应当有计划的对他进行语言教育。多让孩子听录音带,与孩子经常说话是非常重要的。婴儿2个月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并开始记忆周围存在的所有物和发生的一切事情。因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是记住母亲平时言谈举止,所以,在这个时期母亲是否同婴儿说话,将直接影响到婴儿言语发生早晚,甚至其智力的发育。      如:一对年青夫妇在狭小的屋子生下了长子,所以,无论母亲干什么事情都可以听到婴儿的声音。这位母亲经常和婴儿说话。不久,他们搬进了居室的住宅。由于住房多了,他们双生了一个女孩,而且单独给她布置了一个房间。结果,哥哥七、八个月时就会说话了,而妹妹1岁多还几乎不会说话,并且沉默寡言。      我们知道,婴儿比成人获得语言能力强。那是因为他们不是靠理性去学习一种语言,而是凭一种感觉。当他们在听成人讲话时,尽管语言本身是不懂的,但他们有一种感觉,凭着对方的神态及动作等方面信息,使他们能领会其中的含意。这种奇妙的感觉,是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的。当母亲向婴儿说话,婴儿以微笑回报;当婴儿咿咿呀呀学语,母亲回报他以微笑与语言鼓励,这种交流会引发其用语言交流的兴趣,进而激发他早日开口说话。      此外,对0-3岁左右的孩子讲话没必要使用儿语,如果周围的大人们总是认为婴儿只能听儿语,而用儿语对孩子讲话的话,那么,孩子就很难掌握规范的语言,进一步说,婴儿之所以能够掌握规范的语言,并不完全是在父母同自己讲话的过程中掌握的,而是经常听父母与周围人们交谈的结果,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很强,那么,几个月后,即使不用儿语对孩子讲话,孩子也应该能理解一般的话。      因此,我们要在孩子婴儿期就用规范的语言对他们讲话。如果等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再去纠正他们说儿语的毛病,则会加重幼儿的负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育。
    b*** | 2016-04-12 14:31:10 67 20 评论
    0/300
  • 2016-04-12 14:31:10
  • 亲,这个是我给你搜来的答案,供你参考。另外小男孩子说话确实比女孩子要晚些,也是正常的!“不要担心,一是小儿说话有早有晚,和发育没有关系,这是自然现象;二是现在的孩子都哄得比较精心,不用孩子求什么,眼神一看用手一指,东西来了愿望达到了,所以,他们普遍说话晚一些。现在你的孩子已经能说一些话了,就说明他身体没有问题,发音系统和神经都正常。平时多注意教他说话,注重纠正他的“一指禅”,很快孩子就会说更多的话...

    查看全部>>

    亲,这个是我给你搜来的答案,供你参考。另外小男孩子说话确实比女孩子要晚些,也是正常的!“不要担心,一是小儿说话有早有晚,和发育没有关系,这是自然现象;二是现在的孩子都哄得比较精心,不用孩子求什么,眼神一看用手一指,东西来了愿望达到了,所以,他们普遍说话晚一些。现在你的孩子已经能说一些话了,就说明他身体没有问题,发音系统和神经都正常。平时多注意教他说话,注重纠正他的“一指禅”,很快孩子就会说更多的话啦。就是顺其自然,过不久他也就学会更多的话啦。这是规律,不用担心的”
    烂*** | 2016-04-12 14:31:10 65 20 评论
    0/300
  • 2016-04-12 14:31:10
  • 怎样教孩子学说话      1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吚呀学语,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和  语言,做家长的应懂得孩子语言发展的常识。从孩子小时候就必  须正确地和他说话。当孩子学语时,就不要再用儿语与孩子说话  ,应用正常一般词汇,使孩子能够学会较多的词汇。   与孩子说话时应该面对面,让孩子看着大人的口型,以便于  学习。   应多与孩子唠叨,家长在做家务可以边做边对孩子描述每个  动作和目的。孩子虽...

