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英军士兵几时可以回家?

首页

英军士兵几时可以回家?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4-05 19:30:44
  •    
    【BBY时事】布什前面不是“爱情陷阱”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作者:大国博弈烽火台 发表时间: 2007/04/05 10:27 点击:413次 
        主笔:赖纬 
    ●内贾德撕裂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联盟 
    据美国CNN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4月4日在德黑兰举行的招待会上表示,伊朗政府将很快释放15名英国士兵。
      内贾德说,他已经原谅了这些士兵,并以此作为送给英国人民的礼物,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日和复活节。内贾德接着对英国士兵在伊朗遭扣留表示遗憾,尤其对英国政府派遣女兵前往海湾执行任务予以批评,指出这名女兵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内贾德请求英国首相布莱尔不要对这些士兵进行审判,他表示将把此事的判断权留给世界舆论。
      报道还说,布莱尔当天对伊朗释放15名被扣英兵表示欢迎。他对记者说:“我们对15名海军士兵获释感到高兴。这对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一大解脱。”美国总统布什也对内贾德有关释放英国士兵的讲话表示欢迎。 好一个“把判断权留给世界舆论”!一场可能引爆战争的危机,就在内贾德心平气和的“送给英国人民的礼物”谈笑间化解了。
      此前有分析认为伊朗3月23日孤注一掷走出“摊牌式的挑衅”危险的一步,是为了影响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对有关伊朗核问题决议的投票结果,其实,这种观点与美国认为对伊朗动武就能够阻止伊朗核计划一样的幼稚。 在我们看来,内贾德“摊牌式的挑衅”已基本达到了我们在3月29日《布什寻找“失落的伟哥”》中所提到的目的:(一)警告英国不要在美国可能的对伊朗动武中支持美国;(二)既避免了给美国寻找对伊朗动武的口实,又警告了华盛顿,伊朗完全可以在必要时候拿美国大兵开刀。
      这是一个不仅仅针对美国在伊拉克扣留5名伊朗外交人员的以牙还牙,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敲山震虎。这种以硬碰硬、以毒攻毒的“另类玩法”所产生的震慑作用将是难以估量的。 所谓“所产生的震慑作用将是难以估量的”,这就是内贾德在给了自己和布莱尔一个台阶的同时,也给布什准备打击伊朗的军事计划出了一道大难题。
      最为恐惧的一个现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欧美联盟在“最后的邪恶轴心国”的愚弄之下露出了脆弱的马脚,不但没有让欧美产生新的凝聚力量,而且几乎撕裂了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世界上最强大的联盟。 这就是内贾德——一个只有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十分之一权力的民选总统,不但在2006年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开始为我们在3月19日《内贾德向美国进军》中的一个观点鼓劲加油:内贾德在2007年还要向世界证明一个新的“内贾德思想”,大国权贵们可以把小国玩过半死不活,小国同样也可以将大国玩个神魂颠倒。
       这次英兵被扣事件的完美演绎,无不体现了“内贾德博弈术”中“将大国玩个神魂颠倒”的精髓,并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我们无法考究内贾德是否还专修过裁缝学,但他做了一件远比量体裁衣还要漂亮的“皇帝新衣”,让全世界都一目了然,在本次事件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布什,穿上这件“皇帝新衣”再合适不过了。
       ●布什的“不可饶恕”令欧洲心寒 据英国天空电视台4月4日报道说,英国在使被扣士兵获释问题上“没有同伊朗作任何交易”,英国政府同伊朗政府是进行“对话”,而不是“谈判”。报道还说,卡塔尔和叙利亚在使英军士兵获释过程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这与布什仅仅允许伊朗探视被美军拘捕的5名伊朗人不同的是,内贾德的大度足以感动为大英帝国挽回了面子的布莱尔。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一所谓的“没作任何交易的对话”,给未来不设置任何前提条件解决伊朗核问题埋下了伏笔,内贾德把这个球踢到了世界面前。
       尽管布莱尔从一开始的决不谈判到最后接受外交方式却还发出“未来48小时的形势将相当严峻”的威胁,尽管全世界都揣测到布莱尔所谓的“进入另一阶段”、“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和“相当严峻”意味着走向战争,不过人们没有忘记,美国对伊朗动武可谓早已“万事俱备,东风劲吹”,但布什至今“有这个贼心没那个贼胆”,那么英国任何军事准备都没有到位,布莱尔凭什么发出最后通牒?除非美英在对伊朗动武方面已经不谋而合。
