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啊?

首页

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分裂啊?

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03 11:02:57
      科索沃,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南斯拉 
    夫联邦共和国(即塞尔维亚) 
    附: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原由 
    1992年独立前,波黑是南斯拉夫最大也是最穷的一个共和国。1991年 
    4月,波黑塞族人议会宣布“塞尔维亚共和国”独立,点燃了内战的导火线。
      战火 起点就在我入住的“假日酒店”(也是萨城最大的涉外旅店)。塞族狙击手从旅馆 内向和平示威的平民百姓射击。塞族人倚仗前南斯拉夫驻波黑的五万军队的支持, 开始大举占领土地,驱赶波黑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人。从此开始了种族清洗和大屠 杀。
      他们包围了克族城镇,对平民目标开炮。内战打了四年,直到1995年,波 黑,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三国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达成并草签了结束波黑战争和实 现全面停火的和平协议(所谓“代顿协议”)。 说起来,塞族,克族,和波黑穆斯林都是斯拉夫人,何以来种族矛盾?又为何相煎太急? 巴尔干半岛连接欧亚两大洲,又是黑海,地中海的咽喉,历史上历来是兵家必 争之地。
      近百年爆发过好几次大的战争,说它是火药桶,一点不过分。战争冲突的 主要缘由是土地之争和宗教纷争。因为历史上领土的一次次变迁和随之而来的人口 迁移,巴尔干半岛的每一个国家都居住着不同宗教的少数民族。而这些少数民族在 另一个国家又是多数民族。
      譬如克族在克罗地亚是主要民族,在波黑却成了少数民 族;塞族在塞尔维亚是多数民族,在波黑却是少数民族。地域,疆界的划分又因为 政权的更替不停地变化,使得巴尔干半岛的十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 重。 复杂的宗教关系为这个魔方更增加一层魔力。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将巴尔干 半岛一分为二,斯洛文尼亚归属罗马帝国;塞尔维亚,马其顿隶属拜占庭帝国,正 好以波黑作为分界线。14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把伊斯兰教带到东欧,从 而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这期间,波黑完全融入东方的文化 和宗教,成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交汇点。
      土耳其占领后,百分之四十的斯拉夫人 信奉了穆斯林。可以说土耳其入侵给巴尔干半岛的宗教分离种下了祸根。波黑从此 变成了欧洲最东方化的国家。十五世纪起随着奥匈帝国的统治,又带来了东正教, 给本来就复杂的宗教关系更添了一层矛盾。从波黑联想到当今世界北爱尔兰、科索 沃、巴以、印巴、印尼各地的冲突,无不与宗教有关。
      但这些矛盾在铁托的无产阶 级专政下,暂时掩盖起来。 巴尔干的大势,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八十年代苏联解体后,随着科索沃 从南斯拉夫联邦分离出去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等其它共和国纷纷宣 布独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仅存的塞尔维亚共和国与黑山共和国组成南斯拉 夫联邦共和国,即塞尔维亚。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此解体。波黑共和国 宣布独立后,民族矛盾激发,引发了内战。战争三方分别是代表伊斯兰教的波斯维 亚族,代表天主教的克族,和代表东正基督教的塞族。敌对三方本是同根生,可是 穆斯林族却变成了塞族和克族的共同敌人。
      而塞族和克族之间相互也不团结,分别 由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在幕后撑腰,目的很清楚,为的是进一步划分波黑土地,成 立所谓大塞尔维亚和大克罗地亚。这场战争三方交火,使得二十多万人在战火中丧 生。伤亡最惨重的当然是穆斯林族,加上大批难民背井离乡,波黑人口从战前的五 百万降到现在的三百五十万。
       战后八年的今天,波黑仍是塞,克,穆斯林三“族”鼎立。行政上是一个联邦 ,两个共和国。穆斯林族和克族共同控制51%疆土,其中穆斯林集中在首都萨拉 热窝;克族主要居住在第二大城市莫斯塔尔(Mostar)。塞族控制着另外4 9%的土地。
      国家有两套行政,法律,和金融系统。总统每八个月由三族之间轮流 坐庄。有识之士认为美国不该在波黑战争刚结束时,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搞民主 选举,提醒美国刚打完伊拉克,不要在伊拉克犯同样的错误。 也许正是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使得波黑的战后重建变得那么艰难。
      波黑至今仍 驻扎着国际维和部队。三族之间表面上相安无事,但私下与波黑朋友聊天,知道他 们不是没有怨恨的。战争中的敌人现在生活在同一国家,同一城市。虽然人种和外 貌上看不出谁是塞族,谁是克族,谁是穆斯林族,但从姓名上大多能分辨。同时人 们也深深感受到战争的创伤,大都企盼长久和平,希望从历史恩怨,相互仇视中走 出来,化干戈为玉帛。
       。