    查看全部>>

    怎样教孩子学说话      1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吚呀学语,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和  语言,做家长的应懂得孩子语言发展的常识。从孩子小时候就必  须正确地和他说话。当孩子学语时,就不要再用儿语与孩子说话  ,应用正常一般词汇,使孩子能够学会较多的词汇。   与孩子说话时应该面对面,让孩子看着大人的口型,以便于  学习。   应多与孩子唠叨,家长在做家务可以边做边对孩子描述每个  动作和目的。孩子虽不会说,但其听觉已在为语言学习做准备了  。大人在说话时不要说粗话和口头禅,因为孩子在模仿时并不懂  得加以选择。   有的家长因为自己忙,把孩子托给保姆。孩子便会模仿保姆  的语言,如果保姆素质不高,孩子就会学一些不好的字眼。应让  孩子多接触一些美好的事物,让孩子有好的东西作为模仿对象,  这样能对孩子全面发展有好处。   方法一、让孩子进行口头造句   让孩子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造句。如:孩子嘴渴了想喝水,原先可能只会说“水水”,这时父母可能指导孩子说出想表达需求的短句,如“我想喝水”、“妈妈我想喝水”、“爸爸我想喝水”等。   方法二、给孩子说故事而不是念故事   说故事可帮助孩子的语言发展。父母要注意的是,念故事书上的内容时,不要逐字宣读,而是用孩子能听得懂的句子,简单直白地说故事。   方法三、用不同的话表达相同的内容   指导孩子用不同的词汇、说出相同内容的话,很能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发展幼儿学会多种表害思想的方法。例如“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可以说成: “爸爸是奶奶的儿子”等。总之,只要幼儿学会了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就会找出很多的符合要求的句子。幼儿表达方式也会逐渐丰富起来,语言会变得灵活、生动、准确、充满智慧。   方法四、让孩子使用有“上下文”的语言   孩子急于表达一个要求的时候,即使你已经明白了,也不要马上替他解决。比如孩子问:“小白兔爱吃什么?”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观察,独立说出所观察到的现象。复述简单的故事,对二岁以上的孩子学说话是很有用的。   方法五、鼓励孩子自由地说   要让孩子有充分的说话机会,如果孩子开始将两个不同的词连成一句话,来显示他的要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展,父母这时应该像运动会上的“拉拉队员”一样的给他加油    一、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 二、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人们在“听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宝宝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语,就是宝宝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体表现。家长在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练,不但无法促进宝宝思维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在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宝宝呀呀学语时,往往出于逗宝宝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到宝宝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宝宝大了自然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宝宝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不问。 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宝宝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对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宝宝。特别是和宝宝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宝宝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宝宝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宝宝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宝宝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宝宝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宝宝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训练孩子说话的九要素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儿说话所需哪五种基本技能:   1、小儿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音调有高有低。   2、能听和辨别声音的方向,并且有了听觉选择性,对某些声音予以注意,而对另一些声音不予理睬。   3、有模仿性行为,特别是模仿发声及发声时的方式。   4、会想像,对不呈现在眼前的事物用假份性的游戏反映出来。   5、认识熟悉的事物,当大人盖住眼前的实物时,小儿会寻找。   小儿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只有当小儿具备上述5项技能时,才会有语言的产生。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赋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孩子,更是令父母心焦。在此,我们要奉劝父母们不要太急躁,因为小儿说话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它是没有捷径可行的。父母要耐心地观察,并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哪怕短时间内可有看不到孩子在语言上的丝毫进步,也不要气馁。实际上,小儿语言的进展在开口说话之前是悄然进行的。如果此时父母灰心丧气,放弃教孩子说话,那么失败则是难免的。所以,我们建议父母要用游戏开发小儿的语言能力,预防语言发展缓慢。为了使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更有效,父母要记住下述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尽量使小儿感到快乐和有趣   教语言不是枯燥的模仿。那种父母说,孩子学的单调模式是不容易奏效的,而且常常遭到孩子的拒绝。