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婚后身体会发胖?

首页

为什么婚后身体会发胖?

好多人婚后身体都明显发胖,老师啊,同学呀,都这样,是为什么?难道和生活习惯有关?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4-05 09:28:52
      许多人往往从婚后身体开始发胖,这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据美国医学会估计,大多数人的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磅,且增加的体重主要是脂肪而非肌肉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的活动量逐渐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机体维持日常生活活动所需能量随之减少,如果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不减少摄入能量和不注意锻炼,则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为脂肪。
         从20岁开始,体内脂肪和肌肉组织的比率趋于增加,女子在一般情况下,体内脂肪的比率在20%~35%,而50岁时为26。5%~42%。35岁左右,骨组织的分解超过生长,以后人的身高趋于缩短,但身体宽度变化不明显,给人以发胖的感觉。   年龄越大,锻炼越难,肌肉的强度和可塑性从20岁开始下降,到40岁时,心脏和肺的功能逐渐减弱,关节韧带变硬,身体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
         分析以上原因,可见发胖主要与运动和饮食有关。美国国家衰老协会研究所的报告认为,锻炼能明显抑制、减缓或逆转上述衰老过程,加上采用正确的饮食习惯,完全可以避免发胖。   锻炼活动,例如散步,使人每小时至少多消耗200卡热量。它不仅加速活动时的代谢率,而且加快活动以后数小时内的代谢速度。
      无论多大年龄,锻炼都能保持骨组织强度,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皮肤弹性和帮助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科学家们认为,99%的人体内都蕴藏着大量的贮备能,锻炼能够动员这部分潜能逆转衰老过程。   当年龄增大时,身体内部的变化可能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的热量减少而对剩余的热量贮存增加;另一方面,机体加工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逐渐减弱。
      结果,一个45岁的人的食量与20岁的人差不多,但前者摄入的能量更易转化为体重而不易于营养机体。因此选择适当的饮食对防止发胖很重要。   较好的饮食是吃含低脂肪(少于摄入量的30%)、低蛋白(10%~15%)和较多碳水合物(45%~60%)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提供锻炼时肌肉所需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还是纤维素的一个极好来源。纤维素能够加速食物通过消化道,减少热量和脂肪的吸收,使胰岛素水平稳定,抑制脂肪的贮存,以及降低血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水平。   为了防止发胖,在饮食时要做到:   1、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者的体重比一日三餐者减得快。
         2、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可能吃更多的东西,不利于减肥。   3、晚餐少吃 因晚上活动一般较少,需要消耗的热量也少。   4、多喝水 每天应喝水6~8杯。水能帮助刺激体内脂肪的代谢并抑制食欲。水还能阻止体液潴留,喝足够的水可使机体及时更换贮存的体液。
         5、吃慢些 尽量选择咀嚼要花时间的东西吃,减慢吃饭的速度可健脑,有时间形成饱足信号,消除饥饿感。 。

    d***

    2007-04-05 09:28:52

其他答案

    2007-04-10 13:52:28
  • 少吃多餐;锻炼身体。努力保持身材!

    李***

    2007-04-10 13:52:28

  • 2007-04-09 12:02:58
  • 人的肥胖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少吃多餐.多锻炼.我有亲身体会