    1***

    2007-06-03 11:02:57

其他答案

    2007-06-03 12:36:34
  • 因为南斯拉夫没了铁托

    天***

    2007-06-03 12:36:34

  • 2007-06-03 11:07:07
  •   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又称“第二南斯拉夫”),有长达45年的和平发展,为什么会在1991年发生解体,并爆发惨烈的内战呢?传统的说法是:南斯拉夫人总是互相倾轧或闹独立,在强人铁托1980年去世后,没有一个领导人有他那样的威望,加上冷战结束,南联邦内部所固有的民族矛盾导致经济利益的冲突,进而产生政治危机,最终将南联邦推向分裂。
         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是,南斯拉夫各民族在一个国家里共同生活了将近一个世纪,相互之间建立了全面联系,经济关系密切,混合家庭比比皆是。因此,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极端仇视情绪大部分是战争和机会主义政治做法的产物,而不是原来就存在的。   那么,斯洛文尼亚为什么要闹独立呢?答案具有讽刺意味:使南联邦解体的是欧洲一体化和自由贸易。
      这使得西欧成为一个对小国来说更安全、更有经济吸引力的地方。一战后,斯洛文尼亚通过与其他南部斯拉夫人联合而免于被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瓜分。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相对富裕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同落后的其他伙伴分家、同西欧靠近的观点越来越有市场。
         斯、克与米洛舍维奇领导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多轮谈判都没有谈成。而当时,国际上除德国外,欧洲大国和美国出于保持巴尔干稳定的目的都明确反对南联邦分裂。“但令人费解的是,几乎与此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公开报告却使人似乎看到了美国对南政策的矛盾。
      一些历史学家现在分析,恰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使本来可以避免的解体变得无法挽回。”   1990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将一份南斯拉夫局势的预测报告呈给正陷入海湾战争僵局的布什总统。报告中说:“南斯拉夫将在今后18个月内解体。”这一预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南斯拉夫当局当即发表声明,提出强烈抗议和谴责,国际舆论也大多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
      美国在南斯拉夫局势处于微妙之际公布这份报告决非善意,也并不是偶然。起初,国际社会普遍对其预测表示怀疑,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局势的发展却应验了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说法。也有人说,正是这份报告使得前南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感到鼓舞,加快了他们分裂南联邦的行动。
       前南内战中,“种族清洗”事件屡有发生,各方都有责任。但为何最后惟独塞尔维亚人落得个“干着党卫军勾当”的恶名?连后来的塞尔维亚总理金吉奇(已遇刺身亡)本人也承认,“我们塞尔维亚人的名声实在是太差了”。   整个前南内战期间,交战各方都将国际援助,包括国际舆论的支持作为争取目标。
      甚至不惜花巨资请美国、加拿大的公关公司为自己制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丑化对手。法国电视二台主编莫利诺曾采访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大众事务社路得芬公关公司社长哈尔夫,将舆论“制造流程”和盘托出。莫利诺在其所著《南斯拉夫的实况不好说》一书中是这样记述哈尔夫的回答的:   “我们成功地让犹太人站在我们这边……因为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在他的《历史实事的歧途》一书中措辞很不小心,谁看了他写的这本书都会指责他是个反犹太主义者……此外,过去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的确曾经发生过残酷迫害犹太人事件。
      结果,我们的工作出类拔萃。就在1992年8月2日和5日,恰好纽约的《新闻日报》把塞尔维亚人设立集中营的消息给抖了出来,所用的标题是‘死亡之营’和‘塞族的死亡之营’。我们趁机将犹太人的3个庞大组织争取到我们这边……   “你知道,南斯拉夫问题极为复杂,谁都不知道那儿到底出了什么事。
      其实,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会问‘波斯尼亚究竟位于非洲哪一带’?而一瞬间,我们就编出了一个好人、坏人的简单故事。   “我们的任务不在于审查消息的内容真实与否……人家付钱给我们,不是要我们宣传道德学说,即便是负有责任,我们也十分坦然。如果你想证明塞尔维亚人是受害者,你就不妨试试,你的处境肯定非常孤立。
