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日本人在歙县为王直立碑,王直墓该不该砸.

首页

日本人在歙县为王直立碑,王直墓该不该砸.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2-04 12:31:32
      ■ 两教师夜砸王直墓 “日人修汉奸墓”再起波澜 
      近日有媒体报道,日本有人为明代倭寇王直在其家乡修建墓碑。就在网络和舆论仍对王直的功过是非激烈争论的时候,浙江丽水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两名教师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1月31日晚,这两位老师带着自备的斧头和榔头将刻有王直名字的墓碑和刻有日本人名字的“芳名塔”砸毁。
      此事件使本已沸沸扬扬的“日本人为民族败类修墓”事件再添波澜。发表评论 >>>   【十三亿分之一11】砸得好!向英雄郭泉老师致敬!如果依靠法律和建碑的官员去除掉此碑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英雄砸得不单是一个碑,他发泄的是中华民族的恨,唤醒了全国人民的良知,砸灭的是小日本的威,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当地政府被迫引起重视。
      郭老师的行为说明当今中国人不都是只为钱而活着,而是为尊严为气节为正义为真理奋斗。中华民族不可欺!   【一笑之客】全力支持两位英雄的教师!虽然我不是歙县人,但是我是安徽人,我为这个县的未能够尽到责任的外事办和政府机构感到羞愧,也为出了此事后为王直和小日本辩护的诸色人等感到耻辱……日本为什么敢对当年滔天罪行不认罪,敢参拜靖国神社,不也因为中国有这样的人吗?其实他们也就是汉奸,只不过是和平时候的较为隐蔽的汉奸而已。
         【一心为?】有人从历史的观点,肯定倭寇有其历史意义,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这是非常荒谬和可笑的。强盗永远是强盗,这一点我想无须质疑,为什么非要找些历史意义,难道一个杀人犯也有其历史意义:阻止了人口的泛滥做出了重大贡献。列强侵略中国,掠夺中华财富,残害华人,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我们都要为其唱赞歌,是他们促使中国走到了今天?倭寇该杀,汉奸该除,这是民族的正义。
      纪念汉奸的墓碑该砸,应当狠狠地砸,是中国人就应坚决支持。   【鹿山逸人】我们自己的长辈去世了,政府要求我们根据殡葬改革的要求进行火化,为的是节省下一点土地留给后代耕,难道当地政府对倭寇就特别的宽容?   【地远心不偏】我认为此事关系重大,并非纯粹的个人行为,砸墓本身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感情。
      为汉奸立碑,责任主要在当地政府,我建议上级政府要派出调查组,细查建墓的整个过程,看看当地官员是否有人在其中做了有辱民族感情的事,如果有的话要依法查处,绝不能姑息。 -专家评价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   王直不能缅怀   昨天晚上记者联系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
      在获悉记者采访意图之后,张显清称,日本人为王直修建墓碑以及后来某些媒体上出现的争论,他知道一点,但不是很了解背景,不妄做评价,而南京大学和浙江丽水学院两位老师砸墓的事情他也不是很了解,也不便于评价,“我主要从我的立场对倭寇和王直说一下”。   张显清告诉记者,他原来在黄山书社出版了一本《严嵩传》,里面有一段专门谈到倭寇和王直的问题。
      张显清称,倭寇的定性问题,在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作为学术观点可以讨论,“最新出来的一种观点是肯定倭寇的,认为倭寇带来了当时东南沿海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带来东南沿海的通商,从历史进步的观点上进行肯定。而另外一种观点就是否定的,这种观点在学术界一直起着主导地位,无论是建国后的研究,还是建国前的研究,学术界对倭寇主要是持否定态度的,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
      ”   随后,张显清又重点强调了他本人对倭寇以及王直的学术态度。“我个人认为倭寇是一股反动力量,是具有侵略性的,王直这个人后来也倭化了,不应该肯定的!”张显清称,“倭寇当时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烧杀抢掠,这本身是反动的,主要是因为当时倭寇主体和起源是日本海盗,是日本政府支持的日本海盗,在日本政府支持下的日本海盗对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进行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的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倭寇性质决定了当时侵略中国东南沿海是侵略性的。
      而王直这个人,他原来是私商,后来他的性质变了,蜕变为通倭的海盗,并且成立了武装集团,和倭寇勾结在一起侵略东南沿海,同样对东南沿海的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王直由私商转变成倭寇的首领,已经证明他倭化。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王直是不能肯定的,不能缅怀的!”   复旦历史系教授张海英   王直算“武装走私”   昨天,有关史学专家称,在王直的研究上,复旦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樊树志有很新观点,“樊教授在他的新著《晚明史》里,专门有一章介绍倭寇和王直”。
      但是记者昨天多次拨打樊教授的电话,均无人接听,最后记者采访了和樊教授同在复旦历史系的张海英副教授。   张海英告诉记者,复旦大学的樊教授对倭寇和王直的问题研究比较深。
      她对王直的评价和樊教授的观点是一样的,“明史的正史里对王直的定性是把他归为日本倭寇一类,而我们的观点认为,王直在当时是一个武装走私的角色!”她如是解释:“因为当时采取禁海政策,那么沿海客观上需要对外贸易,你这样政府一禁止对外贸易,那些需要对外贸易的商人例如王直就只有铤而走险了!”   张海英随后也向记者阐述了樊树志教授新作《晚明史》里对王直的评价,“樊教授认为王直是当时的武装走私分子,他认为站在政府政策的角度来说,是反思当时政府政策的方面来研究的,嘉靖年间倭寇最厉害的时候,也是明朝政府禁海最厉害的时候,隆庆年间明政府实行开海以后,基本上东南沿海就没有什么倭寇了,接下来万历年间东南沿海倭寇就微乎其微了,我们一般认为倭寇不再骚扰东南沿海与戚继光抗倭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实行了开海之后,不需要再走私了!” 。

    ****

    2005-02-04 12:31:32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