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荒谬的相对论为何能“忽悠”人们一百年

首页

荒谬的相对论为何能“忽悠”人们一百年

荒谬的相对论,只要有正常人的思维,就觉它讲的句句是“疯话”:什么时空弯曲,尺短钟慢等等,要是你钻入其中,不疯的人也会变疯。所以你要是看了觉得不对劲,就要赶快退出来。请先看他将疯而未疯的开篇第一句话。
爱因斯坦的第一个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主要有两个意思:1.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这个我们好理解,光又不是子弹、铅球,它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波,光源的运动速度是不会叠加上去的,所以光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光源无关。在空气中跑得快,在水中跑得慢。并且向四周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2.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从这一点开始,他就疯了。他所称全世界只有12个人真正懂相对论,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因为从这里开始所推导出来的结论只会越来越疯。他所称的现象是,有一束光从东向西传播,速度为C,对地面上静止有人来说,光速为C,对一个以速度V运动的人来说,不管其从西向东,还是从东向西,光度还是C。而不是C+V或者C-V。相对论最“精华”的部分就是这个东东。这个明显错误的假设,就象“皇帝的新衣”一样一眼就能看穿,但到了现在,为什么还能“忽悠”那么多人?有的人还要赞美呢?
我不理解的不是相对论,我要问的是相对论为何能“忽悠”人们一百年?人们的良知在哪?现在我们讲真理又不要付出哥白尼他们那样的代价,难道为了表明我们的“称职和聪明”吗? 
有关我的观点详细 介绍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1-12 13:23:55
      原以为这个帖子已经撤消了,却发现原来又发了个同样的出来。至于楼主那个BLOG,实在不知所谓——连迈莫实验靠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什么东西都没搞清楚,就开始跟风。
    你我这样的人,百年来全世界都有怕不下十数亿、数十亿了,可爱因斯坦这个级别、并且还经受了半个多世纪考验的又能有多少?只要不是疯子,自然都知道该听谁的了——当然还得当心类似楼主的家伙搞的误导性宣传。
       电动力学理论说明,真空光速可以由真空介电常数(e)和真空磁导率(u)来完全的确定。 经典力学是承认相对性原理对力学原理是成立的。如果把这个相对性原理推广到电磁学,即认为测量真空介电常数和真空磁导率的实验,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有相同结果(比如电容速度变化不会影响其所含电量之类)。
      那么按照电磁波的波动方程,在惯性系里光速都是 c=1/根号下(ue)。 其结果就是在两个有相对运动的惯性系看来,同一束光的速度都是光速,和惯性系的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就象楼主那样,上上个世纪的研究者们也认为上面的最后一句话很违反常规。因为如果光是和子弹一样的微小粒子,那么不同惯性系看到的“子弹”的速度决不会是一样的;而如果光是声波那样的机械波,那么如果惯性系相对于“大气”之类的传“声”介质有运动,观测到的“声”速和静止在“大气”中观测到的也不可能没有差别。
      于是对于他们来说,必须承认相对性原理对于电磁现象不成立。 而和楼主不同的地方在于,那些正经研究者们还设计了实验来确定地球对于这种“大气”的相对运动速度。比如数次改进的迈莫实验。这些实验里,实验者先把仪器调整到能产生干涉条纹的状态,然后就开始等待: 如果地球公转和自转使光路偏转一定角度,那么光束无法重合、干涉条纹就会消失; 或者如果转动仪器是光路和地球公转方向的夹角有变化,那么按楼主所说的C-VCOSX发生变化,两束光中原本能同时到达接受屏而发生干涉的部分,因为到达时间有了先后而使干涉条纹发生变化。
       而实际上呢,地球人都知道的。 归根结底,光是电磁现象,直接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而声波、子弹之类呢,和基本相互作用之间不知隔了多少东西了。认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都遵循相同的“常理”,这种做法本身就太过武断了。