      ”   其实,没有霸权力量的支撑,公关公司本事再大也无法一手遮天。1995年8月28日,一发迫击炮弹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中心爆炸,炸死一百余无辜平民。维和部队当天进行调查后未作结论,但第二天却宣布,惨案乃塞族所为。时至今日,有关这发炮弹究竟是谁发的仍是个谜。
      弹道专家认为,位于萨市高山上的塞族武装根本就不可能有那样的弹迹。南联盟的报纸更认为这是穆族在美国情报机构指使下上演的一出“苦肉计”。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重新进入南斯拉夫。这时,它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颠覆米洛舍维奇政权。
         美国还通过“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了塞尔维亚反对派大量资金,1999年全年有1000万美元,2000年增至3100万美元。许多参与反米运动的美国人透露,在这一活动中起领导作用的其实是美国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协会”(AID),而资金方面的调配则是由“政府对外资助机构”(GFAA)通过商业合同交给“全国民主主义促进财团”,再由“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等非赢利机构负责具体操作。
         美国大型专业选举公司“佩恩、肖恩和伯尔蓝德民调公司”的民意测验专家道格·肖恩还对塞选民的民意测验结果进行深度分析,以帮助塞反对党联盟寻找推翻米洛舍维奇这位欧洲政坛“不死鸟”的办法。经过分析和研究后,肖恩对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的塞反对党提出忠告:米氏这位经历过4次战争失败、两次大规模示威游行、78天北约轰炸、近10年国际制裁的“幸存者”,如果再面临一场组织严密的竞选挑战的话,他将“绝对不堪一击”。
      后来,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下决心采用肖恩的建议,将一盘散沙的南联盟反对党联合在一起。   此后,西方情报部门开始向南联盟投入了大量金钱,扶植反政府势力。同样,大量的广播器材、计算机,甚至小型印刷设备也不断流入塞尔维亚。到大选开始时,美国还为塞尔维亚学生运动组织支付了5000罐油漆的费用,使他们能随心所欲的在塞全境涂写反米标语和口号。
      在2000年7月至10月间,美国资助写有“Gotovje”(塞尔维亚语“他完蛋了”的意思,这个标语后来成了整个“倒米运动”的口号)的不干贴250万张,重达80吨。这期间,这些不干贴在塞全境张贴,甚至用它们覆盖了米氏的竞选广告。同样,用美国资金印刷的“OTPOR”(抵抗)运动组织标志——紧握的拳头也随处可见。
         到2000年选举结束,美国、英国和德国共向南反对派提供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活动经费。   科索沃战争后不久,塞尔维亚政府的一位官员说,美国人一直在跟南联盟军队的人接触,并威胁他们说:“(我们)将把战犯名单上的人数增至600人,因此你要么告诉我什么时候背叛你的上司,要么你就去海牙(接受审判)。
      ”美国一位情报官员证实,美国情报人员一直在寻找能够把米洛舍维奇搞垮的变节者。   在进行政治战的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强化对南联盟的经济制裁。在1999年7月通过的《东南欧稳定公约》中,南联盟一个美元的援助也未能得到。此外,还以是否支持米氏政权为标准,将南企业分别列入黑名单和白名单,上了黑名单的南企业将无法与欧盟国家企业进行业务往来。
         由于对这些发生的事情作出错误的判断,米洛舍维奇在2000年7月作出决定:于当年9月24日提前进行南联盟总统大选。9月28日,南联盟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结果:反对党候选人科什图尼察获得48。96%的选票,米洛舍维奇获得38。62%的选票,因此,两周后,将举行第二轮选举。
      但反对派认为这是米氏“政治舞弊”的结果,实际上,科什图尼察首轮即以超过52%的选票赢得了大选。于是,反对党号召进行全民抵抗运动。10月5日,反对党组织的大规模冲击议会行动,最终以南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的倒戈、南军方“不干涉民主化进程”而告结束。
      米洛舍维奇失去了总统的宝座。   据后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会一共拨款7700万美元直接用于干预南联盟国内政治;南联盟选举投票后的第二天,美国众议院再次通过一个法案,批准拨款1。05亿美元来帮助南国内的反米洛舍维奇派别。
         2001年4月1日,米洛舍维奇被逮捕,后被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受审。而在米氏被送往海牙之前,美国驻南大使蒙哥马利曾正式向南联盟科什图尼察总统通报说,如果南政府不跟海牙法庭合作,美国将取消本财政年度承诺的向南援助一亿美元的计划。    。
      

    心***

    2007-06-03 11:07: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