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东京审判

首页

东京审判

电影《东京审判》里面发生的事到底真不真实?(主要是说法庭上发生的事,那些之外的小事应该就是虚构的了。)像开始中国法官梅汝璈跟美国主审法官争位置,小日本的辩护律师的强硬发言。

顺便介绍一些梅汝璈这个人,非常欣赏他里面的那种性格,但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1-24 15:47:19
       梅汝璈(1904~1973)
    中国法学家。字亚轩 。江西南昌人 。
    20年代在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学习。在清华学习期间,梅先生在《清华周刊》发表多篇文章,如第286期的《清华学生之新觉悟》、第295期的《辟妄说》和第308期的《学生政治之危机及吾人今后应取之态度》等,表达出其年轻时代的忧国忧民之心。
       1924 年自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国留学。 192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并被选入怀·白塔·卡帕荣誉学会。 1926年夏~1928年冬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梅汝璈曾与同学施?辍⒓匠Φ茸橹酥猩街饕逖芯炕幔韵煊诜⑸谋狈ジ锩卸? 1929年春,他游历了英、法、德、苏等国后回国。
      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讲授英美法、政治学、民法概论、刑法概论、国际私法等课程,还担任过当时内政部参事兼行政诉愿委员会委员、立法院委员及立法院涉外立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外交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专门委员、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译部主任及《时事类编》半月刊主编,同时在复旦大学、中央政治学校等院校兼职讲授英美法课程。
       1946~1948年,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审判对20世纪30~40年代发生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大规模侵略战争负有主要责任的日本战争罪犯的工作,同某些庇护日本战犯的势力进行了坚决而卓有成效的斗争。 在历时两年半开庭818次的漫长过程中,梅先生始终坚持法律原则,有礼有节,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与尊重,出色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他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为国家争了光,全国人民都应当感谢他。
      ”时任教育次长兼国立政治大学校长顾毓琇先生曾赠剑与梅先生,并称他为壮士。 1948年底,国民党政府又任命他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司法部长,他拒绝到任,并于一年后辗转到达北京,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兼条约委员会委员。 1954年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
      他是第三、四届政协委员。 此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案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60年代开始撰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 1973年逝世,享年69岁。 梅先生著有《中国人民走向宪治》、《中国战时立法》、《告日本人民书》、《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制定侵略定义的历史问题》、《世界人民坚决反对美国对日本的和约》等著作,遗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由其后人梅小璈先生于1988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
       据山西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校友、徐特立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尉迟华回忆,梅汝璈回国后因山西大学与清华有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会通”这一办学宗旨相近的特点,欣然应聘法律系。在执教期间,他不仅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而且经常以“耻不如人”的清华精神谆谆告诫莘莘学子。
       抗日战争之始,南开迁往昆明与北大、清华合并成立“西南联大”,他途经重庆,应当时担任教育部次长的清华校友顾毓琇的邀聘,担任该校的法律系教授。 梅先生因为是我国法学界权威,翌年被任命为我国参加“远东军事法庭”的首席审判官。 然而,中国虽然是同盟国中受侵略最惨的战胜国之一,但审判长由澳大利亚韦伯法官担任,美、中、英、苏、加、法、新、荷、印、菲十国法官的座次问题,开庭前预演时就发生了争议,因为庭长韦伯宣布入场的顺序为美、英、中、苏、加、法、新、荷、印、 菲,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
      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接着,他愤然脱下象征着权力的黑色丝质法袍,拒绝“彩排”,他说:“今日预演已有许多记者和电影摄影师在场,一旦明日见报便是既成事实。既然我的建议在同仁中并无很大异议,我请求立即对我的建议进行表决。否则,我只有不参加预演,回国向政府辞职。”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庭长当即召集法官们表决,结果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日本投降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
      这次预演虽然推迟了半个多小时进行,梅汝璈终于为我国争得了应有的位置,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在对战犯量刑方面,再次发生激烈的争辩。一些来自未遭到日军过多侵略践踏的国家的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为了伸张正义,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例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就用了砍头、挖心、水溺、火烧、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等令人发指的暴行,较之德军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单纯用毒气杀人残酷百倍,主张对首恶必须处以死刑。
      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把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首犯送上了绞刑架。 虽然从1946年5月开庭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享受着丰厚的待遇,但是由于他从报上看到国内“讥饿”、“内战”的坏消息,对国民党政府彻底失望。所以当1948年12月国民党政府公布梅汝璈为行政院委员兼司法部长时,他拒绝去南京赴任履新。
      1949年6月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后,他由东京设法抵香港与中共驻港代表清华校友乔冠华取得联系,秘密由港赴京。抵京第三天,便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成立大会,周恩来在会上介绍:“今天参加这个会的,还有刚从香港回来的梅汝璈先生,他为人民办了件大好事,为国家争了光,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他。
      ” 1950年,梅汝璈担任外交部顾问。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此后,历任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7年“反右运动”时,梅汝璈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在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了更严重的批判。外交部的“造反派”在抄家时搜出那件他曾在东京审判时穿过的法袍,如获至宝,以为抓住了梅汝璈有反动历史问题的确切证据,并试图将其烧毁。
      但梅汝璈对此有理有节地应对抗争,并进行了巧妙的周旋,从而保存下了这件历史的珍品。   1973年,梅汝璈在饱受摧残之后,怀着对亲友的眷恋,对“文革”的不满和厌恶,对未能写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这本巨著的遗憾,在北京与世长辞,默默地离开了人间,终年69岁。
       1976年底,他的家人遵嘱将厚达尺余的东京审判判决书中文原稿和他在东京大审判时穿过的法袍,无偿捐献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希望能作为历史的见证警示后人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岁月。 。