    j***

    2007-01-12 13:23:55

其他答案

    2007-01-26 18:23:10
  • 相对论是正确的

    朝***

    2007-01-26 18:23:10

  • 2007-01-15 19:37:03
  •   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原理主要有两个意思:1。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这个我们好理解,光又不是子弹、铅球,它是一种没有质量的波,光源的运动速度是不会叠加上去的,所以光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光源无关。在空气中跑得快,在水中跑得慢。
      并且向四周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2。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变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爱因斯坦是如何从光速不变第一条原理推导出光速不变第二条原理的呢?(我将尽自己的能力,通俗易懂地介绍一下相对论关于光速不变原理的论述,以及它如何推导出运动的时钟变慢,运动方向上尺子变短,时空如何弯曲,以期人们对相对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由于水平所限,有不当之处欢迎拥相者批评指正。因为光源的运动速度不能叠加到光速上,这个我们很好理解,以声音为例,声音在空气当中传播为定速,声源的速度是不能叠加上去。(但我们在超音速飞机上聊天的话,跟我们在地面上讲话是一样的,飞机的速度又叠加上去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声音进入飞机上的空气后,随机内空气一同前进,所以叠加上去了。
      )这是波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光波不是机械波,所以,爱氏便假设,静止的光源对一个静止的人来说,光速为C,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对于一个运动的人来说,光速又是怎样的呢?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可以把运动的人看作静止,是光源在对他作相反方向的运动,结果,结果第二条就被推论出来了:既然光源运动对光速没有影响,不能叠加,所以,所以,对一个运动着的人来说,光速还是C。
      就这样,我在前面以接近光速跑,光在后面还是以光速在追我,而不是以C-V的速度在追我。实际上,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并没有具体论述光速为何不变,是把它当作一个前提来引用(有人说有麦氏的理论为证,但麦氏只说光在真空中速度恒为C,并没有说相对于什么恒为C,爱氏便把它当作相对于任何参照系,不管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恒为C)。
      因为有反相者提出,这两个假设有自相矛盾之嫌,所以我在这里要推导一下,其实这两个假设是统一的,并没有矛盾。但这两个假设到底错在哪里呢?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啊!问题就出在第二个假设本末倒置上,本来是人相对于光源作运动,爱氏把它当作光源相对于人作运动,在力学上,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这未尝不可,但用来描述客观事实上,就会引出荒谬的结果。
      例如:我们说,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不是说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有,我们不能说日月星辰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在自转。你要是跟我抬杠,说根据运动的相对性,日月星辰绕着地球转也可以说的啊!这更符合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你说说可以,但千万不要再推论下去,要是推论下去,就不得了,月亮绕地球一周24小时,太阳绕地球一周24小时,日月星辰绕地球都是24小时,近的还好说,远的呢?在几光年,几十光年甚至于几百光年之外的,那要多快的速度啊,早就超过光速了。
      其实,光源相对于光的传播方向作运动只会改变光在传播过程中的频率,不会改变其传播速度,而观察者相对于光的传播方向作运动,只会改变其速度,而不会改变其频率。那么,到底光以什么为参考系传播速度不变呢?很简单,我们说,地球自转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光也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
      地球自转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那么,光也应该相对于遥远的恒星以恒定的速度在传播。当然,永远不动的恒星是没有的,所谓遥远的恒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假想,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参照物选择了,除非你选择“以太”。 有了光速不变的第二条原理,要计算出尺短钟慢,其实很简单了。
      假如有两块互相平行的板AB,中间有一弹性小球在作来回运动,在这个惯性系中,凭小球的运动状态是分不出这个惯性系相对于其它惯性系是静止的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这叫惯性系的等效原理)。因为小球由于受惯性作用,小球将一直保持现有的速度和方向。也就是说,惯性系的速度已经叠加到了小球上。
      现在爱因斯坦把弹性小球换成光子,在静止时,光子运动情况将跟小球一样,从A板到B板的速度跟从B板到A板的速度一样,来回的时间也一样。当惯性系AB沿着AB的垂直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光波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没有质量,没有惯性,也不象声音那样的机械波,可以随介质一起前进,所以惯性系的运动速度不能叠加到光速上,它的传播方向相对于惯性系必然要改变,在A到B的传播过程中,向AB惯性系运动的反方向偏移,这个偏移的角度正弦值为V/C,余弦值为根号下(C^2-V^2)/C,将这个式子变换一下,把分母C也放到根号里去,即为sqrt(1-V^2/C^2),你不要小看这个式子,在相对论者眼里可是一根百变神通的魔棒。
      好了,言归正传,在爱氏看来,因为惯性系的等效性原理,在这个惯性系中,凭光子的运动状态还是分不出这个惯性系相对于其它惯性系是静止的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即不论这个惯性系运动还是静止,光子运动的方向和速度还是一样,从A板到B板的速度跟从B板到A板的速度一样,来回的时间也一样。
      我们先算一下光子单程所需时间,设AB距离为L,静止时所需时间为L/C,运动时所需时间为L/C*COSβ,β为我刚才提到的那个角度,这两个式子要相等,除非C为无穷大,否则,永远不会相等。但爱因斯坦是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天才科学家,C不好解决,咱们就从上面的L下手,改变一下传统的时空观,认为静止的L和运动的L是相等的“不科学”的观念,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也有了:不就是相差一个COSβ吗?当然,静止的L和运动的L一变,静止的时间和运动的时间也得变,否则就更不能自圆其说了。
      从以上的式子可以看出,运动的时钟比静止的时钟变慢了,运动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了。爱因斯坦的尺短钟慢就是这么来的。但这又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爱因斯坦把力学上惯性系的等效性原理,扩大到了光学上,并称之为电动力学。这真是应了一句俗话:往真理的方向上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凭传统力学不能分出惯性系的运动和静止,但从光学上能够分出来,但宏观状态下的物质运动和光速比起来,其偏转角度β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物质在高速运动状态接近光速时并不会有爱因斯坦所预言的那样,有尺缩钟慢,时空弯曲等特别的现象出现,只不过光线比原来多偏移点角度而已。
       。