    大***

    2007-04-09 12:02:58

  • 2007-04-07 19:57:17
  •    
    欢迎光临 深圳市龙达虹实业有限公司  哪些人容易发胖?
      从肥胖群体观察:女性易肥胖,中年易肥胖。据统计,女性与男性肥胖的比例为2:1,特别是妇女生过孩子后易发胖。中年肥胖以35~55岁占大多数。另外,运动员或爱运动的人一旦停止运动后易发胖。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   肥胖是一种恶性循环。就是说,肥胖体型者,会一胖再胖。胰岛素抵抗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这种现象。我们说,所有的人吃过糖类以后,血糖值都会升高。接着,为了处理这些糖,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也增多。但是,肥胖的人血液里的糖和胰岛素都异常高,其原因是,肥胖者的组织细胞对自己的胰岛素不太敏感。
         体内所有细胞对葡萄糖都是不渗透的。可是,人体分泌的胰岛素会刺激细胞,使细胞打开一个孔,葡萄糖就可以进入细胞。假如没有胰岛素,血液中无论有多少葡萄糖,所有细胞都会处于缺少葡萄糖的饥饿状态。某个人开始胖起来,则说明他的肌肉状态也变坏了,这样,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也就会慢慢降低。
      这意味着葡萄糖只能以极慢的速度进入肌肉细胞。肌肉占身体重量的30%~50%,吃饭以后吸收到血里的葡萄糖不能很快地进入肌肉   细胞,血液里就会长时间保持很高的血糖值。过多的葡萄糖随着血流在体内回流,寻找出路,看看能够进入哪里的细胞。那么体胖的人还有什么细胞呢?问题就在这里。
      葡萄糖一下子就涌入脂肪细胞,一方面是肌肉拒绝葡萄糖;另一方面是脂肪组织变成了葡萄糖的贮存场,但贮存在脂肪组织里的不是葡萄糖,而是脂肪。在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变成了甘油,甘油与3个脂肪酸分子结合变成三酰甘油,三酰甘油是中性的稳定的脂肪,这就构成了我们身体的脂肪。
      葡萄糖是形成脂肪的骨骼。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人胖起来的时候,变化就发生在肌肉里。肌肉的一个变化就是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在那里,肌肉不接受葡萄糖,葡萄糖贮存在脂肪细胞里,进一步变成脂肪。所以可以这样说,越是肥胖者越容易再发胖。 情绪与肥胖   人的食欲是受大脑控制的,食欲中枢位于下丘脑,有“饥饿中枢”和“饱腹中枢”之分。
      对肥胖者来讲,饥饿中枢常处于兴奋状态,而饱腹中枢常常受到抑制。高级神经活动在调节饥饿感和饱腹感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很明显,情绪对人类的进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当精神过度紧张、忧虑、悲伤时,食欲就被抑制,而当脱离紧张状态,心情舒畅时,食欲则增加。
      但有的病人每当精神紧张、情绪抑郁即感饥饿,进而多食、肥胖;而一旦脱离紧张环境,进食自然减少,不再有异常的饥饿感,体重也随之下降。   笔者曾见过一位13岁儿童,他由于未考进理想的中学而闷闷不乐,情绪抑郁,于是经常吃零食、甜食、面食等,以此来排遣自己的苦恼。
      这位儿童虽然心情不畅、忧郁,但人反而胖了起来。研究发现,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比吃其他食物更容易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心情舒畅,这是由于大脑中5-羟色胺增加造成的。因此,该儿童在心情抑郁时多吃含糖类较高的食物,而糖类又容易转化成脂肪,因而发胖。 儿童肥胖症的发症因素   我国儿童肥胖症的发病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大于遗传因素。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营造了儿童肥胖的大环境。   家长溺爱   溺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在每个家庭几乎全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的呵护、溺爱,为儿童肥胖创造了条件。   营养过剩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发生肥胖儿童的潜在重要队伍。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子女吃得好些,如果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使孩子营养过剩,肥胖儿就会大大增多。所以低收入家庭随着经济的发展,潜在性地产生着肥胖儿的可能。   活动少   与非肥胖儿童相比,肥胖儿童室内活动量明显减少,室外活动量差别不大。
         偏食   儿童喜欢吃的快餐、油炸食品等,都容易导致饮食的不合理,主食量、肉食量偏高,水果、蔬菜量偏低。   喂养不当   家长超量喂养或过早断奶;人工喂养时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父母缺乏营养学知识等,导致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埋下了发胖的隐患。
       减肥新概念 小心发胖九期   婴幼儿期肥胖    这个时期是人的—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在此时期婴幼儿的营养过剩,就为以后患肥胖病埋下了祸根。从胎儿第30周开始至出生后1年,为肥胖细胞极为活跃的增殖期,此段时期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细胞数目永久性增多,所以“婴儿越胖越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青春期肥胖   一般来说,大多数学龄前的孩子都比较瘦,尤其是;临近青春发育时期,身高增长速度很快,而体重增加速度往往跟不上,一般不容易发胖。进入青春期以后,人体内卵巢或睾丸的功能异常活跃,性激素分泌旺盛。雌激素能影响脂肪代谢,使皮下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睾丸酮能促使体内蛋白质合成,使体重增加。
      女孩在12~19岁,男孩在13~20岁,身体会发生一个惊人的变化,他们的体型将基本定型,内脏器官渐趋成熟,平均每年可增加体重约5千克,这个时期也很容易发生肥胖。更重要的是,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在性格上也发生很大变化,一般不像以前那样活泼、顽皮、好动,而趋于文雅、稳重、好静,食量也增加,如果不注意体育锻炼及饮食的限量,很容易发胖。
          婚后肥胖   婚前青年人,一般喜欢交往,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在饮食营养上一般也不怎么注意。结婚以后,生活方式改变了,环境条件比较好,精神轻松,环境舒适,饭菜可口,吃得好,睡得香,这样就会发胖,尤其男性比较明显。据统计,在新婚半年中,不少新郎、新娘体重会增加3-5千克。
      这是因为,新婚的人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减少。此外,小俩口在开始新生活时摄入的食品也过于丰富,这些都给发胖创造了有利条件。   妊娠期肥胖   妇女在妊娠期间容易发胖,其一,由于营养过多和活动减少所致;其二,妊娠时体内性激素发生大幅度的变化,雌激素大量增加,容易促进脂肪的贮存,使皮下脂肪含量显著增加;其三,妊娠后期,由于行走不便,活动量大大减少,更促进了肥胖的发展。
          产后肥胖   产后哺乳期堪称妇女的“发福”时期。妊娠期过于肥胖,是产后肥胖的基础,特点是臀部和大腿发胖。并且,在妊娠时子宫渐渐增大,腹壁肌肉扩张,分娩后腹壁松弛,腹肌失去弹性,容易使脂肪沉积。有些产妇为使乳汁增多,营养滋补过剩,加上活动很少,从而导致了产后肥胖的发生。
      据资料表明,减肥门诊中有36%的肥胖者是产后哺乳期开始发胖的。   中年期肥胖   到了中年期,人的卵巢或睾丸功能旺盛,性激素保持相当的水平,它直接影响人体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加上人到中年以后,活动量明显减少,容易引起发胖。大多数女性在妊娠期或产后有一个发胖阶段,所以进入中年后发胖未必明显,而进入中年期的男子发胖者就显得较多。
          老年期肥胖   人到老年大多数已退休或退居“第二线”,由于工作负担解除或减轻,处于清心欢悦的家庭生活之中,闲情逸意,睡眠增多,饮食营养丰富,也很容易发胖。   节食反复期肥胖    不少人节食后体重不见明显下降,出于失望或沮丧,便又恢复原来饮食,或在采用减肥食品取得减肥效果后停吃减肥食品,重新恢复原来的饮食习惯时,体重反而上升明显。
          吸烟期   约占85%的戒烟者在成功戒烟后体重会上升5~7千克,女性尤为明显。专家们奉劝戒烟者克制住吃零食的冲动,最好把每日三餐改为每日多餐,每次少吃一点,因为有规律的多餐可以抑制饥饿感。 。