    骏***

    2006-11-24 15:47:19

其他答案

    2006-11-24 15:06:07
  • 当然战争都是由于日本天皇决定的。其战犯只是执行命令。完全由他们承担战争的责任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不同意印度代表说他们无罪的意见。但是光惩罚这些臣子而不惩罚那个皇帝,反而给人造成这些人是为天皇尽忠的印象。也是现在日本国内还有那么多人同情他们的原因之一。
    东京审判是由美国主导的。美国由于促成日本投降需要天皇,决定不能审判天皇。这个最大的战犯。
    

    1***

    2006-11-24 15:06:07

  • 2006-11-24 14:36:06
  • 那些都是根据梅的日记以及相关历史记载撰写的,当然是真的。至于梅本人的性格,电影中当然进行了加工。比如其为了解释死刑的必要性所做的关于水与水杯的比喻,实有其事,但现实中并无电影中那么戏剧化的举动,由此可见一斑。

    萧***

    2006-11-24 14:36:06

  • 2006-11-24 13:54:30
  • 最近看到东京审判的书。说在表决处置战犯的时候。印度代表居然说战争都是由于日本天皇决定的。其战犯只是执行命令。应判无罪。真不知道是不是阿三脑子是不是进水了。真希望他们也被鬼子杀戮下。最后阿三在表决的时候肯定投了反对票了。

    鼓***

    2006-11-24 13:54:30

  • 2006-11-24 13:47:34
  • 争位的事情是真的
    梅法官在历史上也是确有其人,解放后他留在大陆.从事法律教学和研究工作.