       这里面最大的可能恐怕就是俄罗斯将军所预言的美国将在4月5日对伊朗动武了,也就是布莱尔4月3日无意中“泄露”的“未来48小时的形势将相当严峻”。正好4月5日就在今天,美国有这份疯狂卷入一场比伊拉克战争更恐怖的战争吗?必须清楚的是,英国在危难之时,只得到了布什“不可饶恕”一句话的安慰,这怎能不让这个“美国最铁杆的盟友”心寒?而这恰恰是伊朗“摊牌式的挑衅”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其实,即使布莱尔试图借美国之手攻击伊朗为自己出一口气,但他却不敢在自己的士兵还在伊朗手中的时候大力鼓噪布什行使美军最高统帅的职权。同样的,即使布莱尔把自己的胆子也借给布什,拥有两个“布子胆”的布什既不敢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对伊朗动武。 关键在于,美国不需要别人给自己寻找发动战争的借口。
      我们一直认为,美国要找一个对伊朗动武的借口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下这个决心和预测这场战争的最终结局。如果说美国无心和无力攻击伊朗,恐怕只是华盛顿自欺欺人或者欺骗世界,但如果说华盛顿还下不了动武的决心,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在我们看来,美国坚决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华盛顿真正的目的是绝不容许中东地区崛起一个能够跟自己抗衡甚至拥有核武器的地区大国。
      这也是欧洲和一些中东国家之所以坚决反对伊朗核计划的唯一与美国一致的共同点,但美国不需要别人给自己寻找发动战争的借口,还基于美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与别人截然不同。 不难想象,即使美国把伊朗核设施和重要的军事目标摧毁之后,并不能歼灭伊朗军队的有生力量,那么美国在中东和世界各地就变得更加安全了吗?与英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只有少量驻军不同的是,美国在伊朗周边国家和整个中东地区都有十分容易遭受伊朗武装袭击的“活靶子”。
      尽管摧毁伊朗的核设施和重要的军事目标之后,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阻止了伊朗发展核计划和称雄中东,但美国并没有真正达到自身安全的目的,那么军事打击伊朗的最终结局,才是华盛顿无法预测也不得不掂量的最重要因素。 这也是我们至今还顽固地坚持在2006年1月2日《在“中国智慧”启程伊朗之前》中所提出的观点“美国不会对伊朗动武”的依据所在。
      当前全世界最关注的无疑就是美国是否对伊朗动武,我们依然认为,除非无奈的布什已经走出了“伊拉克式的冷静”。 ●布什理性的无奈隐藏着杀机 据科威特《阿拉伯时报》4月4日报道,美国计划在本月底之前攻击伊朗的核设施。报道援引华盛顿匿名官员的话说,白宫已经开始准备美国总统布什的发言稿,以便在布什本月晚些时候宣布对伊朗动武时派上用场。
      报道称,发言稿的重点是阐述伊朗拒绝放弃核野心的证据以及美国诉诸武力的正当理由。发言稿中提到的动武原因之一是伊朗涉嫌支持伊拉克武装分子,制造驻伊拉克美军士兵的伤亡事件,以及伊朗干预伊拉克内政的情况。该报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为了避免人员伤亡,美国不会寻求从地面进攻伊朗,而是通过空袭达到目的。
       尽管布什的“宣战书”十分滑稽,但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该匿名官员认为通过空袭是为了避免人员伤亡并达到目的。就如同华盛顿下决心对伊朗动武十分地幼稚一样,华盛顿竟然也幼稚到了认为伊朗无还手之力。我们可以这样推论,战争的最终结局除了以前我们的推论以外,美军最后被迫从伊拉克撤军的最大原因,就是伊朗展开了“无国界战争”。
       毫无疑问,战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如同谁也无法预知发生英国士兵被扣事件一样。当美国派往海湾地区的第三支由“尼米兹”号航空母舰领衔的航母战斗群4月2日启程,又引来人们揣测美国被卡塔尔等中东国家拒绝作为打击伊朗的基地之后不得不派出航母增援而不是所谓的轮换,但不可争辩的事实是,美国目前在中东地区的海空力量早已足够同时袭击两个伊朗的了,况且还有可以暗地出动的以色列空军。
       那么华盛顿还在等什么?那就是华盛顿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战争的另外一个原因:美国不会为别人去卖命。华盛顿不能不考虑,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一旦对伊朗动武造成了被扣英国士兵的生命危险,恐怕美国将落到一个“赔了夫人有折兵”的下场,欧洲将因为美国仓促动武而更加坚定地摆脱美国的束缚,早有裂痕的欧美联盟将名存实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沉寂的布什看似理性的无奈仍然隐藏着杀机,而且为了挽回自己的政治声誉、决意捍卫霸主尊严的布什,绝不会甘于自己中东战略的失败乃至美国全球战略的崩溃,一旦找回了发动战争的“失落的伟哥”,恐怕极有可能就在第三艘航空母舰即将到达海湾地区的这一时期发动战争,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战争效果。