    2007-04-07 19:57:17

  • 2007-04-07 12:03:40
  • 心情好就胖啦!~~~~~我也是一样呱!哈!哈!

    蚁***

    2007-04-07 12:03:40

  • 2007-04-06 08:17:04
  • ??鄱嗔?ι眢w有好?。

    i***

    2007-04-06 08:17:04

  • 2007-04-05 15:16:34
  • 雌性荷尔蒙摄入过多,所谓阴气足.

    f***

    2007-04-05 15:16:34

  • 2007-04-05 12:57:13
  • 我老公也是这样,结婚没多久,以前的衣服就都不能穿了.可能想老婆很累人吧.

    香***

    2007-04-05 12:57:13

  • 2007-04-05 10:39:45
  • 心理因素吧~~没结婚前~为事业奔波劳累~~~结婚后基本稳定了~回家有爱人~孩子带来的甜蜜~一切这么美好~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就发胖了啊

    l***

    2007-04-05 10:39:45

  • 2007-04-05 09:29:20
  •    许多人往往从婚后身体开始发胖,这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据美国医学会估计,大多数人的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磅,且增加的体重主要是脂肪而非肌肉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的活动量逐渐减少,基础代谢率降低,机体维持日常生活活动所需能量随之减少,如果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不减少摄入能量和不注意锻炼,则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变为脂肪。
         从20岁开始,体内脂肪和肌肉组织的比率趋于增加,女子在一般情况下,体内脂肪的比率在20%~35%,而50岁时为26。5%~42%。35岁左右,骨组织的分解超过生长,以后人的身高趋于缩短,但身体宽度变化不明显,给人以发胖的感觉。   年龄越大,锻炼越难,肌肉的强度和可塑性从20岁开始下降,到40岁时,心脏和肺的功能逐渐减弱,关节韧带变硬,身体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
         分析以上原因,可见发胖主要与运动和饮食有关。美国国家衰老协会研究所的报告认为,锻炼能明显抑制、减缓或逆转上述衰老过程,加上采用正确的饮食习惯,完全可以避免发胖。   锻炼活动,例如散步,使人每小时至少多消耗200卡热量。它不仅加速活动时的代谢率,而且加快活动以后数小时内的代谢速度。
      无论多大年龄,锻炼都能保持骨组织强度,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皮肤弹性和帮助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科学家们认为,99%的人体内都蕴藏着大量的贮备能,锻炼能够动员这部分潜能逆转衰老过程。   当年龄增大时,身体内部的变化可能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的热量减少而对剩余的热量贮存增加;另一方面,机体加工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逐渐减弱。
      结果,一个45岁的人的食量与20岁的人差不多,但前者摄入的能量更易转化为体重而不易于营养机体。因此选择适当的饮食对防止发胖很重要。   较好的饮食是吃含低脂肪(少于摄入量的30%)、低蛋白(10%~15%)和较多碳水合物(45%~60%)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提供锻炼时肌肉所需要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还是纤维素的一个极好来源。纤维素能够加速食物通过消化道,减少热量和脂肪的吸收,使胰岛素水平稳定,抑制脂肪的贮存,以及降低血中脂肪和胆固醇的水平。   为了防止发胖,在饮食时要做到:   1、少量多餐少量多餐者的体重比一日三餐者减得快。
         2、要吃早餐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可能吃更多的东西,不利于减肥。   3、晚餐少吃因晚上活动一般较少,需要消耗的热量也少。   4、多喝水每天应喝水6~8杯。水能帮助刺激体内脂肪的代谢并抑制食欲。水还能阻止体液潴留,喝足够的水可使机体及时更换贮存的体液。
         5、吃慢些尽量选择咀嚼要花时间的东西吃,减慢吃饭的速度可健脑,有时间形成饱足信号,消除饥饿感 。

    2007-04-05 09:29: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夫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