    w***

    2007-01-15 19:37:03

  • 2007-01-12 17:42:55
  • 必须要搞清光从哪里来。我认为光不可能是没有质量的,既然是粒子,就有他的质量。至于相对论与电磁学的矛盾,也就成为了科学家们所要建立的统一场论的出发点之一。
       我很欣赏爱因斯坦一句话:“自然科学就是完全不同于真实世界的一个世界。”记住它吧。

    我***

    2007-01-12 17:42:55

  • 2007-01-11 23:31:39
  •   真能动脑筋,好。
    根据人们一百多年的试验,没有证明出C-V与C+V的现象。因此才出现爱因斯坦的理论来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证明其正确。众多科学家也按照老爱的思路和采取的坐标系进行演算,都大家称赞。是不是误导,我没学问,不能妄加评论。不过,我很赞成你的精神。
       关于时间变化和长度变化,我亦不解。 例如:我们和电视台同处于一个惯性系,同样遵守一个时间标准。电视台发出的电磁波从我们身旁以光速运动,为什么这个光速运动的电磁波仍然保持发射时的波长?怎么不变化呀?如按老爱的理论,我们就应当接收到变形的波长和频率。
      这样,所有的无线通讯岂不瘫痪?如果我们以光速和电视台发射的信号同向运动,我想,我们不会接收到电视信号。这就证明,C-V和C+V是存在的。我没文化,我的话不可当真。 任何问题都应当有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我很支持你的精神。有自己的思路就好。
      再过一万年,绝不会停留在相对论的水平上。应当去伪存真,开拓思路前进。任何应声符合,只能跟着重复前人的工作。不会有发展。

    z***

    2007-01-11 23:31:39

  • 2007-01-11 20:21:25
  • 哈哈哈哈!你也不想想,要是你这个帖子能忽悠人们一百年,岂不更荒谬?

    头***

    2007-01-11 20:21:2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物理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