       但现在以一句“不可饶恕”令欧洲心寒的布什不得不更加格外的需要“伊拉克式的冷静”,况且美国只有为自己打仗的“人不为已”,从来没有为别人卖命的“天诛地灭”。布什的一句“不可饶恕”,就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世界,美国决不会为别人卖命的,即使这个盟友是自己最铁杆的英国。
      欧洲人看得一清二楚,恐怕东方的“亚洲的英国”日本和“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台湾也不会装聋作哑听不到这个警钟。 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英兵被扣事件并没有给美国提供动武的借口,同样也没有给欧美联盟重温旧情提供了契机。不管布什心怀何胎,内贾德摊牌式的“另类玩法”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另一个目的:美国别再指望欧洲盟友了。
       ●布什的前面不是“爱情陷阱” 据俄通社消息,俄罗斯总参谋长尤里-巴卢耶夫斯基4月3日表示,尽管美国具有袭击能力并可能对伊朗的军事和工业潜能造成破坏,但美国不可能从军事上最终打败伊朗,对伊朗实施的任何袭击都将是巨大的政治错误,也将造成全球范围的影响。
      此前4月2日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叶夫根尼-韦利霍夫院士称,伊朗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他认为“只要伊朗决定制造核武器就能够制造出来”。他表示,俄罗斯正在竭尽全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国际社会不应当容许伊朗制造核武器此类事件的发生。 好一个“打不败的伊朗”!这个世界最难以捉摸的恐怕就是俄罗斯了,撤离专家、预言4月5日爆发美伊战争、断定伊朗有能力制造核武器、美国不可能从军事上最终打败伊朗,这些都是俄罗斯扔给世界的“核弹头”,就看谁憋不住劲上来引爆而自取灭亡了。
      这种步步进逼的“俄罗斯顽童术”到底是何方魔法? 显然,俄罗斯所特别强调的“只要伊朗决定制造核武器就能够制造出来”给世界一个无穷的遐想:一旦伊朗早就制造并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世界将如何面对?也就是说,绝不容许伊朗拥有核武器的美国和以色列动不动手?有没有勇气和胆子动手? 更有趣的是,刚刚以首相身份再度道歉的安倍晋三在3日晚间与布什的通话中,又再次就慰安妇问题表示道歉。
      连“红杏出墙”的安倍都要以接而连三的道歉来激发布什的“革命斗志”,美国再不向伊朗动手,岂有脸面见欧亚大陆的“江东父老”? 但是,还保存丝毫“伊拉克式的冷静”的布什不得不考量,当自己发动战争的决心都在被盟友和敌手所左右、甚至这些盟友和敌手无不渴望从中渔利的时候,这样的战争还有什么打头?这样的盟友和敌手跟伊朗这个“最后的邪恶轴心国”又有什么区别?显然,这些“旁观者清”的良苦用心比起只是提醒布什望“伊”却步的内贾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居然鼓捣“当局者迷”的布什大胆地奔向有去无回的“波斯火坑”,布什可否意识到,自己前面并不是自己明知结局也不惜赴汤蹈火的“爱情陷阱”。
       尽管布什仅仅荣膺全美愚人节“最蠢第四名”,但并不影响他读懂内贾德在这次英兵被扣危机中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通过外交谈判能够解决任何事情。当然,如果布什仍然迷恋于“波斯火坑”,那么最佳的途径就是潜心研究一下中国汉语对“布”字的发音,这样才有可能从自己的名字中找到避开被命运捉弄的窍门,否则这个世界还要对布什说“不”。
       。

    老***

    2007-04-05 19:30:44

  • 2007-04-03 12:27:48
  • 说的是,就是不敢欺负中国,幸亏有老邓(要是李鸿章在就不好说了),
    老邓哼一声吓得撒切尔腿软! 
    香港说回归就回归了.
    英国人想象对付阿根廷那样发兵吗? 
    他想都不敢想!
    补充:1840年时,他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直到八国联军对颐和园的烧杀抢掠.现在的中国不是以往的中国,他根本就不敢动中国,只好狐假虎威地跟着美国欺负一些小国家.

    我***

    2007-04-03 12:27:48

  • 2007-04-02 20:26:26
  • 英国纯粹活该。最讨厌这个国家,自己没有什么本事,还尽狐假虎威的。自己核潜艇上的核导弹还是美国提供的。也就是能欺负欺负阿根廷而已

    f***

    2007-04-02 20:26:26

  • 2007-04-02 14:24:23
  • 您的问题恐怕英国首相布莱尔最想知道。
    如果谁能猜准的话,可以把情报买给英国。

    兰***

    2007-04-02 14:24:2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