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整形美容
鼻部整形

需要看病吃药么?

宝宝20天了,这两天鼻塞得厉害,偶尔喷嚏,严重影响睡觉和吃奶。可以判断为是感冒,需要看病吃药么?室内湿度40%温度18度,宝宝体温36度。
暖*** | 2013-11-18 19:50:09

好评回答

2013-11-18 21:40:08
國*** |2013-11-18 21:40:08 64 8 评论
婴幼儿流鼻涕、鼻塞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腔小,鼻黏膜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炎症使宝宝鼻塞,也会使宝宝哭闹、烦躁不安,从而影响食欲和进食。  
幼儿接受冷空气,会因敏感而流鼻涕,如早上流鼻涕或鼻塞,常由过敏引起,这种鼻涕是清水样的,但伤风感冒也会流鼻涕,如果是黄色的,则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宝宝吃东西或玩耍时,不慎将异物塞入鼻孔,宝宝会出现鼻塞、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宝宝鼻涕中会有血丝。...

查看全部>>

婴幼儿流鼻涕、鼻塞的护理要点 
婴幼儿鼻腔发育尚未成熟,鼻腔小,鼻黏膜血管丰富,易发生炎症,炎症使宝宝鼻塞,也会使宝宝哭闹、烦躁不安,从而影响食欲和进食。  
幼儿接受冷空气,会因敏感而流鼻涕,如早上流鼻涕或鼻塞,常由过敏引起,这种鼻涕是清水样的,但伤风感冒也会流鼻涕,如果是黄色的,则可能感染了病毒。如宝宝吃东西或玩耍时,不慎将异物塞入鼻孔,宝宝会出现鼻塞、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宝宝鼻涕中会有血丝。  
1.宝宝流鼻涕护理方法  
父母可用柔软的手绢擦拭流出的鼻涕,因为宝宝皮肤很娇嫩,擦拭多了会令宝宝感觉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后可用湿势毛巾捂一捂,再轻轻地涂上一点油脂,防止皮肤龟裂疼痛。  
2.宝宝鼻塞护理方法:  
如果是因鼻孔中有异物堵塞,可用棉签蘸少量的清水,轻轻除去鼻腔中分泌物,动作要轻。千万不要将异物往里推,然后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取出鼻内异物。  
另外,也可用温热毛巾敷于鼻子根部,这样可缓解鼻塞。如果宝宝鼻孔因被鼻涕塞住而影响呼吸,可用呼鼻器帮助宝宝把鼻涕吸出来。  
特别提醒:  
1.宝宝鼻子不通气时不可用滴鼻药。因为使鼻子通气的药物中会有麻黄素,滴药时由于鼻咽相通,药物会被宝宝咽下。一旦麻黄素被宝宝身体吸收后,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年轻父母不可给宝宝使用滴鼻药。  
2.不可用硬物或手挖宝宝的鼻子。由于宝宝鼻腔尚未发育成熟、鼻腔小、鼻黏腊分布丰富,用手或硬物去挖宝宝鼻子,很可能损伤宝宝鼻黏膜,引起鼻出血,若细菌进入鼻腔还可造成呼吸道感染。 

其实患感冒后只要体温不是太高,则吃不吃药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病儿要卧床休息,减少消耗,避免病情加重。患感冒体力消耗很大,要让孩子好好休息,不能因为孩子精神好些就放任他到处乱跑。如果夜间睡不踏实可以请医生开一点镇静药。 
可以多喝一些糖水或葡萄糖水,这样不但可以补充因发烧而消耗的营养和水分,而且可以利尿散热。饮食也要注意口味清淡,易于消化,如稀粥、烂面条等流质半流质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品。 
要注意保持患儿的口腔卫生,哺乳儿若因鼻塞影响吃奶,可以在哺乳前用麻黄素点鼻。 
感冒会引起全身不适,父母可以在他们的头面部、脖颈部、肩部、背部、臀部、腿部及脚进行按摩。婴幼儿因为皮肤、骨骼稚嫩不宜施以按摩,但轻轻地揉捏四肢仍可使他们感到放松而加速痊愈。 
患儿的房间要保持空气清新,感冒病毒随呼吸、喷嚏排出后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十几个小时,条件合适时可以悬浮两昼夜以上。所以,坚持室内通风换气十分必要,不要因为怕寒冷而紧闭门窗,因为污浊的空气对健康人也很有害,更何况患病的孩子。最后要切记,精心呵护是孩子康复的保障。 
现在的孩子营养好,容易上火,内热遇到外寒就容易感冒.你 这种情况算轻度感冒吧!我家宝宝也是差不多的年龄,平时遇到这种情况我就给他蒸冰糖百合梨吃,就是用雪梨一个削皮去核切大块,鲜百合一球(超市有卖),冰糖捣碎,放碗里,蒸半小时,后取出当点心吃.效果好着呢!或者用嫩玉米,不是糯玉米(超市有卖)连须子一起洗净,掰几半丢在水里煮20分钟到30分钟,连水带玉米都可以吃,效果也不错.或者用银耳泡发后撕成小片和绿豆\冰糖一起小火煮40分钟,一样当点心吃.这些方法我屡试不爽,你也试试吧! 

可以煮葱白水给他喝。 

另外,如果只流鼻涕,看看舌苔 
舌苔白,清鼻涕,就是受凉,注意保暖,多喝水。 
舌苔黄厚,浓鼻涕,应该是食火,可以吃点清解液 
扁桃体炎 是小儿最常见疾病。急性扁桃体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可并发颈淋巴结炎和中耳炎等,有时还会引起肾炎或风湿热。 
预防:要加强体格锻炼和户外活动,勤洗澡、勤换内衣。 
处理:病毒引起者可用中药银黄口服液,细菌感染的可选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或请医生诊治。 
2、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引起过敏的有细菌、病毒、花粉、尖螨以及虾、鱼、鸡蛋和牛奶。常有家庭史。 
预防:提倡母乳喂养,加强何等格锻炼。保持室内清洁,不玩羊毛绒玩具。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和焦虑。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