因为有些语言,特别是那些较难理解或较难发音的词语,儿童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出来的,如果父母硬逼着他们“鹦鹉学舌”,只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痛苦,失去对学语言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父母先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还要注意的是,父母一是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安排游戏时间的长短;二是要不断变换游戏内容,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控制教学情境   如果父母要教孩子学习新的语言,首先要学会控制孩子学习的情境,使小儿能够配合,注意力集中并感兴趣。其实,年幼儿童在学习时的分心是很常见的,关键是如何把握住孩子,切忌硬逼或训斥。比如 ,当孩子在学习中不合用或表现不好时,父母可以不予理睬,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也不说,自己只管继续游戏;如果孩子此时把玩具乱扔在周围,父母可以取走他手中的玩具,离开房间几分钟后再继续;如果小儿仍然调皮捣蛋,父母就收拾好全部玩具,结束游戏。这样,孩子会很快懂得自己做错了,不等玩具收拾好,就会回到父母身边再安静下来。   三、教语言的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父母在教孩子学语言时,一则自己不要自顾自地说,因为这会使孩子只听而无机会说;二则不要提问题太多,因为孩子在诸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句中,并不能学到什么语言,反而增加他们的紧张;三则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孩子,而要使用短句,并且突出所教的单词,把它放在每句的句子中;四则是不要只说不演示。在教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充分调动视、听、嗅、触等各种感觉器官。还要辅以相应有尽有动作,使孩子懂得说话的意思。   四、每天定时教小儿   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所定的时间可因人而异。开始的时候,时间可以定得短一些,大约2-3分钟,然后逐步延长,形成常规。   五、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机   父母应当安排孩子在最佳的学习时机进行语言教学。所谓最佳的学习时机,就是孩子精力最充沛、注意力较集中的时候,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孩子学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如果在孩子疲乏困倦的时候教语言,往往事倍功半。   六、重点突出,反复练习   父母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七、小步骤前进   学习语言时,父母要把目标化整为零,每一步要分得较细,使孩子在学习中容易获得成功。如果步骤与步骤之间跨度较大,孩子就会遇到困难,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例如,当小儿只会少数称呼时,父母就着重于叠词或单词的教学;当小儿不会发“K”音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舌运动,先发“a”或“e”的音,逐渐过渡到“K”音等等。   八、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父母尚未看到明显的效果,也不要急躁。因为孩子的开口,是需要“千呼万唤”的。   九、记录进展情况,看到小儿的进步   在孩子末开口之前,父母很难看到他们的进步,这常常影响父母教孩子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建议父母经常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对于能说话的孩子,父母要记录他们用词汇的性质,是名词还是动词,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的词语,是短语还是句子……由此,父母可以得到孩子语言学习的反馈信息。    答: 是不是你门在宝宝小的时候就很少和他说话,平时要多和宝宝讲话,比如用宝宝的玩具了,要请教他可以用吗,或是去那里要问他去不去,想不想去,总之要多锻炼他,不可以急的,更不能逼他,他不愿意说的时候你可以和他说让他听。对宝宝要有耐心的,作为妈妈不可以急的,所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想你应该知道的。   答: 你家里的家具可以指给她看,并说出家具的名称。  怎样教宝宝说话     有家长说,“我家宝宝快2岁了,什么都懂,就是不肯说话。”这种情况说明宝宝的听觉器官和智力没有问题;问题就在带宝宝的人身上。这种情况多见于由祖父母或保姆带的孩子。   一般5-6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对母亲的语音有所反应,如正在啼哭的宝宝听到母亲的声音会暂时停止哭声;6-7个月的宝宝能听懂自己的名字;9-10个月的婴儿能听懂成人的话并有所反应,如说再见的时候会摇摇手或给一个飞吻;10-12个月的宝宝能看成人的口型学发音,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12-18个月的婴儿可以听懂眼、口、鼻、手、脚等各个名称,这个年龄段只能说一个字或一个字重复。   婴儿语言能力发育的进程,理解先于表达,期间相差3-5个月时间,而且对词汇理解的速度为表达速度的2倍。在早期表达的语言中名词多于动词,如“吃饭”这个词,一般先会说“饭”或“饭饭”,以后才会说“吃饭”。宝宝的语言发育受环境影响。家长要抓住10-12个月宝宝模仿能力强的时候,做好语言训练。   发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孩要模仿大人的口型及发音过程中口型的变化、协调发音器官,如唇、舌、声带活动的配合、控制发声的气流等。这么多的环节需要听觉、视觉以及语言运动系统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发育差都会给发音带来困难。在这个阶段应该多让宝宝听儿歌,让他们感受婴幼儿语言。   在教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让宝宝说儿语,应该让他用标准话说,如汽车,不能告诉他是“嘟嘟”而是要告诉他“车”或“汽车”。   2、当孩子用肢体语言表达意思的时候,应该不予理睬,如宝宝用手指水杯要喝水,大人应该拒绝他的要求或问他是否要喝水,同时教他“喝水”的发音,让他看清你的口型变化,再让他重复,孩子发音不准要及时纠正,不要笑话或责备他,否则他就不敢说了。   宝宝到18-24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发两个音的词了。当孩子能较准确的发音时,家长应该及时的予以鼓励、表扬或给他一个亲吻,这样他们下次会表现的更好。
    佳*** | 2016-04-12 14:31:10 67 20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