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目前有国家造出类似飞盘原理的飞行器了吗?

首页

目前有国家造出类似飞盘原理的飞行器了吗?

目前有国家造出类似飞盘原理的飞行器了吗?
    小时后玩的飞盘结合看到关于UFO的报道,感觉制造类似飞盘原理的飞行器应该不成问题。
   可这么多年,仅看到有制作“盘状直升机”的,却没有看到有类似飞盘的飞行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3-02 11:06:31
       神秘的“Y工程”
      1952年东西方冷战达到高潮,乔·麦卡锡的反美行动委员会在美国四处查找苏联间谍,与此同时,关于飞碟的目击报告也像瘟疫一样越传越多,甚至连美国空军飞行员都报告说,他们时常遭到飞碟的跟踪,恐怖气氛顿时笼罩了美国政界和军界,中央情报局更是气急败坏,认为现在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中情局科技情报处副处长马修·查迪维尔和其他中情局官员猜测,飞碟很可能是苏联依赖纳粹的科技,研制的一种秘密武器。因为据可靠情报,在二战后期,德国科学家为拯救“祖国”,曾经全力研制一种被称作“飞盘”的速度奇快无比的圆形飞机。于是,中情局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1952年不断出现的飞碟现象进行全方位研究。
      研究的结果完全出乎中情局的意料——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工程师正在通力合作,秘密研制飞碟!这个宏大的工程名叫“Y工程”,是当时西方国家最秘密的航空工程。英加两国的设想是,打破传统的航空规则,设计出一种全新概念的飞机,从而称雄世界。这一消息给中情局敲响了警钟:在最先进的技术方面,难道美国已经落到了自己最亲密的盟友的后面?如果英国和加拿大都可以建造飞碟,可以肯定地说,苏联的飞碟会更加先进!查迪维尔想知道答案。
      1954年6月,查迪维尔向其上司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对“其他国家使用诸如英加正在研制的飞碟等非常规航空器的情况进行调查”。   “科安达效应”   美国军事情报部门说干就干,他们双管齐下,一方面,中情局派出特工监视飞碟时常出没的美国东部地区的天空;另一方面,美国空军派出数名技术官员访问多伦多市郊航空港所在地马尔顿和阿夫罗加拿大研究所总部,借参观之名,暗中侦察飞碟的研制情况。
      阿夫罗是英国飞机公司的子公司,其前身在二战时曾研制出“飓风”战斗机和“阿夫罗”轰炸机而名噪一时。面对冷战的紧张气氛,该公司正试图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战后,马尔顿是从英国外流的航空工业人才的“圣地”,在这些飞机设计天才中,有一位说话柔声细语的31岁年轻人名叫约翰·梅多斯·弗罗斯特,他早先因设计出外型像燕子被称为异端的飞机“哈维兰108”而声名远扬。
      “哈维兰”的用途众说纷纭,但仅从外型上说,它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漂亮的飞机。弗罗斯特被派到阿夫罗加拿大研究总部,负责CF-100战斗机的设计。这是一种类似狮子鼻的奇丑无比的飞机,弗罗斯特一点也不喜欢。他很快就抛弃了传统的飞机设计程序,开始了更加激进的设计。
      当然,谁也说不清楚他这样做是不是受了外星人驾驶飞碟这类传闻的启发。但弗罗斯特肯定知道以法国籍罗马尼亚人科安达的名字命名的“科安达效应”。科安达早在1910年便试验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引擎,他发现涡轮喷气机通过吸进空气,不仅提供推力,它还能在机翼上方创造一个真空,从而产生特别的升力。
      在二战后半期,随着交战双方首次把飞机投入战斗,关于“科安达效应”的证据也越来越多,因此,纳粹德国开始试验一种基于“科安达效应”的秘密武器。在中情局保存的文件“X档案”中,有一份德国航空工程师格奥格·克莱恩的采访实录,他承认自己一直在德国空军设计师鲁道夫·舒列夫和理查德·梅瑟的监督下研制飞碟。
      另一份文件是从德国移民到智利的自称埃达德·鲁德维格的人于1950年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飞盘之谜”。鲁德维格把这篇文章投给智利一家杂志社,但没有被采用。文章回忆说,鲁德维格战时在德国江克斯研究厂帮助研制一种“单片机翼、项部高速旋转、能垂直起降、飞行速度奇快无比的航空器”。
      但试验遇到了许多难题,而且多次造成人员伤亡。让他惋惜不已的是,他的设计直到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也没有变成现实。鲁德维格最后总结说:“未来将证明,‘飞盘’只是一种设想,还是像即将诞生、很有可能落入俄国人手里的像原子弹那样的德国最先进的科技。”正如鲁德维格所说,德国空军的一些顶尖工程师最后被“请”到了莫斯科,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工程师如万·布劳恩和梅瑟博士来到美英等西方国家。
      万·布劳恩后来成为美国太空计划之父。   交出“烫手的山芋”   在马尔顿,弗罗斯特努力攻克航空界的难题——垂直起降,但他刚开始是研究的一种铲型飞机,直到1953年才想到研制碟型飞机。他最初的设想是,让飞碟从上部把空气吸入,然后把空气从碟型飞机的四周排出,从而把飞机“垫”起来,而通过“科安达效应”,飞机获得冲力。
      早期的工作是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阿夫罗”公司只有很少几个工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甚至连一些负责设计飞碟零部件的工程师也不知道这些零部件将用在哪里。弗罗斯特总是亲自来到焊接车间,把自己的设想画成草图后交给工程师,工程师完成设计后必须把草图扔进一个特别的垃圾箱里。