    更***

    2006-11-24 13:47:34

  • 2006-11-24 13:13:35
  •   电影选择在九一八事变75周年前夕震撼上映。这是一次隆重而庄严的纪念仪式,这更是电影人希望籍由《东京审判》向世界传达出的正义正气的力量。 
    电影分两条线索交叉进行叙述,主线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现场,中国记者参与的一个普通日本家庭内部的变化冲突为副线。
      这样双线并进的设置,是对电影本体以及观众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选择。从影片来看,法庭论辩这条线上的戏做的最为出彩,这也正是片名之所以为《东京审判》的原因。导演力求把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过程情况真实的呈现出来。对照当年的真实影像资料,电影《东京审判》对史实的还原努力做到了极致。
      灯光,服装,置景十分细致,几乎是对史实的复制。主要演员方面,除了外形上和历史人物的相似以外,在表演上都抓住了各自角色的性格特点,表演十分到位。香港资深演员刘松仁,曾江、曾志伟的全情投入,使得梅汝璈、向哲浚、山口正夫这三个人物华彩异常,饰演倪征燠的英达在法庭论辩那场戏也是全片的一个高潮。
       《东京审判》这类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在力求真实客观的出发点上面临的问题正是影片内部关系上的把握。怎样反映这段历史才能保持一个公正客观的视点,既不陷入过分激进的民粹主义又不至于失去力度转而落入泛人本主义?日本家庭线索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了出来。
      正是因为这条线索,战争带来的伤害得以从一个个普通人的视角娓娓道来,将饱受战争摧残下民族间,人与人之间一种极其微妙而又异常复杂的利益情感碰撞,真实地呈现出来。人类是战争的殉葬品,不论战争最终结果如何,人类永远都是输家。曾志伟、林熙蕾、朱孝天和谢军豪承担起了影片副线的主要发展。
      导演努力使影片达成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三者的统一,启用港台偶像明星的阵容增强《东京审判》电影的可看性,让生活戏中的人物鲜活起来。副线生活感情戏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法庭激烈论辩可能产生的视觉审美上的压迫感,法庭论辩和生活戏两条线齐头并进,时而相互穿插,正面的宏大的力量与细腻的情感相互交织,同时赋予影片以明晰的节奏感。
       法庭戏采用比较难处理的群戏方式来表现,影片让人印象深刻之处恰在于法庭戏上的论辩部分。影片赋予被审判的日本战犯以同等的话语权,让历史以其自身来呈现真实。当百般抵赖滔天罪行的东条英机被问及,如果再有一次那样的机会是否会再次发动战争时,东条英机那冷漠却异常肯定的“是!” 极具讽刺意味地让之前战犯们的狡辩不攻自破。
      战争,是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的残酷与悲哀。它的产生和爆发离不开人,或许正是人类参与战争本身注定了战争的悲剧性,这是全人类的悲剧,因为战争带给人类的永远都不仅仅是肉体的创伤,容易被忽视的精神上的创伤往往带着深远的阵痛悄悄潜伏于人们心中,挥之不去。
      《东京审判》没有选择宏大的场面去表现战争中的冲突,而是选择了从细部着手,让历史的真相在一一确凿的话语下被客观呈现出来,这种客观沉着的冷静方式所带来的震撼效果却远胜于声嘶力竭式的讨伐。日本战犯们的罪行以及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罪恶在自己的话语辩白前,在历史的真相面前无所遁形。
       60年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那场世纪审判,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秩序中行使自己的权利,用法律的武器“手刃”了一批战争祸首。正如《东京审判》里梅汝璈以杯子和水来比喻人类和文明——人之不复存在,文明将焉附兮!梅汝璈曾经这样说:“如果不能处死战犯,则我以死谢国人!”正因为梅汝璈的智慧和坚持,日本战犯最终为了滔天的罪行,为了战争中无数的殉难者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惩罚永远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是希冀由东京审判对日本甲级战犯最终处以死刑判决所带来的对战争罪恶的一种震慑。正如导演高群书在导演阐述中所说,“我们将通过远东国际审判事件中以中国法官梅汝璈为代表的一组群像的行为和情感变化,着力于表现坚持法律公正,坚持惩罪扬善,坚持民族大义的宽广胸襟,着力刻画战争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对个人情感的冲击和重建。
      ” 时至今日,国际社会上不和谐之声时有发出,《东京审判》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60年后的今天,在九一八事变75周年的今天,向世界再一次传达出是一种浩然长存于天地的正义的力量!传递了人类从心底深处发出的追求正义与和平的呼喊! 。

    1***

    2006-11-24 13:13: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