      阿夫罗公司的制图员维恩·莫斯后来透露:“当时工厂里有传言,说我们正在建造飞碟,当然大家都不会信以为真。有一天,安全部门把我找去对我说,我必须清除这些传闻,因为我们的确在建造飞碟。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太不可思议了。”然而,当他走进卫兵把守的二重大门,进入“Y工程”现场,看到一个已经成型的巨大的平滑的金属盘子时,一下子惊得目瞪口呆。
      “Y工程”进展得并不顺利,第一年便遇到了很多麻烦,引擎的温度高得把飞机的钢架都熔化了,剧烈的震动把铆钉震落下来。当1953年9月美国空军访问团抵达时,加拿大政府已经在这一工程上花费了40万美元,英国的阿夫罗公司也在经费上遇到了麻烦,政府不再拨款,所以当美国提出在飞碟的研制上进行合作时,英国和加拿大终于等来了这么一个有钱的主,自然张开双臂迎接美国。
         被寄予厚望的“606S”   1955年,“Y工程”被改名为美国国防部的武器系统“606S”,原型机的机身上涂上了一颗白色的代表美国空军的星星,美国向这一工程又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当然,秘密等级也进一步提高。1959年,美国海军把原型机带去在洛杉矶附近进行风洞测试。
      他们趁夜色把原型机放到一辆巨大的平板卡车上,警察关闭了通向多伦多港的所有交通,然后把它放到一艘美国的大型拖船上。加拿大方面甚至派出了一人穿上美国海军的衣服陪飞碟上路。拖船穿越纽约附近的国际水域,穿过巴拿马运河,来到洛杉矶。由于有了美国资金的帮助,弗罗斯特对飞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机体中央增加了3个小引擎,驾驶员坐在一个空间很小的椭圆形机舱里。
      但风洞测试证明秘密武器“606A”存在严重的稳定问题,一旦打开进气口,飞机经常像薄烤饼那样滑向一侧。弗罗斯特和他的助手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难题,但到1960年冬天,波兰前空军飞行员斯普德·波托克基对原型机进行初次试飞时,这个难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英国工程师埃尔尼·哈皮是在现场观看试飞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他说:“我们站在它的四周,为了不让它震动得太厉害,用了三根缆绳固定它,但它只飞离地面几英尺,波托克基在驾驶舱里手忙脚乱,也没有控制住飞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波托克基终于掌握了驾驶要领,他可以自如地驾驶飞碟在大院里飞进飞出,飞碟像悬在空中的玻璃盘子。
      阿夫罗公司看到他们的飞碟终于能飞了欣喜万分,宣传部门开始编小册子,一旦这一秘密公开,就可以大力宣传飞碟的神奇。他们甚至给它取好了名字,叫“阿夫罗汽车”,声称在军事和民事上可以有多种用途,而且还将研制执行反潜、搜索与救援等不同任务的飞碟系列。弗罗斯特自己的设想是,将来设计一种能像直升机那样的大型飞碟,在战场上快速运进运出大批部队,飞碟超低空飞行,能躲过敌人的雷达,把士兵投下后,立即飞到同温层,以神奇的速度飞到另一个大陆,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飞碟飞进历史   但现实情况却是另一个样子,“阿尔夫罗汽车”在靠近地面时可以飞行自如,一旦离地8英尺以上,飞行起来便摇摇晃晃,很不稳定。美国空军建议给飞碟装上一个尾巴,起稳定的作用。设计师弗罗斯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飞碟装上尾巴还叫飞碟吗?所以他坚决不同意,而且对美国空军的建议十分恼火。
      他坚持说,他能解决这一问题,但美国军方已经对飞碟彻底失去了兴趣,在浪费了750万美元之后,五角大楼于1961年底决定放弃飞碟计划。这一决定不仅宣判了“阿夫罗汽车”的死刑,对阿夫罗公司也是一个致命打击,该公司经过几年挣扎后,于1965年破产。英国设计师弗罗斯特无奈地来到奥克兰,平时为新西兰航空公司设计一些小玩意儿,虽然获得好评如潮,但这些小玩意儿与宏大的“Y工程”相比,不值一提。
      “Y工程”在互联网上被公开后,有些人猜测,有关飞碟研制失败的消息只不过是美国人释放的烟幕弹而已,美国的飞碟研制实际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美国飞碟基地就在所谓的不明飞行物时常出没的“外星人基地”罗斯维尔,而负责飞碟设计的很可能是前纳粹科学家梅瑟。目前,美国的秘密武器——飞碟原型机“606A”被保存在马里兰州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的一个仓库里,上面落满了灰尘,旁边是一架二战时的飞机“黑寡妇”。
      有时候,仓库允许记者进入,解说员甚至会开玩笑地警告他们离飞碟远一点,否则会被外星人劫持。原型机直径约有15码,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机体有些部分仍锃光瓦亮。飞碟的圆顶还在,虽然仪表盘已被移到他处,参观者仍然可以想象出飞碟当初飞离地面时的情景。
      只不过这一情景将永远地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因为现在的航空专家在看过飞碟的设计后认为,这种设计不可能让飞碟飞上天。 。

    更***

    2007-03-02 11:06:3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